浅谈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_毕业论文范文_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
临近毕业了,大家的论文写好了吗,下文是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多年以来产生了数以万计的独生子女家庭。

我国目前独生子女家庭数量已突破了一亿大关。

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已经陆续步入老龄化的行列。

但是,对于独生子女家庭而言,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是无法规避的。

有些家庭由于独生子女的突然死亡而成为失独家庭。

据有关统计,目前中国15岁到30岁的独生子女总数大约为1.9亿人,这一阶段的死亡率为万分之四,按此比例可以得出中国每年将产生7.6万个失独家庭,目前该类失独家庭的数量已经超过百万。

在这一百万大军中,有很大一部分家庭属于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

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些失独家庭中很多家庭将正在步入养老的阶段。

这些特殊的家庭再为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却不得不接受“空巢”的后半生。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孩子不仅仅是养老的基础,更是家庭的精神寄托之所在。

所以,该由谁来照料这些失独老人的老年生活?谁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精神慰藉?一直是一个颇富争议的领域。

一、失独老人的养老现状
失独老人是计划生育政策下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空巢”不是由于子女外出学习或者工作所导致,而是由于家庭中独生子女的不幸去世。

这类特殊的老人的养老现状在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已经明文规定,“独生子女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

对于普通的家庭而言,这只不过是一个硕大的宏观政策,没有具体化。

即使有一些地方政府发放了一定的社会援助,但每月不过在几百元左右。

失独老人不生病时候还能勉强维持生计,一旦生病必将陷入极端贫苦的境地,使得失独老人的养老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一)失独老人的经济现状
目前中国的养老模式主要以居家养老为主,家庭的供给是老人的主要来源。

失独老人与其他老人相比较,无法从成年子女那里年得到相应的家庭赡养支持。

再加上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4-2-1”家庭结构,使得这类老人可能还要面临赡养自己父母的巨大责任。

由此可见,失独老人的家庭经济负担是十分沉重的。

(二)失独老人的生活照料状况
生活照料是养老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家庭子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多数老人由于身体方面的原因都需子女提供生活方面的照顾,但由于子女的不幸离世,失独老人也就失去了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支持。

迫于无奈,其中一部分失独老人不得不求助于一些专业养老机构,但是养老机构却明确规定接收老人需要子女签字,以此为由而拒绝接收。

没有人为这些失独老人签字负责,养老机构更是不愿意承担这个风险,使得失独老人从养老机构那里得到一些生活照料成为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

(三)失独老人的精神慰藉状况
在中国,养儿防老成为几千年来养老的最优选择,对于每一个家庭的影响至关重要。

子女对老人的精神慰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但是由于子女的不幸离世,这类老人往往感觉到无助和孤寂,情感上十分脆弱。

由于失独老人长期受到子女去世的压抑,这类老人往往自卑,情绪十分消极,更有甚者办理原来居住地,断绝和原来的生活圈子交往,开始与世隔绝。

(四)失独老人的现实选择状况
由于独生子女的不幸离世,失独老人往往从精神上和经济上遭受沉重的打击。

他们一般生活上比较困苦,精神世界极其空虚。

为了摆脱这些困境,其中一部分老人排除了主流的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土地养老、社会保险养老。

他们进入寺院,开始寻求新的寄托,开始自己新的养老生活。

二、失独老人问题产生的成因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多年以来,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的老年生活的开始,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被摆在了一个突出的位置。

由于独生子女的意外死亡,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成为一个迫待解决的议题。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政策层面
失独老人问题是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而诞生的。

1973年起,中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中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由原来的“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当年很多家庭就是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号召“只生一个孩子”,却无法规避成年子女突遇死亡的风险。

这项风险不应该转移给家庭承担,而且许多家庭也无力承担这样的风险。

随着问题越来越严重,政府随即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来保障这类人群的基本生活,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失独老人的危机。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

死亡的,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政府应该给予必要的帮助”。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该规定是从一个宏观的层面来界定该事件,未能制定出详细的实施细则来加以贯彻落实,所以根本无法实施。

尽管一些地方政府也发放了一些社会援助,但是区区几百元的补助根本无法承担起失独老人家庭的基本生活开支。

地方政府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调整,使得政策的摇摆性很大,这样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失独老人的援助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