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技术在农村地籍测绘中的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人机技术在农村地籍测绘中的应用分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农村土地分配工作中逐渐用到了地籍测
量技术,该项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目标。

然而,实际地籍测量工作的实施,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必不可少,该项技术发挥着指导农
村土地资源分配和利用的作用。

农村地籍测绘工作的具体落实,要求测绘单位应
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科学合理应用无人机遥感航测技术来开展农村地形图测绘
工作。

鉴于此,本文立足于无人机技术的应用优势,围绕该项技术在农村地籍测
绘工作中的应用展开如下探讨。

关键词:无人机;遥感航测技术;农村地籍测量;应用
1.无人机技术在农村地籍测绘中的应用优势
在市场经济发展规模逐步扩大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地籍测量工作的重要性也
随之凸显出来,其作为开展土地资源分配和管理工作的依据,运用无人机遥感航
测技术实施地籍测量工作,能够进一步提升农村土地管理效率。

该项技术在农村
地籍测绘中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技术性。

对于农村的每宗土地,都需要经过申请登记、地籍调查、审核、注册以及颁发土地证书等流程,在
确保这些流程准确无误的前提下才能够确认。

而无人机技术的应用,能够快速获
取国土资源以及自然环境等相关信息,具有很强的技术性。

(2)全面性。

通过
进行地籍测量工作,能够确定宗地的权属下、位置、数量以及形状等相关信息,
从而为地籍管理提供可靠的服务。

随着农村地区改造规模的逐步扩大,土地资源
的规划和测量越来越全面,对此,借助无人机技术全面规划建筑区、居民区以及
种植区,能够准确测定土地的界址点,计算土地面积等[1]。

(3)智能性。

相比于
传统的地籍测量工作,无人机技术在远程航测中的应用优势显著,借助架空航拍
设备进行远程航测,能够精准获取地籍相关的数据信息。

2.无人机技术在农村地籍测绘中的应用流程
在农村地籍测量中,无人机遥感航测技术的应用流程如下:(1)项目调研。

也就是在实际开展各项目之前对航测区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

(2)划定工程范围。

通过进行项目调研确定航测区的范围,以此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具体而言,
需要考虑到航测区的经纬度以及地形地貌等相关信息,在遥感影像以及地形图的
协助下完成该项工作。

(3)制定飞行计划并将其贯彻落实到位。

基于航测区的
地形地貌以及范围完成无人机飞行航线的设计工作。

无人机遥感航测技术的自动
化程度较高,能够自动设置航测计划,并且航测飞行过程可实时看见。

在结束拍
摄任务之后,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确认是否需要进行重拍[2]。

(4)处理数据。

基于
无人机遥感航测技术采集相关数据信息,并且生成DEM、三维正射影像图、倾斜
影等三维数据。

应用无人机技术能够得到准确的地籍测量数据,大大减少了外业
工作量,使得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3.无人机航测技术在农村地籍测绘中的应用实践
3.1设置飞行参数
农村地籍测量工作的进行,首先要根据实际测量目标设定相关参数,比如,
具体的测量范围坐标、成像比例等。

其次,要合理安排飞行路线,该项工作的实施,应该尽可能根据风向设计飞行路线,以免出现逆风飞行的现象。

最后,无人
机飞行高度的确定。

通常情况下,农村地区宅基地的长度和宽度基本在8m~20m
之间,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成像的精准性,就需要将无人机的飞行高度控制在
80m左右,并且要控制影像重叠度在70%左右。

换言之,需要在技术可行范围内
做好各项参数设置工作。

3.2做好起降准备
无人机起降周边必须保持足够的宽敞,在周边100m~200m范围内严禁出现影
响起降的遮挡物。

无人机在起飞前,必须对其航摄性能以及监控系统进行全方位
检查,以免在飞行过程中因受到自身性能的影响而降低信息质量。

在此过程中,
要做好影像与处理以及拼接设置工作。

3.3合理布设控制点
在设置好无人机航测系统后,在无人机飞行前要再次检查航摄点的定位和布置。

通常情况下,将航摄控制点设置在空旷且平坦的区域,而且要将点和点之间
的距离控制在500m~1000m内。

控制点位置信息的获取,主要是借助RTK自动化
系统来实现的,在此基础之上,用白色油漆涂抹的十字架准确标注控制点。

野外
控制点的误差通常根据比例尺来确定,比如,1∶500比例,误差小于0.4m;
1∶1000比例,误差小于0.8m;1∶2000比例,误差小于1.6m[3]。

3.4控制航测过程中的影像
无人机航摄应确保相关资料和导航定位的有效结合,地面测量数据需要根据
无人机的航摄信息通过精准换算来得到,这样一来才能够保障测绘资料的真实性
和准确性。

在此过程中,一旦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做到精准记录,并且将真实情
况准确反映出来。

数据影像测量工作的实施,要严格按照地面的特殊控制点进行,并根据GPS定位获取准确的数据信息。

3.5三角测量
该项测量工作的实施,需要在航空数码摄像器材的协助下来完成,这种器材
的使用主要是根据系统的指令进行计算和换算,无需人工控制,并且也不需要进
行调节和设置。

人工选定连接点是开展空中三角测量工作的前提,需要将测量航
带和测量模型连接起来,并且要对像控点和连接点之间的比例进行反复调试,使
其能够达到最佳的航摄比例,以此来保障航摄数据的精准度。

如果测量区域的植
被覆盖率较高,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影像成像,因此,为了能够做到准确定位,就需要选定合适的连接点数量。

如果定位工作的难度较大,需要人工标准定位点,以便链接点效用的正常发挥。

3.6三维建模
Smart3DCapture自动建模系统是经常用到的三维建模软件,该软件基于图形
运算单元,可在无需人工干预的前提下快速进行场景运算。

结合具体的人工控制点,需要将简单的影像控制点连接成可视化的三维立体模型,力求三维立体模型
能够将实景效果真实地展现出来。

具体而言,要求从模型中能够清晰看出村民房
屋棱角、形状以及墙面是否垂直等相关信息。

通常情况下,三维立体模型的平面
误差在2.9cm范围内,高度误差在3.4cm围内,并且要求地基测量精度误差在
5cm围内,只有这样才能够用于具体的绘图测量。

3.7立体采编测量和人工补测
在严格按照要求完成以上步骤之后,需要统一进行航测立体信息的采编工作。

无人机航摄工作的具体实施,通过精准把控线状物线节点数据以及地形结构,能
够使立体采编精准性得到有效提升。

通常情况下,内业数据采集需要借助ARCGIS
软件来编辑正射影像,需要对房屋屋檐进行画线,并且要将房屋周边的土丘、耕
地以及水塘等有着明显地形特点的地区标注出来。

换言之,需要在测绘范围中取
得相关数据信息,这样一来也能够保障立体采编的精准度。

值得注意的是,水准
线和等高线需要通过手动添加。

对于无法获取数据信息的位置,需要使用人工标
注的方法做到准确标记,以便为后续地籍测绘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无人机技术在农村地籍测量工作中的科学合理应用,具有优化技
术流程,保障测量结果精准度以及提升测量工作效率的目的。

随着农村地籍测量
工作的持续推进,无人机技术应用效果也在显著提升。

为确保技术效用的充分发挥,在后期应用过程中就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应用
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康,何高波,马高锋. 无人机三维测图技术应用于1∶500农村地籍图
测绘精度分析[J]. 测绘地理信息,2021,46(04):92-94.
[2]练栩,严海峰. 无人机倾斜摄影在农村地籍调查中的应用[J]. 国土资源
信息化,2018,(06):25-28.
[3]张久龙,李淑梅,张利群,于胜文,刘尚国. 无人机航测系统在农村
1∶500地籍测图中的应用探讨[J]. 测绘地理信息,2017,42(01):69-72+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