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好莱坞电影摩天营救解析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莱坞电影摩天营救解析
摘要随着中国电影市场逐步走向开放,各国电影呈百花齐放的趋势出现在中国电影市场上,以好莱坞为代表的世界各大电影巨头也纷纷在与中国电影市场的磨合中找到了合适的着陆点,开始陆续进入中国电影市场。
2018年暑期档上映的影片就有《侏罗纪世界2》《摩天营救》《巨齿鲨》等多部好莱坞影片。
本文以近期上映的好莱坞商业动作大片《摩天营救》为例,浅论好莱坞影片在中国的生存之道。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摩天营救》;中国元素众所周知,好莱坞是世界电影的集中地,每年数以万计的影片在这里制作完成,走向世界,占据着世界各地的电影荧幕。
好莱坞电影的强力输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各个国家和地区民族电影的发展,而且强有力地传递了美国的价值观及民族文化。
虽然好莱坞大片的发展势头猛烈,一度席卷全球,但好莱坞电影若想真正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以及电影制作模式及监管程序等多方面的矛盾,使好莱坞电影在进军中国电影市场的路途中举步维艰,更何况还存在中国本土电影的强大竞争压力,在此情况下,好莱坞电影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之路。
近期热映的好莱坞商业片《摩天营救》讲述了主人公威尔•索耶在前往香港执行安保工作时,被人陷害遭遇突发事件。
他身陷火海,只身攀爬1000多米摩天大楼,解救被困的家人并找出潜藏的罪犯的故事。
影片属于制作上十分成熟的高水准好莱坞商业大片,故事通俗易懂,主题简单明了,节奏紧凑,画面逼真,动作场面让人惊心动魄,紧紧吸引观众眼球。
当然,这些元素也是好莱坞大片的标准配置,但值得一提的是该片中中国元素的应用可谓恰到好处。
1中国家庭观念注入主题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国度,而好莱坞电影作为美国大众文化的重要表达方式,自然传递着美国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
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好莱坞电影致力于塑造个人英雄主义形象。
1939年的《关山飞渡》是好莱坞电影中牛仔英雄片的标志性作品,影片塑造了灵果这一英雄形象,他一个人拖住了一群阿巴虚人,使得驿车里的人都得救,充分体现出个人英雄主义精神。
此后,展现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越来越多,影片主角无论何种身份、何种地位,一定是智勇双全,独来独往,或者具有某种特殊能力,在国家与世界陷入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拯救世界。
美国在输出好莱坞电影的同时,借助大众文化传播之力影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及价值观念,这也是好莱坞电影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然而,在崇尚集体主义的中国,个人英雄主义形象或许可以赢得一时的叫座,但由于信仰不同,终究不是打开中国电影市场的长久之计,所以,优秀的好莱坞电影人便开始另辟蹊径。
电影《摩天营救》中将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注入主题,使影片主角不再是战无不胜、拯救世界的孤胆英雄,而是有血有肉、有牵挂的家庭支柱。
对于非常重视传统家庭观念的中国而言,这一改变使得影片所传递出的一切,最终都落在家庭主题上,十分符合中国观众的伦理审美和价值取向。
影片主人公威尔•索耶原是海军陆战队队员,在执行一次任务时意外失去左小腿,从此退役,开始了新的人生轨迹。
放下军人的职责之后,他只是一个想好好守护家人,过安逸、幸福生活的男人。
此时,老友的出现和一份突如其来的工作打破了他原本宁静的生活。
影片中多次表达索耶已经放下过去,只想回归家庭的愿望,但好友的背叛,使得妻子及两个孩子陷入困境,索耶为救回家人奋力一搏。
有了家庭的支撑,影片中的所有打斗画面以及惊险的高空动作戏码便不只是为了博人眼球,而是有了情感的牵引,为每场动作戏蒙上了情感的外衣。
整个过程中,索耶没有表现出一丝拯救全世界的觉悟,也没有一点一战成名的野心,他拼尽全力九死一生的每一步,都表达了一个普通父亲对孩子的爱和对家庭的爱。
影片中,前后呼应,从开头索耶与两个孩子的互动,到救援中他鼓励孩子要勇敢的话语,以及得救后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拥抱都一脉相承。
无论电影将索耶这个角色描述得多么强大,多么像是一个英雄,但影片结尾时,他在人群里拼命寻找妻儿的执着目光和竭力呐喊,都让他再次回归到最真实的对家庭的渴求上。
整个影片被浓浓的家庭情感所围绕,与往常的商业动作片相比多了一丝温情与感动,更符合中国电影观众的口味。
2人物设定具有中国特色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力逐渐增强以及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断发展,在好莱坞电影中出现中国形象已不足为奇。
但似乎对中国形象的描写都过于片面和边缘化,使得中国观众观影后感到十分别扭和不和谐。
例如,突然施展中国功夫的路人老大爷,手拿针灸、火罐和草药的中医先生,以及只为票房而出现却对剧情发展毫无帮助的青年演员。
这些片面形象的展现,不仅无法在中国观众心中为电影加分,反而给电影画蛇添足,引起观众反感,成为电影的败笔。
电影《摩天营救》中,中国形象的刻画告别了千篇一律的死板面孔,不再是奇怪的边缘人,开始有了正常人的个性和特点。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改变。
首先,主要人物的设定中自然流露中国元素。
影片主人公索耶的太太萨拉,也就是该片的女主角。
她的学历背景被设定为与东方文化相关的语言研究,所以在设定一些矛盾冲突的桥段时,也就显得顺理成章。
比如,影片中出现的一个语言文化差异上的细节香港女警察认为萨拉是听不懂粤语的,因此,在质疑萨拉动机时,故意转换语言跟上司对话。
这样的设计,巧妙且不生硬,自然展现东方语言文化。
索耶的两个孩子乔治娅和亨利在影片开头就说到要去看大熊猫,熊猫无疑也是中国的标志。
索耶自己更是在与赵隆基见面时直接讲了普通话,虽然发音略显吃力,但给观众的感受却是诚意满满的。
其次,影片塑造了能与主角媲美的中国英雄形象。
赵隆基是影片中世界最高的明珠塔的拥有者,主人公索耶的老板,属于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