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转向液压系统优先卸荷.ppt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页/共28页
• 此时,通过进油口(P)和C腔来自转向泵的流量通过C-T流道卸荷回油,此 时单向阀闭合。当工作液压系统工作压力下降,其压力低于卸荷阀加载压力时, 阀芯回(左)移,卸荷阀闭合,切断了C腔和回油口(T)的通道,来自转向泵 的流量又通过单向阀与工作泵输出流量合流进入工作液压系统。当工作液压系 统压力继续下降,其工作压力低于导阀闭合压力时,导阀闭合,卸荷阀芯在弹 簧(8)力的作用下退回到原始位置。
第4页/共28页
3.工作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达到或超过卸荷压力时, 卸 荷 阀 开 启 。 • 1) 工 作 液压 系统 和 转向 液 压系 统 同时 工 作时 , 转向 泵 输出 的 流量 除 供给 转 向所 需 流量 外 ,均 通 过优 先 卸
荷阀回油,此时单向阀闭合。 • 2) 当转向液压系统不工作时,转向泵输出的全部流量均通过卸荷阀回油,此时单向阀闭合。
第7页/共28页
• 6.
机子在行走中没有转动方向盘在外阻力作用下转向时,转向油缸一腔压力升高,当其压力达到
或超过双向缓冲补油阀的额定开启压力时,缓冲阀开启,转向油缸力腔压力油通过缓冲阀溢流回油。
第8页/共28页
(二)同轴流量放大卸荷系统的主要部件结构原理
• 1.同轴流量放大转向器(结构参看图二) 第9页/共28页
第14页/共28页
• 不转向时,由于转向器处于中位闭合状态,没有流量输出,CF 口的压力升高,与CF口连通的优先阀右端压力升高,优先阀在 二端压力差的作用下克服弹簧力左移,打开了P口和C腔的通道, 转向泵输出的油液从P口进入通过C腔打开单向阀从EF口输出与 工作泵输出的油液合流进入工作分配阀。当工作液压系统不工 作时,则二泵合流,流量通过工作分配阀回油箱。当工作液压 系统工作时,则二泵合流流量供给工作液压系统工作。P口和 CF口始终处于连通状态。
第16页/共28页
• 当动力机转速较高,转向泵输出的流量大于转向所需的流量时,优先阀开启,P口与C腔连通,此时多于转 向所需的部分转向泵流量,则通过单向阀从EF口输出与工作泵输出的流量合流供给工作液压系统工作或回 油箱。
第17页/共28页
• 当工作液压系统工作压力达到或超过卸荷阀导 阀开启压力时,导阀开启,通过导阀的回油油 液进入卸荷阀的左端,并通过卸荷阀芯上的节 流孔(a )回油。卸荷阀主阀右端通过通孔 (b)与回油口(T)连通。由于节流孔(a) 的节流作用,卸荷阀芯二端产生压力差,此压 力差迫使卸荷阀芯克服弹簧(8)力右移,当 工作液压系统工作压力继续升高并达到或超过 卸荷阀卸荷压力时,导阀开度增大,通过导阀 和节流孔(a)的流量增加,卸荷阀芯二端压 力差增大,卸荷阀芯右移行程增大,卸荷阀开 启,打开了C腔和回油口(T)的通道。
• 由阀芯、阀套和阀体等组成的控制/放大转阀起控制油流方向和 放大流量的双重作用,由转子和定子等组成的摆线针轮啮合副 起计量马达的作用;拔销、联动轴连接控制/放大转阀和摆线针 轮啮合副的转子、构成机械反馈环节;联动轴起传递扭矩作用; 回位弹簧使控制/放大转阀的阀芯和阀套能够越过死区严格对中。
第10页/共28页
(一)工作原理图和工作原理
第2页/共28页
1.方向盘没有转动时
• 转向泵(2)输出的液压油进入优先阀(3)和转向器(4)。由于方向盘没有转动,转向器处于封闭状态, 没有流量输出,只有极少量油液通过转向器回油外,均可通过优先卸荷阀与工作泵输出的液压油合流进入 工作分配阀供给工作液压系统工作。当工作液压系统不工作时,转向泵和工作泵输出的流量均通过工作分 配阀回油箱。
油缸受压腔溢流卸荷;以保护元件的安全。同时,油缸另一腔会出现真空现象,此时可通过补油阀补油。
第12页/共28页
2.优先卸荷阀(结构参看图三)
第13页/共28页
• 优先卸荷阀由优先阀、溢流阀、卸荷阀和单向阀组成,它具有转向优先、溢流卸荷和转向泵卸荷之功能。 是“同轴流量放大卸荷系统”必不可缺的元件。 动力机起动后,转向泵输出的液压油从P口进入,通过CF口进入转向器

转向器阀体、阀芯、阀套或转子定子严重磨损,间隙过大,应更换磨损零件或转向器。

溢流阀或缓冲阀开启压力过低。处理办法同前。
第23页/共28页
• 3)转向失灵

①方向盘不能自动回中,弹簧片折断,应更换。

②压力振摆明显,甚至不能转动,拔销或联动轴已损坏,应更换。

③油泵完全损坏或矩形键剪断,修复或更换。
基础上增加了与计量马达油路并联的放 与ZL50C的BZZ3型转向器不同之处是:
增加了负荷传感油路(控制)。
第11页/共28页

在转向器进出油口平面上连接有双作用缓冲补油阀,进出油管路均与此阀连接,它的作用是:装载机
在行驶中,在外阻力的作用下迫使机子转向,油缸一腔受压,当其压力超过调定的压力时,缓冲阀开启,
1)
主要原因:卸荷阀始终处于开启状态。
① 阀芯卡住,应卸下阀芯,清洗阀芯阀体,阀体阀芯要配研,保 证阀芯在阀体内移动自如。
②导阀不密封,应配研,以保证密封。
③导阀弹簧损坏或永久变形量太大,应更换弹簧。
④导阀抱母、调压螺栓松动,应重新调压,调后用抱母将调压 螺栓抱紧。
第26页/共28页
• 6) 空载提升速度正常,当载重量逐渐增加提升时,其提升速 度也逐步下降,主要原因:卸荷压力下降。
者密封面不密封,应修复。
d. 油泵损坏,流量不足,应修理或更换。
第21页/共28页
• ③小油门时转向沉重,加大油门后工作正常。
a.
a.油泵损坏,流量不足,应修理或更换。
b.优先阀阀芯、阀体配合间隙过大,应更换阀芯或总成。
第22页/共28页
• 2)转向无终点感,转向到极限位置,转向方向盘仍很轻便。
• 当转动方向盘时,从转向泵输出的液压油从进油口P口进入转向
器,经阀套和阀芯进入计量马达,从计量马达输出的液压油又
经阀芯、阀套出油从左(L或A)或右(R或B)输出进入转向油
缸工作腔,使机子左转向或右转向。
此转向器属BZZ6型,与BZZ5型转向器同属负荷传感全液压
转向器 大器,
。而它BZ是Z5在型B转ZZ向5器型
第20页/共28页
• ②没有负荷时轻,有负荷时重。
a.
转向溢流阀调定压力过低,应检查弹簧
是否损坏或永久变形量太大,应更换弹簧,或
者抱母和调压螺栓松动,则应重新调压,抱母
要锁紧。
b.
溢流阀不密封,阀芯或阀座的封闭面有
缺陷,应修复。
c.
阀块中的缓冲阀压力过低,应检查弹簧
是否损坏或永久变形量太大,应更换弹簧,或
第19页/共28页
(三)液压系统故障与排除
• 1) 转向沉重 • ①慢转方向盘正常,快转方向盘沉重。 • a.系统内有空气,油面太低回油时会有大量空
气带入,应及时补油。可利用转向到极限位置 继续转动方向盘使溢流阀开启排出空气。 • b.优先阀控制压力过低,弹簧力下降,应检查 弹簧是否损坏或永久变形量太大,应及时更换。 • c.优先阀芯卡在某一位置,应卸下阀芯,清洗 阀体等零件,阀芯阀体配研。保证阀芯在阀体 内移动自如。 • d. 油泵损坏,流量不足,应修理或更换。
第5页/共28页
4.当工作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低于加载压力时,卸
荷阀闭合 •
转向泵输出的部分流量(转向工作时)或全部流量(转向不工作时)仍与工作泵输出的流量合流进入
工作分配阀供给工作液压系统工作。
第6页/共28页
• 5. 回油箱。
转向时,当转向油缸工作腔压力达到或超过额定工作压力时,溢流阀开启,工作腔压力油溢流
第3页/共28页
2.转动方向盘转向时
• 当转动方向盘时,转向泵输出的液压油通过优先卸荷阀和转向 器进入转向油缸工作腔,使机子转向。转向油缸回油腔油液通 过转向器回油箱。当转向泵输出的流量超过转向所需流量时, 优先阀另一油路开通,除了转向所需部分流量外,均通过优先 卸荷阀(EF口)与工作泵输出的流量合流进入工作分配阀供给 工作液压系统工作或回油。当转向泵输出的流量低于转向所需 流量时,优先阀另一油路又被切断,其转向泵输出的全部流量 供给转向工作。
第15页/共28页
• 转向时,转向泵输出的液压油通过P口、CF口和转向器进入转 向油缸工作腔使机子转向。装载机的转向速度取决于通过转向 器进入油缸工作腔的流量,而转向器输出的流量又取决于方向 盘的转动速度。而转向泵输出的流量取决于动力机的转速。转 向泵输出最大流量远高于所需要的流量。当动力机低速运转时, 转向泵输出流量低于转向所需流量时,则其全部流量均通过CF 口供给转向工作,此时,P口与C腔油路切断。
第24页/共28页
• 4)装载机正常提升时,提升速度正常,当超负荷提升或强制挖掘时,动力机负 荷增大,如动力机冒黑烟。切进牵引力下降,超负荷提升时,提升速度没有太 明显下降。 主要原因:卸荷阀无法开启。应卸下阀芯,清洗阀体阀芯,阀体阀芯要配 研,保证阀芯在阀体内移动要自如。
第25页/共28页
• 5)装载机空载超载提升速度明显慢。

导阀弹簧永久变形量太大,弹簧力下降,应更换弹簧。

导阀封闭面磨损大,弹簧力下降,应重新调压。

导阀抱母和调压螺栓松动,应重新调压,调压后用抱母
将调压螺栓抱紧。
第27页/共28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8页/共28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