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胃健脾汤加减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如表 2 统计数据所示,经 1 疗程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
较常规组更高。见表 2。
表 2 患者临床疗效分组对比结果统计 [n,(%)]
组别 n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实验组 70 21(30.00)27(38.57)17(24.29) 5(7.14) 65(92.86)a
表 3 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组评分比较( ±s)
组别 时间 上腹灼热感 上腹痛
早饱
腹胀
治疗前 3.76±0.45 4.11±0.63 4.09±0.52 4.51±0.45 实验组 治疗后 0.62±0.08 ①② 0.61±0.24 ①② 1.01±0.27 ①② 1.06±0.29 ①②
实验组 70
42/38
47.58±4.23 4.55±2.15
常规组 70 P值
44/36 >0.05
46.50±5.50 >0.05
5.12±1.58 >0.05
1.2 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中医消化病学》中的诊断标准 (: 1)上腹痛或不适、
腹胀、早饱、反酸、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至少持续 4 周。(2) 上腹痛和不适与排便无关 , 不能在排便后缓解 , 亦未见有粪便次 数和形状的改变。(3)实验室、内镜、影像学等检查排除了可解释 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病变”[3]。 1.3 方法 1.3.1 常规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严格遵医嘱口服多潘立酮片。 1.3.2 实验组患者服用中药调胃健脾汤,并对症加减多潘立酮片,口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年第 19 卷第 70 期
191
·中医中药·
调胃健脾汤加减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
王东红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医医院,内蒙古 鄂尔多斯)
摘要:目的 观察调胃健脾汤加减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三项,作为本次研 究进行比较分析的指标;所选患者均由本院临床确诊功能性消化不良,并予以对症治疗;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在本院的诊治时间,均为 2017 年 4 月至 2019 年 2 月。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 70 例。两组均给予饮食控制,其中常规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治 疗,实验组给予调胃健脾汤治疗。观察评估两组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 92.86%,常规组总有效率为 80.00%;相比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腹灼热感、上腹痛、早饱、腹胀等临床症状的评分均有所下降;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症状 改善情况明显更好。结论 与使用西药多潘立酮片相比,调胃健脾汤加减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有效减少患者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令患 者临床症状得以有效缓解,疗效肯定。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调胃健脾汤;辨证;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70.151 本文引用格式:王东红 . 调胃健脾汤加减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70):191,220.
两组患者均进行一个疗程(四周)的药物治疗。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1.4.1 治疗效果
对本研究所选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相关的指标的 分类统计。其评判标准为:以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恢 复饮食,且半年内无复发为“治愈”;以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 显著改善、饮食基本恢复正常,且半年内无复发为“好转”;以患者 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但饮食仍然受限,为“有效”;以患 者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甚或加重,为“无效”。统计数 据以(n,%)表示。 1.4.2 临床症状评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如下表所示,其组间资料
数据的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表明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比较 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 1。
表 1 患者临床一般资料分组比较统计表 [n,( ±s)]
分组 患者例数 男女比例(男 / 女) 平均年龄(Y) 平均病程(M)
治疗前 3.69±0.55 4.19±0.78 4.13±0.62 4.49±0.53
常规组 治疗后
1.02±0.12 ①
1.05±0.37 ①
1.25±0.45 ①
1.47±0.40 ①
注 : 与治疗前比较,① P<0.05 ;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② P<0.05
3 讨论
消 化 不 良 是 胃 肠 道 疾 病 的 一 种,是 一 种 临 床 多 发 病、常 见 病。 可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质性消化不良两类。中医视功能性消 化不良为“脘痞”、“嘈杂”等症候群。该病的致病原因及临床表现 多 种 多 样,病 情 较 难 给 予 根 治,部 分 患 者 会 因 病 情 反 复 而 出 现 失 眠、焦虑、头痛等精神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其不利的影 响。临床对该病的治疗,西医以对症药物治疗为主,辅以饮食及生 活习惯的改善,但并无对症特效药物,且长期服用西药,易使患者 机体出现抗药性及出现其他药物毒副作用 [4]。与西医相比,传统中 医治疗方式,采用循症治疗、辨证论治的方式,临床效果更加明显。
常规组 70 17(24.29)23(32.86)16(22.86)14(20.00)56(80.00)
注 : 与常规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相关指标数据的分组统计和比较显示,相比治疗前,两组患者
治疗后的上腹灼热感、上腹痛、早饱、腹胀等临床症状的评分均有所 下降;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更好,见表 3。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 ( 上腹灼热、腹痛、早饱、腹胀 ) 评分,根据程度轻重分别记为 0、2、4、6 分,评分愈高,表示症状愈 严重。相关症状的分组统计数据以( ±s)表示。
1.5 统计学方法 本 研 究 采 用 SPSS 21.0 软 件 对 数 据 进 行 统 计 学 分 析。 以
P<0 性 消 化 不 良)是 胃 肠 疾 病 的 一 种,该 病 临 床 症 状 表 现多样,且可能会以单独一种或多种症状共同出现。主要包括:餐 前或进餐不久即出现饱胀感;餐后出现上腹胀痛,且随进餐持续加 重;嗳气;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会出现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西医对该症主要是进行临床经验性药物的对症治疗,同时辅以饮 食及生活习惯的改善,但并无针对性的特效药物。而且西药的长 期服用,会形成耐药性,西药中的毒副作用也给患者造成了不小的 隐患。而传统中医运用辨症施治的理论,采取循症治疗的方法,因 此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具有独特的优势。调胃健脾汤辨证论 治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