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3.1.4离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1离子的形成
1.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______4个,在化学反应中较易________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______4个,在化学反应中较易__________;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一般都有______个电子(氦是______个),是一种____________结构,故它们不易得失电子。
2.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图3-1-16
3.下列粒子可以通过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是()
A.Cl B.O C.
D.
知识点2物质的构成微粒
4.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氯化钠B.一氧化碳
C.金刚石D.氮气
5.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中子、电子”等微粒中:
(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构成分子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构成原子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带负电荷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显电中性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质量最小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关于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电中性的微粒
B.它们都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
C.它们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D.它们都在不停地运动
7.下列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B.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C.钠原子的质量比钠离子大得多
D.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
8.下列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最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图3-1-17
9.对以下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分析错误的是()
图3-1-18
A.①②属于同一种微粒
B.①④的化学性质相似
C.①得到电子可形成②
D.②③表示不同种离子
10.对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分子的原子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B.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化学性质不会发生改变
C.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11.下列关于Fe、Fe2+、Fe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是同一种微粒
B.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D.它们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12.下列对微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图3-1-19
13.美国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新型氢粒子。
这种氢粒子是由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这对解释宇宙演化提供了新的参考。
对于这种粒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它一定含有3个中子
B.它比一个普通氢分子多一个原子核
C.它的构成可以用H3+表示
D.可以推测它的化学性质与H2不同
图3-1-20
14.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1-20所示,该元素符号为Br。
(1)图中x=________;Br属于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下列微粒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与Br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
图3-1-21
15.[2019·临沂]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
A.分子B.原子C.阴离子D.阳离子
16.[2019·漳州]漳州市诏安县红星乡是“长寿之乡”,与当地富硒有关。
如图3-1-22是硒(Se)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图3-1-22
A.是相对稳定结构
B.核电荷数为34
C.共有4个电子层
D.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
17.[2019·兰州]下列关于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图3-1-23
A.①②的化学性质相似
B.②所示的粒子符号为Na
C.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④中x可能为8
18.[2019·湘西]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1)x=________。
(2)该原子是________。
(3)该原子的核外有________个电子层,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19.[2019·福建]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图3-1-24
(1)图3-1-24是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x的数值为________。
②“11”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③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图3-1-25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图3-1-25
①在A、B、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________(填标号)。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
详解详析
1. 少于失去多于得到电子8 2
相对稳定
2.D[解析] 阴离子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
3.C
4.A[解析] 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一般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
5.(1)分子、原子、离子
(2)原子
(3)原子核、电子或质子、中子、电子
(4)阴离子、电子
(5)分子、原子、中子
(6)电子
6.A[解析]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分子和原子呈电中性,离子是带电的微粒。
7.D
8.A[解析]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得到电子。
在电子层数相同时,最外层电子数越多,相对而言就越容易得到电子;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少,就越容易得到电子。
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结构相对稳定,故它们不易得失电子。
9.A10.C
11.C[解析] 三种微粒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同,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12.C
13.A[解析] 这种氢粒子是由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的,不含有中子。
14.(1)7非金属(2)C E
15.D[解析]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是阳离子。
16.A[解析]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是6,不是相对稳定结构。
17.D[解析] ④中的微粒可能是氯原子,也可能是氯离子,所以④中x可能为7,也可能为8。
18.(1)2(2)镁原子(3)3失去
[解析] (1)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x=12-2-8=2。
(2)由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的质子数是12,是镁原子。
(3)由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19.(1)①8
②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或其他合理答案)
③Na+
(2)①BC②分子种类(或其他合理答案)③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或其他合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