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PPT课件-市场失效与公共经济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效率
• 帕累托最优vs.帕累托改善
• “帕累托效率”是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1848-1923)在100
多年前的20世纪初提出来的,它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经济学所 志向的一种美好的境界。 • 有些人总是以为经济学是教人不择手段地追逐个人利益的,是不那么光采和 高尚的学问,这当然是误解。明了“帕累托效率”的概念,有助于帮助我们 懂得经济学是为个人利益的追求设置了边界的,在这种边界之内,每个人对 个人利益的追求,在“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就能促进社会公共利益,因 而它在道德上也是无可非议的。 • “帕累托效率”可以这样来定义:如果没有一个人可以在不使任何其他人的 处境变差的前提下而使自己的处境变得更好,那么,这种状态就是“帕累托 最优”,它被认为是一种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状态,所以也叫“帕累托效 率”。能够朝着这个帕累托最优状态方向前进的行为,叫做“帕累托改进”, 而只要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那么,“帕累托效率”就还没有达到。
公共经济学
1市场失效与公共失效是否一定需要公共部门经济活动 • 公共部门的经济作用
1.1 市场效率与公平
• 1.1.1效率
• 帕累托最优 • 帕累托( Vifredo Pareto
1848-1923)
• 现代经济学所说的效率常常是指 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提出了关于 “效率”的定义。根据其定义, 如果一种变动至少使一个社会成 员福利增加,而不使任何一个成 员福利下降,这种变动就是有效 率的;一个有效率的经济是不存 在上述变动的经济,或是满足上 述条件的变动都已经发生了的经 济。
边际收入
平均成本 边际成本
Q*
Q1 Q2
产出
图 1- 4 自 然 垄 断
11.2.3自然垄断
2、范围经济
在现实生活中,企业并不仅仅生产或提供单一的商品和服务,往往是多元化经营。 如果由一个企业生产多种产品的成本低于几个企业分别生产它们的成本,就表明 存在着范围经济。由于单独生产某一产品的企业的单位产品定价高于联合生产的 企业的相应单位产品定价,因此单独生产的企业就会亏损,这些企业或者退出该 生产领域或被兼并,这也会形成垄断的局面。因此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与 诺德豪斯指出,有着范围经济的产业也可产生自然垄断。对此,我国的大部分学 者是持相同的观点。从理论上来讲,范围经济很好地解释了产品具有综合性领域 存在的自然垄断。
1.1.3社会福利与效率
(4)从社会福利函数角度看公平
个 人 B的 序 数
效 用 函 数 UB
W3
W2 W1
UB B
O
UB 个 人 A的 序 数 效 用 函 数 UA
图 1-2 社 会 福 利 函 数
1.2市场失效
• 1.2.1公共产品public goods • 公共产品特征 • (1)消费上的非竞争性(非对抗性) • (2)非排他性
MRS MRT
1.1.3社会福利与效率
• (1)功利
主义标准整
个社会福利是 边 际
每个人的效用 效 之和,社会福 用 利最大化,也 就是总福利的 MB
M
最大化和平均 福利的最大化。 MA
O
边 际 效 用
MB M
H' H
MA A的 收 入 O
L L'
图 1- 1功 利 主 义 的 公 平 标 准
生产:消费者偏好的改变,减少了对某 种产品的够买,给相关企业带来的损失。
消费:某人欣赏音乐,声音过大,给正 在休息的人带来的损失。
1.2.3自然垄断
1、规模经济
单一产品: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 (Returns to scale)是指在其他条件不 价 格 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 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
• 所以,如果存在着这种“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的机会 的话,必须要使其中的利益受损者得到应得的补偿。此 时,只要实行了必要的补偿,就也可以在不损害他人利 益的前提下创造出新的利益,所以它实际上也是“帕累 托改进”。与“帕累托效率”的定义类似,如果某种状 态下已经没有任何“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的余地了, 那么,这种状态就是达到了“卡尔多-希克斯效率”。
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也可以随着生产总 产量的增加而趋于下降,原因在于当企 业的总产品不断扩大时,原先的固定成 P× 本被逐渐摊薄。这在固定成本投资较大 的企业表现的尤为明显。当长期平均总 P1 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时,规模经 P2 济就出现了。当社会对某些行业的长期 平均成本的降低速度与幅度提出要求时, O 这个行业往往就是自然垄断。规模经济 很好地解释了产品单一领域行业的自然 垄断。
例如:运输系统、保健服务、卫生防疫等。
混合产品
纯公共产品
非 (1)具有外部性的私人产品
(1)很高的排他成本
竞 (2)主要由私人企业生产
(2)直接由政府生产,或由私人企业根据政府合
争 (3)通过补贴和征税,主要由私人市 同生产
性 场分配
(3)通过预算分配
(4)通过销售收入获得所需经费。
(4)从强制性税收中拨款
通俗地讲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如果在不损害别人利益的前提下还能有 可能来争取自己的利益,那就还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每一个人还尽可以去 努力追求自身利益,但如果你要争取自己的利益就必然要损害别人的利益了, 那么这时就已经达到了“帕累托效率”,你就不能再这么做了。前者是一个 “把蛋糕做大”的事,你把自己的蛋糕做大并不减小别人的蛋糕,而后者只 是一个重新“瓜分蛋糕” 的事,你自己的蛋糕的增大是因为减小了别人的蛋 糕。
1.2.2外部性
生产
消费
正外部 性
生产:养蜂人在苹果园附近养蜂, 给苹果园主人带来的外部性。
消费:一企业在某地办厂给附近居 民带来的地价上市的好处。
生产:消费者偏好的改变,增加了对某 种产品的够买,给相关企业带来的好处。
消费:居住在富贵人家花园边上的人可 以免费欣赏美景。
负外部性
生产:河流上游的工厂排放的污 水影响到下游的养鱼。 消费:淮河流域大量工厂污染一 度导致蚌埠地区居民够买矿泉水 做饭。
例如:剧院、公园、有线电视等。
例如:国防、外交等。
1.2.2外部性externalities
• 外部性是指一个人(个人、家庭、企业或 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对他人产生的利益 或成本影响。也就是说,某人承担了成本, 但是没有获得对应的利益;或他捞到了好 处,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
表1-2 外部性事例
生产/ 消费正 /负
•
资源配置的实现条件
• MSB=MSC • 几个相关的概念 • 1.MSB:社会边际效益,指人们对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
加的满意程度. • —表示:通过人们为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消费量所愿付出的货币
最高额来表示 • —规律: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减少。 • 2.MSC:社会边际成本,指每增加一个单位该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
B的 收 入
1.1.3社会福利与效率
• (2)罗尔斯标准
• 一个社会的公平状况,取决于这个社会中 生活处境最差的那个人。 每个人都无法预 计自己的未来,每个人都可能在未来处境 中变得很差,这样,每个人为了自己的未 来,所选择的公平标准应该是这个标准。
• 无知面纱假设:
1.1.3社会福利与效率
(3)从机会的角度看公平:机会公平
源消耗的价值. • —表示:通过为补偿因增加一个单位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消耗的资源
价值而需付出的货币最低额来表示。 • —规律: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成本,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增加。
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
• 结论 • 1. 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即“帕累托效率”的条件是:配置在每一种物品或
• “帕累托效率”只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因为我们总是能够不断找 到“帕累托改进”的途径。但它为我们在追求自身利益时设置了 必要的边界:你不可以损人而利己。
• 卡尔多-希克斯效率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的自利行为免不了会要损害另一些人的利益, 假如某种变革可以使收益者的收益大于受损者的损失,那么总的利益还是增 大了。这种变革叫“卡尔多-希克斯改进”。若严格遵从“帕累托效率”原则, 那么这种能使总利益增加的变革就不能进行,这就未免使人感到遗憾,浪费 了本该可以增进人们利益的可能性。 但这决不是说,我们可以为了避免这样的浪费和遗憾就可以不顾他人了。计 划经济的逻辑往往就是如此,为了某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其中之一便是为了 整体利益),就不惜牺牲若干个人的利益。其思想渊源或许与英国著名哲学 家和社会改革家杰里米•边沁(1748-1832)追求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 有干系,这种被称为功利主义的思想在历史上是对只谋取少数人利益的君主 制的反叛,因而具有进步意义;——但在现代社会,对于相互平等的个人来 说,每一个人的利益不比另一个人的利益更重要或更不重要,每一个人的利 益都不应该被忽视掉。
1.2.1公共产品
排他性
非排他性
纯私人产品 竞 (1)排他成本较低 争 (2)主要由私人企业生产 性 (3)通过市场分配
(4)从销售收入中获得所需资金 例如:苹果、鞋子、书本等。
混合产品
(1)产品是集体消费的,但会变得拥挤 (2)由私人企业生产,或直接由公共部门提供 (3)由市场分配,或直接由预算分配 (4)从销售收入中获得所需经费,如征收服务费 ,或者从税收收入中拨款。
3、成本次可加性 这是产生自然垄断新的基础。1982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夏基、鲍莫尔、潘泽与 威利格等人认为,即使规模经济不存在,或即使平均成本上升,但只要单一企业 供应整个市场的成本小于多个企业分别生产的成本之和,由单个企业垄断市场的 社会成本最小,该行业就仍然是自然垄断行业。自然垄断的定义或者最显著的特 征应该是其成本的劣加性。换句话讲,就是平均成本下降是自然垄断的充分条件, 而不是必要条件。平均成本下降一定造成自然垄断,但自然垄断不一定就是平均 成本下降。只要存在成本弱增性,就必然存在自然垄断。成本的次可加性理论的 提出,掀起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自然垄断理论的变革,从理论上进一步解释了 自然垄断存在的根源。我国的学者对之基本持赞同和认可的态度。
服务或劳务上的资源的MSB均等于MSC • 2.一种具有效率的经济制度,是使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满足这样一种条件,即
每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1.1.2 市场效率条件
• 交换效率条件
• 市场效率条件
MRS
A XY
MRS
B XY
• 组合效率条件
MRTSKXL
MRTS
Y KL
1.2.4风险和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阿克洛夫通过对美国旧车市场的分析于1970年发表了
文章《“柠檬”市场:品质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得出了“柠檬” 原理(“柠檬”来源于美国口语对“缺陷车”、“二手车”的经验称 呼),并且开创了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理论。在旧车市场上, 既定的卖者和关心旧车质量的买者之间存在着信息的非对称性,卖 者知道车的真实质量,买者不知道,在他不能确知所购车辆的内在 质量的前提下,他愿意接受的价格只能是所有旧车价值按概率加权 计算的一个平均值,因而只愿意根据平均值来支付价格,但这样一 来,质量高于平均值水平的卖者就会退出交易,只有质量低的进入 市场。也就是说只有低质量旧汽车出售,而没有高质量的旧汽车交 易,结果是低质量旧汽车将高质量旧汽车挤出交易市场。由此,阿 克洛夫解释了为什么即使是只使用过一次的“新”汽车,在柠檬市 场上也难以卖到好价钱——它是“逆向选择”的必然结果,即由于 消费者所处的信息劣势而被迫做出的反向选择。这一过程不断持续, 最后市场上只剩下损坏最严重的旧车,所有好一点的旧车都会从市 场上消失。于是,市场上只剩下了劣质商品——“柠檬”。
以交换为例。若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梨,这样的资源配置状态是否 帕累托最优呢?这要看你我的偏好。若你喜欢苹果甚于梨,而我喜欢梨甚于 苹果,那么,我们不必改变现状,即不用交换,它已是“帕累托效率”。
若你喜欢我的梨,而我喜欢你的苹果,那么,我们相互交换就能使各自 都能增加效用,这种交换就是“帕累托改进”。若你喜欢我的梨,而我无所 谓,这时就没有到达“帕累托效率”,因为我们相互交换的话,也能在不损 害我的利益的前提下使你的效用增加;反之也一样。但是,若你我都更喜欢 苹果,而不喜欢梨,拿着梨的我强行与你交换的话,我的效用增加使得你的 效用减小了,这种交换就不是“帕累托改进”;反之也一样。
• 因此,一切法律禁止和道德指责的损人利己的行为,比如偷窃、 抢劫、坑蒙拐骗、贪污腐败等,都是要在损害别人利益的前提下 来争取自己的利益,因而都是不符合“帕累托效率”的。而一切 “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从而在不损害别人利益的前提下 创造出新的利益的活动,都能够朝着帕累托最优状态方向前进, 都是“帕累托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