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课件唐雎不辱使命第三课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虽然这样,(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 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 5、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 他的主意。 6、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 撞地罢了。 7、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秦王变了脸色,长跪着向唐雎道歉说。
7.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
(1)而君逆寡人者,轻寡 人与? 疑问 (2)此三子者,皆布衣之 士也。判断 (3)臣未尝闻也。省略
二、 文学知识 《战国策》是西汉末 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 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 西周、秦、齐、楚、赵、魏、 韩、燕、宋、卫、中山十二 策。
三、课文掌握 (一)翻译句子 1、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 人与? 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 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 五百里哉? 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而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 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 交换)呢? 3、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 是也。 如果有才能、有胆识的人要发怒,就要让两个人的尸体 倒下,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 样。
三、此题意在使学生逐字逐句理解文章的内容, 帮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文言词语,疏通文言文 意的方法。 1.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 陵君可要答应我呀!易:交换。 2.即使如此,但是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 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交换。虽 然:既便如此。 3.那韩国、魏国灭亡了,而安陵国却凭借五 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徒: 只。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唐雎 秦王 针锋相对第一回合: 士之怒 天子之怒 针锋相对第二回合: 行刺 战争
用“……表现了……” (或“……写出了……”、 “……反映了……”)的形式造句,用以评析文 章,“表现”前为文章中所记叙的基本内容之 一,后为结合中心思想分析性的话。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 人”,写出了秦王盛气凌人、以强凌弱的心态;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表现了秦王的外强 中干; “挺剑而起”反映了唐雎不畏强暴、宁死不屈。
链接中考题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文略见课文最后两段)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仓鹰击于殿上
(2)长跪而谢之
链接中考题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 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链接中考题
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 “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 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 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四、此题意在以本课为契机,让学生了解中国 春秋战国时期“士”这一社会文化现象,引导 他们多阅读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或人物传记, 增加文化积累。
一、基础字词 1、重点字识记 唐雎jū 免冠徒跣xiǎn 休祲降于天jìn 聂政之刺韩傀guī
怫fú然怒 以头抢地qiāng 天下缟素gǎo 秦王色挠náo
一、此题意在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内容和人物形象。 1.秦王要求“易地”肯定是包藏 祸心的,所以安陵君和唐雎君臣坚 决不答应。具体答案依学生见解, 不求统一。 2.参考教学内容。
二、此题意在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课文的 主要部分是人物对话,写人物对话,离不开语气的表达。 虚词运用得恰当,能妥善表达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才能把 人物的神态描绘得更形象、逼真。借此可以熟悉、积累更 多的文言文语气词。 1.“也”是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 这里有反问的意思;“也”是表示判断语气,现代汉语中 可以不翻译出来。 2.“哉”是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 这里表示反问;“哉”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 中的“呀”。 3.“乎”表示疑问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 “乎”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 4.“矣”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 “矣”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
(2)与臣而将四矣。
链接中考题
4、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 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 唐雎是一个怎样的人?
链接中考题
5、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 “不辱使命”的外交人 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他们的主要事迹。
2、重点词语掌握 加惠给予恩惠 怫然盛怒的样子 免冠徒跣摘了帽子,光着脚。冠,帽子。跣, 赤脚 抢地撞地。抢,碰、撞 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 色挠指变了脸色。挠,屈服 谢道歉 谕明白,懂得
3、下面“者”字的用法与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 有先生也。”相同的是( ① )
①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③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④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 4、划线字活用情况ຫໍສະໝຸດ 同于其他三句 的是( ③ )①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②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③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④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5、解释下列句中的多义词:
唐雎不辱使命 出使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派
仓鹰击于殿上
受地于先王 因使唐雎使于秦
强权政治下总是会有反抗,会有顺从。强权政 治却从古至今都在做着强权的梦想。二千多年 前的秦王对方圆五十里的小国安陵国君做过的 事,现在的世界政治也是同样,在西方世界里 美国就一直在充当着这样一个世界警察的角色。 谈谈你所知道的强权政治的事实,结合政治课 上所学的理论,再谈谈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 走“和平崛起”的“民族复兴”之路上你所看 到、体会到的变化。我们应该怎样做。 答:
在
从 到、往
(1)故不错意也 通“措”,放置 (2)天下缟素 动词“穿丧服”
(3)休祲降于天 吉凶的征兆 (4)寡人谕矣 明白、懂得
(5)以头抢地耳 撞
6 解释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 。 ⑴以大易小。( 用 ) ⑵徒以有先生也。( 因为 )
⑶以君为长者。( 把 )
⑷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