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自己课堂教学中评价量规的使用,您认为需要做怎样的改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思自己课堂教学中评价量规的使用,您认为
需要做怎样的改进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的的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信息技术教育基本普及,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得到了提升。

如何在有限的信息技术课时安排和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有效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这个中学信息技术三维教学目标,从而有效进行课堂教学,始终都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研究中时刻思考并争取解决的问题。

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和反思,信息技术教师应现重视信息技术教学中评价量规的应用,通过学生学习的有效促进和对教师教学的有效促进,从而达到促进有效课堂教学的目的。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重视教学中平均量规的应用,使课堂教学会绽放出无穷的魅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评价量规应用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在我国已走过20 年的探索和前行的历程,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的的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我们所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也几经完善和改版,信息技术教育基本普及,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得到了提升。

自2009 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信息技术分数已纳入中考加分因素,在这样一个区域性的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环境下,作为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在有限的信息技术课时安排和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有效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中学信息技术三维教学目标,从而有效进行课
堂教学,始终都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研究中时刻思考并争取解决的问题。

经过近十几年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实践,尤其是近年来,我欣喜的发现,重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评价量规的应用,并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这两个基本的方面入手,是促进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的良好途径。

一、重视评价量规应用
目前,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我们一直以2000 年颁布实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纲要,采用的是2008 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

回顾我自己的教学工作,在过去的10 年里,对信息技术教学我只是做到力求熟悉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学习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方面的知识技能、掌握常规教学设计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本学期的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这些教学常规行为,而近年来随着对教材的进一步钻研和对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再认识,结合中考考试题库题目评分标准的分析,我认为,无论对日常的课堂教学还是对中考信息技术能力的测试,信息技术评价量规都应该引起信息技术教师的高度重视。

“教学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手段评量教学过程和效果的活动,以期确定教学状况与教学期望的差距,确定教学问题解决对策。

其根本目的是改善学与教的目的,他是根据某学科的教育目的及原则,对教学过程和产生的成果进行定性的测量,进而做出价值判断,
并为学生的发展程度和教学的改进提供依据。

” 而量规是一种结构化的评价标准,它往往是从与目标评价相关的多个方面详细规定评级指标,具有操作性好,准确性高的特点。

“量规一般意义是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指导、管控和改善学习行为的一种评价工具。

” 我们在教学中常见的量规有二维表形式及文字罗列形式。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结合我区现在使用的信息技术教学教材,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已经得到普遍应用。

设计课堂任务、评价课堂任务完成情况十分常见,几乎所有的信息技术知识点都是以任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量规这种评价方式应该是信息技术教师对自我教学评价和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最好形式。

我们应重视在日常教学中发掘量规的设计资源,下意识的、精心的安排在课堂教学环节里,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二、评价量规的应用能有效课促进堂教学
1、对学生学习的有效促进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学生们学习的是同样的信息知识内容,在同样的学习时间内,完成的是同一个主题的任务驱动,最后得到老师的评价却不一样。

面对学生的疑问,我们如果没有一个详细的评价量规的尺度,也很难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复,从而导致学生很迷茫,不知道应该从什么地方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方法进行改进,有的学生甚至放弃了努力,这是多么遗憾呀!但是,如果教师事先
在教学设计时考虑到了评价量规,面对学生的疑问,我们有具体详细的评价量规,就明确了学生在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帮助他们进一步加工处理信息,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探索学习兴趣。

同时还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时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从而达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

例如:在九年级上册(制作多媒体作品)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在收集声音素材时,录音、插入声音、混音、噪音、调音作为评价学生作品的量规,让学生自评互评,学生很容易找出自己的不足,改进自己的录音作品,从而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效的检测了教学效果。

2、对教师教学的有效促进
教师如何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我们很多时候也是通过评价的手段实现的。

量规是一个有效教学工具,是连接教学和评价的重要桥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公开教学评价,以示对知识点的强调和对学生的公平重视。

教师可以在评价活动中得到很多重要的反馈信息,根据这些反馈信息从而改进教学。

我在教学中就借鉴了教材中对学生的评价量表制定了自己的教学评价量表,然后和课堂实践一一对照,查漏补缺,居然还发现了很多课堂上由于各种原因而忽略的知识点和技能及学生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问题。

例如:七年级下册(文字处理)的“阅读材料” 中,给我们列出了“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电子报刊评价标准” 的二维表形式的量规,我借鉴这张表制订了自己的教学评价量规,但是在课堂上,当学生完成任务时,其中“思想性科学性” 指标中的“文字内容通顺,无错别字” 这一项评价量规,就常常被我在评价学生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忽略,对照量规后,及时补充评价,完善了自己的教学评价量规忽略的知识点和技能,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再例如:九年级下册(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综合实践活动中,我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评价设计了自己的教学评价量表,由于初三课程紧张,信息技术科几乎本册书很难内容全部学习完,而事先针对三维目标制定的情感态度目标的量表问题“通过本书你掌握了一些最基础的程序设计知识后,你对程序设计感兴趣吗?还想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吗?你像通过努力是自己成为中国的比尔. 盖茨吗?”几乎没有实现评价作用,通过调整,我把这一条评价量表在前面的几堂课上就及时做了评价,最大限度的让量表对教学有所促进。

我想如果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都能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学习评价量规方法的系统知识,那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评价量规还有很多可用武之地。

利用量规工具,从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和效促进教师教学两个方面着手,自然而然促进了有效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学科由于其实践性及应用性强等特点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把握信息时代教育观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运用
适当的、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为培养信息时代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出贡献。

评价量表是一种能引导学生学习和促进学生学习进步、是一种能使教师反思并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教学手段,更是一项比较复杂的专业性教育活动。

教师们应该认识到评价是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尤其是在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中,评价量规这个实用的工具还有很多空间让我们继续探索和思考,科学的应用评价,它就会绽放出无穷的魅力,让信息技术课堂因评价量规的广泛应用而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 李桂琴. 信息化教学评价量规的设计及应用研究, 南京师范大
学.2005 年4 月
[2]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2011 年第9 期. P24-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