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课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问题为载体,围绕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而展开的。

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性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动手
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研究性学习中问题的选定
研究性学习中的问题是围绕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涉及的实际问题而设置的,这些问题必须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才能解决。

政治课研究性课题选题本身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

课题设置的是否恰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一般来说,确定研究性课题首先应坚持两个原则:
(1)课题内容应该是政治学科领域中的核心知识,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具
有重要价值。

(2)课题内容的难度适合学生所处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

其次,选择题目还应注意三个联系:
(1)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增强政治课题的鲜活性。

教师要尽可能选择现实生活中正在发
生的事例做课题,给学生以亲切感。

既要适应课堂要求,又要具备时代特点。

(2)要与学生思想实际相联系,增强政治课的针对性。

政治课绝不是一门单纯的知识课,
它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就在于能够把传授课本知识和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结合起来。

在这一点上,教室应当主动地结合教学,穿插于学生思想实际相关的内容。

(3)要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增强政治课的时效性。

政治课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不仅
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子社会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研究活动的实施
1.提出问题
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为了防止问题提出中的盲目性,保证问题提出的质量,
老师应组织学生召开小型开题报告会,让学生分析问题提出的依据、分析问题中包含的现有
条件、要达到的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以及目前该问题研究状况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办法
和途径等。

2.分析问题
政治学科经常围绕一个现实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教师不妨利用本学科的这个特点让
学生进行专题研究。

另外,充分利用高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这些
材料和课本联系密切,同时也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完全可以转化为研究性课题。

3.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通过设计方案、分工合作、组织实验、调查探访、查询资料等方式获
取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一过程本质上是与科学研究一致的,强调亲历实践,是一
种创造活动。

学生要根据主题的内涵围绕自己兴趣点,发散思维,揭示矛盾。

要求学生能把
自己置身于社会实践中,不断用自己的眼光来分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并从中发现
问题。

4.总结研究成果
研究性课程的最后阶段是,学生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所得所悟及时总结、记录下来,写出研
究报告———即政治论文。

论文题目不仅要紧密结合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的理论
观点,而且要结合自己的实践做到论据充分。

这样,不仅让学生对研究的课题进行咀嚼、回味、反思,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去探求更深刻的道理。

三、值得注意的问题
1.完成教师角色的转换
教师应该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一方面,教师不能事事包办代替,应该
放手让学生去做,哪怕是在实验过程中得出不正确的结论,对学生来说也是有意义的;另一
方面,学生的探求活动应该有严谨的计划,在选题、分组、调查、查找资料等方面,教师要
给予具体有效的指导。

此外,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学生难以深入时,要给学生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路,以启迪学生深入地探寻。

2.强化师生的问题意识
对于教师来讲,强化问题意识意味着教室要善于总结概括学科中的问题,把以知识体系为核心、以训练为主线的传统课程转变为以能力为核心,以主动探究为主线的问题情境;对学生
来讲,要从以回答问题为上课主要活动内容转变为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学习
主线,真正成为课堂主体。

3.研究性课题的设计应符合学生实际
当然,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还是个新事物,对它的理解,也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

同时,有的学生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对本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表现冷淡,能效较低;有的学
生在研究过程中对一些政治问题容易带有情绪性,不能做出理性思考和整体理解,也需要教
师引导他们进行加工整理,概括升华。

许多问题都是边实践边探索,但教师有责任把最科学
的教育奉献给自己的学生,为他们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