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存在问题:
①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敏感区众多,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局部水环境质量降低、水生态系统受损、水土流失加剧、重要湿地萎缩等问题日益凸显。
②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推进,废污水排放负荷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水污染威胁呈加重趋势。
③随着长江上游干支流控制性水库的建设,长江与洞庭湖、鄱阳湖的江湖关系发生变化,特别是水库群汛后蓄水加快了两湖出流,两湖枯水期提前、延长成为常态,影响水生态环境。
④沿江工业园区密集,危化品吞吐量大,加之中上游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加快,重化工企业增加,潜在水污染风险源众多。
对策与建议:
对于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应按照区域资源禀赋条件、生态环境容量和主体功能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将其建设为绿色生态走廊。
①切实保护和利用好长江水资源。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
建设沿江、沿河、环湖水资源保护带、生态隔离带,增强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
②严格控制和治理长江水污染。
加大沿江排污行业集中治理力度,强化水上危险品运输安全环保监管、船舶溢油风险防范和船舶污水排放控制。
③妥善处理江河湖泊关系。
综合考虑防洪、生态、供水、航运和发电等需求,进一步开展以三峡水库为核心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研究与实践。
完善防洪保障体系,尽快完成长江流域山洪灾害防治,推进长江中下游蓄滞洪区建设及中小河流治理。
④加强流域环境综合治理。
加强主要大气污染物综合防治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重点行业整治,改善沿江城市空气质量。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
大力推进工业园区污染集中治理和循环化改造。
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真正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
⑤强化沿江生态保护和修复。
要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的优先选项,实施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
⑥促进长江岸线有序开发。
建立健全长江岸线开发利用和保护协调机制,统筹规划长江岸线资源,提高集约利用水平。
有效保护岸线原始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