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汉喻唐的边塞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汉喻唐的边塞诗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衍生注释:
“龙城飞将”:一种说法是指汉朝名将卫青,他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另一种说法是指李广,他英勇善战,被匈奴称为“飞将军”。
这里其实是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阴山”: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脉,在古代是中原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天然屏障。
赏析:
主题上,这首诗反映了边塞战争旷日持久、戍边士兵久久不得归家的状况。
情感充满了对战争中牺牲士兵的同情,同时又表达了对良将保国安边的渴望。
表现手法十分巧妙,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看似说的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其实是一种互文的手法,意即秦汉时的明月与秦汉时的边关,这样的写法将悠远的历史感一下子就激发出来。
辽阔的边疆,无尽的战争,多少士兵血洒疆场无法归家。
最后两句借古讽今,如果有龙城飞将那样的将领在,就不会让胡马踏入阴山一步。
这里暗指当时唐朝的边疆战争缺乏良将,诗人通过对往昔汉代良将的追念,对唐朝边疆局势表达担忧与无奈。
作者介绍:
王昌龄,字少伯,唐朝著名边塞诗人。
他的诗作多写边塞、闺情宫怨以及送别等主题。
他擅长七绝,被后世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运用片段:
例子一:
在历史课上,讲到古代边疆战争的时候,老师说:“古代边疆的稳定十分重要,就像王昌龄诗中所写‘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一个优秀的将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抵御外敌入侵,像汉朝的卫青、李广等将领的存在就能让边疆安稳,你们觉得在唐朝当时的边境局势下,诗人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
例子二:
小敏和小刚在参观军事博物馆,看到古代战争相关的展览部分。
小敏感叹道:“古代打仗可真不容易,战士们长时间戍边不能回家。
”小刚点头说:“是啊,王昌龄有诗说‘万里长征人未还’,如果当时也有像龙城飞将那样厉害的将领,也许就能减少很多战争伤亡,边境的百姓也能安居乐业些。
”
例子三:
公司要举办一个关于企业战略布局的内部小讲座,要讲述注重各个业务环节保卫的重要性,就像是边疆的防守一样。
主讲人开场便引用了诗句:
“大家都知道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在企业竞争的大战场上,我们也要有自己的‘飞将’,守护好自己的‘阴山’,也就是我们的核心业务板块,绝不能让竞争对手轻易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