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愿性信息披露分项指数排名及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自愿性信息披露分项指数排名及比较
第18章从总体上对中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做了排名,并从地区、行业、上市板块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本章按照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四个维度的划分,即把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分解为治理结构、治理效率、利益相关者、风险控制四个分项指数,对这四个分项指数进行排名和比较分析。
19.1 自愿性信息披露分项指数总体比较
本报告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指标体系包括四个维度(即一级指标),即治理结构、治理效率、利益相关者和风险控制,从而形成四个自愿性信息披露分项指数,这四个分项指数的描述性统计参见表19-1。
|Excel下载
表19-1 2017年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分项指数描述性统计
从表19-1可以看出,2017年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各分项指数的平均值都没有超过60分的及格线。
治理效率分项指数均值最高,平均值为54.8101;治理结构分项指数均值最低,为44.7510。
治理效率分项指数与其余三个分项指数有较大差距,但仍然都处于较低水平。
从标准差来看,四个分项指数的标准差都比较大,说明上市公司在每个分项指数上的差异都比较大,其中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的标准差要远高于其他三项,说明各上市公司之间在利益相关者自愿性信息披露方面的差异大于其他三个分项指数。
图19-1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四个分项指数均值的情况。
图19-1 2017年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分项指数比较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各分项指数指标的数量和赋值不同,四个分项指数的可比性有限。
例如,治理效率自愿性信息披露分项指数高于其他三个分项指数,但这并不足以说明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是较高的,因为信息披露并不是治理效率的全部,况且本报告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并未涉及真实性和及时性问题。
19.2 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排名及比较
治理结构方面的自愿性信息披露重在评价公司治理机关以及成员方面的信息披露情况。
本节主要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进行比较分析。
19.2.1 治理结构分项指数总体分布
通过对3147家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自愿性信息披露进行评价,我们得出了每家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并进行了排名。
按照每10分一个区间,可以将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划分为10个区间段,每个区间段的公司数目和所占比重参见表19-2。
|Excel下载
表19-2 2017年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分布情况图19-2更直观地显示了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的区间分布情况。
从表19-2和图19-2可以看出,2017年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分布较为分散,很不规则。
其中得分在[20,70)区间的公司最多,为2643家,占总体的
83.98%。
低于60分的公司为2581家,占总样本的82.01%,这说明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在治理结构方面的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较差。
19.2.2 分地区治理结构分项指数比较
以各地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的平均值来代表各个地区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按照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地区对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进行排序比较,结果参见表19-3。
|Excel下载
表19-3 2017年不同地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比较
图19-3更直观地显示了不同地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的差异。
图19-3 2017年不同地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比较
从表19-3和图19-3可以看出,不同地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之间的绝对差异不大。
东部地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均值最高,为
45.3601;东北地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均值最低,为42.2194,略低于其他三个地区。
只有东部地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均值高于总体均值。
四个地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的标准差都比较大,说明各地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的内部差距较大。
19.2.3 分行业治理结构分项指数比较
用各个行业内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的平均值来代表各个行业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然后把各个行业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均值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名,结果参见表19-4。
|Excel下载
表19-4 2017年不同行业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比较
由表19-4可知,3147家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总体均值为44.7510。
其中有5个行业的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均值高于总体均值,这5个行业的最大均值与总体均值之间的绝对差距为14.4211,主要是排名第一的金融业(J)远高于其他行业,其与第二位的均值差距就高达9.2794分;其他13个行业的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均值低于总体均值,总体均值与这13个行业的最小均值之间的绝对差距为9.6966。
显然,前5个行业内部的差距大于后13个行业。
18个行业中,排名最高的金融业(J)的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均值与排名最低的综合(S)的指数均值相差24.1177分,相差很大。
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均值排名前三位的行业分别为金融业(J),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文化、体育和娱乐业(R);而综合(S),批发和零售业(F),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D)则排名最后三位。
图19-4更直观地体现了不同行业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均值的差异。
可以看到,各个行业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均值基本上集中在[35,50]区间,只有排名第一的金融业除外。
除了排名最高和最低的两个行业外,其他行业的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均值自大到小的变化比较平缓。
图19-4 2017年不同行业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比较
19.2.4 分上市板块治理结构分项指数比较
按照深市主板(不含中小企业板)、深市中小企业板、深市创业板和沪市主板四个上市板块的分类,对这四个板块上市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参见表19-5。
|Excel下载
表19-5 2017年不同板块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比较
由表19-5可以看出,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均值最大的是深市创业板,为
55.4890,均值最低的是沪市主板,为36.6528,最大均值与最小均值之间的绝对差距高达18.8362,主要是均值最低的沪市主板与其他三个板块的差距太大。
从标准差来看,四个板块的标准差都比较大,均超过了12,最大的是沪市主板,其波动幅度较大。
图19-5更直观地显示了四个板块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的情况。
可以看到,深市创业板、深市主板(不含中小企业板)和深市中小企业板三个板块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均值与沪市主板形成了明显差距。
图19-5 2017年不同板块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结构分项指数比较
19.3 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效率分项指数排名及比较
治理效率方面的自愿性信息披露重在评价公司治理机关运作效率方面的信息披露情况。
本节对治理效率分项指数进行比较分析。
19.3.1 治理效率分项指数总体分布
通过对3147家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效率分项指数进行评价,我们得出了每家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效率分项指数,并进行了排名。
按照每10分一个区间,可以将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效率分项指数划分为10个区间段,每个区间段的公司数目和所占比重参见表19-6。
|Excel下载
表19-6 2017年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效率分项指数分布情况
图19-6更直观地显示了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效率分项指数的区间分布情况。
图19-6 2017年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效率分项指数区间分布
从表19-6和图19-6可以看出,2017年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效率分项指数分布较为集中。
其中得分在[40,70)区间的公司最多,为2889家,占总样本的91.80%。
低于60分的公司为2301家,占总样本的73.12%;超过60分的公司有846家,占总样本的
26.88%,虽然相比上年(15.53%)有大幅度的提升,但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在治理效率方面的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仍然较差。
19.3.2 分地区治理效率分项指数比较
按照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地区的划分,用各地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效率分项指数的平均值来代表各个地区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效率分项指数,然后把各个地区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效率分项指数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名,结果参见表19-7。
|Excel下载
表19-7 2017年不同地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效率分项指数比较
图19-7更直观地显示了不同地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效率分项指数的差异。
图19-7 2017年不同地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效率分项指数比较
由表19-7和图19-7可以看出,不同地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效率分项指数均值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东部地区分项指数均值最高,但也仅为55.1815;东北地区治理效率分项指数均值最低,为53.2313。
从标准差上来看,四个地区的标准差比较接近,说明各地区的治理效率分项指数内部差异性相似。
19.3.3 分行业治理效率分项指数比较
用各个行业内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效率分项指数的平均值来代表各个行业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效率分项指数,然后把各个行业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效率分项指数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名,结果参见表19-8。
|Excel下载
表19-8 2017年不同行业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效率分项指数比较
由表19-8可以看出,全部3147家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效率分项指数总体均值为54.8101,其中有6个行业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效率分项指数均值高于总体均
值,这6个行业的行业最大均值与总体均值之间的绝对差距达到7.6899;其他12个行业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效率分项指数均值低于总体均值,总体均值与这12个行业的最小均值之间的绝对差距为4.8101。
显然,后12个行业内部的差距小于前6个行业。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效率分项指数均值排名前三位的行业分别为教育(P),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文化、体育和娱乐业(R);而卫生和社会工作(Q),住宿和餐饮业(H),批发和零售业(F)则排名最后三位。
需要注意的是,教育(P)只有4家上市公司,其对实际水平的反映有限。
图19-8更直观地体现了不同行业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效率分项指数均值的差异。
可以看到,各个行业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效率分项指数均值集中在区间[50,60],行业之间的差距不是很大,分布比较平稳。
图19-8 2017年不同行业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效率分项指数比较
19.3.4 分上市板块治理效率分项指数比较
按照深市主板(不含中小企业板)、深市中小企业板、深市创业板和沪市主板四个上市板块的分类,对这四个板块上市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效率分项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参见表19-9和图19-9。
|Excel下载
表19-9 2017年不同板块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效率分项指数比较
由表19-9和图19-9可以看出,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效率分项指数均值最大的是深市创业板,为58.1169,比总体均值高出3.3068分;均值最低的是沪市主板,为52.1662,比总体均值低2.6439分。
4个上市板块中,深市主板(不含中小企业板)和沪市主板没有超过总体均值。
从标准差来看,4个板块中最大的是深市主板(不含中小企业板),说明深市主板(不含中小企业板)内部差异较大。
图19-9 2017年不同板块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治理效率分项指数比较
19.4 自愿性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排名及比较
利益相关者方面的自愿性信息披露重在评价公司有关各利益相关者的信息披露情况。
本节主要对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排名的各种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
19.4.1 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总体分布
通过对3147家上市公司在利益相关者方面的自愿性信息披露进行评价,我们得出每家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并进行了排名。
按照每10分一个区间,可以将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划分为10个区间段,每个区间段的公司数目和所占比重参见表19-10。
|Excel下载
表19-10 2017年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分布情况
图19-10更直观地显示了自愿性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的区间分布情况。
图19-10 2017年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区间分布
由表19-10和图19-10可以看出,自愿性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主要分布在[40,70)区间,有公司2078家,占全部样本的66.03%,其中[50,60)区间公司数目达到1212家,占全部样本的38.51%。
自愿性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超过60分的公司有727家,占23.10%。
19.4.2 分地区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比较
按照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的划分,用各地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的平均值来代表各个地区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然后把各个地区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名,结果参见19-11。
|Excel下载
表19-11 2017年不同地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比较
图19-11更直观地显示了不同地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的差异。
图19-11 2017年不同地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比较
由表19-11和图19-11可以看出,西部地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均值最高,为55.3627;东部地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均值最低,为50.0234;最高与最低之间的绝对差距为5.3393,相差比较大;西部、中部和东北超过总体均值,只有东部低于总体均值。
从标准差来看,四个地区的标准差都比较大,说明四个地区自愿性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内部差异较大。
19.4.3 分行业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比较
各行业上市公司在利益相关者方面的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们用各个行业内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的平均值来代表各个行业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然后把各个行业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名,具体排名结果见表19-12。
|Excel下载
表19-12 2017年不同行业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比较
由表19-12可知,全部3147家上市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总体均值为51.3214。
其中,有15个行业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均值高于总体均值,这15个行业的行业最大均值与总体均值之间的绝对差距为13.4934;其他3个行业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均值低于总体均值,总体均值与这3个行业的最小均值之间的绝对差距为5.2175。
后3个行业内部的差距小于前15个行业。
排名前三位的行业是住宿和餐饮业(H),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D),采矿业(B),排名后三位的行业是金融业(J)、制造业(C)、批发和零售业(F)。
图19-12更直观地显示了不同行业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均值的差异。
可以看到,排名第一的住宿和餐饮业(H)与排名第二的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D)之间差距较大,排名最后的金融业(J)与其他行业差别较大,其余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的变化比较平缓。
图19-12 2017年不同行业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比较
19.4.4 分上市板块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比较
按照深市主板(不含中小企业板)、深市中小企业板、深市创业板和沪市主板四个上市板块的分类,对这四个板块上市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参见表19-13和图19-13。
|Excel下载
表19-13 2017年不同板块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比较
由表19-13可以看到,只有深市主板(不含中小企业板)明显高于总体均值,深市中小企业板、沪市主板和深市创业板则低于总体均值。
其中,深市主板(不含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均值最高,为63.8100;深市创业板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最低,为47.5379,低于其他三个板块,也远远低于总体均值。
图19-13 2017年不同板块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分项指数比较
19.5 自愿性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分项指数排名及比较
风险控制方面的自愿性信息披露重在评价公司对各利益相关者公开公司风险及其控制方面的信息披露情况。
本节对风险控制分项指数进行比较分析。
19.5.1 风险控制分项指数总体分布
通过对3147家上市公司在风险控制方面的自愿性信息披露进行评价,我们得出了每家上市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分项指数,并进行了排名。
按照每10分一个区间,可以将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分项指数划分为10个区间段,每个区间段的公司数目和所占比重参见表19-14。
图19-14更直观地显示了自愿性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分项指数的区间分布情况。
从表19-14和图19-14可以看出,2017年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分项指数分布较为集中。
其中[30,60)区间的上市公司最多,有2580家,占总样本的81.98%。
超过60分的公司仅有338家,占总样本的10.74%,这说明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在风险控制方面的自愿性信息披露方面水平很低,或者说,公司披露自身风险信息的意愿很低。
|Excel下载
表19-14 2017年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分项指数分布情况
图19-14 2017年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分项指数区间分布
19.5.2 分地区风险控制分项指数比较
按照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地区的划分,用各地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分项指数的平均值来代表各个地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分项指数,然后把各个地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分项指数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名,结果参见表19-15。
|Excel下载
表19-15 2017年不同地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分项指数比较
图19-15可以更直观地看出四个地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分项指数的差异。
图19-15 2017年不同地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分项指数比较
由表19-15和图19-15可以看出,西部地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分项指数均值最高,为47.6209;东北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分项指数均值最低,为
46.2963。
四个地区中,西部和中部地区的风险控制分项指数均值超过了总体均值,其他两个地区均未超过。
总体来看,四个地区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分项指数均值差别不大。
19.5.3 分行业风险控制分项指数比较
用各个行业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分项指数的平均值来代表各个行业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分项指数,然后把各个行业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分项指数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名,结果参见表19-16。
|Excel下载
表19-16 2017年不同行业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分项指数比较
由表19-16可以看出,所有3147家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分项指数总体均值为
47.3202。
其中有8个行业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分项指数均值高于总体均值,这8个行业的行业最大均值与总体均值之间的绝对差距为3.2053;其他10个行业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分项指数均值低于总体均值,总体均值与这10个行业的最小均值之间的绝对差距为2.6112。
显然前8个行业的内部差距大于后10个行业的内部差距。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分项指数排名前三位的行业分别为采矿业(B),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G),建筑业(E);而农、林、牧、渔业(A),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D),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则排名最后三位。
图19-16更直观地体现了不同行业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分项指数均值的差异。
可以看到,排名前三位的采矿业(B),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G),建筑业(E)相差不大,但与其他行业有一定的差距,中间部分比较平缓。
19-16 2017年不同行业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分项指数比较
19.5.4 分上市板块风险控制分项指数比较
按照深市主板(不含中小企业板)、深市中小企业板、深市创业板和沪市主板四个上市板块的分类,对这四个板块上市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分项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参见表19-17。
|Excel下载
表19-17 2017年不同板块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分项指数比较
图19-17更直观地显示了不同板块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分项指数的情况。
图19-17 2017年不同板块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分项指数比较
由表19-17和图19-17可以看出,自愿性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分项指数均值最大的是沪市主板,为48.3992;均值最低的是深市创业板,为45.8333,只有沪市主板略高于总体均值。
从标准差看,最大的是深市主板(不含中小企业板),反映其波动幅度相对较大。
19.6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