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金融扶贫工作汇报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金融扶贫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主席、及各位领导: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全县金融系统,对调研组亲临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各位领导的到来,既体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又体现了各级领导对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能够参与其中,我们深感荣幸。

现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县金融扶贫工作向各位领导作报告,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 *县是全省88个贫困县之一,幅员面积1256平方公里,辖9镇9乡243个村14个城镇社区,总人口约44万,现有贫困村61个,贫困户8636 户,贫困人口34548 人。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下行和煤炭行情下滑双重影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举步维艰。

面对严峻的扶贫攻坚形势,我县金融系统在县委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文件精神,按照“对象精准、区域精准、用途精准、方式精准、政策精准”五大原则,围绕产业精准发力,创新金融扶贫模式,提升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优化全县金融生态,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投向贫困区域,增强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县的“1234”金融扶贫工作思路。

“1234”金融扶贫工作思路,即用好一个工具、创新两款产品、建立三种机制、开展四之一。

“十二五”以来,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政策配套,积极推动肉牛产业快速发展,但受资金、风险等因素制约,我县肉牛饲养总体规模偏小、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

为推动肉牛产业加快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支行积极指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助力脱贫攻坚。

一是指导县农商行设立养牛专项贷款——“好牛贷”。

对有贷款需求,具有从事肉牛养殖经验和标准化圈舍的农户、职业农民、大户等个体或法人,按照母牛最高贷款 8000 元/头,肉牛最高 6000 元/头,提供不超过 50 万元的贷款额度,并可为母牛匹配每年2000元额度的信贷资金用于饲草料种养。

如使用扶贫再贷款发放的,享受人民银行扶贫再贷款优惠利率;如使用自营贷款发放的,享受基准利率上浮50%的利率优惠;对建卡贫困户的“好牛贷”按照3年5万元标准,实行免抵押担保,基准利率放贷,财政资金全额贴息。

“好牛贷”的推出得到了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的积极响应,有效缓解了贫困户购牛资金瓶颈,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速。

截至20XX年2月,县农商行累计发放“好牛贷”2. 72亿元,惠及农户8738户。

同时指导县中成村镇银行依托扶贫再贷款设立“养牛贷”。

养牛贷发放对象、标准、利率均参照“好牛贷”执行。

截至目前,中成村镇银行共发放“养牛贷”2034万元,惠及农户126户。

二是与平安产险公司合作开发肉牛(能繁母牛)养殖保险。

为应对自然灾害、疫病、养殖技术等带来的风险,减少农民损失,在县委县府的指导下,县人行、金融办牵头,协调平安产险宜宾中心支公司创新推出乌蒙生态牛特色保险业务。

农户凭借市外购买肉牛检疫证明(附耳标号)参加保险,育肥牛保费350元/头/年,母牛420元/头/年,农民只承担 20%,县财政负担 80%,如发生风险后,农民最高可以获得育肥牛4 500元/头,母牛6300元/头的赔付。

截止20XX年底,共计赔付肉牛362头,赔付金额达2 10.3万元,通过保险分担,有效解决了农户发展肉牛脱贫致富的后顾之忧。

三、建立三种机制一是建立肉牛产业发展“1+N”联动机制。

十八大以来,我国正在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

在支行的积极协调推动下,政府、银行、保险签订三方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肉
牛产业发展“1+N”联动机制,“1”指县委、县政府,“N”指职能部门及乡(镇)、科研院校、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政府担保基金组织)、肉牛养殖户(加工企业),“+”是指管理服务、技术交流、院校合作、资金结算、市场营销、加工增值、信息共享等互相密切合作的纽带。

具体讲:就是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的政策指导、技术支撑、平台服务支持下,以诚信为基础,以养殖户(企业)为主体,以银行为依托、以财政和保险为保障、以利益为纽带的多方合作新机制,是集政策、资金、项目撬动、技术服务、金融支持、产业发展、政策保险、风险防范、信用意识培育等为一体的肉牛产业发展系统工程。

“1 +N”联动机制的建立和推行,带动涉农项目整合31个,整合和投入项目资金9433.74万元,有效促进了我县肉牛产业的发展壮大,为全县脱贫奔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建立扶贫项目分类扶持工作机制。

对扶贫重点项目投资资金不足的,通过召开重点项目融资对接会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积极介入,实现扶贫重点项目金融服务全覆盖;对贫困户生产发展项目,通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等方式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的各类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发挥其带领贫困户增收致富作用;积极拓展小额到户扶贫贴息贷款、龙头企业项目贷款,加大对科技扶贫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

例如,对带动贫困户发展青蒿和生漆项目的科技型企业蓝伯特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采取扶贫再贷款+支小再贷款组合支持。

带动5000余户农民,其中贫困农户有1480户,实现户均增收1500元。

三是建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为有效分担和降低扶贫贷款风险,撬动金融资金助力扶贫,我支行积极向县委、县政府申请建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20XX年以来,县府专门调配1200万元资金设立了精准扶贫风险补偿基金,划拨了100万元设立肉牛养殖信贷产品“好牛贷”风险补偿基金。

通过建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切实降低了涉农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风险,使涉农金融机构愿贷、敢贷、放心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