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好儿女》的观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的好儿女》的观后感
第一篇:《人民的好儿女》的观后感
《人民的好儿女》观后感
这段时间,学校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观看学习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电视系列片《人民的好儿女》。

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立足本职,从小事做起,从最平凡的事做起,尽职尽责,用脚踏实地的行动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风采。

他们的事迹让我感受到了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坚忍不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赵广军,曾是一名古惑仔的,终了却发现根本没人去在乎这些玩世不恭的人,在他困惑应该做什么,做什么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才能为别人所认可时,他的妈妈告诉他,做好人。

从此赵广军投身到志愿者行列,助残助老,扶贫帮教,还成立了生命热线,帮助一千多名边缘青年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人生。

累计提供近5万小时的志愿服务,帮助近1万名服务对象,捐出13万余元善款。

短片最后通用“我志愿,我付出,我快乐”来总结自己所作的一切,他对自己所做的那么多事仅用两个字来评价——平凡。

赵世术,重庆市巫溪县田坝镇中鹿小学教师。

1977年师范毕业,到偏僻乡村小学任教。

为了减少家长对孩子上放学需过河的担心,主动承担每天接送学生过河上学、回家的任务。

五年时间,每天三个小时,雷打不动,直到修上吊桥为止。

不到三十岁,就患上风湿性关节炎。

从最初的拄着拐杖到校上课到后来的妻子背着到校上课。

到了手指不听使唤时,只好用绳子将手指与粉笔捆住板书。

他用自己毕生的心血铸成了“大山的火把”,照亮了一双双希望的眼睛;温暖了一代代渴求的心房。

片中各位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可歌可泣。

他们之所以赢得社会的认可,是因为他们能够立足本职,从小事做起,从最平凡的事做起。

每一个共产党员,在举起右手宣誓时,都会作出“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的庄严承诺。

在建设文
明、富强国家的道路中,身为共产党员,理当冲锋在前,战斗不止。

众人划桨开大船;众人拾柴火焰高。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人人都献出一份力,就一定能够使我们伟大的国家成为世人羡慕的乐园。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更应该以严谨的教学和细心的关爱赢得学生们的拥戴,以丰硕的成果,不懈的追求,获得同行的认同。

对每个学生负责,上好每节。

让每个学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二篇:人民好儿女观后感
震撼人心,发人深省
——《人民的好女儿》观后感
根据中组部办公厅下发《关于认真组织学习观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电视系列片〈人民的好儿女〉的通知》的要求。

通过自行收看,使我深受感动和教育。

《人民的好女儿》展现了一些具有显著代表性的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震撼人心。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共产党的伟大、共产党的力量、共产党的风采。

其中,先进共产党员秦怡的事迹,实在是感人肺腑、震撼人心。

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共产党的伟大、共产党的力量、共产党的风采。

秦怡,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最美女性”的她,丈夫早早离开人世后,为了给患大病的儿子筹钱节衣缩食,在照顾42年的儿子去逝后,将积攒下来为儿子治病的二十万元无偿捐献给了灾区;她用常人难以付诸行动的不争事实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美丽人生。

从他们的事迹中,让我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无私情怀、坚忍不拔、淡泊名义、甘为孺子牛的情操。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专题片中的先进人物为楷模,严格要求自己,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心系群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2012年2月29日
第三篇:人民好儿女观后感[模版]
观看《人民的好儿女》有感
刚刚看了《人民的好儿女》记录片,心里触动很大,有感动,有伤怀,有激励,也有沉重。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共产党的伟大、共
产党的力量、共产党的风采。

让我们铭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具有的的无私情怀,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的庄严承诺。

刘珪有句名言,只有在关键时刻超越自我,才能在特战事业上有所作为。

作为特种兵连的连长,在一次跳伞训练中,刘珪与第一次跳伞的战士陈波的降落伞缠绕在一起,如果没有处置得当,两人都将有生命危险。

刘珪可以弃掉主降落伞,打开备份伞,这样就能自己化解危急,但陈波就有可能被主伞困住,在这危急关头,陈珪毫不犹豫隔断缠绕的伞绳,将危险留给自己,最终安全脱险“我们是兄弟,我愿意为你们挡子弹”。

但这在生命危急时期镇定自若,为自己兄弟着想,不顾自己的生命的高尚品质,是一名共产党员对战友热爱,对人民热爱的坚定信念。

他们能够立足本职,从小事做起,从最平凡的事做起。

在前进的道路上,人生征途中,即使遇到艰难险阻,也在所不异。

大山的火把——赵世术,简单的一句“我试试吧!”,照亮了一双双希望的眼睛,温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房,从那个朝气蓬勃的小伙子变成如今两鬓斑白的老人,让你不仅的感叹岁月的无情,而这位可亲可敬的老教师的现状也让人伤感不已,但他的执着,他的付出几乎让人落泪!党员,想要为人民服务,并不需要太多的言语,不需要那些听起来慷慨激昂的承诺,一句“我试试吧”,足矣!
许月华,身残志坚,从小失去双亲,又不幸失去双腿,高位截肢,靠着两个木头板凳行走。

为了让那些不知道自己生日的孤儿穿上温暖的毛衣,吃上可口的饭菜,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

随着岁月的流逝,有的孩子长大成家,有的孩子去了远方。

可他们的履历上母亲一栏中都有着同一个名字——许月华。

许月华用她特殊的身躯,呵护了一个又一个渴望温暖的童年,用那一双小板凳托起了别人的希望,谱写着爱的旋律。

看完影片,让人不仅的感叹,是什么样的情怀造就了如此无私的境界,是什么样的动力造就了如此大爱的精神境界,让他们的行为令中国动容?就是一名共产党人的责任,是做人的价值观,正是因为有
了这些,在平凡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用平凡朴素书写着一种不平凡,于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用一件件没有惊天动地、没有举世瞩目的平凡事,感动着中国,感动着你我,中华民族才因此而骄傲。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在这些优秀共产党员事迹的感召下,应该立足自身的岗位,以最有效、最真实的实际行动,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在工作、生活中以他们为榜样,充分体现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价值。

立足自身的岗位,以最有效、最感人的实际行动,展现共产党员的风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国家做些什么,为民族做些什么,国家就会越来越美好。

第四篇:人民好儿女观后感
《我志愿我快乐——赵广军》----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江南中街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职员
该片讲述了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江南中街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职员赵广军的先进事迹。

十年来,他志愿服务近5万小时,他开通了生命热线,拯救了数百名轻生者重返新生,他挽救了1500多名边缘青少年,十年来,他为了帮助别人,花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这种无私奉献的行为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党员。

在看完该片后,城西村的党员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后感受。

老党员李记源同志动情地说“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一代一代的传下来了,我们这些老党员感到欣慰啊”。

各位党员都纷纷表示,要向赵广军学习,立足自身岗位,从身边的小事,平凡事做起,以一个党员的身分要求自己,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带头为人民服务。

南正村关于南正村关于组织学习观看〈人民的好儿女〉组织学习观看〈人民的好儿女〉情况的报告根据上级党委《关于认真组织学习观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电视系列片〈人民的好儿女〉的通知》,南正村立即将有关通知以及要求以会议方式通知了我村党员,并将节目安排发给每个党员,便于党员安排时间收看学习,使党员普遍受到一次教育。

截止 2012 年元月 6 日至 18 日期间,全村党员都按时认真的观
看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电视系列片《人民的好儿女》。

并组织了座谈交流大会,在大会上各抒己见,通过收看该系列片,党员干部纷纷对该电视系列片的播放给予了好评,大家一致认为,在新时期,共产党员就应该做人民的好儿女,这给全村广大共产党员干部以深刻的教育,先进模范的事迹值得我们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和发扬。

我们在学习的同时,要认真领会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重要精神,加强学习,坚定信念,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双创双争” 活动。

这48 位先进共产党员的事迹,实在是感人肺腑、震撼人心。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共产党的伟大、共产党的力量、共产党的风采。

从他们的事迹中,我们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无私情怀、坚韧不拔、淡泊名义、甘为孺子牛的情操。

就像以下这几位优秀共产党员:王万青,甘肃省玛曲县人民医院原外科主任。

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的他,风华正茂年龄,就奔赴阿万昌草原。

为了牧民的健康,为了民族的团结,将青春热血洒在了茫茫草原。

为多少人治好了病,他无法陈述。

如今1 六十七岁的他还忙碌在草原巡医。

当荣誉挂肩时,只有一句纯朴的话语,那就是“今生无悔”。

正因为有王万青一样优秀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才谱写出了多民族和睦共处、亲如一家的壮丽乐章。

宋德金,被誉为“矿山的保尔”,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鸡西分公司东海煤矿安全培训教师。

时任通风区区长的他,不顾个人安危,在处理一次瓦斯事故时,将灾难留给自己,双眼失明。

身残志不残。

针对 90%的矿难都是矿工不懂安全知识所致的现实,为了矿工“高高兴兴上班,安安全全回家”,主动承担安全知识教育。

九年时间,举办安全培训班 161 期。

无论刮风下雨、炎炎烈日,都在爱妻的搀扶下准时到达。

矿工们尊称他为“送安全”。

功夫不负有心人。

近几年来,该矿均未发生矿难,为矿山安全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秦怡,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最美女性”的她,如今为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艺术委员会顾问。

先后出演 100 多部电影。

九十高龄的她,每天在女儿的陪伴下,早上 6 点起床,晚上 11 点就寝,日复一日地活跃在公益慈善事业、电影拍摄战线。

然这样一位女性,早年患肠癌,现在中午基本不吃东西,到了确实需要充饥时,只好吃上几块饼干;
丈夫早早离开人世后,为了给患大病的儿子筹钱节衣缩食,在照顾42 年的儿子去逝后,将积攒下来为儿子治病的二十万元无偿捐献给了灾区;儿子画作竞拍,被美国斯瓦辛格购买,所获款项2.5 万美元如数捐赠;玉树地震再次捐款 3 万元。

就是这样一位女性,面对顺境、逆境,镇定自若,坦然担当;就是这样一位女性,慈善事业,来者不拒,公益事业,身先士卒。

她的无私奉献精神感染着无数党员。

她用常人难以付诸行动的不争事实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美丽人生。

2 赵世术,重庆市巫溪县田坝镇中鹿小学教师。

1977 年师范毕业,到偏僻乡村小学任教。

为了减少家长对孩子上放学需过河的担心,主动承担每天接送学生过河上学、回家的任务。

五年时间,每天三个小时,雷打不动,直到修上吊桥为止。

不到三十岁,就患上风湿性关节炎。

从最初的拄着拐杖到校上课到后来的妻子背着到校上课。

到了手指不听使唤时,只好用绳子将手指与粉笔捆住板书。

他用自己毕生的心血铸成了“大山的火把”,照亮了一双双希望的眼睛;温暖了一代代渴求的心房。

刘珪,某部队某分队分队长。

还在就读高中的他,被“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消息所震惊,立志要成为一名军人。

高中毕业后光荣参军,成为一位特战兵。

刀尖上的舞者,十三次遭遇险情,都以化险为夷而赢得喝彩。

每每接受任务,都以高标准完成,折服了教官,展现了中国特战兵的风采。

用自己大无畏的精神,赢得了“特战尖兵”称号。

这些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可歌可泣。

他们之所以赢得社会的认可,是因为他们能够立足本职,从小事做起,从最平凡的事做起。

在前进道路上、人生征途中,即使遇到艰难险阻、刀山火海,也在所不惜,勇往直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每一个共产党员,在举起右手宣誓时,都会作出“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的庄严承诺。

在建设文明、富强国家的道路中,身为共产党员,理当冲锋在前,战斗不止。

众人划桨开大船;众人拾柴火焰高。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人人都献出一份力,就一定能够使我们伟大的国家成为世人羡慕的乐园。

3 “人民的好儿女”,这是人民对优秀共产党员最好的评价。

愿你、我、他,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能在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的感召下,立足自身的岗位,以最有效、最感人
的实际行动,展现共产党员的风范,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献上一份厚礼。

通过学习,借打造发展型党组织之机多开展党员带头争一流的系列活动,造就一批能吃苦耐劳、带头致富的党员干部,为实现我村经济跨越做贡献。

大家认为,党员教育上电视具有很强的宣传指导作用,建议以后领导同志多到基层进行调研,发现更多的优秀共产党员。

在座谈会上,我们党支部书记说,作为党员就应该学先进、赶先进、变先进。

南正村党支部 2012 年 1 月 31 日 4 附件党员座谈讨论发言摘录对关于组织学习观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电视系列片《人民的好儿女》党员座谈讨论发言记录:主持人:隗合庆书记时间:2012 年 1 月 20 日下午 2 点 30 分地点:南正会议室参加人员:全体党员记录人:张书兰隗书记发言:就对这次组织学习观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电视系列片《人民的好儿女》发表看法,并强调在新时期,共产党员就应该做人民的好儿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先进模范的事迹值得我们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和发扬。

我们在学习的同时,要认真领会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重要精神,加强学习,坚定信念,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双创双争”活动。

还强调作为党员就应该学先进、赶先进、变先进。

党员张淑兰发言:就这48 位先进共产党员的事迹,实在是感人肺腑、震撼人心。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共产党的伟大、共产党的力量、共产党的风采。

从他们的事迹中,我们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无私情怀、坚韧不拔、淡泊名义、甘为孺子牛的情操。

所以我们作为共产党员要学习他们那种精神,为人民奉献,为我乡奉献。

宗合山委员发言:这些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可歌可泣。

他们之所以赢得社会的认可,是因为他们能够立足本职,从小事做起,5 从最平凡的事做起。

在前进道路上、人生征途中,即使遇到艰难险阻、刀山火海,也在所不惜,勇往直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

希望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能在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的感召下,立足自身的岗位,以最有效、最感人的实际行动,展现共产党员的风范,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献上一份厚礼。

党员付玉礼发言:通过远程教育优秀党员上电视他们的先进事迹,可歌可泣的精
神让我们倍感欣慰,震撼人心!通过这样的形式给我们呈现出了那么多优秀的共产党员,很好的给我们宣传了并且指导了我们应该怎样做、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和必须做的责任与义务。

6 影片讲述了王万清医生背井离乡,从大上海到玛曲草原,扎根大草原43年,救治无数藏族同胞的故事。

看完影片后,党员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

老党员王梅龙说:王万清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最深刻,“祖国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他的这种精神可歌可敬,这是青年一代党员要向他好好学习的地方。

但不是说每个人都要到大西北去才能为祖国做贡献,而是要思考怎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好一个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党员许龙英说:看了这部影片,我感慨良多。

虽然说只有短短的15分钟,但这是一个老党员浓缩的一生。

王万清同志40多年在大草原上为藏族同胞巡诊,是唯一一个留在了当地、扎根在了大草原的医生。

我们要学习他这种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奉献精神。

党员杨鹤明说:王万清同志身上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显而易见,他先人后己、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着我们。

我们每个人也许都做不到像他这么伟大,但是我们能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身先士卒服务群众。

《人民的好儿女》第一次专题学习活动在党员们热烈的讨论交流中圆满结束。

但是它带给我们每个人的深思却一直留在心中。

作为一名党员,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要不断学习、坚定信念,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在工作中,要创先争优、立足岗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影片中的党员们为榜样,与时俱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李登海同志事迹
农民日报—三农在线
2009-12-31
一粒种子播撒一生
——记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登海
李登海,男,汉族,1949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

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研究员,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获得国家星火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农业英才奖、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等23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

获得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青年科技先锋等荣誉称号。

中共十四大、十七大代表,第八、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

李登海从1970年开始从事农业科研工作,近40年来,他和他的团队先后选育了40多个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选育出较好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100多个,连续7次创造和刷新了我国夏玉米的高产记录,2次创造和刷新了世界夏玉米的高产记录。

选育的玉米品种中有50个品种通过国家级和省级审定,29个品种已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

他创立的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各地设立了800多个示范点。

据农业部统计,“八五”、“九五”期间,李登海选育的“掖单”、“登海”系列玉米杂交种在全国累计推广8.8亿亩,最大年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3以上。

为实现青年时期梦想,他四十个春秋汗洒玉米地
李登海从事玉米科研的不竭动力源于两件事。

一件事是:在他小的时候,由于村里土地瘠薄,生产条件差,粮食产量低,生活非常困难。

特别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他吃过树皮、树叶、野菜、水草、玉米穗轴、地瓜藤等,挨饿的滋味在他内心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另一件事是:1972年,他从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育种专家方正老师那儿获得一份《1970年我国农业专家赴美农业考察报告》,报告中介绍了美国农民华莱士创建杂交玉米产业的先锋种子公司,并提到美国的玉米最高产量每亩达到1 250公斤。

而当时我国的玉米产量每亩只有100?150公斤,两国玉米产量的强烈反差,让李登海震惊了。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开创中国玉米高产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成了李登海人生的奋斗目标和理想追求。

从1972年到1979年的8年时间里,他们选用了国内100多个优良杂交种,累计种植了140多块1.1亩以上的夏玉米高产地块,亩产
先后突破了600公斤、650公斤。

1979年之前的玉米高产攻关研究,选用的都是平展型杂交玉米品种,经过多年的实践,李登海逐步认识到平展型杂交玉米在突破了650公斤后很难再创高产,就决定不再使用。

在1979年的夏播高产田中,利用1978年冬在海南繁育配制的107×黄早4紧凑型杂交种,也就是掖单2号,一举突破700公斤,经专家验收达到776.9公斤,这一科研成果轰动了全国。

从此,李登海开始踏上了利用紧凑型玉米杂交种进行玉米高产攻关的新历程。

对于李登海来说,1989年和2005年是不平凡的两年。

1989年,由农业部全国玉米专家顾问组专家验收,紧凑型、中矮秆、高抗倒伏的大穗型、高粒重玉米高产新品种——掖单13号创造了亩产1 096.29公斤的世界夏玉米高产记录。

2005年,利用种质资源创新育成的紧凑型超级玉米新品种“登海超试1号”以亩产1 402.86公斤的成绩,再次改写了世界夏玉米高产记录。

对于育种人来说,他们一年只有一次宝贵的进行高产攻关、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机会,为此,李登海付出了40年艰辛的努力。

40年来,他几乎没有歇过一个节假日,他天天都在和时间赛跑。

从1977年开始,他每年的夏季在山东育种,每年的冬季再到海南加代一次,至今已在海南度过了32个冬季,也在海南度过了32个春节。

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李登海率领远离家乡的育种人,面向北方,高唱着《三百六十五里路》,为家乡和亲人祝福。

由于长期在地里搞科研,承受高温高湿,长时间站着授粉,使他经历了5次痔疮手术。

在海南育种基地,为了保护好玉米育种材料,在玉米将要收获时,他们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在地里看护,蚊子咬就在头上和脚上套上麻袋;为防止牛吃,他们上山砍木柴编篱笆做围栏,经常被蚂蚁咬、被荆棘划破衣服和皮肤。

玉米成了李登海永远放不下的牵挂。

几十年来,他已养成一种习惯,几乎每天都要到玉米地里转一转。

外出回来,先看的是玉米地,有时晚上回来,打着手电也要先到玉米地里看看。

李登海说,那里有农业高产的希望,有我的梦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