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故事-明代科举大案——南北榜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故事-明代科举大案——南北榜争
科举考试在古代就和今天的高考一样,是选取人才的国之大事。

高考若是出了问题,肯定会有一大批人受到处罚。

科举也一样,甚至于在古代刑罚更为严重。

斩头、族诛、罢官等,都曾经在科举案件中出现。

一般说到科举大案,大家想到的一定是科举舞弊案。

但实际上科举大案,并不单单指舞弊案。

砸明朝初年,就有一个科举大案南北榜争,又叫南北榜案、春夏榜案等。

当时这件案子是以科举舞弊而定性的,但实际上这场科举考试,并不存在舞弊的情况。

它其实是一场南北士子争风和上层统治者扩大统治基础,笼络人心的政治事件。

这场科举考试于洪武三十年开考,彼时朝廷经历了蓝玉案,许多官员牵连其内。

作为这场大的政治动荡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对于当时的政局还是有很大影响的。

科举是为了国家选取人才的考试,这场考试之后,新的血液补充进入官场,对于刚经历“蓝玉案”风波的朝廷而言,是很好的。

但没想到,这次考试却成为了另一场动荡。

朱元璋对此次考试也十分重视,特地选取了在儒士间很有声望的刘三吾担任主考官。

刘三吾是元朝旧臣,元末时曾担任过广西提学。

进入明朝之后,许多科举制度的规章条例就是他制定的。

在接受这项任务的时候,刘三吾已经是78岁的高龄。

这场考试顺利结束,考试中途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

但是放榜之后,却引发了大争议。

科举放榜,共录取五十一名。

而这五十一名全都是南方人,北方士子无一人在榜内。

这种情况前所未见,所以当时人将此次榜单称为南榜。

若是不参加科举考试的人,顶多当个茶余饭后的谈资。

但是对于参加科举考试,特别是北方书生而言,这样的一个榜单可就并不那么好看了。

一时间北方士子群情激奋,上书说刘三吾以及另一位考官白信蹈偏似南方士子。

刘三吾的确是南方人,这种说法似乎说的过去。

于是朱元璋就下命彻查,将试卷呈上来重新批阅。

北方士子的试卷呈上来之后,的确文理不佳,甚至有些还有犯禁忌之语。

于是又有人说,是刘三吾等人特意选取不佳的试卷呈上。

事实当然不是如此,但是事件已经闹大,北方士子的怒火需要有人来浇灭。

朱元璋于是下旨处罚与此次考试有关的官员,考官刘三吾被定为蓝玉党,以老戍边。

白信蹈﹑张信等被凌迟处死。

剩下的人也遭到遣戍,只有戴彝﹑尹昌隆免罪。

朱元璋重新命人增加北方士子录取名额,因为当时增加录取的人全都是北方士子,于是又称谓北榜。

这次事件开明朝分南北取士之先例,到洪熙年间这个制度完全确定。

作为统治者的朱元璋,利用此次事件,进一步打击江南地主,同时收取北方人心,也是操作犀利。

而刘三吾等人公正录取,却不想飞来横祸,才真是可惜可叹,令人同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