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华新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学年湖南省衡阳市华新实验中学七年级(下)第三次
月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每题2分,共计28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丁卯.(m ǎo ) 遵嘱.(zh ǔ) 譬.如(bì) 颠沛.
流离(pèi ) B .妥帖.(ti ě) 别.扭(bié) 拖沓.(tà) 诲.
人不倦(huì) C .累.赘(l ěi ) 竹篾.(miè) 修葺.(qì) 香气四溢.
(yì) D .契.约(qì) 德馨.(x īn ) 清涟.(lián ) 悲天悯.
人(m ǐn )
2.(2分)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谦虚 业绩 朦胧 正心修身
B .悔恨 悠久 出板 颠沛流离
C .监督 公寓 鞠躬 一以贯之
D .微末 天坛 恳切 学而不厌
3.(2分)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者在一起谈论抗疫心得,真可谓南腔北调....。

B .叶圣陶先生为了中国的语文教育鞠躬尽瘁....。

C .武汉市江夏区中医院19名新冠肺炎康复医务人员以身作则....
,向患者捐献血浆。

D .陈冬在“天宫二号”上不耻下问....
地向指挥长景海鹏请教。

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他们都是小茅屋的主人,都乐于为他人服务,他们的行动都闪耀着共产主义的光辉。

B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

C .只要及时发现、筛查和治疗,就能及时切断新冠肺炎传播途径,防止病毒传播。

D .能否找到小茅屋的主人,是揭开秘密的关键。

5.(2分)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如《爱莲说》《马说》等。

B .梁启超,号饮冰室主人,是我国近代思想家、学者,其作品大多收入在《饮冰室合集》。

C .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水南山北为阴。

所以衡阳在南岳衡山的北面。

D .“布衣”指平民;“桑梓”指家乡;“芙蕖”“水芙蓉”是荷花的别称。

6.(2分)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②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
③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④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

⑤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

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
A .①⑤④②③⑥
B .②④①⑤⑥③
C .④⑤①③⑥②
D .④①⑤⑥②③
7.(4分)阅读《骆驼祥子》中的选段,完成下列习题。

<文段一>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

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

心里舒服,对人就更活气,买
卖也就更顺心。

拉了车,他的希望更大了.......。

<文段二>他的车,几年的血汗挣出来的那辆车,没了......
!自从一拉到营盘里就不见了!以前的一切辛苦困难都可以一眨眼忘掉,可是他忘不了这辆车!
<文段三>“为什么不去卖了它们..
,再买上一辆车呢?”想到这,他几乎要跳起来了。

(1)阅读上面的三段文字,联系整部作品,选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
A.“他的希望更大了”说的是“他”想凭借自己的力气拉车挣更多的钱,好回老家买地造房子,过上安稳的日子。

B.“他”的车没了,是因为他为了挣钱没有好好照顾自己,最后劳累到生病了,为了看病,“他”只得把车卖了。

C.“它们”指的是骆驼,“他”从军营地逃走的时候带走了三匹骆驼,后来把它们牵到城里卖了钱,买了第二辆车。

D.“他”从北京农村来,经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变成潦倒、麻木、自私、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文段四>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来,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

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

(2)祥子一步步由人变成野兽,导致这一质变最关键的事件是
A.孙侦探敲诈勒索他苦心积攒的买车钱。

B.受夏太太的引诱染上病,身体垮了。

C.小福子不堪忍受欺凌,她在松林里上吊而死。

D.虎妞难产而死,孩子没了,家没了,车卖了。

8.(4分)综合性学习。

为配合班级准备开展的“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古诗中有成语,请你指出下列诗句中的成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2)风花雪月是古诗中永恒的主题,请你各写一句(或一联)吟风和咏月的诗句。

吟风:
咏月:
9.(8分)默写。

(1)人们常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予以反驳。

(2),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
(3),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
(4)屈原《远游》中有诗云:“惟天地之无穷,哀人生之生勤。

”《登幽州台歌》中与此意思相似的诗句是:,!
(5)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写诗人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

二、阅读理解和鉴赏(共计42分)
10.(4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中的“割”字炼得极好,请简要赏析。

(2)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

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

11.(10分)阅读下文回答以下各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

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②,意怡如③也。

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④之。

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释】:①耽:极爱好。

②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

③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
的。

④哂:讥笑。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有仙则名.
: ②无案牍..
之劳形: ③不营.产业: ④其妻患.
之: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甲】文是从 、 、 三个方面论述了陋室不陋的。

(4)【甲】文的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
12.(8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节选)
张中行
①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

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

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

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

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

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

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些商酌性的意见。

他说:“不必客气。

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

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

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

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

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

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

”他说:“好,就这样。

”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作主的是我,不是他。

②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甲】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

【乙】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

【丙】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③还记得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

他家里人说,他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

我要了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
公寓。

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

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

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

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1)选文分别从、两个方面写叶圣陶先生的宽厚待人。

(2)文中第②段画线部分句序排列不合理,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A.【甲】【丙】【乙】
B.【丙】【甲】【乙】
C.【丙】【乙】【甲】
D.【乙】【甲】【丙】
(3)揣摩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语,品味其表达效果。

①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

②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

(4)第②段的第一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是,在内容上的作用是。

(5)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记叙方式?有什么作用?
13.(10分)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向17岁半的先生道歉
他完全昏了头,那天晚上,在那个偌大的琳琅满目的超市转来转去,拿了几件极其廉价的物品后,鬼使神差地,将一只价格略微昂贵的剃须刀塞进了袖子中……
17岁半的他要过完了年又过完春天才到18岁。

读到高中,家里实在没有钱供他继续念书了,爹狠狠心把他从学校拉了回来,说,想念书,自己去赚钱交学费吧。

他把眼泪擦干,跟着工友一头扎进尘土满天、机器轰鸣的建筑工地。

那是一栋盖了一半的高楼,听说要盖到30层那么高,他想,30层的楼盖起来,他就可以回去继续读书了。

他干得很卖力,觉得楼每高一层,离自己的梦想就近了一步。

原本有些消瘦的身板,耗得几乎瘦成了一根竹竿,心里却是充满了喜悦,在辛苦的等待中喜悦着。

直到那天晚上,工头跑了,他年少的心,承受了梦想被彻底粉碎的绝望。

他擦了把眼泪,被同乡拉扯着进了离工地不远的这个大超市。

大半年的时间,他连一次都没有去过。

那时候他想,等拿到钱,一定进去给爹和娘买点东西带回去……想着,眼泪又下来了。

在同乡的催促和建议下,他拿了一瓶两块五毛钱的二锅头,两块钱一大袋的膨化食品,还有两个打折后不足两元的面包。

然后他们朝着出口移动,袖子里,塞着那只沉甸甸的剃须刀。

他想,要把它带回去送给爹,爹还没见过这么好的剃须刀呢,这是城市欠他的。

他也要用这样的方式,来报复骗了他的城里人。

终于挨到了付款台前,他的心忽然开始狂跳起来,藏在袖子里的小东西忽然变得格外沉重。

他掩饰着,却觉得脸在出火……
收款的女孩看起来比他大不了几岁,笑容和蔼,小眼睛,看着却格外亲切。

女孩收款,找钱,然后将东西仔细装进袋子中,说,请走好。

他松了一口气,心虽然还狂跳着,却忍不住有报复后的快感。

趁人不注意,他迅速将袖子中的剃须刀放进了袋里,朝着那个收款台正对的出口走去。

只迈出一只脚,报警器就刺耳地响了起来。

他愣住了,他压根儿就不知道也不会想到,看似管理疏忽的超市,竟然还有这样的装置。

他能感觉到周围人的眼神都朝这边投了过来,而不远处,保安也正迅速朝着他走过来。

他站在那里,看着保安的逼近,完全傻掉了。

可就在保安到达他身边之前的一刻,那个女孩,那个收款的女孩竟突然地挡在了他面前。

将他挡在了保安的身后,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大声说:“对不起对不起,刚才我不小心把一件没有刷过的商品丢进了您的购物袋里了,请您原谅。

先生,实在对不起……”她连声地道着歉,他更加傻了,一连串的事情让这个不足18岁的农村少年,根本无法应对眼前发生的一切,他只是那样呆呆地站着,任由那个女孩拿过他手里的袋子,一脸歉意地跟保安解释着,然后带着他走出人群,回到收款处。

他,像个木头人一样,机械地呆滞地跟随着。

心都好像不再跳了。

女孩在台子上将袋子打开,拿出那个剃须刀,放到一边,好像真的是她不小心放进去的一样。

然后她又重新将他的袋子整理好,递给他,说:“先生,刚才真的对不起了。


他慌乱得说不出话来。

压根儿不敢抬头看她。

她跟他道歉,还叫他先生。

他几乎是奔跑着逃了出去,一直跑出灯火辉煌的超市,站在那栋30层的高楼底下,呆呆地站着,眼泪爬满了一张脸。

半年后,他回到了学校。

他终于通过正当渠道拿回了那次的工钱,又打了半年工,攒够了学费。

3年后,他考上了大学。

在城市,他一边打工一边念书,这样的生活里,也会受到许多委屈,许多不公正的对待,可他始终充满信心、充满希望地对待着他的人生,再也没有犯过任何错误。

他知道,那样的错误,他今生不会再犯。

因为他一直记得那一年的冬天,一个女孩为了掩盖他的过错,所给予他的昂贵的道歉。

记得他17岁半的时候,那个女孩,尊敬地叫他先生。

他便是在那一刻开始,长大成人。

(1)本文叙述了“他”在超市收款的女孩帮助下摆脱困境的故事。

用简练的语言把情节的发展变化补充完整:
①→“他”排队等候付款→警报器响起保安逼近→
②→他奔逃而出泪流满面→重回学校后对人生充满希望不再犯错。

(2)自选角度赏析划线句子。

他的心忽然开始狂跳起来,藏在袖子里的小东西忽然变得格外沉重。

(3)理解文中加点词的丰富含义
因为他在那一年的冬天,一个女孩为了掩盖他的过错,给予了他昂贵..
的道歉。

(4)结合上下文,说说文中的“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5)“站在那栋30层的高楼底下,呆呆地站着,眼泪爬满了一张脸。

”结合语境,发挥合理的想象,写一段人物的心理描写。

14.(10分)
说真诚
①曾几何时,我们渴望辉煌与成功,富于幻想与憧憬。

然而,当岁月为我们的人生之树又增添一圈崭新的年轮时,我们却愈来愈感到首先需要的是真诚。

因为真诚是火,当心与心之间横着樊篱时,它会焚去所有的阻隔,引导心灵共同拥抱美好与真情;真诚是水,当思想里积起种种难以沟通的障碍时,它会洗去一切误解,在不同的思想之间串流一条理解的小溪。

②真诚的人坚强自信,乐观向上。

在他们眼里,困难是胜利的前奏,失败是成功的信号;真诚的人从善如流,热情大方,生活里平易近人,虚怀若谷,实践中乐于助人,行为高尚;真诚的人嫉恶如仇,崇尚真理,他们是现实生活的清洁工,又是良好社会秩序的交通警;真诚的人潇洒自在,人格高尚。

真诚像春天的明媚阳光,即使有的地方普照不到,也会把温暖辐射到那里。

③缺乏真诚,心灵里会生长芥蒂与隔膜,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

没有真诚,生活会失去美好,变得虚伪与沉重,社会里也将失去纯真与同情。

向往真诚而不知其内涵的人,将永远无法做到真诚。

只知真诚却在行动上另是一套的人,只是在关键时期用它来伪饰自己的言行。

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是真诚,固执己见、独断专行也不是真诚。

真诚需要忘我,需要付出,只有思想上达到并保持一种毫无顾虑、毫无压抑的至高、至善的境界时,方能自然流露真诚。

这犹如青春对于人生,只有心中的“天线”不断从天上人间接收美好、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才能青春永驻,风华长存。

哪怕古稀高龄还能年轻,因为他思想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④真诚就要把心胸扩展,把虚伪斩断,让非分的欲望、灰色的思想一起付之流水,从而多一点善心美意,多一些热情奉献。

就像杜甫身居陋室,喊出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像范仲淹,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心。

而今有多少人,虽然很会使用“外交辞令”,却令人一眼看穿其虚假的本质;又有多少人,虽然拥有太多的钱财,却不能买到一丝真诚。

人们终于明白,真诚金钱不换,真诚巧语难当。

⑤真诚是理想里的一朵白云,真诚是生活中的一泓清泉,真诚是感情里的一支劲歌,真
诚是奋斗中的一叶风帆。

⑥恪守真诚,它会帮我们创造金色的人生。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开篇提出了我们“首先需要的是真诚”的观点,接着具体阐释什么是真诚,然后进一步论述了怎样做到真诚。

B.第四段画线句“虽然拥有太多的钱财,却不能买到一丝真诚”一句,揭示了真诚与金钱互不相容的对立关系。

C.作者在第三段运用了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论证了“真诚需要忘我,需要付出”的观念。

D.本文观点鲜明,感情充沛,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语言精练、生动,富有感染力。

(2)为什么说“真诚是火”,“真诚是水”?(可用文中原句回答)
(3)第四段引用杜甫和范仲淹诗文中的名句论证了什么?
(4)请以“勤奋”为开头,仿照“真诚是理想里的一朵白云,真诚是生活中的一泓清泉”写两个句子。

三.作文(50分)
15.(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风景一般指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也泛指人间真情、生活场景等。

请以“留在我心底的风景”为题,立意自定,写一篇记叙文。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600字。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学校和姓名。

2021-2022学年湖南省衡阳市华新实验中学七年级(下)第三次
月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每题2分,共计28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丁卯.(m ǎo ) 遵嘱.(zh ǔ) 譬.如(bì) 颠沛.
流离(pèi ) B .妥帖.(ti ě) 别.扭(bié) 拖沓.(tà) 诲.
人不倦(huì) C .累.赘(l ěi ) 竹篾.(miè) 修葺.(qì) 香气四溢.
(yì) D .契.约(qì) 德馨.(x īn ) 清涟.(lián ) 悲天悯.
人(m ǐn )
【解答】A.有误,“譬如”的“譬”应读作“pì”;
B.有误,“别扭”的“别”应读作“biè”;
C.有误,“累赘”的“累”应读作“léi ”;
D.正确。

故选:D 。

2.(2分)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谦虚 业绩 朦胧 正心修身
B .悔恨 悠久 出板 颠沛流离
C .监督 公寓 鞠躬 一以贯之
D .微末 天坛 恳切 学而不厌
【解答】ACD .正确;
B .有误,“出板”的“板”应为“版”。

故选:B 。

3.(2分)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者在一起谈论抗疫心得,真可谓南腔北调....。

B .叶圣陶先生为了中国的语文教育鞠躬尽瘁....。

C .武汉市江夏区中医院19名新冠肺炎康复医务人员以身作则....
,向患者捐献血浆。

D .陈冬在“天宫二号”上不耻下问....
地向指挥长景海鹏请教。

【解答】ABC.使用正确;
D.使用有误,“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句中指的是向指挥长请教,所以该成语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故选:D 。

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们都是小茅屋的主人,都乐于为他人服务,他们的行动都闪耀着共产主义的光辉。

B.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

C.只要及时发现、筛查和治疗,就能及时切断新冠肺炎传播途径,防止病毒传播。

D.能否找到小茅屋的主人,是揭开秘密的关键。

【解答】A.正确;
B.有误,否定不当,删去“不”或“避免”;
C.有误,语序不当,应将“发现、筛查和治疗”改为“筛查、发现和治疗”;
D.有误,两面对一面,应去掉“能否”。

故选:A。

5.(2分)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如《爱莲说》《马说》等。

B.梁启超,号饮冰室主人,是我国近代思想家、学者,其作品大多收入在《饮冰室合集》。

C.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水南山北为阴。

所以衡阳在南岳衡山的北面。

D.“布衣”指平民;“桑梓”指家乡;“芙蕖”“水芙蓉”是荷花的别称。

【解答】ABD.正确。

C.有误,衡阳在南岳衡山的南面。

故选:C。

6.(2分)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②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
③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④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
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

⑤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

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
A.①⑤④②③⑥B.②④①⑤⑥③C.④⑤①③⑥②D.④①⑤⑥②③【解答】通读文段以及所给的句子,发现②以问句引领下文,应为首句。

与上文问句“为什么”衔接最为自然的是④句的“因为”,故把④句确定为第二句;①句引用曾子的话紧承④句内容;⑤句“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承接①句的意思;⑥句用“但是”一次紧承⑤句内容;③句用“所以”总结。

综合以上分析,正确排序应为②④①⑤
故选:B 。

7.(4分)阅读《骆驼祥子》中的选段,完成下列习题。

<文段一>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

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

心里舒服,对人就更活气,买
卖也就更顺心。

拉了车,他的希望更大了.......。

<文段二>他的车,几年的血汗挣出来的那辆车,没了......
!自从一拉到营盘里就不见了!以前的一切辛苦困难都可以一眨眼忘掉,可是他忘不了这辆车!
<文段三>“为什么不去卖了它们..
,再买上一辆车呢?”想到这,他几乎要跳起来了。

(1)阅读上面的三段文字,联系整部作品,选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 D
A.“他的希望更大了”说的是“他”想凭借自己的力气拉车挣更多的钱,好回老家买地造房子,过上安稳的日子。

B.“他”的车没了,是因为他为了挣钱没有好好照顾自己,最后劳累到生病了,为了看病,“他”只得把车卖了。

C.“它们”指的是骆驼,“他”从军营地逃走的时候带走了三匹骆驼,后来把它们牵到城里卖了钱,买了第二辆车。

D.“他”从北京农村来,经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变成潦倒、麻木、自私、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文段四>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来,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

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

(2)祥子一步步由人变成野兽,导致这一质变最关键的事件是 C
A.孙侦探敲诈勒索他苦心积攒的买车钱。

B.受夏太太的引诱染上病,身体垮了。

C.小福子不堪忍受欺凌,她在松林里上吊而死。

D.虎妞难产而死,孩子没了,家没了,车卖了。

【解答】(1)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

A.有误,祥子最大的希望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B.有误,第一辆车被大兵抢走了;
C.有误,骆驼是走到一个村子卖掉的;
D.正确。

故选:D 。

(2)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

祥子一步步由人变成野兽,导致这一质变最关键的事件是:小福子不堪忍受欺凌,在松林里上吊而死。

故选: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