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相关概念:

1、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3、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二、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一)实验过程:

(二)注意事项:

①要求用新鲜的肝脏,因为新鲜的肝脏中H2O2酶的含量及活性较高;

②要经过研磨,这样能使肝脏细胞破裂,酶分子充分释放出来;

③试管中插入点燃但没有火焰的卫生香时,不要插入气泡中,以免卫生香熄灭;

④注意安全,H2O2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不要溅到皮肤上,如果不慎溅到皮肤上要及时用用清水冲洗。(三)实验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并且催化效率要比无机催化剂Fe3+高得多,

◎酶的作用: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四)控制变量法:

1、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

2、自变量:人为改变的变量称做自变量。

3、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因变量。

4、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

为无关变量。

5、对照实验:除一个因素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称为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

实验组,除了要观察的变量外,其他变量都应当始终保持相同。

三、酶的本质

1、关于酶本质的探索

时间发现者实验过程现象实验结论

酶的发现

1773年(意)斯帕兰札尼

将装有肉块的小金属笼子让鹰吞下,一

段时间后取出,发现笼内的肉块小时

胃具有化学消化作用1857年

(法)巴斯德、1897年(德)

李比希、毕希纳

糖类通过酵母菌发酵产社工酒精,并从

细胞中提取出酶

细胞提取液中含有酶1926年(美)萨姆纳

从刀豆种子种提取了脲酶结晶,并证实

是蛋白质酶是一类具有催化作

用的蛋白质

20世纪30

年代

许多科学家相继提取出多种酶的蛋白质结晶

20世纪8年

(美)切赫、奥特曼

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

物催化功能

2、酶的本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注:①由活细胞产生(与核糖体有关)

②催化性质:A.比无机催化剂更能减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B.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数量没有变化。

③成分: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3、酶化学本质的验证试验

①证明某种酶是蛋白质:

实验组:待测酶液+双缩脲试剂→是否出现紫色反应

对照组:已知蛋白液+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反应

②证明某种酶是RNA:

实验组:待测酶液+吡罗红染液→是否呈现红色

对照组:已知RNA溶液 +吡罗红染液→出现红色

四、酶的特性

①酶具有高效性:催化效率很高,使反应速度很快

②酶具有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③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温度和pH值)

酶的最适温度:动物 35℃—40℃;

植物 40℃—50℃;细菌和真菌 70℃。最适PH值:植物 4.5—6.5;

动物 6.5—8.0、胃蛋白酶最适PH值为1.5;

注: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0℃左右,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低温0℃—4℃下保存酶。

五、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1、底物浓度

2、酶浓度

3、PH值:过酸、过碱使酶失活

4、温度:高温使酶失活。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恢复。

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糖类◎主要储能物质:脂肪

◎植物细胞内储能物质:淀粉◎动物细胞内储能物质:糖原

◎直接能源物质:ATP ◎最终能量来源:太阳能

一、ATP(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中文名称叫做三磷酸腺苷)

1、组成元素:C、H、O、N、P

2、结构简式:A—P~P~P A代表腺苷(腺嘌呤+核糖) P代表磷酸基团 T是三的意思

—普通化学键(水解时是释放的能量13.8KJ/mol)

~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是释放的能量多达30.54kJ∕mol)

二、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

人、动物的呼吸作用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物质可逆,能量和酶不可逆)

◎ADP中文名称叫二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i表示磷酸,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断裂(1molATP 水解释放30.54KJ能量)

◎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在细胞内的转化速度很快,用掉多少马上形成多少。

◎ATP与ADP的这种转化,是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意义: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ATP是细胞里的能量流通的能量“通货”◎生物界的共性: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

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由于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进行的,因此也叫细胞呼吸。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

1、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实验原理:

①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真核生物),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便于探究细胞呼吸方式。

②CO2可使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③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俗称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2)实验过程:

①制备酵母液:

取两份新鲜酵母,每份10 g,分别放入两个编好号的500 mL广口瓶或锥形瓶中,再向瓶中分别加入200 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制成酵母发酵液,简称酵母液。

②实验装置

装置1:装置2:

质量分数为10% 酵母液石灰水(或Ba(OH)2溶液)酵母液石灰水(或Ba(OH)2溶液)的NaOH溶液

装置3:同装置1或装置2,但要将酵母液换成葡萄糖液。

实验注意事项:

(1)空气持续通入保证了O2的充足供应,而进入锥形瓶的空气先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锥形瓶,洗除空气中的CO2,保证最后通入澄清石灰水的CO2是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

(2)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实验中,先将盛有酵母菌的锥形瓶静置一段时间,让其先进行有氧呼吸将锥形瓶内的O2消耗尽,再连通装置,检测其无氧呼吸产物。

③检测

ⅰ、使用石灰水(或Ba(OH)2溶液)检测CO2的生成

ⅱ、使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CO2的生成

ⅲ、使用重铬酸钾检测酒精生成

(3)实验结论: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呼吸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谁;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和酒精。

2、对比实验: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