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1-2022两年物理中考真题、模拟题简单机械分类选编(含答案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2021-2022两年物理中考真题、模拟题简单机械分类选
编
一、单选题
1.(2022·福建·中考真题)如图,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在不同位置按图示方向开门,最容易的是()
A.B.C.D.
2.(2022·福建南平·二模)如图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老虎钳
B.剪树枝剪刀
C.核桃夹
D.食品夹
3.(2022·福建泉州·二模)如图,长为L的轻质木板(不计质量),左端可绕O点转动,右端放一重为G的小物块,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着木板的右端,使木板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
小物块向左匀速滑行过程中,下图能正确表示拉力F与小物块运动时间t关系的是()
A.B.C.D.
4.(2022·福建三明·一模)消防知识进课堂活动中,消防干警给同学们介绍如何使用干冰灭火器,如图所示。
使用时拔出保险销,用力压下压把,压把相当于()
A.省力杠杆B.费力杠杆C.等臂杠杆D.动滑轮
5.(2022·福建福州·模拟预测)神舟13号航天员王亚平在机械臂(图示)的辅助下成功从天和核心舱出舱。
机械臂的功能类似于人的手臂(杠杆),具有抓住、拉回、锁死等功能。
如图工具在使用时与机械臂工作时属于同一类杠杆的是()
A.起子B.核桃夹
C.钳子D.食品夹
6.(2022·福建泉州·二模)如图,用相同的滑轮组将重分别为G1和G2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是1F和2F,机械效率分别是1η和2η。
若G1>G2,不计绳重及摩擦,则()
A .12F F >,12ηη>
B .12F F <,12ηη<
C .12F F <,12ηη>
D .12F F >,12ηη<
7.(2022·福建福州·二模)如图甲是《墨经》中记载的古代提升重物的工具——“车梯”,图乙是其等效示意图。
当此“车梯”匀速提升重物时( )
A .增大物重,“车梯”的机械效率变高
B .该“车梯”承担物重的绳子有5股
C .绳端拉力F 是物重G 的1
4
D .使用“车梯”可以省距离
8.(2022·福建南平·二模)如图,两位工人师傅用不同的滑轮装置把相同的物块提升相同的高度,拉力之比为F 甲∶F 乙=5∶3,有用功分别为W 甲、W 乙,机械效率为η甲、η乙,则( )
A .W 甲∶W 乙=5∶3
B .W 甲∶W 乙=6∶5
C .η甲∶η乙=6∶5
D .η甲∶η乙=5∶3
9.(2021·福建泉州·模拟预测)在杠杆上的A 点分别施加四个力,F 1和F 3与杠杆垂直,F 2的作用线经过支点,F 4竖直向上;四个力中可以使杠杆在如图所示位置静止的有( )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
10.(2021·福建漳州·一模)如图所示,用水平向右5 N 的力F拉滑轮(不计滑轮重力),木块 A 在粗糙木板B 上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4 s内木块 A 移动了0.4 m,木板 B 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则()
A.地面对木板B的摩擦力为2.5 N B.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2 N
C.拉力F的功率为2.5 W D.4 s 内绳子拉力对木板B 做的功为0.8 J 11.(2021·福建南平·二模)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种形式的滑轮组将重为400N的物体以0.5m/s的速度匀速向上提起2m。
已知每个滑轮重20N,忽略绳子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车对绳子的拉力为420N
B.图乙中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20N
C.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关系η甲<η乙
D.图乙中人所做的有用功的功率为200W
二、填空题
12.(2022·福建·中考真题)如图,用滑轮组帮助汽车脱困时,滑轮B的作用是______;汽车被匀速拉动时,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F为100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汽车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
13.(2022·福建福州·模拟预测)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相同的两块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
现用始终竖直向上的力F1和F2分别作用在ab和cd的中点,使它们缓慢的竖直起来,且砖不在地面上滑动。
当砖的边ab、cd刚离开地面时F1___________F2;当两块砖抬高至竖直位置时,F1、F2做功分别为W1、W2,则W1___________W2。
14.(2022·福建漳州·一模)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家锻炼身体的情景。
锻炼时,以脚尖O点为支点,手臂弯曲、伸直交替进行。
此时人体相当于___________ 杠杆。
若脚尖O离墙壁越远,手掌对墙壁的压力就越___________。
15.(2022·福建宁德·一模)如图所示,端午赛龙舟,选手们奋力挥桨划水使船快速前进,船桨属于_____杠杆。
岸上锣鼓喧天,加油呐喊声震耳欲聋,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的______大。
16.(2022·福建厦门·一模)2023年亚洲杯厦门赛区主场——白鹭体育场正在建设。
如图,起重机将3t的建材以0.2m/s的速度竖直向上匀速提升,若起重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拉力F的功率为_______W。
若以较小速度竖直向上匀速提升同一建材,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_。
17.(2022·福建三明·一模)小聪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个重为1200N的物体匀速提升30cm,所用的拉力为500N,则小聪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___________。
18.(2021·福建漳州·一模)人体某些部位也具有杠杆的功能,如图是二头肌收缩将前臂收回的动作,此时支点是___________(填“A”或“B”),手臂属于___________杠杆。
19.(2021·福建泉州·模拟预测)如图所示,物体A重100N,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前进时,若物体A与地面间摩擦力f=30N,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
则绳端的拉力F是_____N,当绳子自由端向左移动3米时,物体A向左移动_____m。
20.(2021·福建·厦门一中二模)如图所示,物体A重5N,放在水平桌面上,通过绳子和滑轮连接重为4N的物体B,此时物体A恰能向右匀速直线运动。
则A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N,若在物体A上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使物体A沿桌面水平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则所加拉力的大小为_____N(不计绳子、滑轮的质量以及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
21.(2021·福建龙岩·二模)某小区正在进行改造施工,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600 N的重物匀速提升了10m,用时100s,若工人所用的拉力为400N,则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____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22.(2021·福建泉州·一模)图甲是用动滑轮运送物体A 的装置示意图,绳子自由端竖直移动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已知物体 A 重300N,卷扬机对绳子的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400W。
在0~20s 的过程中,物体A 移动的速度为___________m/s;动滑轮提升物体A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
23.(2021·福建三明·一模)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滑轮的机械效率,将两个相同的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_________的机械效率较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三、作图题
24.(2021·福建·中考真题)在图中画出使用铡刀时动力F的力臂l。
25.(2021·福建三明·一模)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转动,杠杆上吊一重物,在力F作用下杠杆静止在水平位置,请在图中作出重物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及力F的力臂。
四、实验题
26.(2022·福建漳州·二模)在“探究轻质杠杆的动力与动力臂的关系”的实验中:
(1)实验中将杠杆调节到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
(2)调节好的杠杆如图甲,在杠杆A点挂3个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0.5N,用弹簧测力计在B位置竖直向下拉杠杆,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读数为_______N;
(3)保持A点钩码数量不变,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出多组动力F1和动力臂l1的数据,绘制了F1-l1的关系图像,如图乙。
请根据图线推算,当l1为8cm时,F1为________N;(4)如图丙,工人在使用扳手时,在扳手手柄上加了一个长套筒,通过实验,小东明白这是通过______的办法省力,图中工人在C处沿不同方向施力均能把螺丝拧起,则F a_______F b。
27.(2022·福建泉州·一模)小明所在的课外兴趣小组需要密度为1.15g/cm3的盐水。
(1)为检验配制的盐水是否合格,小明设计了如下方案: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
∶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g(如图乙所示);
∶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
∶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15g;
∶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g/cm3。
(2)为配制合格的盐水,需要继续向盐水中_______(选填“加盐”或“加水”);
(3)喜爱实验探究的小明巧妙利用轻质塑料袋。
刻度尺以及石块(石头的密度
)测盐水
石
的密度,实验如图所示:
A.用细线将一直杆悬挂,调节至水平平衡,将一重物悬于支点O左侧的P点;
B.保持重物的悬点P不变,将石块挂在支点O的右侧并移动至直杆水平平衡,用刻度尺测得该点到O的距离l2;
C.在溢水杯中装满盐水,将石块缓慢浸没盐水中,溢出的盐水全部装入轻质塑料袋中;D.保持重物的悬点P不变,将装盐水的轻质塑料袋挂在支点O的右侧并移动至直杆水平平衡,用刻度尺测得该点到O的距离l1;
则盐水密度ρ盐水=______(用字母ρ石、L 1、L 2,表示)实验中,因为塑料袋本身重量,会导致测量结果偏______。
28.(2021·福建宁德·一模)小聪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 ,测得的数据如表:
(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大小时,应使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______状态进行读数(选填“缓慢拉动”或“静止”);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3次和第______次实验是按丙图装置测机械效率的; (3)请你帮助小聪计算出第2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______; (5)根据实验数据推测,使用图21丙滑轮组将重6N 的物体匀速提升10cm ,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______(只填序号)。
A .52.2%
B .57.1%
C .64.3%
D .83.3%
五、计算题
29.(2022·福建漳州·二模)我国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巩固和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大力推行新能源纯电电动车。
某电动车和人总重为1.0×103N,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电动车受到的阻力为总重的0.02倍。
该电车以5m/s的速度匀速行驶50km所消耗的电能
E=1.8×106J,求电动车:
(1)做的功;
(2)消耗的功率;
(3)效率。
30.(2022·福建福州·二模)如图,一质量不计的跳板AB,两端分别与河岸和浮箱连接,且可以在竖直方向转动(不计转动过程摩擦)。
浮箱上放着5包相同的货物,一位工人逐个将货物通过跳板搬至岸上。
浮箱为长方体,上下浮动时上表面保持水平,水面相对河岸位置不变。
已知人、浮箱和每包货物的重均为500N,浮箱底面积为2
2m。
求:
(1)人站在浮箱上还未开始搬运时,漂浮的浮箱受到浮力;
(2)当人背着最后一包货物走到AB中点C时,浮箱受到浮力(不计跳板形变);
(3)将货物从B搬运到A,搬第一包货物与最后一包货物,货物克服重力做功相差多少?
31.(2021·福建莆田·一模)如图所示重120N的物体沿着长2m、高0.5m的斜面从顶端匀速下滑到底端,物体受到斜面对它的摩擦力为30N,求:
(1)物体从顶端下滑到底端,重力所做的功;
(2)若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将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的顶端,拉力F所做的功;(3)本次拉力F利用斜面做功时,斜面的机械效率。
32.(2021·福建泉州·模拟预测)如图甲所示是利用电动机和滑轮组(图中未画出)将实心圆柱体A从水库底匀速竖直起吊的装置示意图。
钢缆绳对A的拉力F1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钢缆绳重、钢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及水的阻力,g取10N/kg。
求:
(1)长方体A未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
(2)长方体A的体积;
(3)长方体A完全离开水面后,电动机对绳的拉力F为8×103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则动滑轮的重力为多少?
参考答案:
1.C
【详解】ABC.推门是一个轮轴,离门轴越远,相当于动力臂越大,越省力,故AB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
D.而沿门方向向外拉,力的作用线过轴的位置,相当于动力臂为0,无法推开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D
【详解】A.老虎钳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是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剪树枝剪刀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是省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
C.核桃夹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是省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D.食品夹是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故是费力杠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详解】如图所示
动力臂为OA=L,杠杆受到物体的压力(阻力)F压=G,阻力臂为OB,物块向左做匀速滑动,则阻力臂
OB=OA-vt=L-vt
因杠杆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F×OA=F压×OB=G×(OA-vt)
即
F×L=G×(L-vt)
解得
vG F G t L
=- 因G 、v 、L 为常数,所以拉力F 与运动时间t 是一次函数关系,当t 增大时,F 减小,变化关系为直线,故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4.A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所以压把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
故选A 。
5.D
【详解】机械臂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A .瓶盖上面和起子的接触点是支点,起子和瓶盖下的接触点为阻力作用点,手的作用点为动力作用点,动力臂大于阻力臂,都是省力杠杆,故A 不符合题意;
B .核桃夹两臂的轴为支点,核桃臂和核桃的接触点为阻力作用点,手的作用点为动力作用点,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 不符合题意;
C .钳子两臂的轴为支点,钳子和铁丝的接触点为阻力作用点,手的作用点为动力作用点,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 不符合题意;
D .食品夹在使用过程中,最上端为支点,手按的位置到支点的距离为动力臂,食物到支点的距离为阻力臂,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
6.A
【详解】同一滑轮组绳的有效股数n 相同,动滑轮重相同,若不计绳重与摩擦的影响,由1F G n
G =+动()可知,提升物体的重力越大,所用的拉力越大,由G 1>G 2可知,两次所用的拉力的关系为F 1>F 2,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1100%100%100%100%1()W Gh G G W G G h G G G η=⨯=⨯=⨯=⨯+++有动总动动 提升物体的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所以,两次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关系为η1>η2,故BCD 不符合题意,A 符合题意。
故选A 。
7.A
【详解】A .增大物重提升相同高度时,有用功增大,额外功不变,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增大,“车梯”的机械效率变高,故A 符合题意;
B .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 =4,故该“车梯”承担物重的绳子有4股,故B 不符合题意;
C .不考虑动滑轮重力和摩擦时,绳子拉力()14F G G =
+动,即绳端拉力F 大于物重G 的14
,故B 不符合题意;
D .图中绳子移动的距离是物体上升距离的4倍,即使用“车梯”不能省距离,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8.C
【详解】AB .由W Gh =,相同的物块提升相同的高度,有用功相等,所以
=11W W ::甲乙 故AB 不符合题意;
CD .设物体上升的距离为s ,甲装置为定滑轮,则甲装置绳端移动的距离为s h =甲;乙装置为动滑轮,则乙装置绳端移动的距离为2s h =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之比为
2236====55
2W W F s F h F W W F F s F h
ηη⨯=甲甲
甲甲甲甲乙乙乙乙甲乙乙乙 故C 符合题意,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9.B
【详解】如图,OA 是杠杆,杠杆在重物作用下绕O 做顺时针转动,在A 端施加一个阻碍杠杆顺时针转动的力,F 1使杠杆顺时针转动,故不符合题意;F 2作用线过支点,力和力臂的乘积为零,不能阻碍杠杆顺时针转动,故不符合题意;F 3和F 4能阻碍杠杆顺时针转动,故符合题意;综合分析可以使杠杆在如图所示位置静止的力是F 3和F 4,故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
10.B
【详解】A .对木块A 和木板B 分别受力分析可知,木块A 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绳子拉力'F 和向右的B 对A 的摩擦力 B A f 对,因A 受力平衡,故有B A F f '=对,木板B 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绳子拉力'F 和向左的A 对B 的摩擦力A B f 对和地面对B 的摩擦力B f 地对,因B 受力平衡,故有
A B B F f f =+'对地对
因B A f 对与A B f 对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可知B 0f =地对,即地面对木板B 的摩擦力为0,故A 错误;
B .由图中可知,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与物体A 移动的距离s '的关系为
'12
s s = 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故由
100%100%80%B A W f s W Fs
η'=⨯=⨯=有
对总 可得,B 对A 的摩擦力为
180%5N 22N B A s Fs f s s η⨯⨯⨯='''
==对 故B 正确;
C .由题意可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
0.2m 0.05m /s 4s
s v t === 故拉力F 的功率为
P =Fv =5N ⨯0.05m/s=0.25W
故C 错误;
D .因木板B 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故绳子拉力对B 不做功,即4s 内绳子拉力对木板B 做的功为0,故D 错误。
故选B 。
11.D
【详解】A .图甲中使用的是两个定滑轮,忽略绳子的重力以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车对绳子的拉力
F 甲=
G =400N
故A 错误;
B .图乙中使用的是一动一定的滑轮组,n =2,忽略绳子的重力以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人对绳子的拉力
F 乙=12(
G +G 动)=
12×(400N+20N)=210N
故B 错误;
C .忽略绳子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甲图中使用的是两个定滑轮,没有额外功,乙图中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是额外功,将相同的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有用功相等,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故C 错误;
D .图乙中人所做的有用功的功率为
400N 0.5m/s W Gh P Gv t t ====⨯=200W 故D 正确。
故选D 。
12. 改变力的方向 1600
【详解】[1]滑轮B 工作时位置不发生改变,因此该滑轮为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只能改变力的方向。
[2]汽车被匀速拉动时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牵引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动滑轮上有两端绳子,则n =2,由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得
W fs f W Fns nF
η===有用
总 汽车受到的摩擦力
21000N 80%1600N f nF η==⨯⨯=
13. = >
【详解】[1]左图以与地面接触的短边为支点转动,F 1克服砖的重力才能将砖抬起,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112
F cd
G cd ⨯=⨯ 解得:112
F G =;右图以与地面接触的长边为支点转动,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212
F ab
G ab ⨯=⨯ 解得:212
F G =,所以F 1=F 2。
[2]在ab 或cd 边不断抬高的过程中,动力臂始终等于阻力臂的2倍,所以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不变,砖的重力不变,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在ab 或cd 不断抬高的过程中,动力的大小不变,即F 1始终等于F 2,根据cd >ab 可知,第一次拉力移动的距离大,由W =Fh 可得,两次拉力做功的关系为W 1>W 2。
14. 省力 大
【详解】[1]动力为墙壁对手的支持力,阻力为人的重力,以脚尖O 点为支点,墙壁对手的支持力的方向与脚尖O 竖直距离为动力臂,人体重力的方向与脚尖O 水平距离为阻力臂,此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故为省力杠杆。
[2]脚尖O 离墙壁越远,墙壁对手的支持力的方向与脚尖O 竖直距离变小,即动力臂变小;人体重力的方向与脚尖O 水平距离变大,即阻力臂变大,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墙壁对手的支持力变大,即手掌对墙壁的压力变大。
15. 费力 响度
【详解】[1]赛龙舟比赛中,当运动员用船桨划水时,运动员手中使用的船桨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故属于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
[2]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
16. 7500 不变
【详解】[1]由图可知,连接在动滑轮上的绳子的段数n 为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由
W Gh Gh G W Fs Fnh nF η====有用
总 可知,拉力F 为
3000kg 10N/kg 18750N 280%
G mg F n n ηη⨯====⨯ 建材以0.2m/s 的速度竖直向上匀速提升,则拉力移动的速度v =nv 物=0.4m/s ,拉力的功率为
18750N 0.4m/s 7500W P Fv ==⨯=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有用功所占总功的百分比,由上可知
G nF
η= 可见,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匀速上升的速度大小无关。
17. 360 80%
【详解】[1]小聪所做的有用功是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所以
W 有=Gh =1200N×0.3m=360J
[2]由图知道,n =3,则绳端移动的距离
s=nh =3×0.3m=0.9m
总功
W 总=Fs =500N×0.9m=45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60J 100%100%80%450J
W W η=⨯=⨯=有总 18. A 费力
【详解】[1][2]如图,二头肌收缩将前臂收回时,绕着A 点转动,A 为支点;B 为二头肌的作用点,即动力作用点; 二头肌收缩将前臂收回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
19. 10 1
【详解】[1]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 =3,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绳端的拉力为
1130N=10N 3
F f n ==⨯ [2]当绳子自由端向左移动3米时,物体A 向左移动的距离为
3m 1m 3
s s n '=== 20. 2 4
【详解】[1]由题知,不计绳子和滑轮质量以及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物体A 水平向右运动时,物体A 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绳子向右的拉力为
F =12
G B =1
2×4N=2N
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f ,物体A 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得
f =F =2N
[2]物体A 水平向左运动和水平向右运动时,由于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则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所以物体A 水平向左运动时,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f =2N ;物体A 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 ′、水平向右的拉力
F =12
G B =1
2×4N=2N
水平向右的摩擦力f =2N ,物体A 处于平衡状态,由力的平衡条件得拉力
F ′=F +f =2N+2N=4N
21. 80 75%
【详解】[1]如图有两股绳承担物重,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2210m 0.2m/s 100s h v t ⨯=== 拉力的功率为
400N 0.2m/s 80W P Fv ==⨯=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600N 10m 75%400N 20m
W Gh W Fs η⨯====⨯有总 22. 1 75
【详解】[1]由乙图可知,在20s 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40m ,由图可知n =2,物体上升的高度
40m 20m 22
s h === 则物体端移动的速度
20m 1m/s 20s
h v t === [2]有用功
W 有=Gh =300N×20m=6000J
总功
W 总=Pt =400W×20m=8000J
机械效率
6000J
100%100%75%8000J
W W η=
⨯=
⨯=有总
23. 甲 见解析
【详解】[1][2]将两个相同的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由W 有用=Gh 可知,做的有用功相同;而第二次需要提升动滑轮做功,做的额外功多,而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所以第二次做的总功多,这样第二次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小,即甲的机械效率高、乙的机械效率低。
24.或
【详解】O 为支点,过O 点做力F 作用线的垂线,即为力臂,故先延长力F ,过O 点做力作用线的垂线,标上l ,故如下图所示:
或者。
25.
【详解】作力F 的力臂时,首先向上延长力F 的作用线,然后过支点O 作力F 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力F 的力臂;重物G 的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通过重心作一条竖直向下的带箭头的线段,即重力的示意图,如图
26. 便于直接读取力臂 1.2 0.75 增大力臂 小于
【详解】(1)[1]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的重心就在支点处,避免了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因为杠杆是水平的,钩码对杠杆的力就会和杠杆垂直,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力臂,可以直接读取力臂。
(2)[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 1l 1=F 2l 2
可得
22211130.5N 4 1.2N 5F l Gl l
F l l l
⨯⨯=
=== 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N 。
(3)[3]由图像可得
F 1l 1=6N×1×0.01m=0.06N·m
当力臂
l 1=8cm
时
10.06N m
0.75N 80.01m
F ⋅=
=⨯
(4)[4]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可知,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增大动力臂可以减小动力,在扳手手柄上加了一个长套筒,就是通过增大力臂来达到省力的效果。
[5]分别做出F a 、F b 的力臂可知,F a 的力臂大于F b 的力臂,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所以F a 小于F b 。
27. 左 59.8 1.12 加盐 21
l l ρ石
小
【详解】(1)[1]由图得,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
刻度线上,指针指向分度
盘右边,为了使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需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由图乙得,标尺的分度值为0.2g ,读数为4.8g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1=50g+5g+4.8g=59.8g m
[3]由图丙得,量筒的分度值为10mL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40mL 。
依题意得,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
1259.8g-15g=44.8g m m m =-=
盐水的密度为
3344.8g 44.8g =1.12kg/m 40mL 40cm
m V ρ=
== (2)[4]计算出的盐水的密度小于1.15g/cm 3,因此为配制合格的盐水,需要继续向盐水中加盐。
(3)[5]由杠杆平衡条件得,石块的重力为
2
=
OP
G l G l 重物石块 由G mg =得,石块的质量为
2
2OP
OP
G l G G l l m g
g l g
=
==重物石块重物石块 由m
V
ρ=
得,石块的体积为 22=
=
OP
OP G l m G l l g
V l g ρρρ=
重物石块
重物石块石
石
石
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将石块缓慢浸没盐水中,溢出的盐水全部装入轻质塑料袋中,塑料袋中盐水的体积与石块的体积相等,则
2=
OP
G l V V l g ρ=重物盐水石块石
由杠杆平衡条件得,盐水的重力为
1
=
OP
G l G l 重物盐水 由G mg =得,盐水的质量为
1
1OP
OP
G l G G l l m g
g l g
=
==重物盐水重物盐水 盐水的密度为
2112=OP
OP G l m l l g
G l V l l g ρρρ=
=重物盐水石盐水重物盐水
石
[6]因为塑料袋本身重量,导致盐水的重力偏大,使l 2偏小,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28. 缓慢拉动 4 83.3 无关 C
【详解】(1)[1]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时,绳与轮之间的摩擦是静摩擦,而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计算的是实际工作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滑轮组工作时绳与轮之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二者大小不相等,所以必须测得滑轮组运动时的拉力,故应缓慢匀速拉动。
(2)[2]图丙中动滑轮上共有5段绳子承重,则钩码上升高度h 与测力计移动距离s 之间的关系s =5h ,故为第3次和第4次。
(3)[3]第2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6N 0.1m
100%=83.3%2.4N 0.3m
W Gh W Fs η⨯=
=
=⨯⨯有总
(4)[4]3、4次机械效率相同但被提升高度不同,说明与高度无关。
(5)[5]第二次实验应为乙滑轮组,重物相同时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低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所以此时滑轮组机械效率应小于83.3%且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高所以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高于第3次和第4次的机械效率为57.1%,故应选C 。
29.(1)1×106J ;(2)180W ;(3)55.6%
【详解】解:(1)电动车匀速行驶,牵引力与摩擦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则牵引力的大小为
30.020.02N 1.010N 20F f G ⨯====⨯
匀速行驶50km 所做的功为
3620N 5010m 110J W Fs ==⨯⨯=⨯
(2)根据s
v t
=可得,行驶所用的时间
3450m
1s 5m /s
1010s t v =⨯==⨯ 电动车实际消耗的功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