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变与质变的心得体会200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变与质变的心得体会200字
辩证法把事物的变化分成量变和质变。

从目前的很多教科书中我们都能查到有关量变与质变的定义及它们之间关系的说法:“量变是指事物单纯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

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在这阶段,事物处于剧烈的变化之中,其平衡静止被打破,旧的事物转化为新事物。

事物的变化总是先从量变开始的,待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发生质变,其中量变是质变的必然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

我们常常凭自己的感觉而对事物进行人为划分,并总是在事物变化的过程上搭一道分水岭,我们常把事物的渐变(渐变常是我们难以感觉到的)规定为量变,把事物的迅变(迅变过程是我们明显感知的)规定为质变,这样,事物的变化过程被我们人为地分断了。

所以我们看到的事物,要么在进行着量变,要么在发生着质变。

量变中没有质变的产生,质变中没有量变的存在。

长期以来,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就是这样的。

事物一段时间进行着量变,而一段时间又发生着质变,一个新质将此一事物与其前一事物进行划分,我们经常用这个新质去与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和区分。

从表面上看来,这种似乎是符合逻辑的,而且是相当地符合我们人类思维模式的说法是正确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它
终未逃出形而上学的习惯认识圈子。

一旦我们突破了习惯的思维方式,我们就会发现,质与量是共同存在于同一事物每个变化过程之中的。

今天我们认为量变与质变是辩证的统一的,我们必然打破传统的定义而给它们重新赋予新的内容:“质是把握事物发展方向的东西;量是标志事物发展进程的东西;度是保持事物沿常规方向平衡发展所需要的环境因素的范围”。

没有方向的进程和没有进程的方向性都是不存在的,也即没有质的量和没有量的质都是不存在的。

量变过程必然地包涵着部分的质变,质变的过程中也必然地存在着一定的量变,我们反对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割裂开来。

量变的过程质也发生着转化。

这一点比较好理解,因为我们能从辞典上查出有关“部分量变”的解释:“总的量变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局部的性质的变化。

由于事物矛盾运动的复杂性,在总的量变过程中,事物的根本矛盾和过程的本质虽未发生变化,但根本矛盾在长过程中各个发展阶段上采取了逐渐激化的形式,并且,被根本矛盾所规定或影响的许多大小矛盾中,有些是激化了,有些是暂时地或局部地解决了,或者缓和了,又有些是发生了。

这样就形成了阶段性的部分质变,使事物由旧的阶段发展为新的阶段”。

上述解释虽有不很确切的地方,但它已经说明了人们已经认识到量变的过程中质也在发生着转化这个道理。

质变的同时量变也在进行。

我们来看鸡蛋孵化小鸡的过程。

鸡蛋在适当的外部条件下孵出小鸡,需要21天左右的时间,在前20多天的时间里,先是蛋黄中出现一个小黑点,后又渐渐地在周围产生神经和血管,再后就有鸡头、鸡内脏产生,最后是蛋白质变成了鸡身子。

到小鸡出壳前的一刻,已经具有小鸡的基本模样了,你能说此时质变还没有发生吗?倘若我们用传统的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去进行划分,那么就是在小鸡出壳前的一段时间里发生着量变过程,而在小鸡出壳的那一刻发生着质变。

小鸡出壳后的生长直至死亡的过程又是一个新的量变过程。

乍一看来,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它符合我们对事物的感觉和思维习惯的,是符合我们“人”的。

但是,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我们怎样去划分,怎样去分类,或怎样给它们作出规定,事物都是按照它自身的规律去变化的。

当我们用“质”去对事物进行区分或量度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是比较困难的。

“质变”是什么,你可以根据定义而回答: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那么这个根本性质的转变是一瞬间呢?还是一个过程,倘若质变指的是一瞬间的变化,那么请问:鸡蛋变成小鸡是从啄破蛋壳露出小嘴算呢?还是小鸡全部脱离蛋壳的那一刻算呢?显然,我们无法定义质变的瞬间,更不能以个人的感觉习惯强加于其上。

那么“质变”既然不是一瞬间的事,就必然是一个过程。

既然质变是一个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必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这个过程中就必然地伴随着量变的发生。

时间是无限延续的,没有任何断点和分界线,来让我们有机可乘而置身于时间之外;空间是无限延伸的,不存在能置身于空间之外的“空间”。

事物的变化又必然地在一定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

我们人类也是事物的一员,必然地受到同事物一样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俗话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不可能跳出时空限制的圈子去看待事物。

倘若我们为了看问题理解上的方便,为了对事物进行阶段性的分析和研究,按照事物的特点人为地划分阶段是必要的。

但分阶段逐步地分析问题后,必须把它们连续起来进行“整合”。

我们不能因为事物内部的变化(比如小鸡在鸡蛋中的变化)我们看不到而认为其没有变化或者认为只是发生了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

也不能因为事物外形上的骤变并随之又趋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即认为是与原事物有着本质不同的另一事物(冰、霜、雪、雨是由于水分子的变化),它本身就是该事物变化发展的继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