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 化肥专题(含答案)(wor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化肥专题(含答案)(word)
一、盐化肥选择题
1.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在碳酸钠B.可能有氢氧化钠
C.一定有碳酸钙D.可能有氢氧化钙
【答案】C
【解析】
【详解】
固体粉末加足量水,有不溶物说明有碳酸钙,滤液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液中有碳酸钠,故固体粉末中一定有碳酸钠;
碳酸钙可能是固体粉末中就有的成分,也可能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故固体粉末中可能有氢氧化钠,可能有氢氧化钙,可能有碳酸钙;
故说一定有碳酸钙不正确。
故选C。
2.下列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OH-、Cu2+B.K+、NO3-、OH-
C.H+ 、Ba2+、SO42-D.CO32-、Cl-、H+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氢氧根离子和铜离子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
B、K+、NO3-、OH-不会互相反应,能大量共存,故正确;
C、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会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
D、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
故选B。
3.下列各组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滴加酚酞,观察试液变红,无法判断原固体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选项错误;
B、NaOH溶液不仅能与HCl气体反应,也能与CO2气体反应,会将欲保留的物质反应掉,选项错误;
C、Ca(OH)2固体能与NH4NO3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与KNO3不反应,现象不同,能够鉴别两种物质,选项正确;
D、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会引入新杂质BaCl2,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
除杂的原则:
1、不能引入新杂质;
2、除杂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欲保留的物质发生反应;
3、最佳的除杂方法是除杂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欲保留的物质。
4.为确定Cu2(OH)2CO3、CuO、Cu混合粉末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下面两个步骤的实验,每个步骤中均准确称量反应前后装置内固体的质量,已知:Cu2(OH)2CO3受热分解为CuO、CO2和H2O,实验中操作无误,所有反应均充分进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步骤一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可求得样品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
B.若步骤二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少量水,则测得样品中Cu的质量分数会偏小
C.若步骤二中将H2换为O2,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D.若步骤二改为将步骤一所得固体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进行过滤、洗涤、干燥,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根据步骤一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可以推测出水和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从而求得样品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选项A正确;
B 、若步骤二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少量水,氧化铜和氢气反应变成铜,质量减少16份,玻璃管内有水会导致实际减少质量偏小,算出来氧化铜偏小,铜的质量分数偏大,选项B 不正确;
C 、步骤二中将H 2换为O 2,不能还原CuO ,但是可以将铜氧化,也可以测量质量变化,从而推测出铜的质量,选项C 正确;
D 、步骤二改为将步骤一所得固体放入足量稀硫酸,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可得铜的质量,可推算出Cu 2(OH)2CO 3的质量分数,选项D 正确。
故选B 。
5.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
A .尿素
B .氯化铵
C .磷矿粉
D .硫酸钾
【答案】C
【解析】
【详解】
尿素、硫酸钾、氯化铵从外观看均为白色或无色晶体,只有磷矿粉是灰色或褐色粉末,故与其他化肥从外观看与磷矿粉不同。
故选C 。
6.下列有关叙述、对应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 .硝酸铵不能和熟石灰混用:2NH 4NO 3+Ca (OH )2=Ca (NO 3)2+2H 2O+2NH 3↑复分解反应
B .赤铁矿炼铁:232ΔFe O +3CO 2Fe+3CO 置换反应
C .葡萄糖在人体中氧化:6126222C H O +6O 6CO +6H O 酶氧化反应
D .比较铁和银的金属活动性:Fe+2AgCl =FeCl 2+2Ag 置换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硝酸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硝酸钙、水和氨气,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故正确;
B .化学反应的条件是高温,且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
C .氧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故错误;
D .氯化银是一种难溶性盐,所以铁不能与氯化银发生置换反应,故错误。
故选A 。
7.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CO(NH2)2B.KCl
C.Ca3(PO4)2D.KNO3
【答案】D
【解析】
【详解】
A、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错。
B、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B错。
C、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C错。
KNO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D正确。
D、3
故选:D。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8.“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表是截取溶解性表中的一部分,有关①处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处物质的化学式是FeCl2B.①处物质类别属于盐
C.①处物质可溶于水D.①处物质的名称是氯化铁
【答案】D
【解析】
A、①处物质的阳离子是亚铁离子,阴离子是氯离子,①处物质的化学式是FeCl2,故选项说法正确;
B、①处物质的阳离子是亚铁离子,阴离子是氯离子,①处物质的名称是氯化亚铁,是由亚铁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属于盐,故选项说法正确;
C、①处物质的阳离子是亚铁离子,阴离子是氯离子,①处物质的名称是氯化亚铁,可溶于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D、①处物质的阳离子是亚铁离子,阴离子是氯离子,①处物质的名称是氯化亚铁,故选项说法错误。
9.下列离子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
A.CO32—B.HCO3—C.OH—D.Cl—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pH=1的溶液显酸性,CO32-不能在强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能与氢离子结合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HCO3-不能在强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能与氢离子结合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OH-不能在强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能与氢离子结合生成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Cl-可在强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离子之间能结合为气体、水的离子不能共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向CuCl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取滤渣少许,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根据上述实验作出的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Fe>Cu
B.滤渣含有铁和铜
C.滤液中不含Cu2+
D.滤液质量比原溶液质量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铁的活动性比铜强,会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取滤渣少许,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所以铁是过量的,得到的滤液中含有氯化亚铁,滤渣中含有铁和铜,所以A、铁会与氯化铜反应,所以金属活动性:Fe>Cu,故A正确;
B、取滤渣少许,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所以滤渣含有铁和铜,故B正确;
C、通过分析可知铁是过量的,所以滤液中不含铜离子,故C正确;
D、每56份质量的铁会生成64份质量的铜,所以反应后溶液质量减轻,故D错误.故选D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11.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尿素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味
B.氯化钾(KCl)和磷酸氢二铵[(NH4)2HPO4]都属于复合肥
C.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D.化肥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可用碱性的碳酸钠改良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含有铵根离子的物质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味,尿素中无铵根离子,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不能嗅到刺激性气味,此选项错误;
B. 氮、磷、钾三种元素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的肥料是复合肥,氯化钾(KCl)属于钾肥,磷酸氢二铵[(NH4)2HPO4]属于复合肥,此选项错误;
C.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此选项正确;
D. 碳酸钠碱性较强,改良酸性土壤用氢氧化钙,此选项错误。
故选C。
12.合理施用化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下列有关化肥的认识错误的是()
A.KNO3是一种复合肥
B.农作物缺氮会引起叶子发黄
C.玉米倒伏是因为缺磷
D.观察颜色可区别氯化钾与磷矿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硝酸钾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
故选项说法正确。
B、农作物缺氮会引起叶子发黄,故选项说法正确。
C、玉米倒伏是因为缺钾,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磷矿粉呈灰白色,氯化钾为白色,可以将磷矿粉区分出来,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化肥的简易鉴别
13.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且参加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过程中没有气泡
B.a点所处状态的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
C.b点比c点所处状态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
D .ab 线段上任意一点对应溶液的pH =7
【答案】D
【解析】
A. 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而冒气泡,错误;
B. a 点是碳酸钠恰好把盐酸反应完,溶液中的溶质有生成的氯化钠、没参与反应的氯化钙,错误;
C. b 点是混合溶液中的物质与碳酸钠恰好反应完,c 点是碳酸钠过量,两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相等,但c 点溶液质量比b 点溶液质量大,故c 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错误;
D. ab 线段表示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发生反应,Na 2CO 3 + CaCl 2 == CaCO 3↓+ 2NaCl,生成的氯化钠溶液的pH =7,故任意一点对应溶液的pH =7,正确。
故选D 。
点睛:解得此题的关键是分析图的起点位置、变化趋势、终点位置所表示的化学信息,然后结合化学反应作出判断。
14.只用一种试剂就可鉴别NaCl 、NH 4Cl 、Na 2SO 4三种溶液。
该试剂是( ) A .KCl 溶液
B .2Ba(OH)溶液
C .NaOH 溶液
D .3NaNO 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氯化钾与这三种溶液都不反应,故不能鉴别,故A 错误;
B 、氢氧化钡与氯化钠不能反应,氢氧化钡能与氯化铵混合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氢氧化钡能与硫酸钠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 正确;
C 、氢氧化钠与氯化钠不能反应,没有现象,氢氧化钠与氯化铵混合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氢氧化钠与硫酸钠不能反应,没有现象,有两个相同的现象,故不能鉴别,故C 错误;
D 、硝酸钠与这三种物质都不反应,故不能鉴别,故D 错误。
故选B 。
15.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的是( )
A .H +、NO 3﹣、CO 32﹣
B .K +、Na +、SO 42﹣
C .NH 4+、OH ﹣、SO 42﹣
D .Fe 3+、H +、Cl ﹣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H +与CO 32-在溶液中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 、三种离子在溶液中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C 、Cu 2+、OH -在溶液中能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 、三种离子在溶液中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大量共存,但Fe 3+的水溶液黄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
【点睛】
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
16.已知①中盛有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 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中溶液为无色
B.③中溶液的溶质组成有2种情况
C.加入过量稀盐酸后,③中只观察到沉淀消失,产生大量气泡
D.④中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3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碳酸钠溶液呈碱性,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②中溶液为红色,故A错误;
B、碳酸钠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③中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一定有氢氧化钠,还有可能有过量的氢氧化钙或碳酸钠,故溶质组成有3种情况,故B错误;
C、加入过量稀盐酸后,③中既观察到沉淀消失,产生大量气泡,又观察到红色消失,故C 错误;
D、④中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3种分别为氯化钠、氯化钙、氯化氢,故D正确。
故选D。
17.有一无色溶液X,分别加入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则溶液X是
A.H2SO4溶液B.(NH4)2SO4溶液C.NH4Cl溶液D.Na2CO3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硫酸和氯化钡会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不会生成气体,不符合题意;
B、硫酸铵和氯化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氨气,和氯化钠不会反应,没有明显现象,符合题意;
C、氯化铵和氯化钡不会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氯化钠不会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下列化肥属于含磷复合肥料的是()
A.NH4NO3B.KNO3C.(NH4)2HPO4D.Ca(H2PO4)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B、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但不含磷元素,不是含磷复合肥料,故选项错误。
C、(NH4)
2H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且含有磷元素,是含磷复合肥料,故选项正确。
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故选C。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19.下列离子能在PH=2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SO42-、Fe3+、Na+、OH-B.K+、SO42-、Cu2+、 NO3-
C.Cl-、 K+、SO42-、 Na+D.Ca2+、Cl-、CO32-、Na+
【答案】C
【解析】
A、Fe3+、OH﹣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铁沉淀,H+和OH﹣能结合生成水,则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离子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可以共存,但Cu2+在水溶液中为蓝色,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离子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且都是无色的,符合题意,故C正确;
D、在pH=2的溶液中,含有大量氢离子,因为H+和CO32﹣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学生应注意习题中的隐含信息,充分利用信息并结合复分反应发生的条件来解答此类习题.
20.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离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B.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C.可用适量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进行检验
D.此反应的实质是和○结合生成水分子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反应后溶剂--水的质量增加,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所以反应后溶液呈中性,选项正确;
C、由图可知,来自于稀盐酸,且反应后仍存在于溶液中,所以该离子为氯离子,在化学上可以用适量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进行检验氯离子,选项正确;
D、由图可知,为氢氧根离子,○为氢离子,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所以此反应的实质是和○结合生成水分子,选项正确,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