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冬小麦品种产量与纯度的有效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保冬小麦品种产量与纯度的有效措施
王新华;朱玉国
【摘要】2005—2006年度喀什地区种植冬小麦16.12万hm2,其中新冬20
面积15.72万hm2,占97.5%、邯郸5316面积0.4万hm2占2.5%。
按自治区“125”工程规划应建立冬小麦穗行圃16.7hm2、原种圃333.3hm2、原种一代种子田0.8万hm。
统计表明,已建立冬小麦穗行圃22.1hm2、原种圃540.5hm2、原种一代种子田1.01万hm2。
为达到喀什地区”促进粮食
稳定发展、农民增收”的要求,确保冬小麦品种产量与纯度,现对冬小麦新冬20、邯郸5316品种特征特性与高产、保纯措施介绍如下:
【期刊名称】《种子》
【年(卷),期】2007(026)002
【总页数】3页(P100-102)
【关键词】品种产量;冬小麦;纯度;品种特征特性;喀什地区;原种圃;工程规划;农民增收
【作者】王新华;朱玉国
【作者单位】新疆喀什地区种子管理站,喀什,844000;新疆麦盖提县种子管理站,麦
盖提,844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2.1;S5/59|05|
2005~2006年度喀什地区种植冬小麦16.12万hm2,其中新冬20 面积15.72 万 hm2,占 97.5%、邯郸5316面积0.4万hm2占2.5%。
按自治
区“125”工程规划应建立冬小麦穗行圃16.7 hm2、原种圃333.3 hm2、原
种一代种子田0.8万hm2。
统计表明,已建立冬小麦穗行圃 22.1 hm2、原种圃 540.5 hm2、原种一代种子田1.01万hm2。
为达到喀什地区quot;促进粮
食稳定发展、农民增收quot;的要求,确保冬小麦品种产量与纯度,现对冬小麦新冬20、邯郸5316品种特征特性与高产、保纯措施介绍如下:
1.1 新冬20
1.1.1 品种来源及利用情况
新冬20系河北农科院以3286作母本,辐79-220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87-5108;由新疆自治区种子管理总站和新疆农科院从河北农科院引进,1995年通过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该品种于1996年引入各县种植,1997年麦盖提县从牌楼农场该品种原种田选单株开始用quot;两圃制quot;法繁
殖该品种原种,至今在喀什地区冬小麦生产上利用达10年。
1.1.2 特征特性
(1)生物学特性:该品种为弱冬性品种,幼苗黄绿、半匍匐,蘖大、蘖壮,茎生片上冲;株高75 cm左右,株型紧凑,茎杆粗壮,灌浆速度快,熟相好;穗长方型,分蘖成穗率较高,小穗着生紧密,长芒,白壳白粒,硬粒,籽粒卵圆型,饱满有光泽,千粒重37~42 g,蛋白质含量14.42%,容重800 g/L以上,湿面筋值31.10%,延展性长度17.5 cm。
(2)早熟性:该品种生育期230~240 d,较唐山6898早熟3~5 d,6月上旬成熟。
(3)抗逆性:该品种抗倒伏性,抗病性及抗旱性较强,耐盐碱性略差,对肥水敏感、
稳产性差,适宜在中上等肥力田种植。
(4)丰产性:区域试验表明,2002~2003年度(莎车县点)平均产量为9 610.7
kg/hm2,较邯郸5316高产13.5%;2004~2005年度(麦盖提县良种场点)平均产量为10 191.6 kg/hm2,居参试品种(系)第1位;该品种丰产潜力可达6 750~2 750 kg/hm2,最高单产可达10 200 kg/hm2。
1.2 邯郸5316
1.2.1 品种来源及利用情况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于1994年育成,组合为(邯7808×CA 8059)F 4×85中47,199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该品种于2000~2001年度引入麦盖提县示范种植,2001~2002年度起在各县示示范种植。
1.2.2 特征特性
(1)生物学特性:该品种属半冬性品种,株型较紧凑、清秀,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后期转黄绿,旗叶上冲,叶功能期长,根系发达,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株高68 cm左右;穗层整齐,穗大粒多,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硬质,千粒重40~42 g,容重758~802 g/L,湿面筋值16.4% ~26.5%,延展性长度17~21 cm。
(2)早熟性:该品种生育期240 d,与新冬20相当或晚2 d,6月上旬成熟。
(3)抗逆性:抗寒性好。
经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高抗纹枯病,感条、叶、杆绣病和白粉病;抗倒性略差,稳产性好(回归系数小于1)。
(4)丰产性:区域试验表明,1999~2000年(喀什市良种场点)单产5 062.5
kg/hm2,较对照新冬20高产14.8%;2000~2001年(喀什市良种场点)单产9 728.25 kg/hm2,较对照新冬 20 高产 11.33%;2000~2001年在麦盖提县示范200 hm2单产7 288.5 kg/hm2。
2.1 产量指标
2.1.1 新冬 20
播种量 240~375 kg/hm2,基本苗420万~675万/hm2,成穗数675万~
975万穗/hm2,单穗粒数28~35粒,千粒重38~42 g,单产6 750~10 200 kg/hm2。
2.1.2 邯郸 5316
播种量 225~300 kg/hm2,基本苗240万~375万/hm2左右,成穗数570万~645万穗/hm2左右,单穗粒数34粒左右,千粒重40~42 g,单产7 200~8 568 kg/hm2。
2.2 施肥指标
新冬20、邯郸5316品种对肥水要求较高,播前需施农家肥45 t+磷酸二胺
300~375 kg做底肥;新冬20 hm2在返青-起身期追尿素300~450 kg/hm2,3
月底4月上旬头水前视起身情况撒施尿素150~300 kg/hm2;邯郸5316则要重施起身-拨节肥,追尿素300~450 kg;4月底5月上旬视苗情追施尿素150 kg/hm2。
2.3 灌水指标
越冬水:11月5日~20日,水量900~1 050 m3/hm2;头水:3月底~4月上旬,
以后每隔15~20 d灌水1次,水量900~1 200 m3/hm2。
2.4 纯度指标
原种圃、原种一代种子田纯度分别达到99.8%、99%以上。
3.1 整地施肥
3.1.1 土地准备
新冬20种植田选择盐碱度轻、中上等肥力、排水良好田,邯郸5316各类麦田均
可种植;灌足底墒水,施足底肥,深耕15~20 cm,镇压后待播。
3.1.2 整地质量
要求达到“齐、平、松、碎、净、墒”标准。
3.2 播种
3.2.1 株(穗)行圃
设计行距0.2 m、行长2 m、走道长0.5 m、株距3 ~5 cm,每穗(袋)人工均匀撒播一行,严防撒播不均匀及补撒;每隔9或19个穗行设一对照,四周围设保护行和25 m以上的隔离区。
对照、保护行及隔离区均播种同一品种的原种。
播前绘制好田间种植图、专人负责、按图种植、标识清楚、严防错乱。
3.2.2 原种、原种一代田
(1)适(短)期播种:新冬20、邯郸5316均为弱冬性冬小麦品种,要求适期播种,最佳播期为9月25日~10月5日,一般年份10月20日前后播种结束,最晚不得超过10月25日。
(2)种子处理:种子全部采用机械选种,四项标准达到国家标准。
(3)精量播种:自9月25日起播种量为225 kg/hm2,新冬20每推迟3 d播量增加15 kg/hm2,至10月25日播种量为375 kg/hm2;邯郸5316每推迟3 d播量增加7.5 kg/hm2,至10月25日播种量为300 kg/hm2。
(4)播种方法:采用机械条播,行距0.15 m。
(5)播种机管理:播前对可能进入繁种村播种机逐个检查,完全干净清理播种机上残存的异品种麦粒;不经分管村、场领导、技术人员检查播种机不得下地播种。
3.3 田间管理
3.3.1 冬前管理
冬灌应及时适量,从11月5日开始至11月20日结束,防止麦田低洼处积水结冰。
3.3.2 返青期管理
(1)适时追肥浇水:麦田返青后,新冬20视麦田苗情机械追施尿素300 kg/hm2(冬前总茎数900万/hm2以上的麦田可在起身期追施),灌足返青~起身水。
(2)除草:各县麦田的主要危害杂草是麦蒿(阿曼草),自冬小麦起身起至抽穗前要发现一株拨除一株,彻底干净;其它杂草在小麦起身期至拔节前,用2,4-D丁酯
900~1 050 g/hm2,或二甲四氯3 750 g/hm2,或快灭灵45 g,兑水675 kg 喷雾防除,最佳化除时间为3月20日至4月5日。
化除时防止除草剂药液漂移对棉花、瓜、菜等作物产生药害。
喷过除草剂的喷雾器严禁再用于棉花、瓜、菜等双子叶作物田间作业。
3.4 拔节、抽穗、扬花期管理
3.4.1 施肥与灌水
新冬20在3月底4月上旬头水前视起身情况撒施尿素150~300 kg/hm2;邯郸5316则要重施起身-拨节肥,追尿素300~450 kg/hm2;小麦拔节后,麦田不能缺水,要保证麦田湿润,间隔15~20 d灌水1次,灌量达900~1 050方/hm2/次;每次浇水前根据苗情追施尿素45~150 kg/hm2。
3.4.2 叶面追肥
在灌浆期可喷磷酸二氢钾3 000 g/hm2加尿素3 000 g/hm2混合液,既可延长灌浆期,提高千粒重,增加产量,又可减轻干热风的危害。
3.4.3 去杂
5月5日~10日麦田扬花期田间典型杂株、异品种株已表现明显,即开展第1次去杂;5月20日~25日麦田灌桨期品种分离表现明显,根据株高、茎色、叶色、穗型开展第2次去杂,去杂要做到干净彻底,原种田纯度须达99.8%,原种1代田纯度须达99.0%。
3.5 收获
3.5.1 时期
人工用镰刀或割麦机收割,在蜡熟期及时收获;用康拜英收割,应在完熟时及时收获,防止脱(落)粒。
3.5.2 方式
穗行圃、原种圃麦田用康拜英等收割,收割前应干净彻底清洁机械;原种一代种子
村部分种植户如用机械收割,要专人负责,严防患村机械带冬小麦异品种籽粒或高世代同品种籽粒收割。
3.6 拉运、脱粒(打场)、晾晒、堆放、交售、收购
拉运、脱粒(打场)、晾晒。
康拜英收割种子单独晾晒,水分达标后装袋待售;用割麦机收割麦田,要在割麦机进地、脱粒机进场前认真检查、清理,严防混杂;割后在
拉运过程中,如麦子散落地上,则不再装车,而应由农民拿回单独脱粒做粮;麦场
脱粒或打场前,对脱粒或打场机械认真检查、清理,严防混杂;脱粒、扬场后经检
验水份达标后装袋,袋子上应有品种及种子标识。
堆放、交售:装袋麦种有时装袋后即交售、有时存放数日交售,冬小麦株行圃、原
种种子装袋后立即交售,以防混杂;原种一代种子可在农民家中放置一些时间,但
不得有其它冬小麦品种及往年陈粮混合;至少要做到与家中的其它品种、往年陈麦
分开堆放,严防混杂;麦种堆放处应具备防潮、防雨等条件。
收购:麦种收购时由检验员对品种认真签别,对脱粒不净、杂质多的麦种用打米机
脱杂质、土粒后再用精选机精选达到质量要求后装袋、过秤,定量包装后入库;脱
净粒、杂质少的麦种直接用精选机精选达到质量要求后装袋、过秤,定量包装后入库;每袋麦种中要放入1~2张品种标签标明品种、净重、售种农户姓名、收种时间、检验员姓名。
4.1 培训
把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列入地、县科技教材内容,由农技或种子部门技术人员授课;地、县、乡在冬小麦生产各环节召开冬小麦生产现场会,以点带面解决问题、落实措施。
4.2 指导
各县农口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苗情、查病虫害,乡镇干部与农技、种子部门技术人员共同抓好技术措施、投入的落实。
4.3 督促
地区种子管理、种子质量监督检验部门在冬小麦抽穗期、成熟前组织相关人员对各县冬小麦穗行圃、原种圃、原种一代种子田进行初检与复检;县种子管理站在具体督促做好冬小麦穗行圃、原种圃、原种一代种子田间去杂工作的同时,对县冬小麦品种种植情况、大田纯度进行调查,为冬小麦品种更新更换提供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