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三一轮复习 第一讲受力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一轮第一讲基础力分析
一、整体法与隔离法
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楔形物块A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B,B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B,使之匀速上滑.在B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A始终保持静止.下列关于A、B物块相互间作用力的描述正确的有()
A.B对A的的作用力大小为mg-F
B.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F
C.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cos θ
D.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为Mg+mg-F sin θ
2.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面上,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
轮与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A.B受到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B.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
C.不论B、C间摩擦力大小、方向如何,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
D.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与B、C的总重力大小相等
二、摩擦力大小和计算
1、如图所示,轻绳两端分别与A、C两物体相连接,m A=1 kg,m B=2 kg,m C=3 kg,物体
A、B、C之间及C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若要用力将C物体拉动,则作用在C物体上水平向左的拉力最小为(取g=10 m/s2)()
A.6 N B.8 N C.10 N D.12 N
三、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向右滑行,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F 的作用,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
A.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
B.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M)g
C.当F>μ2(m+M)g时,长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长木板都不可能
2、木块A、B分别重50 N和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 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 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如图所示.现将F=1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 N
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 N
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 N
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 N
四、过程分析法
1、长直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个木块,如图所示,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即木板与地面的夹角α变大),另一端不动,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随角度α的变化图象是下列图中的()
五、物体平衡分析
1.如图所示,一条细绳跨过定滑轮连接物体A、B,A悬挂起来,B穿在一根竖直杆上,两物体均保持静止,不计绳与滑轮、B与竖直杆间的摩擦,已知绳与竖直杆间的夹角为θ,则物体A、B的质量之比m A∶m B等于()
A.cos θ∶1 B.1∶cos θ
C.tan θ∶1 D.1∶sin θ
2.如图所示,将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内壁光滑、半径为R的半球形容器底部
O′处(O为球心),弹簧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小球静止于P点.已知容器与
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OP 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为θ=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水平面对容器有向右的摩擦力
B .轻弹簧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1
2mg
C .容器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mg
D .弹簧原长为R +mg
k
3、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两物体通过一段绳与两个滑轮连在一起,质量分别为m 1、m 2,悬
点a 、b 间的距离远大于滑轮的直径,不计一切摩擦,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由图可知
( )
A .α一定等于β
B .m 1一定大于m 2
C .m 1一定小于2m 2
D .m 1可能大于2m 2
4、如图所示,轻绳AD 跨过固定在水平横梁BC 右端的定滑轮挂住一个质量为10 kg 的物体,
∠ACB =30°,g 取10 m/s 2,求:
(1)轻绳AC 段的张力F AC 的大小;
(2)横梁BC 对C 端的支持力的大小及方向. 六、弹力分析
1.如图所示,一光滑的半圆形碗固定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 1的小球用轻绳跨过光滑碗连接质量分别为m 2和m 3的物体,平衡时小球恰好与碗之间没有弹力作用,两绳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60°、30°,则m 1、m 2、m 3的比值为( )
A .1∶2∶3
B .2∶3∶1
C .2∶1∶1
D .2∶1∶3
2.如图所示,轻杆BC 的C 点用光滑铰链与墙壁固定,杆的B 点通过水平细绳AB 使杆与竖直墙壁保持30°的夹角.若在B 点悬挂一个定滑轮(不计重力),某人用它匀速地提起重
物.已知重物的质量m =30 kg ,人的质量M =50 kg ,g 取10 m/s 2.试求:
(1)此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的大小; (2)轻杆BC 和绳AB 所受力的大小.
3.三个质量均为1 kg 的相同木块a 、b 、c 和两个劲度系数均为500 N /m 的相同轻弹簧p 、q 用轻绳连接,如图所示,其中a 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时p 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力F 缓慢地向左拉p 弹簧的左端,直到c 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g 取10 m/s 2.该过程p 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
( )
A .4 cm
B .6 cm
C .8 cm
D .10 cm
一、力的合成
1、如图所示,A 、B 为竖直墙面上等高的两点,AO 、BO 为长度相等的两根轻绳,CO 为轻杆.光滑转轴C 在AB 中点D 的正下方,A 、O 、B 在同一水平面内.∠AOB =120°,∠COD =60°.若在O 点处悬挂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则平衡后绳AO 所受的拉力和杆CO 所受的压力分别为
( )
A.
33mg 23
3
mg B .mg 1
2mg
C.233mg 33
mg D.1
2
mg mg 二、力的分解
1、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50 N ,分力F 1的方向与合力F 的方向成30°角,分力F 2的大小为30 N .则
( )
A .F 1的大小是唯一的
B .F 2的方向是唯一的
C .F 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
D .F 2可取任意方向
2、重为G 1=8 N 的砝码悬挂在轻绳P A 和PB 的结点上.P A 偏离竖直方向37°角,PB 在水平方向,且连在重力为G 2=100 N 的木块上,木块静止于倾角为θ=37°的斜面上,如图所示.试求: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和木块所受斜面的弹力大小.
3、如图所示,A、B都是重物,A被绕过小滑轮P的细线悬挂着,B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
小滑轮P被一根斜短线系于天花板上的O点;O′是三根线的结点,bO′水平拉着B 物体,c O′沿竖直方向拉着弹簧;弹簧、细线、小滑轮的重力和细线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均可忽略,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悬挂小滑轮的斜线OP的张力是20 3 N,g 取10 m/s2,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簧的弹力为10 N B.重物A的质量为2 kg
C.桌面对B物体的摩擦力为10 3 N D.OP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
三、恒力与方向不变力问题
1、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小球用轻绳悬于O点,用力F拉住小球,使轻绳保持偏离竖直方向60°角且不变,当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时F最小,则θ、F的值分别为()
A.0°,G B.30°,
3
2G C.60°,G D.90°,
1
2G
2、(2019全国一19多选)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

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N。

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N,直至悬挂N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

已知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A. 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
B. M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C. 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D. 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
3、(2016全国二)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
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
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
四、综合应用
1.如图所示,两滑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一细线相连,轻杆OA、OB搁在滑块上,且可绕铰链O自由转动,两杆长度相等,夹角为θ,当竖直向下的力F作用在铰链上时,滑块间细线的张力为多大?
2.据《城市快报》报道,北宁动物园门前,李师傅用牙齿死死咬住长绳的一端,将停放着的
一辆小卡车缓慢拉动,如图所示.小华同学看完表演后做了如下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李师傅选择斜向上拉可以减少车对地面的正压力,从而减少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力B.李师傅选择斜向上拉可以减少人对地面的正压力,从而减少人与地面间的摩擦力C.车被拉动的过程中,绳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绳的拉力
D.若将绳系在车顶斜向下拉,拉动汽车将更容易
一、图像法与极值判断
1.如图所示,物体在沿粗糙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F逐渐增大到物体即将相对于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可能()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2.如图所示,形状和质量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柱体a 、b 靠在一起,表面光滑,重力为G ,其
中b 的下半部刚好固定在水平面MN 的下方,上边露出另一半,a 静止在平面上.现过a 的轴心施以水平作用力F ,可缓慢的将a 拉离平面一直滑到b 的顶端,对该过程分析,则应有
( )
A .拉力F 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是G
B .开始时拉力F 最大为3G ,以后逐渐减小为0
C .a 、b 间的压力开始最大为2G ,而后逐渐减小到G
D .a 、b 间的压力由0逐渐增大,最大为G
3、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小球A 、B 用两根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后悬挂于O 点,在外力F 的作用下,小球A 、B 处于静止状态.若要使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悬线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保持30°不变,则外力F 的大小
( )
A .可能为
3
3
mg B .可能为
52
mg C .可能为2mg D .一定为mg
二、整体法与隔离法
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斜面体A 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用轻绳拴住质量为m 的小球B 置于斜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斜面倾角θ=30°,轻绳与斜面平行且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不计小球与斜面间的摩擦,则
( )
A .斜面体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mg
B .轻绳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1
2mg
C .斜面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为(M +m )g
D .斜面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34
mg
2、如图所示,在恒力F 作用下,a 、b 两物体一起沿粗糙竖直墙面匀速向上运动,则关于它们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一定受到4个力
B .b 可能受到4个力
C .a 与墙壁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
D .a 与b 之间一定有摩擦力
3、如图所示,A 、B 、C 、D 四个人做杂技表演,B 站在A 的肩上,双手拉着C 和D ,A 撑开双手水平支持着C 和D .若四个人的质量均为m ,他们的臂长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A 手掌与C 、D 身体间的摩擦.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 .A 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4mg
B .B 受到A 的支持力为3mg
C .B 受到C 的拉力约为23
3mg
D .C 受到A 的推力约为23
3
mg
4、如图所示,两个截面半径均为r 、质量均为m 的半圆柱体A 、B 放在粗糙水平面上,A 、
B 截面圆心间的距离为l .在A 、B 上放一个截面半径为r 、质量为2m 的光滑圆柱体
C ,A 、B 、C 始终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 )
A .
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3mg B .地面对A 的作用力沿A
C 方向 C .l 越小,A 、C 间的弹力越小
D .l 越小,地面对A 、B 的摩擦力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