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巴彦淖尔市2024届中考物理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包头市、巴彦淖尔市2024届中考物理全真模拟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不带电,使B带负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减小
B.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A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减小
C.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B流向A,A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D.B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A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
2.如图是一个光滑的轨道.某小球从轨道的O点出发,由静止开始下滑,小球始终没有离开轨道,你认为小球最远可以运动到
A.a点B.b点
C.c点D.d点
3.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速度越大越难以停下来,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队获胜,说明甲队拉乙队的力大于乙队拉甲队的力
C.推门时手离门轴越远越省力,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汽车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
但房子总处于静止状态
4.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装置是用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
B.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该装置相同
C.闭合开关,金属棒ab运动,此过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将磁铁N、S极对调,同时改变金属棒ab中电流的方向,金属棒ab的运动方向也会改变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键闭合后,不会造成元件损坏的是()
A.B.
C.D.
6.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了溪流
B.盛夏,从冰箱里取出的棒冰周围出现“白气”
C.金秋,清晨的雾气在太阳的照射下渐渐散去
D.寒冬,美丽壮观的冰雕作品逐渐变小
7.关于“水”这种物质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老子》中有这样的描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初春,河流中冰雪消融
B.仲夏,草叶间露珠晶莹
C.深秋、枝头上挂满白霜
D.寒冬,窗玻上冰花剔透
8.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S闭合,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电流表示数突然减小但不为零.用电压表检测,当电压表接a、b两点时,电压表有示数;接b、c两点时,电压表无示数,则故障是
A.开关S接触不良B.ac导线断路
C.R1断路D.R2断路
9.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5°,折射角可能为
A.0°B.32°C.45°D.65°
10.2018年5月21日,我国“鹊桥”号卫星由长征火箭发射升空,将搭建地月信息联通之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升空时没有惯性
B.卫星进入轨道后靠电磁波与地面联系
C.火箭加速上升,其动能保持不变
D.火箭发动机采用热值小的燃料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1.关于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底面削平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这是大气压的作用
B.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瓶中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C.金属管装有少量乙醚,迅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可使管内的乙醚温度升高
D.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此冲程中有燃气的内能转换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12.2018年春晚节目中48位多国跳伞家共同跳伞,首次超越极限、挑战难度,从5500米高空跳下,在天空中组成巨大的“福”字,如图所示.镜头跟踪呈现了这一跳伞奇迹的全过程,让我们看到空中的“福”是如此摄人心魄、华丽壮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跳伞家在天空中组成巨大的“福”字时必须保持相对静止
B.他们看到大地扑面而来是以自身为参照物
C.在降落过程中,他们的惯性越来越大
D.跟踪呈现这一跳伞奇迹全过程的摄像机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工作的
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在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 4A,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为2W,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当滑片P在某一端点时,此时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为0. 9W,电压表示数变化了2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源电压为9V
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Ω
C.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12. 5Ω
D.滑片P在最右端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1. 8W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14.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随着水位的不断升高,音调逐渐_____(填“升高”或“降低”).
15.如图是2018年4月8日在溱湖湿地公园展示的“水上飞人”极限运动,人利用脚上装置喷水产生的动力,可以实现在水面之上腾空而起;通过手动控制喷水,用于稳定空中飞行姿态,若人和喷水装置的总质量为150kg,人在空中静止时所受动力大小是_______(g取10N/kg),方向是_______,水上飞人欲向左飞行,应将手动控制的喷嘴朝向_______(选填“左侧”或“右侧")喷水.
16.如图所示是“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实验时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测力计,由图可知拉
力大小为_____N,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8cm;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_____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7.物理实验中,经常需要进行测量与读数,根据图示将实验读数填在相应横线上:物体A的长度为___cm;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电能表的读数为_____kW•h;秒表的读数_____s。
18.我校师生为了庆祝元且,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部署特地举行了大型文艺汇演.刘明同学弹奏电吉他时不停地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9分)
19.2018年初,一场寒潮席卷河南,某学校实验小组的学生对智能供暖展开了探究,设计了一个智能供暖器,电路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为220V,R1和R2是两个供热电阻丝,S1、S2是温控开关,工作过程如下:当气温低于25℃时,S1、S2都闭合当气温等于或高于25℃时,S2断开,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A,电阻丝R1的电功率为20W(忽略温度对电阻丝的影响).求:
(1)电阻丝R2的阻值是多少?
(2)当气温低于25℃时,电路工作0.5h消耗的电能是多少千瓦时?
20.如图是某家用电热水器的简化电路图,温控开关S可根据水温自动切换到加热和保温两种状态,R1、R2是发热电阻,热水器主要参数如下表.热水器正常加热35min,可使满箱水的温度从25℃升高到55℃.求:
额定电压220V 容积30L
加热功率2000W 保温功率800W
(1)热水器处于保温状态时,电路中的电流;(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R1的阻值;
(3)在上述加热任务中,水吸收的热量;
(4)在上述加热任务中,热水器的加热效率.
21.如图所示,手用1F的力直接将物体A匀速提升h,做功300J,若借助长1.5m的斜面用力2F把A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斜面的机械效率是40%。
求:(1)力2F做的功;物体A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大小。
五、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22.在图中虚线框内标出电源右端的极性(“+”或“–”)和静止小磁针的N极.
(_______)
23.闭合开关,螺线管右侧的小磁针立即转动,最后静止时N极指向螺线管,如图所示,请画出螺线管上的导线环绕图示.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24.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_____相同的水
和煤油(ρ水>ρ煤油).选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其目的是为了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_____.水和煤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甲可判断出b物质是_____,根据图乙可判断出_____的吸热能力强.
25.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
()1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原理制成的.
()2从图乙中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______℃,说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______(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3水在沸腾过程中,图a、b所示的是观察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______(填“a”或“b”)
()4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并看到有“白气”不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
()5该同学按实验步骤进行了正确操作,但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这段时间过长,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写出一种原因即可),解决的办法是______.
26.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实验中,小涵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在连接电路中,开关应该处于______(选填“闭合”或“断开”)状态.根据如图
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她发现两只灯泡都不亮,且电压表示数为0,若只有L1或L2中的一处发生故障,则故障是_______(选填“L1开路”、“L1短路”、“L2开路”、“L2短路”).故障排除后,小涵选用不同的灯泡,完成了三次
实验,并记录了数据.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为: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______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B
【解题分析】
A.A不带电,B带负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B上的部分负电荷会转移到A上,因此验电器B带的电量减小,张角减小,故A错误;
BC.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因此电流方向是由A到B,验电器B带的电量减小,张角减小,验电器A带的电量增大,张角增大,故B正确,C错误;
D.金属导体导电是带负电的自由电子的移动,正电荷不移动,故D错误.
2、C
【解题分析】
本实验中,由于轨道是光滑的,没有摩擦力,所以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故小球从O点由静止释放,始终没有离开轨道,最远可以滚到与O点等高的c点,故选C。
3、C
【解题分析】
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题目详解】
A、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所以汽车速度越大越难以停下来,不能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故A错误;
B、甲拉乙的力和乙拉甲的力是相互作用力,故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甲方胜了乙方,是因为甲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乙的最大静摩擦力,故B错误;
C、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C正确;
D、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所以汽车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
房子同样如此。
故D错误。
故选:C。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惯性等知识,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难点是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得内容,由此题的知识我们可以知道,在拔河比赛中要挑选一些体重大的同学,以增加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4、B
【解题分析】
AB.由于实验图中有电源,所以探究的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情况,即是电动机的原理,故A错误、B正确;
C.通电导体在磁场运动时,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误;
D.通电导体运动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电流的方向有关,将磁铁N、S极对调,同时改变金属棒ab中电流的方向,所以,金属棒ab的运动方向不变,故D错误。
5、C
【解题分析】
电压表应并联在用电器两端,可以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电流表必须与用电器串联,不能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
电流表和电压表都要求电流要“正进负出”。
同时注意电源短路是不能出现的。
【题目详解】
A、图中电压表与灯L2并联,但接线柱接反了,指针会出现反偏,容易损坏电压表,不合题意;
B、图中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但接线柱接反了,指针会出现反偏,容易损坏电流表,不合题意;
C、图中两灯泡并联,工作时互不影响,开关在干路可控制两只灯泡,连接正确,符合题意;
D、图中电键闭合后,形成电源短路,会损坏电源,不合题意。
故选:C。
【题目点拨】
本题中涉及到了我们在连接电路时容易出现的一些错误连接,并注意分析这种错误所对应可能出现的后果,有一定综
合性。
6、D
【解题分析】
A. 初春,冰雪消融汇成了溪流是熔化现象,故A错误;
B. 盛夏,从冰箱里取出的棒冰周围出现“白气”,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
C. 金秋,清晨的雾气在太阳的照射下渐渐散去,是汽化现象,故C错误;
D. 寒冬,美丽壮观的冰雕作品逐渐变小,是冰直接升华成了水蒸气,故D正确.故选D.
7、A
【解题分析】
A、冰雪消融,是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吸收热量,故A符合题意.
B、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
D、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
8、B
【解题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闭合,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开关S闭合一段时间后,电流表示数突然减小,则电路故障为某处断路:当电压表接a、b两点时,电压表有示数,说明a到电源的负极与b到电源的正极之间是接通的;当电压表接b、c两点时,电压表无示数,说明c到电源的负极与b到电源的正极之间有断路.由上知a到电源的负极、b到电源的正极之间是接通的,故ac间导线出现了断路.
9、B
【解题分析】
因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若入射角为45°,则折射角一定大于0°,小于45°.故B可能正确,ACD 一定错误.故选B.
【题目点拨】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0、B
【解题分析】
惯性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所有的物体都有惯性,故A错误;卫星是通过接收与发射电磁波与地面互相传递信息的,故B正确;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是:质量、速度。
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火箭加速上升,质量不变,速度增大,所以动能增大,故C错误;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
值,;火箭发动机的质量尽量要小,所以应采用热值大的燃料,故D 错误,故选B 。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的是与火箭升空有关的物理知识,以及电磁波的传播,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生产的联系。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1、CD
【解题分析】
A .两个底面削平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两个底面削平的铅块之间有力的作用,从而表明分子间存在引力,A 说法错误;
B .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 说法错误;
C .金属管装有少量乙醚,迅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克服阻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可使管内的乙醚温度升高,C 说法正确;
D .活塞向下运动,两气门关闭,故这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此冲程中有燃气的内能转换化为活塞的机械能,D 说法正确;
12、AB
【解题分析】
A .跳伞家在天空中组成巨大的“福”字时必须保持运动速度、方向均相同,即保持相对静止,故A 正确;
B .跳伞家以自身为参照物,则跳伞家与地面越来越近,才有“大地扑面而来”的感觉,故B 正确;
C .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不随速度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跳伞家在降落过程中,他们的惯性不变,故C 错误;
D .跟踪呈现这一跳伞奇迹全过程的摄像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工作的,故D 错误.
13、AC
【解题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P 在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4A ,小灯泡的功率为2W ,灯泡正常发光,根据P=UI 得2W 5V 0.4A P U I =
== 则灯泡两端电压为5V ,根据5V 12.50.4A
U R I ===Ω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12.5Ω,C 选项正确;当滑片P 在某一端点时,此时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为0. 9W ,电功率减小了,故可以判断电压表示数变化了2V ,也就是电压表减小了2V ,同时可以得出滑动变阻器移到了最右端,原来灯泡两端电压为5V ,减小了2V ,此时灯泡两端电压为5V-2V=3V ,根据P =UI ,可计算出此时电流为0.3A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得,电源的电压:U = 3V+0.3A ×R 滑-----------①,当滑片P 移到中点时,灯泡两端的电压U L ′=5V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4A ,电源的电压:U =5V+0.4A ×2
R 滑-----------②,解得:R 滑=20Ω,故B 错误;电源的电压U = 3V+0.3A ×20Ω=9V ,故A
正确;滑片P在最右端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UI=9V×0.3A=2.7W,故D错误.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14、升高
【解题分析】
音调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水越多,瓶内的空气柱越短,振动频率越高;因此随着水位的不断升高,音调逐渐升高.点睛:物体振动频率决定音调的高低,而振动频率与物体本身有关,通常越短越小的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
15、1500竖直向上右侧
【解题分析】
解:(1)人在空中静止时受重力和喷水装置产生的动力作用,二力是一对平衡力,则大小F=G=mg=150kg×10N/kg =1500N;方向是竖直向上;(2)水上飞人”欲向左侧飞行,则喷水装置应产生向左的动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应将手动控制的喷嘴朝向右侧喷水。
点睛:(1)二力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知道人和喷水装置的总质量用公式G=mg求出的重力。
(2)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答即可。
16、2.40.4883.3%
【解题分析】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F=2.4N;
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Gh=6N×0.08m=0.48J;
拉力移动距离:s=nh=3×8cm=24cm=0.24m,
拉力做的总功为W总=Fs=2.4N×0.24m=0.576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83.3%。
17、1.50 23 235.6 157.5
【解题分析】
由图所示刻度尺可知,其分度值是1mm,测量的起点是3.00cm,木块的末端对的刻度是4.50cm,所以物体A的长度是4.50cm﹣3.00cm=1.50cm;
由图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25”在“20”的上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所以显示的温度高于0℃,为23℃;
由图所示电能表可知,其示数为235.6kW•h;
由图所示中间表盘的指针在2和3中间偏向“6”一侧;周围表盘的指针在37.5s处,所以此时为2′37.5″=157.5s。
18、音调
【解题分析】
弹奏吉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从而改变了琴弦振动的快慢,也就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9分)
19、见解析所示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1)S2断开,此时R1和R2是串联的,U=220V,电流表的示数为I=lA,电阻丝R1的电功率为P1=20W,则R=U/I=220V/1A=220Ω,,R2=R-R1=220Ω-20Ω=200Ω.(2)当气温低于25℃时,S1、S2都闭合,R1=20Ω接入电路,时间t=1.5h,则,W=Pt=2.42kW×1.5h=3.63kW·h.
【考点定位】电路的综合计算.
20、(1)3.6A;(2)24.2Ω;(3)3.78×106J;(4)90%.
【解题分析】
(1)根据P=UI可得,保温状态时的电流:I保温=
800W
220V
P
U
=
保温≈3.6A;
(2)开关S与a触点连接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此时电路的电阻最小,由
2
U
P
R
=可知,电路的总功率最大,
处于加热状态,R1的阻值:R1=
22
(220V)
=
2000W
U
P
加热
=24.2Ω;
(3)满箱水中水的体积:V=30L=30dm3=0.03m3,
水的质量:m=ρV=1.0×103kg/m3×0.03m3=30kg,
则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J/(kg•℃)×30kg×(55℃﹣25℃)=3.78×106J;(4)加热状态下,热水器正常工作35min需消耗电能:W=P加热t′=2000W×35×60s=4.2×106J,
热水器的加热效率:η=Q
W
吸×100%=
6
6
3.7810J
4.210J
⨯
⨯
×100%=90%.
答:(1)热水器处于保温状态时,电路中的电流为3.6A;(2)R1的阻值24.2Ω;
(3)在上述加热任务中,水吸收的热量为3.78×106J;(4)在上述加热任务中,热水器的加热效率为90%.21、(1)750J(2)300N
【解题分析】
(1)由100%W W η=⨯有用
总
可得,力2F 做的功为总功 300J 750J 40%
W W η===有用总。
(2)由题,借助斜面将物体匀速提升,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额外功,则
750J 300J 450J W W W =-=-=额总有用,
所以摩擦力的大小450J 300N 1.5m
W f s ===额。
答:(1)力2F 做的功为750J ;(2)物体A 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300N ;
五、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22、
【解题分析】
已知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N 极,右端为S 极.根据右手螺旋定则,伸出右手,使右手大拇指指向通电螺线管的N 极(左端),则四指弯曲所指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即电流是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向右端的,所以电源的左端为正极,右端为负极.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小磁针的左端为N 极,右端为S 极.
如图所示:
23、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以判断螺线管的右端是N 极,左端是S 极;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指向N 极,四指就是电流方向,可以判断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如上图所示.
【考点定位】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24、质量吸收的热量相等煤油a(水)
【解题分析】
(1)因为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应保证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所以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2)由图甲可知,两种液体的体积:V a<V b;由ρ=m
V
得,液体的体积:V=
m
ρ,因为ρ水>ρ煤油,质量相同时,V水
<V煤油,故可判断出a物质是水,b物质是煤油.由图乙可知,在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a物质的加热时间长,说明a物质吸收的热量比b物质吸收的热量多,所以a物质(水)的吸热能力强.
【题目点拨】
(1)本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应控制的物理量有:质量、吸收的热量;用相同的热源对液体加热,液体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
(2)①不同的物质质量相同时,物质的体积与密度成反比;②在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的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多的物质,其吸热能力强.
25、热胀冷缩97 小于a不变液化水的质量太大减少水的质量
【解题分析】
()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从图乙中可知,水温达到97℃时,不再升高,说明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97℃,因为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所以说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3水在沸腾过程中,图a、b所示的是观察到的两种情景,沸腾前气泡上升过程中是变小的,沸腾后气泡上升变大,所以水沸腾时的情景为a图.
()4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而温度将不变,是沸腾的主要特点;看到有“白气”不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上升过程中周围温度降低,即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小水珠.
()5加热时间长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从水吸热考虑,可能是水的质量大,升高时吸热多,所以时间长;解决办法减小水的质量即可;也可能是水的初温低,办法是用温度较高的热水实验;
从酒精灯的放热考虑,可能是火焰小,调大火焰,同时注意调整装置用外焰加热.
26、断开2L开路等于
【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