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生产与消费-2018年高考政治母题题源系列(解析版)
专题02 生产、劳动与经营(高考押题)-2018年高考政治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解析版)
![专题02 生产、劳动与经营(高考押题)-2018年高考政治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ba65f12da32d7375a417805a.png)
1.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为贯彻落实这一精神,政府应该()①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分配工作②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③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多方式就业和创业④破除妨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弊端,使其都有发展机会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劳动和就业的知识。
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需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需要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②④符合题意;政府分配高校毕业生工作,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①排除;③的主体是劳动者,而不是政府,排除。
故答案选C。
2.“今天,你跑步了吗?”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的改变,“跑步经济”悄然兴起,随之带来的是人们对运动手表和智能手环等科技产品的热烈追捧。
材料表明①市场需求对生产有调整和导向作用②产品开发要满足消费者的求异心理③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创造了动力④消费方式的变化提高了消费水平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B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
2017年2月6日,国务院对外公布《“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
中央积极促进就业有利于()①完善劳动力市场,畅通就业信息②社会财富增加和劳动者全面发展③确保劳动者实现就业,改善民生④劳动力资源与生产资料有机结合【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劳动和就业的知识。
选项①是促进就业的措施,不是作用,排除;③中“确保”说法太绝对,排除。
选项②④均属于中央积极促进就业的意义,故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
4.图中所显示的是2017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分类同比涨跌幅,由此判断正确的是①生产决定消费,我国经济发展平稳运行,总体水平提高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人们的当前可支配收入提高③物价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人们的生活水平会大大下降④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应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④【答案】A5.2017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
【高三政治试题精选】2018年高考政治第一轮经济生活多彩的消费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及解析
![【高三政治试题精选】2018年高考政治第一轮经济生活多彩的消费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eba2e05fbfc77da269b128.png)
2018年高考政治第一轮经济生活多彩的消费测试题及参考
答案及解析
2018年高考政治第一轮经济生活多彩的消费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8年高考政治第一轮经济生活多彩的消费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及解析
c 经济生活第三多彩的消费
一、选择题
1、(2018年福建卷28.)假定其他条不变,在一般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与图10曲线反映的变动关系相一致的是
A.X轴为税率轴为财政收入
B.X轴为居民收入轴为商品房价格
c.X轴为商品价格总额轴为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D.X轴由经济增长率轴为失业率
2、(2018年四川卷35)人们通常把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称为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离我们很近,
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使用环保购物袋、教材循环利用、废物再利用善等都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这说明
①消费行为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
②家庭要超前消费,防止消费滞后
③要改变消费习惯,提倡绿色消费
④低碳生活要导致消费球平的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3、(09江苏卷8)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被视为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轿车正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
这说明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c.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D.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
4、(09北京卷29)数据、图形、表格是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
北京市下调交车车票价格,乘坐交车的人次增加,能够正确反映。
生产与消费-2019年高考政治母题题源系列(解析版)
![生产与消费-2019年高考政治母题题源系列(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7403aa4dd36a32d72758180.png)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1 专题04 生产与消费【母题来源】2019年高考浙江4月【母题题文】在“互联网+”时代,基于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共享经济快速发展,网约车、在线短租、共享医疗等新业态层出不穷,改变了人们的衣食住行。
2018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达2.9万亿元,同比增长41.6%。
这表明①消费推动技术进步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 ③经济结构实现了战略性调整④创新给经济发展带来新动能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D【试题解析】基于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共享经济快速发展,网约车、在线短租、共享医疗等新业态层出不穷,改变了人们的衣食住行,说明了生产决定消费方式,②说法正确;2018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达2.9万亿元,同比增长41.6%,说明了创新给经济发展带来新动能,④说法正确。
材料中强调的是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没有体现出消费的反作用,相反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消费,①排除;③中,经济结构实现了战略性调整不符合事实,故排除。
本题选择D 。
【命题意图】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特别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对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的考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即科学精神;在学习中,准确认识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当前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即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
【命题方向】这类题的材料通常与社会与生活息息相关。
从知识考查看,主要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兼顾考查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措施;从试题类型来看,选择题以体现类为主,非选择题以意义类为主,立足考查学生的信息解读和知识运用能力。
问题设计严格依据《高考大纲》,知识源于教材,最终都是用政治知识解决问题。
2018年高考政治-生活与消费-专题练习(一)-答案
![2018年高考政治-生活与消费-专题练习(一)-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8072d6551810a6f52486cf.png)
生活与消费答案1~5.ACBCC 6~10.ADBBA 11~12.CC13.(1)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水平、人们收入的增加。
要提高消费水平就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2)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缩小收入差距,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因此,要提高总体社会消费水平就必须缩小收入差距,关注社会低收入者、弱势群体,实现社会公平,使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3)人们要树立正确、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
坚持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坚持理性消费,避免盲目消费;坚持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协调发展;提倡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4)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14.(1)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水平、人们收入的增加。
要提高消费水平就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2)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缩小收入差距,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因此,要提高总体社会消费水平就必须缩小收入差距,关注社会低收入者、弱势群体,实现社会公平,使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3)人们要树立正确、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
坚持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坚持理性消费,避免盲目消费;坚持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协调发展;提倡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4)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生活与消费解析1.【解析】选A.本题考查货币的本质。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可以与其他一切商品进行交换,这使货币能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满足人们的需要,故A正确。
B、C都错在“一切”上。
最新-2018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新课标)解析 精品
![最新-2018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新课标)解析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9d1651e0700abb68a982fb34.png)
2018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新课标)解析12.2018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
产量为10万件。
如果2018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8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A.1452万元B.1320万元C.1210万元D.1100万元【命题立意】本题通过经济指标的对比,考查考生的商品价格知识,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整合的能力、将所学知识与考试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联系的能力。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可分三步:首先,根据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计算出2018年价值总量,即132元×10万件=1320(万元);其次,根据2110年单位产品价值量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计算出2018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即132÷(1+20%)=110(元)。
再根据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和2018年商品数量,计算出2018年该企业产品数量,即10(万件)×(1+10%)=11(万件);最后,计算出2018年该企业价值总量,即110元×11(万件)=1210(万元)【参考答案】C【知识分布】《经济生活》第二课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13. 2018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出口产品是为国外品牌加工生产的,中国企业只能赚取微薄的代工费,绝大部分利润由品牌持有者获得。
这说明A.自主品牌建设是中国企业提高出口利润的重要经验B.中国企业出口盈利水平高低取决于是否拥有核心技术C.品牌竞争已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最重要的方式D.强大的制造能力是中国企业出口的核心竞争力【命题立意】本题以中国企业为国外品牌加工生产产品为背景,考查考生的企业经营知识,着重考查考生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
【解题思路】企业的竞争优势有多种,品牌竞争是重要优势之一。
2018高考文综政治试题解析(全国Ⅰ卷)
![2018高考文综政治试题解析(全国Ⅰ卷)](https://img.taocdn.com/s3/m/fe043b2d0b4c2e3f57276333.png)
2018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全国卷Ⅰ卷)及解析(保留试题在文综卷中的原题号)12.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生产该商品相关的判断如表1所示序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商品价值总量①缩短降低增加不变②缩短降低增加增加③不变增加降低不变④不变降低增加增加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社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与商品数量成正比,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13.企业聚焦品牌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控制产品企划和营销网络,将“设计、生产、运输配送”环节外包,与供应商、加工商和物流企业建立联盟,通过联合开发产品、数据共享,加快市场反应速度。
该模式体现的企业经营理念是①整合上下游资源,实现优势互补②通过专业化分工,提高效率③通过兼并收购,扩大企业规模④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利润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环节外包、建立联盟、资源共享旨在整合资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提高效率,①②入选;题干未涉及兼并、规模问题,③排除;该模式不是为了增加市场份额,也不一定带来如是效果,④排除。
14.我国快递业竞争日趋激烈,快递服务平均单价连续6年下滑,2017年下降至12.37元。
在此背景下,若其他条件不变,能引起快递市场供给曲线从S到S¹(见图4)的是①放宽市场准入,吸引外商投资②工资成本上涨,管理费用增加③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劳动效率④网民人数上升,网购数量增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图4表达的意思是价格不变,供给增加。
工资成本上涨,管理费用增加会导致缩小生产规模,减少供给,含②的选项排除;放宽市场准入,吸引投资,运用科技,提高效率均可促进供给增加,①③入选;④可看作供给增加和其他因素(科技进步、消费方式转变)作用的结果和表现,但不一定能促进供给增加(设若快递行业产能过剩,即便需求增加,价格仍可能处于低位,就不能促进供给增加)。
2018年高考政治-生活与消费-专题练习-答案
![2018年高考政治-生活与消费-专题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8921ca9e31433238689331.png)
生活与消费答案1~5.DBAAD 6~9.BCBA生活与消费解析1.【解析】选D.材料揭示了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和贮藏手段职能之间的关系。
由题意可知,由于货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从而使货币被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这说明贮藏手段职能是从流通手段职能衍生而来的,①③符合题意,排除④。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贮藏手段职能不是货币的基本职能,②错误。
2.【解析】选B.在门票定价中,没有发生实际的商品交换,因此货币执行的是价值尺度职能而不是流通手段职能,也不是必须使用世界货币,③④正确,①②不选。
3.【解析】选A.首先,1美元兑换人民币数量下降,说明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企业出口,因此可以排除C.D;其次,利润变化的计算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计算利润变化情况:(6.27×24-144)-(6.32×24-144);第二步,计算利润率变化情况:[(6.27×24-144)-(6.32×24-144)]÷144×100%。
4.【解析】选A.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有助于我国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
A正确且符合题意;具有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金银条块或金属铸币,人民币不具有贮藏手段职能,B说法错误;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并不能增强人民币国际市场购买力,D不符合题意;C正确但与题意无关,应排除。
5.【解析】选D.图片显示,等量美元兑换的人民币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表明人民币总体贬值,这会使我国出口产品的美元价格下降,有利于我国产品出口,同时使国外产品的人民币价格上升,不利于我国的进口。
故选D项。
6.【解析】选B.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材料中的甲、乙、丙、丁四个厂家的个别劳动时间不同,但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相同的,甲的生产效率比较低,①不选;②不选,因为材料中丙和丁的生产效率较高,所以丙和丁的获利较大;③④正确。
专题04 市场经济-2018年高考政治母题题源系列(原卷版)
![专题04 市场经济-2018年高考政治母题题源系列(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cf0e3820a6c30c2259019e36.png)
母题四:市场经济母题一.(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试题全国卷Ⅰ14)我国快递业竞争日趋激烈,快递服务平均单价连续6年下滑,2017年降至12.37元。
在此背景下,若其他条件不变,能引起快递市场供给曲线从S移动到S‵(见图4)的是图4①放宽市场准入,吸引外商投资②工资成本上涨,管理费用增加③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劳动效率④网民人数上升,网购数量增加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母题二、(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试题江苏卷18)证监会针对内幕交易,利用大数据筛查异常交易线索,本着“零容忍” “全覆盖”“无死角”的原则从严监管,2017年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224件,罚没款金额74.79亿元,市场禁入44人。
上述举措旨在①提高资本市场交易效率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③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④消除资本市场投资风险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的了解,懂得市场经济的特点和缺陷类,懂得再在市场经济中,国家如何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考试方向】今后命题以材料题为主,难度略有增加,而且综合性会增强。
【得分要点】对市场调节作用要一分为二地去看,不能简单认为市场调节是万能的。
正确区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科学的宏观调控:国家宏观调控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国家宏观调控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主要是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手段的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1.“S型曲线”理论是指每一种技术的增长都是一条条独立的“S型曲线”,当旧动能增长乏力的时候,新的动能异军突起,就能够支撑起新的发展。
“S型曲线”理论给各级政府的经济学启示是()①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②政府对企业提供政策扶持,消除企业技术转换更迭的一切障碍③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对传统产业扶持力度④科学宏观调控,促进新技术尽快进入成长期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2.某地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灌区科学确定用水指标,颁发用水权证;适当提高水价,实行定额之内用水奖励,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以财政为主、水费收入等为辅,筹集资金改造量水设施,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
2018年高考政治试卷(新课标2)(解析)
![2018年高考政治试卷(新课标2)(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390424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c.png)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政治试卷(新课标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甲、乙、丙是三种相关商品,当甲的价格上升后,乙与丙的需求变动如图所示。
这表明()①甲与乙是互补品②甲与乙是替代品③甲与丙是替代品④甲与丙是互补品⑤乙与丙是替代品⑥乙与丙是互补品A.①③B.②④C.②⑤D.④⑥【考点】2C: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价格上升,需求下降,价格下降,需求上升。
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①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②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③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较小,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较大。
【解答】①③符合题意,对于两种物品,如果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的增加,则这两种物品被称为替代品,而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减少则为互补品。
甲商品价格上涨,造成乙商品需求量降低,丙商品需求量增加,则说明甲与乙为互补品,甲与丙是替代品。
所以,②④⑤⑥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的基本定位是记忆型;主要陈述了价格与需求的相关内容;在题目中,“价格”等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根据题目可知,解答此题要从价格入手。
2.(4分)某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进口国。
2018年3月该国决定将进口锅铁关税大幅度提高至25%.不考虑其他因素,短期内上调关税对该国钢铁制成品消费的影响路径是()①钢铁进口成本上升②国家关税收入增加③锅铁制成品价格上涨④锅铁企业利润增加⑤消费者的利益受损⑥消费者的利益增加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④D.②→③→④【考点】7Y:税收政策.【分析】本题考查:税收政策。
专题1-1 生活与消费-2018年高考政治备考之小题精练系列 含解析 精品
![专题1-1 生活与消费-2018年高考政治备考之小题精练系列 含解析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5585afe289eb172ded63b7d0.png)
2018届高考政治小题精练系列专题1.1 生活与消费1.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2017年10月,在热点地区严厉的政策调整下,热点城市房价涨速整体回落。
不考虑其他因素,房价理性回落的积极效应是A. 房价理性回落——楼市供求关系回归真实——居民购房需求减少B. 房价理性回落——消除市场调节弊端——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C. 房价理性回落——引导资金“脱虚向实”——促进实体经济发展D. 房价理性回落——遏制市场投资行为——民间资金流出房地产市场【答案】C2.网联平台全名为“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主要处理非银行支付机构发起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服务。
截至2017年10月15日,已有包括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内的20余家支付机构和银行接入到网联平台。
读下图可知,网联平台的运行① 第三方支付面临信息透明化和经营规范化的挑战② 创新了支付模式,会减少交易欺诈③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运营效率④ 推动了移动支付体系便捷安全发展A. ①②B. ①④C. ②④D. ③④【答案】B【点睛】网联平台是在央行指导下,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组织支付机构,按照“共建、共有、共享”原则共同发起筹建的。
在央行的定位中,网联平台旨在为支付机构提供统一、公共的资金清算服务,纠正支付机构违规从事跨行清算业务,改变目前支付机构与银行多头连接开展业务的情况,支持支付机构一点接入平台办理,以节约连接成本,提高清算效率,保障客户资金安全,也有利于监管部门对社会资金流向的实时监测。
3.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一国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甲、乙、丙三国是传统的贸易伙伴国,纺织品是乙、丙两国对甲国出口的大宗商品。
假定目前乙国纺织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0%,而丙国为刺激经济增长,实施了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该国货币贬值5%,物价普遍上涨。
【高三政治试题精选】2018高考政治二轮生产、劳动与经营专题训练(带解析)
![【高三政治试题精选】2018高考政治二轮生产、劳动与经营专题训练(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a1d0e000722192e4536f637.png)
2018高考政治二轮生产、劳动与经营专题训练(带解析)
5 2018高考政治二轮生产、劳动与经营专题训练(带解析)
(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随着消费者对移动宽带化需求的日益迫切,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应运而生。
4G能够快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
这表明( )
①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
②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③企业要坚持“高精尖”的战略定位
④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消费者对移动宽带化需求的日益迫切,使得4G技术应运而生,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4G能够快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故①④符合题意。
②错误,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③错误,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是否坚持“高精尖”的战略定位,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十八届三中全会报指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混合是手段,共进是目的。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 )
①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
②实现不同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平等地位
③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思想政治同步人教版汇编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解析版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思想政治同步人教版汇编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a406c8e7dd3383c4bb4cd2a8.png)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1.定于2018年“五一”结婚的王某到超市购买了结婚用品,到婚纱影楼租了婚纱和礼车,并用按揭付款的方式购买了住房。
下列正确反映王某消费过程的消费类型是()A. 钱货两清消费、租赁消费、贷款消费B. 生活必需品消费、高档耐用品消费、贷款消费C. 钱货两清消费、生存资料消费、租赁消费D. 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A此题考查消费类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解答该题需要熟练掌握教材基础知识。
材料中王某到超市购买了结婚用的物品,这属于钱货两清的消费,到婚纱影楼租了婚纱和礼车,这属于租赁消费,用按揭付款的方式购买了住房,这属于贷款消费,故A符合题意;BCD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CD。
故选A。
2.2018年元旦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1.33亿人次,同比增长11.0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5亿元。
国内出游人数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 国家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B. 消费观念转变,生活水平提高C. 贷款消费增多,超前消费明显D. 共享经济发展,旅游成本降低AA符合题意,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国家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是国内出游人数增长的主要原因;BCD均不符合题意,这三项都不是国内出游人数增长的主要原因;故选:A。
本题考查: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1)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2)直接因素是居民的收入: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收入差距成反比。
该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主要原因”这一信息,注意题干的规定性,题肢的适应性是解答选择题的重要原则。
专题05 生产与消费-2018年高考政治母题题源系列(原卷版)
![专题05 生产与消费-2018年高考政治母题题源系列(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8d0b8b86f524ccbff1218431.png)
母题五:生产与消费母题一.(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试题全国卷Ⅰ15)我国2013~2017年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如图5所示。
从图5可以推断出①经济结构在逐步转型升级②全社会资本形成总额逐年下降③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增强④经济增长逐渐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母题二.(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试题海南卷17)定制生产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制药、家电和工程等领域,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企业重视定制生产。
据此完成5~6题。
5.图1反映某服装生产企业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定制生产模式。
与传统“设计—生产一门店销售”的模式相比,该生产模式的优势在于:①减少从生产到消费的环节,加速商品流通②以线上替代门店,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③既有批量生产的规模效应,又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④促进企业生产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母题三.(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试题北京卷18)“米面粮油,外卖帮你能搬又能扛;感冒发烧,外卖代买常用药;上门烧菜、上门洗车,人与服务的距离被大大拉近。
”如今,这类服务随处可见,被趣称为“懒人经济”。
下列分析正确的有①社会分工细化,满足多样化需求②扩大相关服务交易规模,促进就业③增加享受资料支出,助长非理性消费④增加相关商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价格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了解,懂得影响消费的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考试方向】今后命题以选择题与材料题并重,难度略有增加,而且综合性会增强。
【得分要点】生产与消费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其涉及到的知识点也很多,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影响消费的因素,恩格尔系数,提升消费水平的措施,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在复习这一部分时,注意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北京市2018届高三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03讲 生产与消费
![北京市2018届高三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03讲 生产与消费](https://img.taocdn.com/s3/m/7b217ef53186bceb18e8bb0d.png)
北京大兴区营养工程同步样品+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三讲生产与消费教学设计经济生活第三讲生产与消费一、考纲展示1.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3.生产与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发展生产的意义二、考点解读各地高考都对本专题知识点进行了考查,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问答题。
从新课标地区看,以选择题的形式重点考查了对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一般是以材料题考查对基本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运用,试题综合性较强。
从知识上看,命题点主要有:(1)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选择题);(2)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主要是选择题、材料题等)。
三、教学重难点本专题的复习要从两方面准备:一是夯实基础知识,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二是联系社会热点,贴近现实生活,重视知识的运用。
(1)运用影响消费因素的知识点,分析当前人们消费需求变动的情况;(2)结合相关时政,比如生产调整、就业与收入、需求与供给改革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变化。
四、教学流程五【重难点“精讲”】1、消费【概念理解】正确理解贷款消费(1)贷款消费的特点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即当所购商品超出买主的支付能力时,通过预支未来收入进行消费。
(2)贷款消费的作用或影响:①从消费者个人角度讲,主要是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
②从社会经济角度讲,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有利于扩大社会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3)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消费者要转变观念,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贷款消费,在理智消费的指导下,通过贷款消费满足当前的消费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要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点化拓展】正确理解适度消费(1)适度消费,或称为合理消费,要求人们的消费既不超前,也不滞后,而是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
这里的经济承受能力,既包括当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对将来收入的预期。
因为目前的消费,特别是信贷消费与人们对将来收入的预期有直接关系。
备战2018高考政治 考点一遍过 专题04 生产与消费(含解析)
![备战2018高考政治 考点一遍过 专题04 生产与消费(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0cf52d1ed9ad51f01df283.png)
专题04 生产与消费一、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⒈生产决定消费:⑴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产品必须先生产出来才能被消费。
⑵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随着生产的发展,消费方式日益多样化。
⑶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随着生产的发展,消费的数量和质量会日益提高。
⑷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没有产品的生产,人们不会产生对该商品的强烈向往;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收入的提高,消费需求会日益增加;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产品价格日趋下降,也会激起人们的消费欲望。
⒉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⑴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⑵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这一作用又称“消费调节生产”或“消费对生产的导向作用”,强调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调节供给的数量和质量。
)⑶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⑷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并不是说任何形式的消费都能促进生产发展,只有合理适度的消费才是发展的动力。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在解答“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这种题目,特别是选择题,要注意:首先对题肢观点正误作出判断;其次对题目中材料的指向性作出准确把握,弄清材料是强调“生产决定消费”还是“消费反作用于生产”,还是二者都有,最后判断是“生产决定消费”的哪个具体表现或“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的具体表现。
二、社会再生产⒈含义: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
⒉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⒊关系: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三、大力发展生产力⒈原因:⑴理论原因: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题五:生产与消费母题一.(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试题全国卷Ⅰ15)我国2013~2017年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如图5所示。
从图5可以推断出①经济结构在逐步转型升级②全社会资本形成总额逐年下降③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增强④经济增长逐渐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B母题二.(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试题海南卷17)定制生产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制药、家电和工程等领域,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企业重视定制生产。
据此完成5~6题。
5.图1反映某服装生产企业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定制生产模式。
与传统“设计—生产一门店销售”的模式相比,该生产模式的优势在于:①减少从生产到消费的环节,加速商品流通②以线上替代门店,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③既有批量生产的规模效应,又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④促进企业生产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母题三.(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试题北京卷18)“米面粮油,外卖帮你能搬又能扛;感冒发烧,外卖代买常用药;上门烧菜、上门洗车,人与服务的距离被大大拉近。
”如今,这类服务随处可见,被趣称为“懒人经济”。
下列分析正确的有①社会分工细化,满足多样化需求②扩大相关服务交易规模,促进就业③增加享受资料支出,助长非理性消费④增加相关商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价格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A【解析】“懒人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是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结果,有利于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①符合题意;“懒人经济”的出现也使得相关服务业的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进而扩大其交易规模,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了劳动者就业,②符合题意;“懒人经济”的消费既有生活必需品的消费,也有享受性消费,因此笼统的认为“懒人经济”会增加享受资料支出、助长非理性消费的观点错误,③排除;“懒人经济”不一定会增加相关商品的生产成本,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了解,懂得影响消费的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考试方向】今后命题以选择题与材料题并重,难度略有增加,而且综合性会增强。
【得分要点】生产与消费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其涉及到的知识点也很多,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影响消费的因素,恩格尔系数,提升消费水平的措施,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在复习这一部分时,注意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具有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2)居民收入影响消费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①居民当前的收入影响消费水平②居民的未来收入预期影响消费水平③居民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3)总体物价水平影响消费水平(4)消费心理及消费观影响消费水平(5)商品质量等也会影响消费1.“蔬菜宅配”是指客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订购蔬菜,由服务提供方采用相应的物流技术,把订购的蔬菜在指定的时间送到指定地点的服务,“蔬菜宅配”对消费者的影响是A. 完善消费结构,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B. 实现蔬菜增值,推动消费的社会化服务C. 促进蔬菜产业化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D. 满足个性化需求,方便居民日常生活消费【来源】(山东省烟台市2018届高三高考适应性练习(二)文综政治试题)【答案】D2. 居民可支配收入,通常指家庭总收入扣除个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及社会保障支出后的收入水平。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上海、北京、浙江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列全国前三名,其中上海以58987.96元位居榜首。
下列经济指标中,会对人均可支配收入产生最直接影响的是A. 恩格尔系数B. 基尼系数C. 国内生产总值D.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源】(綦江区高2018届5月预测调研考试政治试题)【答案】C【解析】经济发展对收入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因此对人均可支配收入产生最直接影响的是国内生产总值,C 项符合题意;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家庭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并不对人均可支配收入产生直接影响,A项说法错误;基尼系数是衡量贫富差距的一个指标,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并不产生最直接影响,B 项说法错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能反映出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但不能对人均可支配收入产生最直接影响,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3. 2018年春节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3.86亿人次,同比增长12.1%,实现旅游收入4750亿元,同比增长12.6%。
下列推断合理的是①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有所增加②旅游消费品价格呈现上升趋势③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改变④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增长较快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来源】(綦江区高2018届5月预测调研考试政治试题)【答案】A【点睛】消费水平的因素(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2)居民收入影响消费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①居民当前的收入影响消费水平②居民的未来收入预期影响消费水平③居民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3)总体物价水平影响消费水平(4)消费心理及消费观影响消费水平(5)商品质量等也会影响消费4.对下图(含注)反映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 我国居民的物质和精神消费需求得到充分满足B.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C. 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持续提高,消费结构逐渐改善D. 城乡居民日趋富裕,我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来源】(唐山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答案】C【点睛】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增加,表明食品支出比重大,影响其它消费支出,限制消费层次和质量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5.在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线20国青年评选出的中国“新四大发明”中,位居第一、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移动支付已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成为了我国引领世界潮流的一张创新名片,而且正在让我国的大消费市场以数倍于过去的速度飞速扩张。
移动支付对我国消费的影响说明:①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移动支付促进了互联网科技发展②生产决定消费质量,互联网科技提升了人们消费体验③支出预期影响消费,移动支付改善了消费者支出预期④消费心理影响消费,移动支付刺激了人们的消费热情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来源】(18届重庆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文综政治题)【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影响消费的因素以及消费心理的知识。
移动支付已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强调了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提升了人们消费体验,②符合题意,①排除。
它不仅成为了我国引领世界潮流的一张创新名片,而且正在让我国的大消费市场以数倍于过去的速度飞速扩张,消费心理影响消费,移动支付刺激了人们的消费热情,④符合题意。
材料不体现消费者支出预期,③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选D。
点睛: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具有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6.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名义消费支出24445元,只比上年增长了5.9%,而2016年的增速为7.9%。
有研究指出,上述消费现象的出现,与下图反映的问题有密切关系。
(注:中位数是按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据此适宜向国家提出的政策建议是A. 下调汽车的进口关税B. 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C.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D. 惩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来源】(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答案】C7.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 3%,降到了30%以内,比2012年回落了3.7个百分点。
这种变化意味着①我国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逐渐减少②家庭消费逐步向较高层次发展③居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能力不断提升④消费主导生产并刺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来源】(河北承德市2018届高三5月金太阳最后一次模拟文综政治试题)【答案】C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一般采用:“排除法”和“比较法”1.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在认真审读背景材料、题干,明确题干要求指向的基础上,从最容易发现的错误(或正确)题肢入手,先确定其中明显错误的观点或明显正确的观点,然后将含有明显错误观点的题肢或不含有明显正确观点的题肢,从备选题肢中排除以缩小范围。
2.运用“对比法”对其余题肢进行比较,确定正确选项在初步排除缩小范围后,便可以确定剩余题肢中的“相同”的选项为正确题肢,一般不必费心去分析,只需对“相异”的选项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看哪些更符合题意,以最终确定答案。
8.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综合测算,2018年春节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3.86亿人次,同比增长12.1%,实现旅游收入4750亿元,同比增长12.6%。
带来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①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②收入增加带来消费观念的变化③生产力水平的发展,恩格尔系数降低④受朋友圈晒图攀比消费的影响,人们向旅游消费看齐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来源】(高三2018届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三次)文科综合测试政治试题)【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内容主旨。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消费受当前收入和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影响消费行为。
材料主旨是旅游消费市场旺盛,原因可能得益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收入增加带来消费观念的变化,故①②正确;恩格尔系数降低与旅游消费旺盛不构成因果关系,③排除;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但无法判断是否是攀比消费,④错误。
故选A。
【点睛】从影响消费的因素认识如何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1)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提高消费水平最根本的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领域都要注重公平: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
作为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
(2)政府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保持供需平衡,保持物价稳定。
特别提示:用全面的观点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很多,除收入和物价水平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社会福利制度等都对居民消费水平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