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 《大道之行也》精选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道之行也》精选题含答案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6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礼记·大道之行也》)[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1、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字词。
(4分)
(1)仿佛
..若有光仿佛:___________
(2)货恶.其弃于地也恶:___________
(3)故外户.而不闭户:___________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___________
2、《桃花源记》《大道之行也》两文反映了古人对人类__________的追求,不同的是,前文对理想社会进行了__________,后文则是__________。
(3分)
3、乙文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句与甲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所表达的内涵是相同的。
(3分)
4、[甲]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5分)
1、(4分)(1)好像(2)憎恶(3)门(4)类
2、(3分)理想社会具体的想象理论纲领
3、(3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4、(5分)两文都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如:“黄
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受到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6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礼记·大道之行也》)[乙]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敞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中,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
(《论语·公冶长》)[注]侍:服侍,站在旁边陪着尊贵者叫侍。
盍:何不。
伐善:伐,夸耀。
善:长处。
施劳:施,表白。
劳,功劳。
怀:关怀,照顾。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男有分.分:________(2)货恶.其弃于地也恶:________(3)盗窃乱贼而不作.作:________(4)敝.之而无憾敝:________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描述了儒家______的社会理想;[乙]文孔子说出了他__________的崇高理想。
(2分)
4、儒家经典在表述思想时是讲究修辞的。
[甲][乙]两文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指出并各举一例。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分)(1)职分,职守(2)憎恶(3)兴起(4)破旧
2、(6分)
(1)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我愿意使老年人安度晚年,朋友之间相互信任,年少的人得到关怀。
3、(2分)大同仁爱无私
4、(4分)①对举(对偶也可)。
如: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②排比。
如: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乙]文参考译文:颜渊和子路陪伴着孔子。
孔子说:“你们为什么不谈谈自己的志向呢?”子路说:“我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颜渊说:“我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子路说:“希望听听老师的志向。
”孔子说:“使老者安详晚年,使朋友信任自己,让年轻的子弟们怀念我。
”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6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礼记·大道之行也》)[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6分)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不独子.其子子:____________(2)男有分.分:____________
(3)屋舍俨然
..俨然:____________(4)鸡犬相闻.闻:____________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段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与[乙]文段中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都表现了老人和孩子因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
(3分)
4、[甲]文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分)(1)以……为子(2)职分,职守(3)整齐的样子(4)听到
2、(6分)
(1)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和桑树竹子之类。
3、(3分)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3分)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四、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6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选自《大道之行也》)[乙]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
(节选自《荀子·礼论》)[注释]穷:困境。
分:区分,辨别。
屈:竭尽。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讲信修.睦修:__________ (2)不独子.其子子:__________(3)先王恶.其乱也恶:__________ (4)两者相持.而长持: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