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演示文稿作品制作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
自我展现自我
多
媒
体
演
示
文
稿
作
品
制
作
单元教学设
计
广州市长兴中学何赛平
一、学习者准备状态分析
(1)前期准备:课前让学生做性格测试,使学生初步了解自我个性特点,为本单元学
习任务奠定心理准备。
教师从中作学习背景分析,初步掌握学生个体学习风格。
(2)起点水平与状态分析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创建、编辑、修饰演示文稿的基本方法和操作,但未能灵活熟练操作。
理解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含义和基本概念。
初一时掌握了《WPS2000》小版报的制作技术,对本单元作品制作会感兴趣并有强烈的学习愿望。
(3)思维与一般特点分析
初二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随着认知发展从具体逐渐向抽象过渡,形象思维增强,富有创造力,这一阶段为心理学上的第二断乳期,能逐步学会反思自我,爱表现自我,求知欲强,但对自我深刻认识和评价尚未稳定。
二、内容和任务的分析
本单元采用的教材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信息技术(初中第二册)第一章Powerpoint 的简单使用,本单元主要教学任务为通过作品制作,促进学生系统掌握Powerpoint 的各种功能应用和操作。
以“问题中心型”方式组织教学内容 基本单元问题:多媒体演示文稿作品制作。
基本内容结构:
单元一:作品设想
作品制作
单元二:作品制作
单元三:作品评价:自评、互评过程
教学重点:灵活、适当综合使用文字、图片、动画、声音、超连接等多媒体操作及设置。
教学难点:展现真实自我,正确认识和反思自我,有创造性,作品有新意。
项目1:作品制作基本步骤
项目2:各种工具的综合系统使用
项目1:作品评价指标
项目2:作品制作框架构思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多媒体的涵义,掌握多媒体演示文稿作品制作思路。
了解用多媒体演示文稿表达信息和观点的基本思想。
(2)熟练、恰当使用文本、声音、图象、动画等多媒体操作及应用超级连接建立导航。
初步形成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单元作品制作,奠定善于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
能依问题,选择与确立主题,分析需求并规划、设计内容。
(2)能根据作品任务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多媒体素材进行信息采集、处理,能确定所需信息的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
(3)能采用适当的多媒体工具和演示方式有效呈现信息、发表观点。
(4)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归纳并掌握演示文稿作品制作的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来完成课堂作品或解决任务时,体会其中的道德标准。
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并参与信息技术活动的态度。
(2)认识并能介绍自我,悦纳自我,能正确评价自我的内心品质。
四、教学结构设计与教学策略
(1)师生活动方式: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协调型
(2)教学步骤安排: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和内容的逻辑顺序安排
(3)教学媒体与教学方法选择:
媒体:多媒体网络教室
方法: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法,自主协同学习
1)针对实操能力较弱的学生,制作一个“我的自画像”演示文稿摸版提示并引导学生完成作品。
2)针对对前面知识操作掌握不牢固的学生制作CAI,提示插入文字框/艺术字/图片及其编辑的方法,动画和超连接设置等操作,为其提供情景线索。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及时有效地反馈学生的上机情况,进行
有效的指导、总结。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基本思路设计:①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经验知识和现成教学环境,引起学生进行作品设计的动机;②教师提出要求、师生共同讨论决定进行设计的评价指标;③依要求,学生确定达到目的要求的行动计划;④教师提供足够情景线索,学生根据计划自己组织实行之;⑤师生对实行的结果进行评价。
(2)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评价设计
(1)基本方法及要点
⏹重视学生作品设计的思路和过程,鼓励个性化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观察法,频
繁反馈和根据每个学生的需要,因人制宜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矫正。
⏹组织学生开展互评,通过交流来评价和反思问题解决的各环节及效果,发展他们的
评价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对学生能力、创造力、态度、意志等有意义因素评价中注重绝对评价,争取最大限
度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2)评价项目
第一课时:
资料收集:设计思路表格之设计主题与内容部分
评价指标:主题明确,内容设计与主题相符,层次清晰,富有个人色彩。
第二课时:
资料收集:设计思路表格之信息来源部分
评价指标:信息采集准确性、真实性。
结构化观察的内容: 课堂上的注意程度 作品制作的独立性
●采用有效适当的多媒体工具和演示方式呈现信息
第三课时:
多媒体作品制作水平:对学生理解和运用信息技术知识水平的评价(70%)
附多媒体演示文稿作品评价表。
②口头报告:对学生能力、态度、品格的评价(30%)
5分钟做自我介绍并就作品答辩,表达流畅、准确,条理清晰,自信大方,真实评价自己并能与作品演示相符。
③总成绩 = 作品×70%+口头报告×30%
等级评定:优(100~85分);良(84~70分);
合格(69~60分);不合格(60~0分)
教学后记和体会
本单元教学设计共由三课时组成,主题内容为多媒体演示文稿作品的制作,教学对象是初中二年级学生,在学生掌握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后,作品的制作不仅形成一种思维过程,同时通过作品制作,学生更系统熟练掌握之前的操作,可作为前一阶段学习的总结性评价。
现将本阶段教学实践的体会概括如下:
成功之处:
1)为了对学习背景进行深入分析用调查表的方法,内容为关于内外向的性格测试,主要参阅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试用教材、《中学生心理导问》“我就是我”及“我的气质”两章。
通过这个小测试,学生对自我性格有更准确的判断,学生对这一方式反应良好,在作品制作过程中对自我的分析不会出现茫然的状态。
2)主题内容的选择:富有创新和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学生有实际生活和学习意义,学生乐于接受并容易发挥,学生都能热情参与这一制作,并且作品个性化很强、精彩纷呈。
通过这次作品制作活动,学生不仅对powerpoint多媒体演示文稿这一章有了更系统的掌握,而且能更深刻评价自己、剖析自己,学会悦纳自己,而这些对于初中二年级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
3)关于评价过程:现代教学评价,强调适应并发展个人能力和能力倾向。
形成性评价评价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制作亮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基本上能就及时反馈的问题进行讲解。
在第三节课作品评价的教学活动中,首先,我伴随背景音乐朗诵散文诗《我就是我》时,学生的注意和兴奋都集中了起来,继而学生自荐作品并作自我推荐,大家互评作品,整个课堂充满成功气氛,这样不仅使学生更深刻了解本章学习的最终结果,而这种方式也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及其元认知的发展。
不足之处及建议:
1)本单元学生的活动是独立自主的学习和制作,但在前期分析中,对学习者学习风格分析了解不多,未能完全做到因风格而教,特别对于一些场依存性的学生、内向型的学生更需老师的关注和提示。
建议和班主任多沟通合作,观察并根据学生作品所表达的信息及时进行调整,使学生不仅掌握信息技术领域知识,心理也能健康成长。
2)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研究表明:初中二年级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创造性思维迅速发展,而中学生追求新颖的独特的因素,追求个人特色。
本单元的主题作品正
能更好展现其才能,但为了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更系统性、结构性的发展,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对于新意的创作及时就全班演示鼓励,而对于怪意的表达,必须及时指正,多提供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多呈现直观材料信息,激发起学生的想象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