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

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8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
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4例。

在常规内科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对照
组加用氯吡格雷,研究组加用替格瑞洛,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
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
组的7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
率及持续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治疗后心绞痛
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论与氯吡格雷比较,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患
者心绞痛发作情况显著改善,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炎症反应
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率高且疾病风险较大,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造成严重
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甚至猝死。

研究发现,内皮功能障碍与炎症的联合作用是造
成斑块破裂、引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常见原因,因此在治疗中改善机体炎症反应
有重要意义[1]。

现阶段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常用治疗方法为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
雷与替格瑞洛这两种药物均有强效抑制血小板作用,均可在此类疾病治疗中发挥
作用。

本文观察比较了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现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8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4例。

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39-83岁,平均年龄(56.98±8.34)岁。

对照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57.08±8.69)岁。

两组患者的基
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两组间的比较分析。

1.2方法两组均展开常规治疗,所用药物为硝酸酯类、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
换酶抑制剂、调脂药、β-受体阻滞剂等基础治疗药物。

对照组加用氯吡格雷,每
次给药75mg,1次/d。

研究组加用替格瑞洛),首次给药180mg负荷剂量,之
后每次给药90mg,2次/d。

两组均治疗3个月,用药期间观察有无不良反应或
不良心血管事件,一旦发现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1.3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

显效: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80%以上,经心电
图检查,发现已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50%-80%,心电图
检查显示 ST 段有50%以上改善,倒置 T 波明显变浅,或自平坦变成直立高于50%;无效:不符合显效及有效标准。

②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得到的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即可以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如表1所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
的7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比较如表2所示,治疗后,两
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机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表面纤维斑块发生破裂,或冠状动
脉内膜遭受损伤,导致血小板集聚集、黏附,血管收缩,致使冠状动脉出现程度
不同狭窄,以致心肌供应血液减少,进而致使患者产生心绞痛症状[2]。

普遍观点
认为,炎症及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导致斑块破裂的重要因素,故而炎症因子和动
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疾病进展情况等有密切关系。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
是临床常用抗血小板聚集的方案。

氯吡格雷具有一定局限性,如需经肝脏代谢酶
激活,起效慢;和血小板受体的结合不可逆,停止用药后患者血小板功能恢复较慢;个体差异明显等。

替格瑞洛属于非噻吩吡啶类新型的抗血小板P2Y12受体
拮抗剂,相较于氯吡格雷而言起效速度提高,给药后无须通过肝脏实现生物转化,且替格瑞洛的抑制血小板凝集的效果更加理想。

因此,目前替格瑞洛常被用于急
性冠脉综合征、有心肌梗死史者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药物。

另外,替格
瑞洛和血小板P2Y12受体之间的结合是可逆性,停药之后患者血小板功能可快
速恢复,因此应用起来更为安全[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5%;研究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较
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与氯吡格雷比较,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
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显著改善,值得在临床上进行
广泛的推广及大力应用。

参考文献
[1]阎子欣.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PCI术后的疗效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9):14-15.
[2]林斌,黄志华.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
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19):28-31.
[3]张艳霞,刘玉清,张娟,王瑾.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
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09):35-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