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对策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对策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医打安全意识,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基层医院进行住院分挽,由此使产科护理工作量得到很大程度的增加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将有效的在其中贯穿人性化的护理,进一步对核心制度严格落实,同时进一步加强对相关护理行为以及操作规程的严格规范,从而能够不断使护士操作技术得到提高。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对策
1.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1.1环境因素
人民群众的经济条件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从而有越来越多的时间来考虑其医疗安全意识,同时随着农村合作医疗、医疗保险、降消项目等越来越广泛的开展,由此而分娩选择在基层医院的人越来越多。
基层医院为了进一步使孕妇住院分娩得到保障,需要对病区不断扩大,由此使临床需要得到满足。
由此则导致难以对住院病区进行集中,具有十分高的管理难度,从而容易造成许多严重医疗事故的发生,其中包括如新生儿丢失等。
1.2院内感染
①自身感染:最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的人群主要是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以及在出生时体征过低的新生儿,其主要是由于免疫功能低下。
感染由于侵人性操作而引起的,如采用不正确的方式或过于粗暴的动作进行呼吸道清理,能够进一步增加感染机会。
②医院内交又感染:医务人员的收在病原体的传播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苦没有很好的解决和重视洗手设备以及对手的清洁消毒,则可能导致感染率得到进一步增加。
1.3护理核心制度执行不到位
护理人员对新生儿面色、呼吸、精神状态等进行仔细观察一般都仅仅是在进行病房巡视时,而在夜间家属睡觉时,苦有相应的问题出现在此阶段,家属则可能推卸责任为护士没有对病房进行巡视由此而造成。
由于夜班护士少,同时相对而言基层医院更为忙碌,因此并不能保证大部分时候可以按照护理级别对病房进行必要巡视,由此一旦发生问题,则会导致纠纷的发生。
对于病房、产房的抢救药品、用品以及急救设备等安排专人进行专项管理,固定放置位置,严格做到班班交接。
但是由于值班人员更换相当频繁,而导致有部分护理人员没有树立强烈的责任心,没有对应有的药品、用品等进行认真清点,或对于以及使用完毕的用品没有进行及时补充,这些都是可能造成抢救时,没有足够的抢救用品而使抢救时机延误,从而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新生儿没有在其出生后立即将腕带系挂或腕带丢失后没有将其及时补上,这样容易导致新生儿抱错,从而则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给药新生儿腕带在住院全过程中均佩戴,由此能够有效防止新生儿弄错的情况的发生。
因没有对新生儿床头交接班严格实行,如特殊情况的出现而造成处理设计延误,从而容易对新生)L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应对措施
2.1制定规范化的护理流程
规范入院流程新生儿入院必须与其父或母从头至脚共同检查周身皮肤茹膜情况,当面给护患儿圈上手脚牌,女孩使用粉色,男孩使用蓝色,手脚牌上注明住院号、性别、姓名,登记其父或母的身份证号或军官号,双方签字,在30min 内做完体检,90min內对患儿做出治疗和护理方案。
及时发放新生儿住院联系卡,告知由其父或母保管,凭此卡询问病情,出院接患儿
规范交接班流程要求接班护士提前lOmin进入工作状态,交班和接班的护士认真核对患儿的体征、皮肤、进量、出量和特别注意事项,填写交接班记录单并双方确认签字。
对于夜间交接班,需要护士长或者护士长指派的有经验护士监督交接班。
侮周由护士长对交接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对相关责任护士做出相应的分析,制定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及注意事项
规范出院流程新生儿出院时再次严格核对新生儿的床头卡、手脚牌,查看新生儿的体征及皮肤情况,给护更换衣服注意不要用带子束缚手,以免影响手臂的液循环。
出院结账卡,所登记其父或母的身份证或军官证号无误,向家属进行口头及书面出院指导育儿知识。
这些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家属的疑虑,对护士的信任增加,对护患双方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2完善医院管护制度
积极完善医院管理制度,是避免在新生儿医护过程中出现漏洞,并进一步避免其造成不安全隐患的基础。
而至于如何完善医院管护制度,首先医院应结合自身管理工作以及管护制度现状,按照家属以及一线医护人员的反馈对医院的管护制度进行合理调整。
另外,为进一步构建更加完善的新生儿日常护理流程,护理人员应加强并规范对新生儿的日常护理的记录工作,确保能够实时掌握新生儿的健康状态,从而有效降低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3.体会
护理安全是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存在不安全因素较复杂的新生儿科。
只有进行不安全因素分析,才能找到新生儿护理中的薄弱环节和高危、常犯问题;只有持续的进行不安全因素分析,才能针对不同时期的突出性问题提
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另外,全体医生、护士共同努力是保障新生儿护理安全的关键因素,在护理流程和专科知识与技能培训得到重视的情况下,仍然要继续抓不安全因素分析中,要特别注意观察医生、护士在新生儿科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表现,主动收集所有医生、护士对新生儿护理管理的意见,也只要这样,才能实现人员配备、技术投入和护理管控的有效结合,持续改进新生儿护理安全工作。
4.结论
新生儿护理是现代医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对于新生儿护理工作,院领导要加强重视,对护士要关心爱护。
配备足够人员对人员作息时间合理安排,使护士工作压力得到减轻。
对于新生儿科护士要进行鼓励以及评价,对其进行适当心理疏导,使其压力得到缓解。
在新生儿护理中,要注意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解决,从而提高新生儿护理工作的质量,赢得家属好评,从而将医疗纠纷尽可能减少。
参考文献
[1]李莉,李婷婷,范丽丽,杨玉婷.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6):637-638.
[2]张雪.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06):210-211.
[3]张丹靖.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应用不安全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24(06):68-70.
[4]张德芬.不安全因素分析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08):5092-5093.
[5]李珍钰,屈香枝,许焕丽.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05):57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