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语文(江苏版)教师用书:高考第7大题 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组合型”作文材料写作框架
如20xx年全国卷Ⅰ,“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命题要求明确文体,但不限制考生选用的文体,议论类、叙述类、说明类、抒情类的文体都可自由选择。

如果写成议论类文体,可以采取如下模板:
(二)“争议型”作文材料写作框架
如20xx年全国卷Ⅰ“女儿举报父亲在高速路上接打电话”(材料+争议评价+任务+要求)。

具体写作时可采取如下模板:
(三)“优选型”作文材料写作框架
如20xx年全国卷Ⅱ,作文材料给出的是两个以上的不同(或并列或对立)的对象、观点等,让考生权衡比较、做出判断选择。

模板1——适合观点对立的材料
模板2——适合几个不同对象,进行比较权衡的材料
第一种:最优型
第一步:起选定任务,表明态度,开启全文。

第二步:转转向肯定其他两个,扣准题意,阐释理由。

第三步:转再转,回到肯定更具风采的那个,阐释理由。

第四步:合重申论点,结束全文。

第二种:均优型
[特别提醒]
以上思路仅适用于写作议论文,只是一个规范思维的步骤,并不是每篇文章必须这样去写,可以灵活运用。

[范例感悟]
(20xx·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

(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