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复合材料石墨化度与导电性能的关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 卷 !""# 年
第!期 *月
新 型 炭 材 料 345 6789:3 ;7<48=7>?
@AB2 #* 3A2 ! CDE2 !""#
文章编号: #"")$((!) (!""#) "!$""%,$"%
! + ! 复合材料石墨化度与导电性能的关系
张福勤, 黄启忠, 黄伯云, 巩前明, 陈腾飞
收稿日期: !""#$"!$"#; 修回日期: !""#$"%$"&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 [#’’(] #(#)
炭 + 炭复合材料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 命 名 为 () 2 #、 () 2 !、 () 2 &、 () 2 %、 () 2 , 试样。材料的结构组成如 下, 增强体为长纤维 . 乱短纤维, 长纤维沿与 () 2 #: 摩擦面平行的平面分层铺开, 长纤维层之间是随机 分布的乱短纤维层, 基体为沥青浸渍炭 . 少量气相 沉积 (!*$) 热解炭; 与 () 2 # 相似, 区别在于 () 2 !: 用炭布取代增强体中的长纤维; 增强体为炭 () 2 &: 布叠层构成的三向增强超细编复合材料预制件, 基 体为少量树脂炭 . !*$ 炭; 增强体为无捻的 () 2 %: 长纤维 . 短纤维束, 长纤维按一定角度旋转铺层, 并 在层面上辅加适量随机取向的短纤维束, 基体为少 量树脂炭 . !*$ 炭; 增强体为无纬布 . 网胎 () 2 ,: 构成的针刺整体毡, 基体为 !*பைடு நூலகம் 炭 。材料中长纤 维或炭布铺层所在的平面与摩擦面平行, 定义该平 面为 $$ % 平面。将炭 + 炭复合材料沿 $$ % 平面加工
图! !"# # ! 炭 " 炭复合材料石墨化度对室温时电阻率的影响 $%%&’() *% #+,-."("/,("*0 1&#+&& *0 &2&’(+"’,2 +&)")("3"(4 *% 5" 5 ’*6-*)"(&) ,( +**6 (&6-&+,(7+&
电作出贡献。导带中的电子和价带中的空穴统称为 载流子。 炭2石墨材料的导电性能如其禁带宽度一样介 于导体和半导体之间。根据能带模型, 从无数微小 石墨晶体构成的多晶石墨到无定形碳, 其电阻率与
[#$%] 化度的测量和表征迄今尚无公认、 统一的标准 ,
!
!"#
试验
试样制备 选用五种具有二维及准二维结构的航空刹车用
而电阻率的测量相对来说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易操 作性且可实现无损检测, 明确石墨化度与电阻率之 间的对应关系后, 则可将电阻率作为一种间接测量 和表征炭 + 炭复合材料石墨化度的方法。因此, 有必 要研究炭 + 炭复合材料石墨化度对导电性能的影响。 对炭$石墨材料导电性能的研究, 已经有大量文 献报道。文献 [,$)] 研究了炭$石墨材料电阻率随温 度变化的规律, 指出, 在不同条件下, 炭$石墨材料的 电阻温度系数可能为负值, 但也可能为正值; 文献 [,] 报道了热处理温度对炭$石墨材料室温时电阻率 的影响, 指出, 按温度范围划分为三个区段: # """ 0 以下电阻率急剧减少, # """ 0 1 ! """ 0 电阻率变化 很小, ! """ 0 以上时电阻率缓慢降低。 对于炭 + 炭复合材料, 尚无文献直接论及电阻率
#
前言
炭 + 炭复合材料在显微结构上是一种多相非均
对其石墨化度的依存关系。本工作选用了国内外五 种具有典型结构的炭 + 炭复合材料作为对象, 分析、 研究了石墨化度对其室温时电阻率的影响, 并试图 建立起二者之间的数学对应关系。
质混合物, 这种材料的导电、 导热性能与材料的结构 密切相关。石墨化度是炭 + 炭复合材料最重要的结 构参数之一, 通过调整、 控制炭 + 炭复合材料各组元 及整体的石墨化状态、 程度, 可以赋予炭 + 炭复合材 料不同的导电、 导热性能。由于炭 + 炭复合材料石墨
[%] 温度的关系可用下式表达 。
表 $ 显示, 五种试样的参数 ! 都为负值, 参数 " 都为正值。就参数 ! 的绝对值而言, 8* # ! 试样和 8* #$ 试样的相等且最小, 8* # % 试样的最大, 8* # & 试样和 8* # ’ 试样的介于两者之间; 参数 " 值的大 小依试样的次序, 除 8* # & 略有例外, 随表观密度降 低而逐个增大。这说明: 在石墨化度较低时, 五种试 导电性 样中, 8* # ! 试样和 8* # $ 试样的电阻率最低, 能最好, 但随石墨化度的上升, 其电阻率下降的速度 最缓慢, 即该两种试样的导电性能对石墨化度变化 的敏感程度一致且最小; 在石 8* # % 试样恰好相反, 墨化度较低时, 其电阻率最高, 导电性能最差, 但随 石墨化度的上升, 其电阻率下降的速度最快, 试样的 导电性能对石墨化度变化的敏感程度最大; 8* # & 试 样和 8* # ’ 试样的特征位于上述两者之间。
(中南大学 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
摘
要: 研究了五种具有二维及准二维结构的炭 + 炭复合材料在不同石墨化度下各自的电阻率的变化, 分析了引
起这些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 在所研究的石墨化度范围内, 随着石墨化度的升高, 材料的电阻率都呈下降的趋 势, 且电阻率! 随石墨化度 ! 的变化符合线性关系! - " ・! . # , 线性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大于 ’’ / 。但对于不同的 材料, 公式中参数 " 、 具有类似结构的 # 的取值不同。影响 " 、 # 值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复合材料的结构和表观密度: 两种复合材料, 两者的 " 值相等; 复合材料的表观密度越高, 则其 " 的绝对值、 亦即: 在石墨化度相同时, # 值越小, 表观密度较高的材料导电性能较好; 由于石墨化度的升高对其导电性能的提高较少, 故导电性能对石墨化度的敏 感程度较低。同时认为, 由于电阻率测量的较高准确度和易操作性, 电阻率可以作为一种间接测量和表征炭 + 炭复 合材料石墨化程度的方法。 关键词: 炭 + 炭复合材料;"#$;石墨化度;电阻率 中图分类号: %& &&! 文献标识码: ’
<#=(+ &
电阻率的测量参照国标 9:&11#)2’ ( 电碳制品 物理化学试验方法) 进行。采用双电桥法测量试样
第$期
张福勤 等: 3"3 复合材料石墨化度与导电性能的关系
・ ’/ ・
[-, !+, !!] 可以用能带模型 来解释固体材料的导电
状态或非导电状态。在金属中, 最上面的能带叫导 带, 电子只是部分地充满着导带, 因而外加电压可以 把某些电子激发到较高的能级或能带上去。而在绝 缘体或半导体材料中, 导带是空的, 在导带下面的所 有价带中却完全充满着电子, 要把电子由最高的价 带越过能量间隙 (禁带) , 则需要一定的能量, 所需要 能量的大小取决于禁带的宽度。当电子产生跃迁 时, 在价带中留下一个空穴。这时如果在固体上加 一电场, 则导带中的电子和价带中的空穴将沿相反 的方向移动, 由于所带电荷相反, 所以两者都将对导
表& 炭 * 炭复合材料石墨化度和室温时电阻率之间的关系 2+(#>)1&-0)? =+>@++& ,%#?0)>)A#>)1& B+,%++ #&B +(+">%)"#( %+-)->)C)>D 1E 5* 5 "1!?1-)>+- #> %11! >+!?+%#>4%+
/#!?(+ ;1 $ & 3+&-)>D ・ "! - , #* , & $ 1# 9%#?0)>)A#>)1& B+,%++ & * . ,4 $ % (, $ 4 4, $ + 2+ $ + ;1 $ + & $ 1+ +4 $ # %( $ 2 4’ $ ( 44 $ , ;1 $ , & $ 4( ,’ $ 1 %( $ 4 42 $ ’ 2& $ & ;1 $ # & $ 4& ,( $ % #% $ + (’ $ & 4+ $ 4 ;1 $ % & $ (+ ,’ $ # ,% $ % #( $ 2 />#"’)&, F(+">%)"#( 0+),0> %+-)->)C)>D #" * &! #* ! &’ - (" ・ ! (’’+) && $ 1 &# $ (’ &1 $ % &2 $ 4 &2 $ + &# $ 4 &2 $ 4 &1 $ 2 +& $ # &, $ 2 +’ $ % +& $ + +( $ + && $ 2 &+ $ ( &, $ & &% $ % 1$’ 1$, && $ ’ &’ $ #’ 2 $ &# 4 $ ’’ &( $ #’ &+ $ ’’ 1 $ &1 4 $ 4# +& $ +’ &+ $ +’ 4 $ 1, ( $ ,1 &4 $ 2’ &( $ ’’ && $ 2’ 2 $ (( +1 $ +’ +4 $ &’ +# $ &’
[2] 用最小二乘法作简单线性回归 处理, 得到如下公
式。
# " *・& 3 + (,) &) 式中 #、 分别为复合材料的电阻率和石墨化度, & * 和 + 为常数。五种试样的线性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均
大于 11. 。对于不同结构或密度的材料参数 * 和 + 的数值不同。表 + 依次列出了该五种复合材料的 *、 + 值和线性相关系数。
作者简介: 张福勤 (#’*%$) , 男, 湖南邵东人, 博士生, 从事炭 + 炭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开发。
・ #( ・
新
型
炭
材
料
第 &( 卷
成 ! ! " ! # " # $ % !! ! &’ !! ! (’ !! 的试样, 式 中: 宽度和长度。由于 !、 "、 # 分别为试样的厚度、 该类材料结构的各向异性, 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 性和可比性, 在加工试样时, 必须确保试样的 ") # 平面同复合材料的 $) % 平面平行。 试样经不同石墨化工艺处理后得到不同的石墨 化度, 石墨化处理温度越高, 石墨化度越高。对于每 一种材料, 不同石墨化度下电阻率的测量在该种材 料的同一个试样上进行: 将试样依次经受由低温到 高温的石墨化处理, 每次石墨化处理出炉后, 先测量 其室温时的电阻率, 测量后再入炉进入下一道较高 温度的石墨化处理工序。这样操作可以最大限度地 降低因为取样区域不同而带来的测量误差。 !"! 石墨化度的测量和表征 炭* 炭复合材料的基本结构为乱层结构或介于 乱层结构与石墨晶体结构之间的过渡型。石墨晶体 是网平面的三维有序堆聚, 而乱层结构仅在网平面 上二维有序, 其整体呈紊乱状态, 层间距较大, 表观 微晶尺寸 # " 和 # # 均较小, 通常超过某一热处理温 度时, 开始发生三维层平面的排列, 这种变化, 伴随 着层间距的减小和微晶尺寸的增大, 就是石墨化过 程。石墨化度就是用来表征这一转化过程进行程度 的参数。 石墨 化 度 是 根 据 $%#&’()& 模 式, 由 *+%)&, 和 [&, +, #] , 其简化形式为: *#)%+ 公式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中: ( ’ ’’+ "! * + -)& ") 式中 & : 石墨化度 (.) , 完全未石墨化炭 ’ $ ,## ’ &!: 理想晶体的层间距, ( &!) : 的层间距, ’ $ ,,%# &!: ’ ’’+ (’’+) 面的层间距, 入射 . 射线波长, ( : 衍 * /) !* &!: " 射角。 平均微晶尺寸 # " 由 /"0+%%+% 公式计算: (’’+) ( #" * ( "1(’’+) "! ")(+) +) 式中!: 入射 . 射线波长, 衍射峰积分宽度, 衍 (: ": 射角。 .23 测量在日本理学电机 2),#’4),’&# 型 . 射 线衍射)光谱仪上进行。采用粉末试样, /) 作内标, 管 电 压 ,% ’7、 电流 试验 参 数: 546! & 单 色 光 辐 射、 间 隔 ’ $ ’+/* 步、 速度 +’ !8, + " 取值范 围 ++/ 0 +1/、 ’ $ % 步 * -。 !"# 电阻率的测量
的电阻, 测距为 , $ % "!, 电阻率 ( 根据以下公式计 #) 算:
# " )・!・" * # $ (+) ,) 式中#、 (" ・ 、 双电桥 ) 、# !) $、!・" 分别为电阻率 法测 量 所 得 电 阻 (") 、 测距 ( !) 、 试样横截面尺寸 (!+ ) 。
,
结果与讨论
由表 & 可见, 五种炭 * 炭复合材料, 尽管各自的 结构和密度都不一样, 随着石墨化度的升高, 其室温 时的电阻率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将试验数据绘成图 发现, 石墨化度和电阻率之间呈线性关系, 试样不 &, 同, 直线的位置和斜率不同。对试验数据 ( ;1 $ % 的 试验数据为 , 组, 其余试样的试验数据皆为 # 组) 采
第!期 *月
新 型 炭 材 料 345 6789:3 ;7<48=7>?
@AB2 #* 3A2 ! CDE2 !""#
文章编号: #"")$((!) (!""#) "!$""%,$"%
! + ! 复合材料石墨化度与导电性能的关系
张福勤, 黄启忠, 黄伯云, 巩前明, 陈腾飞
收稿日期: !""#$"!$"#; 修回日期: !""#$"%$"&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 [#’’(] #(#)
炭 + 炭复合材料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 命 名 为 () 2 #、 () 2 !、 () 2 &、 () 2 %、 () 2 , 试样。材料的结构组成如 下, 增强体为长纤维 . 乱短纤维, 长纤维沿与 () 2 #: 摩擦面平行的平面分层铺开, 长纤维层之间是随机 分布的乱短纤维层, 基体为沥青浸渍炭 . 少量气相 沉积 (!*$) 热解炭; 与 () 2 # 相似, 区别在于 () 2 !: 用炭布取代增强体中的长纤维; 增强体为炭 () 2 &: 布叠层构成的三向增强超细编复合材料预制件, 基 体为少量树脂炭 . !*$ 炭; 增强体为无捻的 () 2 %: 长纤维 . 短纤维束, 长纤维按一定角度旋转铺层, 并 在层面上辅加适量随机取向的短纤维束, 基体为少 量树脂炭 . !*$ 炭; 增强体为无纬布 . 网胎 () 2 ,: 构成的针刺整体毡, 基体为 !*பைடு நூலகம் 炭 。材料中长纤 维或炭布铺层所在的平面与摩擦面平行, 定义该平 面为 $$ % 平面。将炭 + 炭复合材料沿 $$ % 平面加工
图! !"# # ! 炭 " 炭复合材料石墨化度对室温时电阻率的影响 $%%&’() *% #+,-."("/,("*0 1&#+&& *0 &2&’(+"’,2 +&)")("3"(4 *% 5" 5 ’*6-*)"(&) ,( +**6 (&6-&+,(7+&
电作出贡献。导带中的电子和价带中的空穴统称为 载流子。 炭2石墨材料的导电性能如其禁带宽度一样介 于导体和半导体之间。根据能带模型, 从无数微小 石墨晶体构成的多晶石墨到无定形碳, 其电阻率与
[#$%] 化度的测量和表征迄今尚无公认、 统一的标准 ,
!
!"#
试验
试样制备 选用五种具有二维及准二维结构的航空刹车用
而电阻率的测量相对来说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易操 作性且可实现无损检测, 明确石墨化度与电阻率之 间的对应关系后, 则可将电阻率作为一种间接测量 和表征炭 + 炭复合材料石墨化度的方法。因此, 有必 要研究炭 + 炭复合材料石墨化度对导电性能的影响。 对炭$石墨材料导电性能的研究, 已经有大量文 献报道。文献 [,$)] 研究了炭$石墨材料电阻率随温 度变化的规律, 指出, 在不同条件下, 炭$石墨材料的 电阻温度系数可能为负值, 但也可能为正值; 文献 [,] 报道了热处理温度对炭$石墨材料室温时电阻率 的影响, 指出, 按温度范围划分为三个区段: # """ 0 以下电阻率急剧减少, # """ 0 1 ! """ 0 电阻率变化 很小, ! """ 0 以上时电阻率缓慢降低。 对于炭 + 炭复合材料, 尚无文献直接论及电阻率
#
前言
炭 + 炭复合材料在显微结构上是一种多相非均
对其石墨化度的依存关系。本工作选用了国内外五 种具有典型结构的炭 + 炭复合材料作为对象, 分析、 研究了石墨化度对其室温时电阻率的影响, 并试图 建立起二者之间的数学对应关系。
质混合物, 这种材料的导电、 导热性能与材料的结构 密切相关。石墨化度是炭 + 炭复合材料最重要的结 构参数之一, 通过调整、 控制炭 + 炭复合材料各组元 及整体的石墨化状态、 程度, 可以赋予炭 + 炭复合材 料不同的导电、 导热性能。由于炭 + 炭复合材料石墨
[%] 温度的关系可用下式表达 。
表 $ 显示, 五种试样的参数 ! 都为负值, 参数 " 都为正值。就参数 ! 的绝对值而言, 8* # ! 试样和 8* #$ 试样的相等且最小, 8* # % 试样的最大, 8* # & 试样和 8* # ’ 试样的介于两者之间; 参数 " 值的大 小依试样的次序, 除 8* # & 略有例外, 随表观密度降 低而逐个增大。这说明: 在石墨化度较低时, 五种试 导电性 样中, 8* # ! 试样和 8* # $ 试样的电阻率最低, 能最好, 但随石墨化度的上升, 其电阻率下降的速度 最缓慢, 即该两种试样的导电性能对石墨化度变化 的敏感程度一致且最小; 在石 8* # % 试样恰好相反, 墨化度较低时, 其电阻率最高, 导电性能最差, 但随 石墨化度的上升, 其电阻率下降的速度最快, 试样的 导电性能对石墨化度变化的敏感程度最大; 8* # & 试 样和 8* # ’ 试样的特征位于上述两者之间。
(中南大学 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
摘
要: 研究了五种具有二维及准二维结构的炭 + 炭复合材料在不同石墨化度下各自的电阻率的变化, 分析了引
起这些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 在所研究的石墨化度范围内, 随着石墨化度的升高, 材料的电阻率都呈下降的趋 势, 且电阻率! 随石墨化度 ! 的变化符合线性关系! - " ・! . # , 线性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大于 ’’ / 。但对于不同的 材料, 公式中参数 " 、 具有类似结构的 # 的取值不同。影响 " 、 # 值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复合材料的结构和表观密度: 两种复合材料, 两者的 " 值相等; 复合材料的表观密度越高, 则其 " 的绝对值、 亦即: 在石墨化度相同时, # 值越小, 表观密度较高的材料导电性能较好; 由于石墨化度的升高对其导电性能的提高较少, 故导电性能对石墨化度的敏 感程度较低。同时认为, 由于电阻率测量的较高准确度和易操作性, 电阻率可以作为一种间接测量和表征炭 + 炭复 合材料石墨化程度的方法。 关键词: 炭 + 炭复合材料;"#$;石墨化度;电阻率 中图分类号: %& &&! 文献标识码: ’
<#=(+ &
电阻率的测量参照国标 9:&11#)2’ ( 电碳制品 物理化学试验方法) 进行。采用双电桥法测量试样
第$期
张福勤 等: 3"3 复合材料石墨化度与导电性能的关系
・ ’/ ・
[-, !+, !!] 可以用能带模型 来解释固体材料的导电
状态或非导电状态。在金属中, 最上面的能带叫导 带, 电子只是部分地充满着导带, 因而外加电压可以 把某些电子激发到较高的能级或能带上去。而在绝 缘体或半导体材料中, 导带是空的, 在导带下面的所 有价带中却完全充满着电子, 要把电子由最高的价 带越过能量间隙 (禁带) , 则需要一定的能量, 所需要 能量的大小取决于禁带的宽度。当电子产生跃迁 时, 在价带中留下一个空穴。这时如果在固体上加 一电场, 则导带中的电子和价带中的空穴将沿相反 的方向移动, 由于所带电荷相反, 所以两者都将对导
表& 炭 * 炭复合材料石墨化度和室温时电阻率之间的关系 2+(#>)1&-0)? =+>@++& ,%#?0)>)A#>)1& B+,%++ #&B +(+">%)"#( %+-)->)C)>D 1E 5* 5 "1!?1-)>+- #> %11! >+!?+%#>4%+
/#!?(+ ;1 $ & 3+&-)>D ・ "! - , #* , & $ 1# 9%#?0)>)A#>)1& B+,%++ & * . ,4 $ % (, $ 4 4, $ + 2+ $ + ;1 $ + & $ 1+ +4 $ # %( $ 2 4’ $ ( 44 $ , ;1 $ , & $ 4( ,’ $ 1 %( $ 4 42 $ ’ 2& $ & ;1 $ # & $ 4& ,( $ % #% $ + (’ $ & 4+ $ 4 ;1 $ % & $ (+ ,’ $ # ,% $ % #( $ 2 />#"’)&, F(+">%)"#( 0+),0> %+-)->)C)>D #" * &! #* ! &’ - (" ・ ! (’’+) && $ 1 &# $ (’ &1 $ % &2 $ 4 &2 $ + &# $ 4 &2 $ 4 &1 $ 2 +& $ # &, $ 2 +’ $ % +& $ + +( $ + && $ 2 &+ $ ( &, $ & &% $ % 1$’ 1$, && $ ’ &’ $ #’ 2 $ &# 4 $ ’’ &( $ #’ &+ $ ’’ 1 $ &1 4 $ 4# +& $ +’ &+ $ +’ 4 $ 1, ( $ ,1 &4 $ 2’ &( $ ’’ && $ 2’ 2 $ (( +1 $ +’ +4 $ &’ +# $ &’
[2] 用最小二乘法作简单线性回归 处理, 得到如下公
式。
# " *・& 3 + (,) &) 式中 #、 分别为复合材料的电阻率和石墨化度, & * 和 + 为常数。五种试样的线性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均
大于 11. 。对于不同结构或密度的材料参数 * 和 + 的数值不同。表 + 依次列出了该五种复合材料的 *、 + 值和线性相关系数。
作者简介: 张福勤 (#’*%$) , 男, 湖南邵东人, 博士生, 从事炭 + 炭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开发。
・ #( ・
新
型
炭
材
料
第 &( 卷
成 ! ! " ! # " # $ % !! ! &’ !! ! (’ !! 的试样, 式 中: 宽度和长度。由于 !、 "、 # 分别为试样的厚度、 该类材料结构的各向异性, 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 性和可比性, 在加工试样时, 必须确保试样的 ") # 平面同复合材料的 $) % 平面平行。 试样经不同石墨化工艺处理后得到不同的石墨 化度, 石墨化处理温度越高, 石墨化度越高。对于每 一种材料, 不同石墨化度下电阻率的测量在该种材 料的同一个试样上进行: 将试样依次经受由低温到 高温的石墨化处理, 每次石墨化处理出炉后, 先测量 其室温时的电阻率, 测量后再入炉进入下一道较高 温度的石墨化处理工序。这样操作可以最大限度地 降低因为取样区域不同而带来的测量误差。 !"! 石墨化度的测量和表征 炭* 炭复合材料的基本结构为乱层结构或介于 乱层结构与石墨晶体结构之间的过渡型。石墨晶体 是网平面的三维有序堆聚, 而乱层结构仅在网平面 上二维有序, 其整体呈紊乱状态, 层间距较大, 表观 微晶尺寸 # " 和 # # 均较小, 通常超过某一热处理温 度时, 开始发生三维层平面的排列, 这种变化, 伴随 着层间距的减小和微晶尺寸的增大, 就是石墨化过 程。石墨化度就是用来表征这一转化过程进行程度 的参数。 石墨 化 度 是 根 据 $%#&’()& 模 式, 由 *+%)&, 和 [&, +, #] , 其简化形式为: *#)%+ 公式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中: ( ’ ’’+ "! * + -)& ") 式中 & : 石墨化度 (.) , 完全未石墨化炭 ’ $ ,## ’ &!: 理想晶体的层间距, ( &!) : 的层间距, ’ $ ,,%# &!: ’ ’’+ (’’+) 面的层间距, 入射 . 射线波长, ( : 衍 * /) !* &!: " 射角。 平均微晶尺寸 # " 由 /"0+%%+% 公式计算: (’’+) ( #" * ( "1(’’+) "! ")(+) +) 式中!: 入射 . 射线波长, 衍射峰积分宽度, 衍 (: ": 射角。 .23 测量在日本理学电机 2),#’4),’&# 型 . 射 线衍射)光谱仪上进行。采用粉末试样, /) 作内标, 管 电 压 ,% ’7、 电流 试验 参 数: 546! & 单 色 光 辐 射、 间 隔 ’ $ ’+/* 步、 速度 +’ !8, + " 取值范 围 ++/ 0 +1/、 ’ $ % 步 * -。 !"# 电阻率的测量
的电阻, 测距为 , $ % "!, 电阻率 ( 根据以下公式计 #) 算:
# " )・!・" * # $ (+) ,) 式中#、 (" ・ 、 双电桥 ) 、# !) $、!・" 分别为电阻率 法测 量 所 得 电 阻 (") 、 测距 ( !) 、 试样横截面尺寸 (!+ ) 。
,
结果与讨论
由表 & 可见, 五种炭 * 炭复合材料, 尽管各自的 结构和密度都不一样, 随着石墨化度的升高, 其室温 时的电阻率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将试验数据绘成图 发现, 石墨化度和电阻率之间呈线性关系, 试样不 &, 同, 直线的位置和斜率不同。对试验数据 ( ;1 $ % 的 试验数据为 , 组, 其余试样的试验数据皆为 # 组) 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