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湖高中笫十九届叶圣陶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亭湖高中笫十九届叶圣陶作文
粥,是把原本坚硬的米粒煮躬了身子。
它是黎民百姓的温饱追求,更是他们的生活哲学。
盛粥,盛一碗哲学。
粥是米与水的双人舞,缠绵、温柔,是“和”的体现。
而饭,是米的单人独唱,明明是与水相伴而来,最后却牺牲了水以成全米。
作为中国人,我更欣赏粥的融合、温和。
生活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长久共处的相伴。
母亲常常教导:“学粥的智慧,看米与水的相处,学你与他人的相处,去学它的温和、大度、包容。
盛一碗粥,好好看看。
”我便盛起一碗粥,看:米融于水中,水化于米内,两者紧密相关,看似有异却在无形中相融,相和共赢,实为中国之“和”。
粥,它充满了悲悯之心。
听老一辈的人讲述他们的童年。
一碗粥,七分为水,三分为米。
说是连喝几碗粥,怕也抵不上现在的一碗粥。
它是贫苦百姓最后的尊严,它来到世上,为穷困饥寒的人献上一些慰藉、一份温暖。
它虽稀,但足以让人得到些许安慰,重燃生活热情。
它也可厚,彰显着黎民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
粥也许也常光临富贵人家,但更多是拜访普听人家。
盛起一碗粥,是普通百姓对生活的尊重,是对尊严的维护,是面对苦难的倔强,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冀。
盛上满满的一碗,是多么的不易,
所以,即使现在生活比原本更为富足,我的晚饭大多仍为粥。
这是我对从前不易生活的一种致敬,一种铭记。
我不愿因眼前的繁荣盛世,而忘却曾经的艰苦奋斗。
让胃记住从前生活的不易,让胃再传达给心,比口中记住、眼中记住更为深刻。
在记住盛满一碗粥的不易时,我也感受到了悲悯情怀,感受、同情、记住别人与自己曾经的痛苦。
也许人活着,也不只是平淡的相处,痛苦的感受,也有着多姿多彩的快乐享受。
粥,在百姓们的巧手之下,加些赤色的枣,金色的菊,碧色的荷,素色的莲,便由朴素的白粥,变得多姿美丽、香甜可口起来。
再平淡无味的生活,只要心中有爱、有美,学会去追求、创造那散落人间、星星点点的美,再苍白的生活也会呗泼上浓烈的色彩,鲜明生动起来。
盛一碗生活的粥,在里面加上你想的,你爱的……想成如高雅贤士的莲叶粥,便少加些香甜富贵的红枣:想成甜蜜沁人的桂花粥,还需清凉微甜的冰糖相佐……生活可以多姿多彩,关键在于你的选择与创造。
黎民百姓面对着原本枯燥无味的生活,巧手一挥,便是整个斑斓的世界。
生活本如稻米般坚硬,但煮着煮着,芬芳来了,清甜来了,再辅以美好的生活情致,便更是斑斓美丽了。
取一个朴素的碗,去盛上一碗粥吧!粥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生活亦然。
凝神观赏这盛着粥的碗。
人是碗,生活是粥,人是生活的容器。
你决
定不了你可以装多少粥,但你可以决定你装什么样的粥,盛什么样的生活。
人,是一只脆弱而有思想、有灵魂的碗。
请去盛你想盛的粥吧。
人,生活的容器。
其价值不在于大小、形状,在于所盛的内容。
粥,将原本坚硬的米躬了身。
躬身,便可与人和睦相处,不再高高在上;躬身,便易于拥有悲悯之心,不忽视忘记痛苦。
同时,躬了身,便亲自调和生活之粥,佐以生活情趣,煮一碗所爱所想之粥;躬了身,亲自去寻自己想盛的粥,做一只有灵魂的碗……
盛粥,盛一碗生活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