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英杰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吕梁市英杰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写在答题卡内)
1. 2009年1月15日是天津解放60周年纪念日。

解放天津处于人民解放战争的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反攻阶段 C.战略决战阶段 D.胜利进军的最后阶段
2.1787年宪法的保守性和局限性表现在某中学历史老师确定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开创的全国性统一政权”,你认为下列地图中能为这一课题所用的材料是
A B C D
3.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

上述言论从本质上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要求
A.用廉价商品打开中国的市场B.在中国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C.在中国大规模的投资设厂D.利用传教对中国进行思想渗透
4.有关义和团运动的评价,从现代化史观
.....角度分析,最恰当的是
A.排外仇教(洋教)的暴民运动 B.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碰撞的反应
C.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冲突 D.农民阶级反侵略的爱国运动
5.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6.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用,必须瞩目。

”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战役
7.中日双方对l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

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
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 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 000米之距离。

济远首先向我发炮。

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

”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8.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9.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推荐,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
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利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利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10.“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

至实质
如何,都非所问。

”这说明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11.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
并不喜欢共和政体。

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

”这段话反映出但是在法国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共合拍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12. 《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
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

”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A.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B.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
C.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的领导权 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13. 美国总统在《致蒋介石并转重庆人民的信函》中说:“为向中国人民——尤其重庆市民—
—对于联合国家作战努力之伟大贡献表示敬意起见,兹特附呈纪念状一帧。

贵国人民对于侵略者之坚强抵抗,已为贵国之友人树立楷模。

”此信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A.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 B.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C.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 D.国共全面内战期间
14. 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
叛郡”,“奉制之得亦明亦”。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15.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沉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
朝。

”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6.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
要功亏一篑。

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

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17.“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

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
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

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C.强调法官至上D.体现人人平等
18.清初著名诗人陈元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处题诗一首,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
两岸波浪至今悲”之句。

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

章太炎此举意在
A.提倡反清复明 B.抵制保皇势力
C.宣扬传统文化 D.激发民族主义
19.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

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
大厦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

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
20.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初三省的职能是
A.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
B.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和尚书省执行
C.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 D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
2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总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
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个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

”作者在这里强调
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 B.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
C.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历史 D.用整体性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历史
22.古代雅典为保护公民利益,制约官员,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把多数人确认为损害公
民利益的人流放国外。

这种做法所体现的精神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哪一项原则最为相似
A.执政为民
B.以人为本
C.民主集中
D.权力制衡
23.先秦时期,中国产生了分封制,同时期希腊却实行公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民主制度。

与中国
相比,古希腊所具有的特殊条件不包括
A.山多地少、三面环海
B.小国寡民城邦统治
C.工商业发达
D.国家统一,疆域辽阔24.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他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

这次革命主要的目的是
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
25.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发上了两场大规模的革命运动。

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是
A.领导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
B.革命者都是为生计所迫才揭竿而起的
C.两者都建立了革命正当,创办了刊物
D.革命都是从中国南方开始,高潮发生在长江流域
26.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不仅在中国前一个革命阶段中发生了大的影响,而且对亚洲许多
实行民族独立、民主革命的国家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这里的“巨大影响”是指
A.有力地配合了亚洲其他国家的斗争
B.创建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C.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D.推动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
27.井冈山是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历史红,山林好”。

说其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A.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B.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C.最终确立了农村保卫城市的道路
D.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斗争的开始
28.以下关于西周统治对秦汉大一统局面所产生的主要影响论述正确的是
A.周的中央集权有利于秦汉的统一
B.周的统治有利于人们在心理上认同国家统一
C.周的分封制对秦汉中央集权产生了重大影响
D.两者之间联系不大
29.以下史实中有利于中共争取人民支持的是
①八七会议纠正党内右倾错误②土地革命
③促成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④《土地法大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0.以下不属于太平天国运动同以往农民运动相比“新”的地方是
A.具有反帝反封的双重性
B.提出了善待人民的设想
C.制订了《资政新篇》
D.发生时中国的社会性质
三材料题(共40分)
31.(共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秦、汉、唐定都关中且国势强盛,并非只因为关中农业经济繁盛、四周险塞,关中西北面、北面的山地、高原同样重要。

西周末年,王室失去了山地中“戎”族的支持,被赶出了关中平原。

秦国控制了山地,“遂霸西戎”,积聚起雄视“山东”的力量;视死如归的战士与关中繁荣的农业经济,同是支撑秦统一全国不可忽视的因素。

由山地、高原中“善骑射”的“六郡良家子”组建的军队,也一直是汉朝军队的核心。

隋及唐前期,关中在经济上已然衰落,远不能与“山东”相比,但依靠关陇为主体的府兵,以及国家马场饲养的最多时达到四十万匹的战马,仍足以控辖全国;当唐朝失去对西北山地的有效控制后,国势便一蹶不振。

在历史学家吴于廑看来,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互动,构成世界范围内农业时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

就中国历史来说,唐以后草原与中原农耕地区的互动更为广泛而深入。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关中周边地区对秦汉隋唐统一强盛的作用(8分)
材料二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从1935年到1948年的13年间,延安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整风运动、中共七大等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克服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出发,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敌后抗日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取得这些伟大的成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举出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和现实事例共五条,其中历史和现实的事例各不得少于一条,否则无分。

(10分)
32.(共2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们常说,我国和中国是隔着一衣带水的同文同种的国家。

而且还常常指出,近代一百年的历史虽然主要是对立,对抗和侵略的历史,但是在这之前却有着长达两千年的友好往来的历史。

材料二日本侵略者从国民党政府手中相继夺去大部分重要城市,占领了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土地。

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下,中国死伤人数3 500万,仅南京大屠杀就死亡30万人以上。

……此外,还有令人发指的细菌战、化学战。

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l 000亿美元。

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成为历史上最野蛮、最残酷的一页。

材料三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一)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
宣告结束。

(二)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并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

请回答:
(1)读材料一,列举“日中交流两千年”中唐朝时期中日友好往来的史实两例和二十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的重大事迹三例。

(5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日关系得到改善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3分)
(4)近代史上中日“台湾”问题的发展有哪些重大的历史史实,回答两条以上? (6分)
(5)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日关系的发展有何认识?(4分)
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测试题答案
(2)侵占领土;屠杀人民;发动细菌战、化学战;掠夺财富。

(4分)
(3)日本对在近代历史上侵略中国的行为表示深刻反省;日本承认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2分)
(4)《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开罗宣言》要日本归还台湾;1945年中国政府收回台湾。

(3分)
(5)和则两利,战则俱损。

(2分)
33. (1)摆脱枷锁,按社会契约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是人民的自由和权利。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2)天赋人权。

(3)抛弃和解,追求独立。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宣传的观点。

(4)英国的殖民统治损害了北美人民的自由和人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