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桂花雨》的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理念]
教学时力求表达“以人为本〞的思想,即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预设学生喜欢的
学习形式,预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内容,预设能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预设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的个性化体验,真正让阅读教学成为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引发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和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引发阅读期待
1.师:同学们,这几天当你们走进我们校园里,就会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气,这是什么香味呢?
2.你们对桂花有什么印象呢?
3.师:老师和同学们一样,以前只是被桂花的香味给吸引了,至于它长什么
样子,却很少留心观察。

但我第一次看到第7课《桂花雨》的时候,我就被它深
深地吸引了,就是一个“雨〞字吸引了我。

〔板书课题〕你们看到课题有什么想法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令绮君难忘的桂花雨。

1.自由读课文。

出示学习要求,读准字音,了解词义。

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汇报交流初读课文的情况。

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讨论。

〔简单问题自己解决,比拟难的问题同伴互相解疑,教师再梳理课文的重难点问题,准备在精读环节中具体落实。


〔一〕默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在旁边批注,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自读感情→交流对话
〔结合学生谈话,教师相机引领学生精读品析以下重点句子。


1.感受桂花的内在美
〔1〕出示桂花、梅花图片。

〔2〕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没有梅花那么有姿态,但是桂花有它内在的美。

〔3〕指导有感情朗读。

2.分享“摇花乐〞,感受“桂花雨〞。

出示句子: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1〕首先引导学生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板书:摇花乐〕
〔2〕指导朗读。

怎样才能读出“摇花〞的乐趣呢?
〔自由读→指名读→评价→练续→比赛读→配乐朗读〕
〔3〕想象:〔出示课件:桂花图〕如果这时候你就在树下,和绮君一样享受这样的桂花雨,你会说什么?
〔4〕课外链接:〔课件出示〕绮君父亲的一首诗,理解诗意,指导朗读。

〔三〕花是故土香,难忘故土情
出示句子: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

1.你从“可是〞中体会到了什么?
3.同学们,事实上真的像母亲说的那样吗?请快速浏览全文,从文中找出理由。

〔出示课件:杭州的桂花图,家乡的桂花图〕
4.读这句话时,要读出母亲的什么感情?
〔读出母亲对家乡的日夜思念之情。

感受到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因为母亲每年闻着桂花的香气,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欢乐,家乡的人民吃着桂花食品,
喝着桂花茶。

院子里的这课桂花树没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家乡和家乡的桂花,已成为母亲生活的全部。


5.师:是啊,月是故土圆,人是故土亲,花是故土香。

母亲难忘家乡,我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7.小结:我们一起走进了桂花雨,你感受到了什么?〔相机板书:香、摇花
乐和思乡情〕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琦君在她的另一部作品《烟愁》里面的一段后读这样写道:〔课件出示〕
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像花木草树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假设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土,我假设能不在器,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在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
3.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有一些令你难忘的人、难忘的事或难忘的画面呢?
[板书设计]
摇花乐
7.桂花雨

思乡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