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尼森模型下的“微软文化”
院系:旅游管理系姓名:汪燕学号:M201002055
一、参与性:涉及员工工作能力、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

1)授权:“自由平等,以德服人”的具体体现第一条就是:放权给每一个人主导自己的工作(没有“打卡”制度;上下班时间自己决定);第二条就是:人人平等,资深人员没有特权。

这样的规定就降低了公司内部的信息阻塞,增加了所有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了工作积极性。

2)团队导向:“责任至上,善事始终”中有一条就规定了:部门、员工的目标必须可分享,就说明了员工应该注意团队合作,将个人目标和部门相结合,以促进工作的有利进行。

3)能力发展:“虚怀若谷,服务客户”中第二条规定是:新进员工必须到技术支持中心工作一个月,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这也是一种对员工的技术培训,为以后更好的在公司发展打基础。

二、一致性:用以衡量公司是否拥有一个强大且富有凝聚力的内部文化
1)核心价值观:可以说微软从发展到现在的价值观都是很受员工认同的。

每一个价值观中都体现出了注重员工,员工可以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将自己的发展和公司结合起来,寻求共同发展,所以员工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都是很强的,也就足以说明员工对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持积极态度,是认同的。

2)配合:“自我批评,追求卓越”中有一条是满意度调查,员工每年都有一次发表对公司、领导看法的机会,证明合理,就会被认真对待。

就说明了公司员工和领导之间是可以交流意见和看法的,配合程度还是可以的。

3)协调和整合:“责任至上,善始善终”中的“部门、员工的目标必须可分享”能够体现中员工、部门、团队之间的协调合作,没有界限的制约因素。

三、适应性:主要指公司对外部环境中的各种信号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
1)创新变革:这一点在微软公司中有很好的体现。

“激情四射,迎接挑
战”这一阶段,微软的经营宗旨就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

微软不断的针对市场和客户需求推出新产品,速度之快可说惊人。

微软深刻的体会到主动创新是竞争制胜之本的道路。

因为每天每时都在不断的创新变革自己的产品,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2)客户至上:“虚怀若谷,客户至上”的理念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微软视技术、合作伙伴和客户为三位一体;新进员工必须到技术中心学习一个月,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没有参加的员工,将不会有晋升的机会。

这些规定都说明了微软奉行客户至上,将客户视为自己的衣食父母,满足他们的需求、提高他们的满意度是发展必须坚守的原则。

3)组织学习:微软不断的推陈出新,不断的开发新产品,就是源自于本身对于市场的敏感洞察,能够及时的关注到市场的变化和需求,从而鼓励组织不断创新、不断学习新知识,来获得持久的发展力。

四、使命:公司着眼于制定系统的战略行动计划,成功的公司往往目标明确,
志向远大
1)愿景:微软28年前的愿望是“让每张桌上都有一台个人电脑”,现在的愿景是“通过优秀的软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设备帮助人们发挥潜力”。

这是公司所有人员的共同目标,他们都为之而不断努力着。

2)战略导向和意图:微软是IT行业的老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这是微软追求卓越的结果。

微软的文化的精髓是追求技术进步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发展和改进。

这可以说就是一种战略导向,这是公司领导层到基层员工共同为之努力的目标。

3)目标:微软的“SMART”目标模式中的目标就是公司根据自身的使命、愿景和战略而制定的相关目标,员工根据目标来具体工作。

同时该模式也折射出:目标只有明确并可以随时检查是否达到,员工才能在工作中体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