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北梨区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现状与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植保
晋北地区气候、土壤适合梨树生长,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这些年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管理不当,用药不科学,常会使病虫害的发生也呈现多样性。

梨锈病由于周围转主寄主的种植呈现加重趋势,梨黑星病的发生也较为严重,梨腐烂病引起梨树死亡甚至将梨园整个毁灭。

由于人们重视不足,梨叶肿瘿螨、梨瘿华蛾、梨黄粉虫发生隐蔽,危害极大[1-3]。

现将这些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梨锈病
梨锈病又称赤星病、桧锈病,病原菌为胶锈菌属。

梨园附近种植有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的地方,该病发生较重,常造成叶片发黄、早枯、脱落,幼果畸形,对产量品质影响极大。

1.1危害症状
叶片受害首先在正面出现橙黄色油亮的小斑点,后逐渐扩展,成为近圆形的病斑。

病斑中部橙黄色,边缘淡黄色,外边有黄绿晕圈,可以与健部分开。

病斑表面密生橙黄色针头大小的小粒点,天气潮湿时溢出黄色黏液,干燥后小粒点变黑。

病组织逐渐增厚、肿胀,叶背面长出灰黄色丛毛状物,每一病斑可长出10条,多者20~30条。

幼果受害也会出现橙黄色圆斑,后变为褐色,病果生
长停滞,通常畸形、早
落。

新梢、果柄、叶柄也
能发病,病斑与果实上
大体相同,遇风易折断
(图1)。

1.2发病规律
病菌在桧柏病组织
中越冬,在桧柏上发病
后,针叶、叶腋及小枝上
都会出现淡黄色斑点,次年春季3月春雨后吸水膨胀萌发孢子,随风飞散,传播至梨树的嫩叶、新梢及幼果上,自梨树展叶开始至展叶20天最易感染,一般方圆3~5千米的范围内,无转主寄主则发生较轻,此外3—4月份阴雨连绵或时晴时雨都利于发病。

1.3防治方法
①砍除转主寄主。

首先铲除5千米范围内的桧柏,并在梨区禁止利用它们作为绿化树种。

②如果梨园附近的桧柏不能砍除,可喷药保护梨树。

一般于3月上中旬梨树萌芽前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包括周围桧柏树一起喷施。

也可于梨树幼果期喷施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12%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发现病叶病果及时摘除销毁。

2梨黑星病
梨黑星病又称疮痂病,发生普遍而且严重。

常引起梨树早期大量落叶,造成树势衰弱,果实畸形,对梨树产量和品质都有很大影响。

还会减少第二年的产量,在贮藏期感染会引起果实腐烂。

2.1危害症状
梨黑星病危害鳞芽、叶片、新梢、果实等部位,从落花期到果实近成熟期均可发病,病部形成显著的黑色霉层,像霉烟一样,是这种病的典型特征。

叶片发病时,沿主脉、支脉之间出现不规则淡黄色斑点,病斑无明显边缘。

几天后病斑上出现黑色霉层,严重时许多病斑互相连在一起,黑色霉层布满整个叶片背面,引起早期落叶。

叶柄受害往往使全叶枯黄脱落,果实受害初期出现淡黄色圆斑,湿度较大时病斑上长满黑霉,幼果受害生长受阻,成果出现龟裂、坚硬、味苦、品质大降(图2)。

晋北梨区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现状与防治措施
连剑文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农业学校山西原平034199)
摘要:近年来,晋北梨产业发展方兴未艾,种植面积显著增加,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笔者经过几年实地调查,对一些影响较大的病虫害进行总结,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梨;病虫害;
防治措施图1
梨锈病在叶片上的危害状
图2梨黑星病在叶片上的危害状48
果农之友2021.12
果农之友2021.12
绿色植保
2.2
发病规律
病菌在芽鳞、病叶、病果及枝梢、叶柄等处越冬。

次年春季,晋北梨树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发病,一般在新梢基部先发病,病梢是发病中心,新产生的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到附近的叶片与果实上,环境适宜即可侵染危害。

5—6月为发病盛期,如果阴雨连绵、气温较低则传染较快,危害严重,地势低洼、树冠茂密、通风不良、管理粗放、树势衰弱均容易发病。

2.3防治方法
①加强果园管理,注意果园的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促进树势健壮生长,提高对黑星病的抗病能力。

②秋末冬初搞好梨园清洁工作,将落叶落果清扫干净并集中烧毁,清除病原菌。

也可在梨树落花后结合修剪,辨认病枝,及时剪除。

③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3梨树腐烂病
梨树腐烂病在北方地区发生极为严重,一般老树
发病多,如果管理不善,幼树也会发病,常与肥水管理、冻害、挂果量关系密切。

3.1危害症状
梨树腐烂病的发生部位主要在枝干上,在主枝的向阳面及枝叉处发病严重。

分为溃疡型与枝枯型两种。

溃疡型一般在春季症状明显,在发病初期病部呈红褐色,与健部常有明显的分界,病组织松软,易撕裂,用手下压常有红褐色的汁液流出,有一股酒糟气味。

此时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症状极易辨别。

病部逐渐发展可以达到木质部,而且会不停扩展,当围绕树干一周后,影响养分运输,使上部枝条枯死。

后期病斑逐渐干缩下陷,病健交界处产生裂缝。

枝枯型病部不呈水渍状,无明显边缘,包围整个枝条时干枯死亡(图3)。

3.2
发生规律
腐烂病菌在病树皮内越冬,一年有两个发病高峰,春季盛发,夏季停止发展,秋季比春季轻一些。

病菌可以随风雨传播,从伤口侵入病树皮引起病害。

病害的发生和栽培管理、树势强弱、品种有很大关系。

3.3防治方法
①对梨树腐烂病的防治要加强栽培管理,培养树势。

加强肥水管理,适度修剪、及时防治虫害,减少伤口,合理挂果,防止大小年现象的发生,冬季要减少冻害发生,及时进行树干涂白。

②刮除病斑。

对腐烂病斑要及时、认真地进行刮除。

在树下铺塑料布用来收集刮下的烂皮,在病斑外缘0.5~1厘米的好皮处用刀切入,使病健部分离,将烂树皮刮净,烂到木质部的要深刮到木质部,将边缘处理光滑,避免烂皮处积存雨水,病虫再次侵入,最后将烂皮烧毁,在病斑处涂药防治。

对腐烂病的刮治要全年进行,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③药剂防治。

涂抹的药剂可以使用腐植酸铜水剂,刷的部位要稍大于刮治的部位。

也可以在早春全园喷洒石硫合剂进行全树杀菌处理。

4
梨瘿华蛾
4.1
危害症状
梨瘿华蛾又名梨瘤蛾,俗称糖葫芦,在北方梨区分布普遍,在老梨园受害尤其严重。

该虫有一特点,只危害梨属植物,危害单一。

以新梢受害最为明显,常形成多个瘤状虫瘿,串成一串象糖葫芦一样,严重时全树小枝几乎全是虫瘿,枝条干枯,对树势影响极大(图4)。

图4梨瘿华蛾在果实上的危害状
4.2发生规律
梨瘿华蛾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虫瘿中越冬。

山西在4月中、下旬羽化,成虫在傍晚开始活动,卵一般产于小枝的粗皮缝隙或旧虫瘿内。

新梢伸出时开始孵化,幼虫蛀入嫩梢木质部危害,被害部位逐渐膨大
为虫瘿。

通常一个虫瘿中有数条幼虫危害。

化蛹前
图3
梨树腐烂病在枝干上的危害状
49
果农之友2021.12
绿色植保
幼虫先咬一羽化孔,9月中、下旬化蛹越冬。

4.3防治措施
防治梨瘿华蛾应重点放在消除越冬虫源,抓住关键时期,并进行全年综合防治。

①人工防治:在冬季修剪时注意剪除虫瘿,集中烧毁,应该坚持连年修剪,可以根治害虫。

②梨芽膨大到开绽期间,结合防治梨大食心虫与梨树卷叶虫等,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可以全树喷药防治。

如2.5%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5%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效果显著。

③新梢3~7厘米时,仔细观察,及时剪除虫梢,减少危害。

5梨叶肿瘿螨
近些年叶肿瘿螨的发生逐渐加重,由于它发生隐
蔽,肉眼通常看不到虫体,极易和病害混淆,通常难以辨认,对树体影响极大。

5.1危害症状
梨叶肿瘿螨又名梨潜叶壁虱、梨叶肿病等。

在山西省等北方梨区发生极为普遍,它主要危害梨和苹果,成虫和若虫主要危害嫩叶,严重发生时,也能危害叶柄与幼果。

被害叶受害初期出现针头大小的淡绿色疱疹,而后逐渐扩大,变为红褐色小点,最后变为黑色。

发生的部位以主脉两侧和叶片中部为多,常使叶片正面明显隆起,背面卷曲,严重时引起叶片脱落(图
5、图6)。

5.2发生规律
以成虫在芽鳞片下越冬,春季梨叶展叶后越冬成虫从气孔侵入叶片组织内危害。

当它刺吸叶片时,会分泌刺激性物质使叶片隆起,一般5月中、下旬发生最为严重,并且春季侵入叶片后,一直在叶组织内危害,到9月成虫才从叶片内脱出,潜入到芽鳞处越冬。

5.3防治方法
①在花芽膨大时喷洒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喷3%的柴油乳剂防效明显,同时对腐烂病、黑星病、白粉病、红蜘蛛、介壳虫等都有杀灭的作用。

②发生初期喷药防治,可以在春季展叶后喷洒5%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5%啶虫脒乳油2000倍液。

6
梨黄粉虫
6.1
危害症状
近年来黄粉虫的发生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在晋北地区发生尤为严重。

黄粉虫只危害梨树,以成虫和若虫危害梨的果实,刺吸汁液,群集萼洼部位,看上去表面似有一堆堆黄粉,受害部位变成黑色,后期造成裂果,形成大黑疤,严重时引起落果(图7)。

黄粉虫
有时也在枝干上危害,受害枝干通常枯死,也会出现龟裂现象。

6.2发生规律
黄粉虫每年发生6~7代,以卵在树
皮缝内老翘皮下越冬。

次年梨开花期
卵开始孵化,先在梨树老翘皮处刺吸汁液,羽化为成虫后开始产卵繁殖,麦收前后部分成虫转移到嫩枝、果台、果梗上繁殖危害,6月上旬开始向果上转移,6月中下旬大部分成虫转移到果面、果实的萼洼处,并继续产卵繁殖,8月中旬果实将近成熟时危害最为严重。

9月交尾后转到果台缝隙处越冬。

成虫喜在背阴处栖息危害,温暖干燥的环境发生较重,低温高湿不利于发生。

采收期的梨果实若带有黄粉蚜,在贮藏期可继续危害,引起大量腐烂。

6.3防治措施
①梨树落叶后至发芽前认真刮除老翘皮和清除
树体上残留物,消灭越冬卵。

②梨树萌动前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可大量杀死越冬卵。

4月下旬到5月上旬,在梨树落花后,喷施阿维菌素一类低毒农药,可以减少对天敌的杀伤和对幼果的刺激,提高打药质量,在果实萼洼处、树冠内膛都要均匀喷药。

③从6月中下旬到果实成熟期,适时打药防治。

可用10%吡虫啉乳油1500倍液、5%啶虫脒乳油2000倍液或者菊酯类农药与阿维菌素类药剂交替使用防治。

参考文献
[1]邱强.原色梨树病虫图谱[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3.
[2]麻宝真,李耀光.果树、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M ].太原:
山西经济出版社,2009.
[3]李怀方,刘凤权,黄丽丽.园艺植物病理学[M ].北京:中
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9.
图5梨叶肿瘿螨在叶片上早
期危害状
图6梨叶肿瘿螨在叶片上后
期危害状
图7
梨黄粉蚜在梨果上危害状
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