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鹧鸪天 代人赋》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原文】
《鹧鸪天代人赋》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①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②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释】
①“平冈”二句:王安石《题舫子》诗:“爱此江边好,留连至日斜。

眠分黄犊草,坐占白鸥沙。

”这里隐括其句。

②“青旗”句:白居易《杭州春望》诗:“青旗沽酒趁梨花。


③荠(ji计)菜:二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茎叶嫩时可以吃。

【译文】
田间小路上的桑树冒出了嫩芽,东邻家的蚕种已经生出一些啦!小黄牛在平坦的小山坡上哞哞叫,边吃嫩草边把欢撒。

斜阳映照着春寒未退的树林,枝桠上翻飞着几只寻巢的晚鸦。

远山连接着近处的群山,原野上的道路纵横交叉。

春风吹动着青布的幌子,那儿是村里的卖酒人家。

城中的桃李害怕风吹雨打,溪边的荠菜花却春意勃发!
【集评】
明·卓人月、徐士俊:“春在梨花,春在荠花,仁见谓仁,智见谓智。

”(《古今词统》卷七)
清·陈廷焯:“‘斜日’七字,一幅图画,以诗为词,词愈出色。

”(《云韶集》卷五)又:“‘城中’二语,有多少感慨!信笔写去,格调自苍劲,意味自深厚,有不可强而致者,放翁、改之、竹山学之,已成效颦,何论余子!”(《词则》) 现代·刘永济:“词中鲜明画出一幅农村生活图象,而末尾二句,可见作者之人生观。

盖以‘城中桃李’与‘溪头荠菜’对比,觉‘桃李’方‘愁风雨’摧残之时,而‘荠菜’则得春而荣茂,是桃李不如荠菜,亦即城市生活不如田野生活也。

此词与东坡《望江南》后半阕‘微雨过,何处不催耕?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春色属芜菁,”用意相同,皆以城市繁华难久,不如田野之常得安适。

再推言之,则热心功利之辈,常因失意而愁苦,不如无营、无欲者之常乐。

此种思想与道家乐恬退、安淡泊之理相合。

盖稼轩出仕之时,历尽尘世忧患,退居以来,始知田野之可乐,故见溪头荠菜而悟及此理也。

”(《唐五代两宋词简析》)
【赏析】
题为“代人赋”,实则完全是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幅清新秀丽的江南农村初春生活图画。

上片写到的柔桑、幼蚕、细草、黄犊,都是因春而起的动植物,将它们有机地编织入画,遂充分显示了初春的勃勃生机。

过片转到人事。

末二句为一篇之警策,是主旨之所在。

将城中桃李与乡野荠菜花对照描写和评论,鄙弃娇弱之桃李,赞颂质朴平凡但生命力旺盛的荠菜花,这就形象化地表现了作者顽强进取的人生观和崇尚清新朴素的美学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