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教师应对课堂上学生捣乱行为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改教法
摘要在汉语国际教育的课堂上,如果出现问题学生的捣乱行为,汉语教师应当有能力对问题加以解决,要培养他们掌握应对和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

我们应培养汉语国际教育教师对问题学生课堂上捣乱行为及时制止的能力,并且在处理这种问题时要使自己注意保持客观公平,还应注意培养汉语教师建立课堂活动规范以预防和减少学生捣乱行为的能力。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养课堂管理问题学生捣乱行为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Teachers'Ability to Deal with Students'Disturb-ing Behaviors in Class//Wang Picheng
Abstract If students'disturbing behaviors occur in 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class,the teacher should have the a-bility to settle them,so their ability to deal with and solve similar problems should be cultivated.However,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stay objective and fair in the process,and also develop the ability to formulate class regulations to prevent and reduce students'disturbing behaviors.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teaching staff training;class management;problematic students;disturbing behaviors
在汉语国际教育的课堂上,如果问题学生出现捣乱行为(disruptive behavior)会给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带来很大的干扰,而且学生的捣乱行为一般发生在未成年的学生中间,但是也会问题多多、类型多样。

其中,严重的捣乱行为经常表现为学生之间的冲突,有国外学者总结了学生冲突的类型:“麦克多纳德(MacDonald)和卡斯特(Costa)对初二和初三的207人进行的研究表明,发生得最多的冲突类型是:讥笑、诅咒和骂人;言语威胁,破坏或盗窃财物;推搡、揍人和抓扯;打架;欺侮。

”(Good&Brophy,2002:237)问题学生的捣乱行为应当引起汉语教师的关注和重视,要使自己掌握应对和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

笔者曾有专著研究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养问题,因篇幅所限没有论及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应对问题学生课堂上捣乱行为能力的培养,但深感这方面的课题很值得探讨一下。

1汉语国际教育教师对问题学生课堂上捣乱行为及时制止能力的培养
问题学生的捣乱行为虽然有程度的不同,但是如果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汉语教师应当采取措施及时加以制止。

教师采取制止行动要视捣乱行为的严重程度而定,对此有国外学者提及:“当小小的捣乱行为重复发生或变本加厉时,或当其有蔓延的威胁或会造成混乱时,教师就不能忽视了,他必须采取行动制止这种行为。

如果这种捣乱行为没有严重到需要调查的程度,教师就应该尽可能迅速地消除它,而且不要打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

”(Good&Brophy, 2002:222)可以看出,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捣乱行为,汉语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目标都是维持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秩序,保证课堂教学能够顺利开展。

汉语教师及时制止学生的捣乱行为,可以采取直接介入加以干涉的策略。

有学者建议教师可以采取两种方式的直接干涉:“教师直接干涉学生的捣乱行为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恰当的行为要求。

这类要求应该简洁明快,并需要点出学生的名字,指明他们应该做什么。

……第二种直接纠正学生捣乱行为的技巧,就是提醒学生应遵守的规则以及教师有什么样的期望。

”(Good&Bro-phy,2002:224-5)这两种通过干涉的纠正学生捣乱行为的方式,都需要依靠语言表达来完成,虽然语言表达要求简洁明快,然而汉语教师制止学生的捣乱行为,还面临着运用外语进行干涉的困难,这对汉语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汉语教师在运用学生母语之外,还有许多辅助手段帮助语言表达产生效力,如使用眼神、手势和动作等帮助制止学生的捣乱行为。


汉语国际教育教师应对课堂上学生捣乱行为能力的
培养
王丕承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北京100875)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ki.kjwha.2017.01.021作者简介:王丕承(1962—),北京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
育、语言教学法、语篇分析、语用学。

46
. All Rights Reserved.
Total.373
January 2016(A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总第373期2017年1月(上)
制定和贯彻实施学生课堂行为规则对于预防和解决问题学生捣乱行为十分有效,因为规则具有很强的规范和约束学生行为的效力。

“与其他直接干涉的方式一样,规则提醒应该简洁、坚定。

通常这些规则倾向要求恰当的行为,因为这样有助于学生内化行为控制。

当学生对规则及其制定理由十分清楚时,规则提醒有助于学生接受自己对捣乱行为所应负的责任,从而会控制冲突的发生。

”(Good &Brophy,2002:225)学生的课堂行为规则应当事先颁布使学生们都知晓,最好能够与学生商量共同制定,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学生们更易于接受和遵守这些规则。

汉语教师通过反复重复可以强化学生们回忆起相关的规则,不仅可以使捣乱的问题学生知晓,而且也在班级里再度强化了规则,使捣乱学生处于无理的状态。

2汉语教师在应对问题学生的捣乱行为时要注意保持客观公平
汉语教师在处理问题学生的捣乱行为时,不要采取压服学生的方式,这样做往往会适得其反,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师在面对学生的捣乱行为时,要考虑到问题学生的情绪和感受,要客观地评判学生的行为并且采用公平的处理手段。

“采取防御性和借助权威的教师(‘你必须做这事,因为是我说的!’)会引起学生的不满情绪。

而且由于这种武断性的言论直接向学生提出了挑战,会使他们在同学面前丢
面子。

这些学生甚至可能采取强烈的反应来反抗老师。

而且,如果在场者认为教师的做法不公平的话,那么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就可能受到损害。

”(Good &Brophy,2002:226)汉语教师处理问题学生的捣乱行为,实际上关系到的不仅是与问题学生的关系而且关联着与整个班级学生们的关系,学生们随时都会观察教师的举动和态度,他们对教师是否客观公平会感同身受。

虽然问题学生在课堂上的捣乱行为具有破坏性的影响,严重干扰了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但汉语教师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保持克制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冷静地看待学生的捣乱行为,才能正确判断和决定自己的处理言行。

“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会把教师置于与学生对立的境地,会直接对教师的可靠性产生威胁,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也可能受到影响。

如果教师经常攻击学生,学生就会把这种行为看成很滑稽的事情,影响学生甚至会故意和老师逗气。

”(Good &Brophy,2002:226)汉语教师尤其要注意避免情绪化和冲动性地处理学生的捣乱行为,发脾气或任意地做决定都会导致不良的后果。

学校的规章可能有时显得不尽合理,但是汉语教师要维持规则的权威性,不能先就对规则动摇、课堂管理行为摇摆不定,不能坚持自己的管理决定。

“尽管严格的规章很少真正执行,当人们对人际冲突的复杂动因进行细致分析时,就会发现这些规章既不解决问题又不公平。

但是,依赖任意
的灵活处理的危险性则在于,口齿伶俐的学生与不善言辞的同学相比,会从学校成人那儿引出更为灵活的学校规则来,结果导致学校规章的使用情况千差万别,使得学生、教职工和父母认为学校规章不公平。

”(Good &Brophy,2002:236)汉语教师如果在解决学生捣乱问题时灵活处理,不能严格实行管理规则,就会破坏管理规则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使方方面面认为规则和教师的行为都存在着不公平。

3汉语教师建立课堂活动规范预防和减少学生捣乱行为能力的培养
建立规范的课堂教学活动的程序,是开展教学活动和管理课堂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也可以减少学生发生捣乱行为的机会和几率。

“程序是完成常规工作和其他在课堂里频繁地重复发生的具体活动的方法。

教师需要考虑自己计划要搞的各种不同的活动以及对恰如其分地完成这些活动的程序:①全班参与、背诵和讨论;②教师引导的小组;③独立的小组或项目功课;④个体的课堂作业;⑤课堂内外活动的转换;⑥场所和设备的使用。

”(Good &Brophy,2002:172)汉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有规范的程序,学生就不会无所适从,也就不会因无所事事而导致捣乱行为的发生。

对于教学程序和学生的行为程序,教师应当通过固定规程使学生明了并且利用不懈的重复而使学生得到强化。

课堂上和课后的作业是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的完成情况决定着也影响着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因此教师对作业也应当程序化地安排。

“程序还需设计来处理学习功课:①传达作业布置情况和相关的功课要求;②处理补课事宜和其他相关的学生缺席的问题;③监控学生的作业进展和完成情况,帮助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④对学生的进步做出反馈,应对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的程序;⑤给程序及其相关的记录打分。

”(Good &Brophy,2002:172-3)汉语教师程序化地安排和检查学生的作业,也可以使学生们明确自己的任务,对教师的要求易于遵从,也可以质量较高地完成作业,保持对课堂教学较高的参与度。

注释
①有学者认为教师应当将否定性与肯定性的语言表达结合运用:“有时候否定陈述比较适宜,比如说当一个学生必须马上停止正在做的事情时(引起大混乱的打架),即使可以使用否定语言的时候,接下来也要用肯定语言表述要做什么来代替不要做的事情。

”(Good&Brophy,2002:184)
参考文献
[1]王丕承.汉语国际教育师资任务培养方式[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2](美)Thomas L.Good&Jere E.Brophy.透视课堂[M].陶志琼,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编辑张效瑞
47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