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前作文复习:记叙文叙事方法技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佳作赏析
弹一千遍才能弹熟喽,可不能骄傲哇!”我点点头,每天放学,就直接在学校里写完家 庭作业,回到家就开始练琴。当别的小朋友学完《秋风辞》的时候,我又学完了《良宵 引》;他们学《良宵引》的时候,我已经考过了六级。
如今五年过去了,我终于可以站在台上单独演奏了。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磨破的 手指按弦时有多疼,如今手上的茧子又有多厚。没有一分收获是不曾浸润过泪水与汗水 的,成长必然伴随着阵痛。古琴伴随着我走过了童年,又迎来了少年,未来的日子还很 长,我依然会与古琴携手而行,因为它教我懂得了静心,更教我学会了坚忍。
记叙文
叙事方法学习
目录
1 奇妙展现记叙要素 2 合理安排文章详略 3 根据需求设定角度 4 巧用多种推动技能
第一部分 奇妙展现记叙要素
名篇赏析
《秋天的怀念》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 (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表达需要恰当的角度
第一人称,增强现身说法的真实感。 第二人称,便于抒发真挚的情感。 第三人称,客观真实,自由灵活。
第四部分 巧用多种推动技能
情景沉浸
北宋时期,有一位酸秀才,自信自己才高八斗,诗文盖世。听闻欧阳修 的名气,颇不服气,便去找欧阳修一决高下。途中,秀才碰到欧阳修,但他 并不认识欧阳修。秀才看见前面一颗大槐树,高声吟诗一句:“一颗大槐树, 两只大丫杈”。可后面两句怎么也无法接上。得知秀才的目的后,欧阳修没 亮明身份,但轻笑续上:“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两人登船过河,秀 才豪情满怀,对着欧阳修说:“诗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然后绞尽脑汁 找后两句。欧阳修实在忍不住了,大笑道:“修已知道你,你却不知修 (羞)”。秀才得知眼前就是欧阳修后,羞愧难当,掩面而去。
(2)变式模板 ①倒叙式 a开头:交代结局,制造悬念 b中间:交代事情的开端和发展 c结尾:故事的高潮,展示性情 ②插叙式 a开头:讲述故事 b中间:插叙另一故事 c结尾:接叙前一故事
3、巧设顺序,交代起因、经过、结果
③分节式 a开头:引出主题 b片段一 c片段二 d片段三 e结尾:点明主旨
佳作赏析 背后 灯光暗下来,一束轻柔的白光从我的头顶倾洒下来。我不敢抬头,下面坐满了听众, 这会儿却寂静无声。我轻轻抬起左手点在九徽上,右手起势。随后右手抹弦、勾弦、轮 指,一串音符如珠玉般倾泻出来。
睡梦中,只觉门被轻轻打开了,你慢慢走近,伸手帮我掖了掖两旁的被角,轻轻拂去 我脸庞的发丝。我知道你在细细地看着我,目光久久不肯离去,你疲惫的脸上一定写满 了疼爱。你的眼角已出现细密的皱纹,额边隐着几根白丝,我有多久没好好看您了。这 如梦般的画面,真美。
佳作赏析
窗外,雨滴渐落,似化作点点深情的眼泪,浇至心底。你慢慢地走近我,我懂了,我 们之间两颗紧贴着的心更近了。
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降 临。周围一片寂静,我趴在岩石上,表情恍惚,畏惧和疲劳已经让我麻痹,我一动也不 动,甚至无法思考怎样下去,安全地回家。
父亲指点部分的详写
这看起来我能做到。我往后移动了一下,用左脚谨慎翼翼地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 “很好。”爸爸喊道,“现在,往右边下面一点儿,那儿有另外一个落脚点,就几英寸远。 移动你的右脚,慢慢地往下。这就是你要做的。只想着接下来的这步,不要想别的。”我照 做了。“好了,现在松开左手,然后抓住后面的小树干,就在边上,看我手电照的地方,这 就是你要做的。”再一次,我做到了。
1、巧用方法,交代时间
直陈(可以使用修辞) 暗示(重视特定景物的精心描画)
练习: 那天夜里 那天清晨 去年春天
名篇赏析
《漫步》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便地铺着,有的浓,有的 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 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名篇赏析—《走一步,再走一步》
进退两难部分的详写
我往下看,感到阵阵晕眩;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我紧贴在一块岩 石上,感觉天旋地转。我想掉头回去,但知道我绝对回不去了。这太远,也太危险了; 在悬崖的中途,我会逐渐感到虚弱、无力,然后松手,掉下去摔死。但是通向顶部的路 看起来更糟——更高,更陡,更变化无常,我肯定上不去。我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 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
名篇赏析
《老王》
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 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 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
2、详细描写,交代地点人物
关键地点(详细交代) 关键人物(详细刻画)
练习: 在操场上 去学校的路上
一曲《关山月》终了,片刻的寂静后,音乐厅内掌声如雨点一般响起,我吁了一口气, 起身行礼,摸到无名指上厚厚的老茧,忍不住热泪盈眶。
记得第一次去见古琴老师的时候,我静静地坐在小凳子上一动也不敢动,呆呆地看着 头发花白的老师在教大哥哥们弹琴,慢慢地就被琴声迷住了。
老师说:“娃儿,弹琴是很辛苦的,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啊!”我奶声奶气地说: “爷爷,我很聪明的,我都五岁了!”爷爷朗声大笑,从那天起,我就成了的学生。
初露锋芒
如果我们要写一篇题为《谦虚好学就是你——李华》的记叙文,请你指出下面哪些内容 应该详写。 ① 早晨,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校园美丽而幽静。 ②李华背着书包上学校,进了教室后,他立刻洒水扫地,累得满头大汗。 ③课间,李华向学习委员吴健请教几个英语单词的读音,他学得非常认真。 ④同桌陈正嘲笑李华英语发音不准,拙嘴笨腮。 ⑤李华放学回家,一路上请同学帮助他改正英语发音的错误,甚至还向英语成绩比他差 的同学求教。马路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陈正骑着自行车从大家身旁掠过,并和大 家开玩笑,说他要飞到家,好去看电影。
佳作赏析
“快点,快点,赶不上车了,待会姥爷他们该等急了。”妈妈催促道。我们向前跑着, 大手牵着小手,夕阳下,两个人的影子被拉得好长好长。
“这次考试好像退步了,怎么回事呀?”妈妈用些许严厉的声音问我。我低着头,不 敢抬头看妈妈的脸,手脚都不知往哪儿放。停了一会儿,妈妈轻声叹了口气:“来,我 给你讲讲。”我松了一口气,连忙跟了上去。那张皱着眉头的脸,却尽显妈妈认真的美。 “轰隆隆——”一声响雷,把我从记忆的缝隙里拉了回来。我转过身,窗外风雨交加, 雨四下渐落,也溅湿了我的心。曾几何时,你的温顺笑脸慢慢被时间磨平,你密切的陪 伴逐渐被纷杂的工作代替,你细致的讲授变成了严厉的批评声,我们的心好像渐行渐远。 天快黑了,雨好像没有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 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 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胡同口 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悉,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 欺侮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名篇赏析
初露锋芒
⑥英语课,老师让陈正读课文,陈正读不上来,受到老师的批评。课后,李华热情地帮 助陈正读英语课文。陈正不认真学习,认为学习太枯燥,李华找他谈话,耐心地说服他, 帮助他。 ⑦期末考试,李华英语的笔试成绩居全班第一,口试成绩也很优异,可是他还是要求一 位口语比他好的同学帮助他继续练习口语。 ⑧一天,李华嗓子疼痛,全身发烧,只好在家休息。他躺在床上预习英语遇到困难,正 好吴健来看望他,他立刻向吴健请教,在吴健的帮助下,他还纠正了两处翻译错误,心 里很愉快。吴健走后,他又读了一会儿,方才罢休。
【分析】开头:借雨势衬托“我”心情的低落,奇妙引出下文。 中间:插叙母亲平日对“我”关爱的点滴,让记忆中的母亲之“闲”与现 实中母亲之“忙”形成鲜明的对照。 结尾:从回忆回到现实,动情描摹了母亲对“我”的深情凝望,形成高潮, 引发读者共鸣。
第二部分 合理安排文章详略
巴尔扎克像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伟大的文学家 巴尔扎克的一座雕像,奇特的是:他的雕像 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 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 像的双手呢?
就这样,一次一步,一次换一个地方落脚,按照他说的往下爬,爸爸强调每次我只需要做 一个简单的动作,从来不让我有机会停下来思考下面的路还很长,他一直在告知我,接下来 要做的事情我能做。
突然,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 抽泣了一下,然后令人惊讶的是,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绩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
总结—突出详细内容
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进行处理的,详写的内容,是与文 章的中心关联最密切的。因此,我们在写作时,对于最能表现中心的人物、 事件、景物等要进行详写,与中心关系不大的其他内容可以略写。
第三部分 根据需要设定角度
情景沉浸
情景沉浸
记叙角度—知识链接
记叙的角度通常指的就是记叙的人称,记叙的人称,实质上是作者叙述 时的视察点、立足点,也就是叙述一个人、一件事时,是以作者自己的 视角来写,还是以他人的视角来写。 记叙的人称一般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三种。 第一人称:就是作者以“我”“我们”的身份,叙述所历、所闻、所见, 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知读者。 第二人称:就是作者用“你”或“你们”来叙述。 第三人称:就是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用“他”或“他们”等口吻 来叙述,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知读者。
《我的老师》
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嘴角右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 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顺和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 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 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 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 的迷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
跑步的同学 路边的野猫
3、巧设顺序,交代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常见作文结构情势 (1)记叙文基本模板(顺叙) ①开端:交代起因,顺水推舟 ②发展:矛盾产生,初起波涛 ③高潮:矛盾尖锐,个性突出 ④结局:解决矛盾,升华主题 运用此模式时,要注意精心剪裁,使文章详略得当。
3、巧设顺序,交代起因、经过、结果
【分析】开头:将故事的结局提前,写“我”的精彩演奏赢得了大家的掌
声。制造悬念,引出故事。
中间:回想自己学习古琴的经历,表现了背后的艰辛与坚持。
结尾:首尾照应,揭示“成长必然伴随着阵痛”的主题。
佳作赏析
那天,雨一直下 留予他年说梦痕,一花XXX耐温存。
——题记 天刚蒙蒙亮,本应渐现的鱼肚白,却被乌云代替,它霸道地占着整片天空,不久把它的 好搭档也招来了。雨滴渐落,泠泠作响,湿润了空气;鸟儿互相和鸣,嘤嘤成韵,唤醒 了沉睡的人们。 客厅里静悄悄的。桌上放着一张纸条——我去上班了,饭在锅里,今天可能回来晚……我 把纸条扔到一边,向窗边走去,雨越发大了…… 雨击打着窗,慢慢朦胧了整片窗,我不自觉地用手轻轻擦拭,窗外的景象清楚起来。树 儿微偏着头,细细看去,树下花草互依,窃窃私语,好像吵醒了沉睡中的蚯蚓,引得它 出来四处张望,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它们,在这雨中,它们是彼此唯一的依靠。眼前又 慢慢变得模糊,我又用手去擦拭,却怎么也擦不净。妈妈不知何时变得如此繁忙,清楚 的画面,一幕幕往事袭上心头…… “妈妈,妈妈,你陪我玩会好不好?”我向妈妈撒着娇。妈妈忙放下手中的工作,说: “好好好,陪你玩。”阳光下,两个人的笑脸,被映得如此灿烂。
第二天上课,摸着胡子笑了:“真是个聪明的娃儿啊,昨天教了勾挑,今天就练得这 么熟了!”我甜甜地笑了,老师您不知道,前一天晚上回到家里,妈妈陪着我练了上百 遍勾挑指法呢。
终于学曲子了,老师教的是《秋风辞》,里面好多吟猱绰注,我刚练了半个小时,左 手大拇指和无名指的皮就破了。老师说:“娃儿,慢慢来,今天手弹坏喽,明天就弹不 了喽!今天休息啦!”回到家里,我忍痛按着琴弦练习。妈妈心疼地拉住我说:“孩子, 咱不练行吗?”《秋风辞》只弹了三天就会了,说:“娃儿哟,一支曲子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