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_五四爱国运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雨欲来--五四酝酿
李大钊 陈独秀 鲁 迅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新文化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的思想文化,解放了 人们的思想……它促使人们加紧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伟大的五四运动作了思想的先导,为马克思列宁主 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中国通史》
五四运动的背景
1、一战时,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民族矛盾加深
过 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取得源自步胜利释放了被捕的爱国学生 罢免了卖国贼职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 的爱国运动。
意义
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
巩固练习:
1. 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英法美操纵会议,竟在对德和约上 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转交给 A. 美国 B. 日本 C. 英国 D. 法国
暗统治,阶级 矛盾激化
材料反映了北洋政府统治下怎样的社会状况?
风雨欲来--五四酝酿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175家;1895— 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685家;1913—1919年,中 国新建厂矿有600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 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 辛亥革命前产业工人达50万—60万人;1919年 产业工人达200万,手工工场工人和店员已增至1200 万;1912—1919年的7年间,工人罢工130次,仅 1919年的前5个月就达19次。
资产阶 级民主 革命
人民民 社会 马克 主专政 主义 思主 的国家 义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②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干部 基础
③促进了思想解放,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④进一步推动人们的生活习俗走向文明化(近代 化) ⑤促进了白话文的传播
风雨欲来—五四之酝酿
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主要面临哪个 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 它向中国提出了什么要求? 民族矛盾激化 其目的是什么?中国政府答应了吗?
民族危机加深
1915年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提出了灭亡 中国的“二十一条”。1915年5月9日,除第五条部分内 容以后再议外,称帝心切的袁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 的全部内容。这就是“五九国耻”。
1919.5.4
1919.6.3
北京
学生
罢课、游行示威
上海
工人阶级 “三罢”运动
斗争主力 斗争形式
结果
取得了初步胜利(释放、罢免、 拒签)
结合所学,为下面4张图片排序,
并回答图片中的问题。
3
6月初,上海工人罢工支援北京学生 斗争 学生喊出了 什么口号?
4
《晨报》报道:曹、陆、章三个卖国贼被免 职;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五四爱国运动
风雨欲来--五四酝酿
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指明方向
风雨欲来--五四酝酿
从1916年——1919年5月,北洋政府共借外债100多次, 债权国包括日、美、英、法、俄、德等国,以中国的银 行、矿山、交通、税收等为担保。 对人民的压榨:1912年——1919年,田赋增加了7倍, 北洋政府的黑 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3倍。
这是青岛五四广场的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它以螺旋上 升的风的造型和火红的色彩,充分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 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
课程标准
目标分解
概述五四运动 的史实,认识 其对中国社会 变革的影响。
1、基础落实:了解五四运动的背 景,说出五四运动的过程和结果, 体会五四精神,认识五四运动意义。 2、重点突破:认识五四运动是中 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 动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3、思想教育:作为新时代的青年, 如何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
2、俄国的十月革命给中国指明了方向
2、北洋军阀实行反动统治 阶级矛盾激化
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经济阶级基础)
4、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思想基础)
6、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导火线
“公理战胜强权”是中国人对巴黎和会的期望, 也是鸦片战争以来几代人的梦想。让我们带着期望和 梦想走进巴黎和会。
五四感悟——五四之意义
五四精神的内涵
五四爱国运动
本课小结: 国际:
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民族矛盾激化: 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国内:(1)政治:阶级矛盾激化: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3)思想:新文化运动促使思想解放 导火线:
五 四 爱 国 运 动
背景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中心:北京 中心:上海 先锋:学生 主力:工人
1
2
北洋政 府出动 军警逮 捕街头 讲演的 学生
北京学生汇集天安门
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名称
领导 任务 阶级
性质
资产阶 级民主 革命
结果
前途
指导 思想
旧民 资产 反帝 主主 阶级 反封 建 义革 命
资产阶 资本 三民 级民主 主义 主义 革命
新民 无产 反帝 主主 阶级 反封 建 义革 命
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发言
阅读教材64—65页结合录像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会上中日辩论的焦点是什么?
山东问题。 2、巴黎和会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欧美列强做出将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一 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
3、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结果说明了什么?
弱国无外交
二、五四风雷——五四之过程
第一阶段 开始时间 运动中心 第二阶段
2.1919年6月3日后,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
A. 天津 B. 广州 C. 长沙 D. 上海
3.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的是 A. 废除“二十一条” B.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 还我青岛
D.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五四爱国运动
4.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 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 B. 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C.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D. 李大钊、陈独秀的指导作用 5、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 A追求民主科学的精神 C爱国主义精神 B勇于解放的精神 D追求真理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