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_《螃蟹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螃蟹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体验歌曲中欢快诙谐的情趣,培养学生喜欢民族歌曲的情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模仿学习歌曲,并能够用四川方言演唱歌曲。

3.知识与技能
能够用良好的歌唱状态,准确按节奏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歌曲的情绪、了解歌曲的风格、准确地唱好歌曲。

2. 歌曲旋律的音准及运用四川方言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的《螃蟹歌》,是一首内容丰富、活泼风趣、富有戏剧性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四川童谣。

歌曲为2/4拍,徵调式,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

歌曲旋律起伏,情绪诙谐、活泼,表现了在河边玩耍的孩子们观察到的螃蟹和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

歌词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描绘了螃蟹夹人的过程;富有地方色彩,具有情节性和戏剧性。

第一部分描写了螃蟹的长相、形态。

第二部分是音乐戏剧性的展开,描述了顽童的脚趾被螃蟹的“大夹夹”夹住了,一方顽童努力挣扎,甩掉螃蟹,一方螃蟹紧紧夹住不放的情景,从而将歌曲推向高潮。

最后是求螃蟹大哥放了“我的脚”,意味深长,充满幽默感。

学习歌曲并用四川的方言演唱歌曲,更好的增加了歌曲的民族色彩和情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热身运动
学生和老师一起随音乐做热身运动
二、导入(谜语导入)
一位将军八只脚,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盯着泡泡当军帽。

(打一水里小动物)
生:(螃蟹)
1.简介下螃蟹及其几种螃蟹的种类的图片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螃蟹歌》
三、新授
游戏闯关(第一关)
1.聆听歌曲(情绪、速度)
生:欢快、活泼、高兴、有趣
生:中速
2.节奏练习: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就像我们盖房子必须要先打好一个稳定的地基,房子才会牢固;再比如我们搭积木,必须先构造好一个框架,积木搭的才漂亮。

所以我们学音乐也是一样,要先学会这首歌的的节奏
游戏进行第二关
3.熟悉歌词(按节奏读歌词)
①让学生听教师读如何歌词
生:有节奏,有情感
②今天老师读的歌词和书上的字有什么不同,有变化吗?
生:“哥”老师读的guo、“脚”老师读的jiuo、“个”老师读的guo、“壳”老师读的kuo、“河”老师读的huo、“只”老师读的zi
教师:你们的小耳朵真棒,老师一点也难不住你们,接下来和老师一起来读下这几个字的发音吧!
③找三个学生分别读这三段歌词,并让另外三个同学说说这三段歌词唱歌时应用什么情感去唱?
游戏连闯关第三、四关
4.旋律
①波浪起伏的旋律令我们享受,使我们陶醉,跟着老师一起进入音乐的殿堂吧!(弹琴教唱)
②教师弹琴,教师弹伴奏,学生用“La”来模唱。

③让学生试着把“la”换成歌词去唱。

④教师唱一边让学生感受下和自己唱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并让同学回答)四、活动
游戏进行第五关
①活动时间:(以小组为单位,为歌曲进行创编活动)(教师指导)
②歌表演:(随音乐进行表演,并表扬。


游戏进行第六关
五、拓展
通过大家对歌曲的学唱和表演,看的出来你们非常喜欢螃蟹。

它除了好吃,形象滑稽外,你们知道它还有什么作用么?那么老师来告诉你们,有资料说明,
螃蟹的壳磨成粉可以治病,对眼睛、心血管等都有好处,当然这必须要经过科学的加工和处理。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调查一下,下节课把资料带来说给我们大家听听。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滑稽诙谐的四川民族的歌曲,也很有趣,并且你们还能用自己创编出的动作来表演,老师希望同学们今后继续发扬这种敢想敢创的精神,善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在美妙的音乐世界里,快乐成长。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和螃蟹大军们一起登上欢乐城堡吧!
学情分析: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正是处于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的年龄阶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以趣味性为主,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并不断地创造音乐从而获得快乐。

螃蟹是一种学生非常喜欢的小动物,在生活中学生都对螃蟹有所了解,甚至有部分学生还亲自抓过螃蟹、玩螃蟹、吃螃蟹的经历,这些都为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很多帮助。

由于学生比较喜欢小动物,所以我选择了这首四川童谣《螃蟹歌》,学习并运用四川方言演唱歌曲,体验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能对这一课感兴趣,同时根据这首歌曲的诙谐性、幽默型、趣味性来提高学生浓厚的兴趣。

效果分析
因为这首歌是一首比较滑稽幽默的歌曲,节奏、旋律也比较简单;歌词写的也比较生动而形象。

螃蟹也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小动物,所以我想大胆尝试下让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自己主动学唱。

“因为才是学生是课堂的主题,所以我准备把课堂还给学生。

”所以我主要的目的
是①想让学生了解下不同地域民族的歌曲、②节奏掌握好、旋律唱熟,让学生自己来学习这首歌曲。

③最主要的还是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快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学生能有情感的演唱这首歌④并能自己为歌曲进行创表勇敢的表演就算完成了我的教学任务。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的《螃蟹歌》,是一首内容丰富、活泼风趣、富有戏剧性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四川童谣。

歌曲为2/4拍,徵调式,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

歌曲旋律起伏,情绪诙谐、活泼,表现了在河边玩耍的孩子们观察到的螃蟹和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

歌词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描绘了螃蟹夹人的过程;富有地方色彩,具有情节性和戏剧性。

第一部分描写了螃蟹的长相、形态。

第二部分是音乐戏剧性的展开,描述了顽童的脚趾被螃蟹的“大夹夹”夹住了,一方顽童努力挣扎,甩掉螃蟹,一方螃蟹紧紧夹住不放的情景,从而将歌曲推向高潮。

最后是求螃蟹大哥放了“我的脚”,意味深长,充满幽默感。

学习歌曲并用四川的方言演唱歌曲,更好的增加了歌曲的民族色彩和情趣。

评测练习
1.猜谜语:一位将军八只脚,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顶着泡泡当
军帽。

学生:螃蟹、螃蟹。

2.教师: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速度、情感怎么样?
⑴情感
学生:活泼、高兴、有趣、快乐、开心。

⑵速度
学生:中速、稍快、中速稍快!
课后反思:
这节歌曲教学课有着浓浓的地方特色,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反思,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忽略了很多细节方面,现反思如下:在教学中,我没有注重教授歌曲学唱这个环节,因为这首歌去节奏比较简单、旋律也很简单,再加上学生本身就喜欢小动物,所以学生在学唱这首歌曲时比较喜欢,但是我在课前的准备还是不够充分,这也足已说明了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的改变对歌曲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歌曲中有衬词的演唱,在以前的教学中曾经讲过,同学们有所了解,可是这首歌曲中的衬词没有关注到,在朗读歌词的时候没有读到衬词,但这些衬词在演唱时用到了。

歌曲中有一个音乐基础知识,反复记号的学习,很基本的音乐知识,同学们都了解,但在这次教学中,我没有讲解很仔细。

这节课是教授一首四川民歌《螃蟹歌》,歌曲中有教授四川方言的读音,四川方言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对歌曲中字的读音的讲解过于少,所以在最后演唱的时候还出现了一些怪音(普通话)。

另外,我觉得学生的音乐素养如节奏感、表演能力是很强的、但是呢积极展现自我的信心和能力还有待于加强;其次我感觉我的评价语言、评价手段还要更丰富、多样一些。

最主要的是时间没有把握好。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多媒体网络资源对于我们的音乐教学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它能将简单的教学内容进行丰富,让一节课的知识更加全面,更符合孩子学习的特点,同时也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填补了老师教学知识面有限的空白,为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奠定了基础。

以后我还要向老师们多学习,多反思,给自己设计一的好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快乐的音乐课。

课标分析
一、感受与鉴赏
【内容】音乐表现要素
【标准】二年级
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聆听歌声时,能作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反应,能听辨童声、女声和男声。

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听辨打击乐器的音色,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
不同的音。

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

【内容】音乐情绪与情感
【标准】二年级
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体验并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与不同。

【内容】音乐体裁与形式
【标准】二年级
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能够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能够区别独唱、独奏、齐唱、齐奏。

【内容】音乐风格与流派
【标准】二年级
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风格。

二、表现
【内容】演唱
【标准】二年级
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

【内容】演奏
【标准】二年级
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

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内容】综合性艺术表演
【标准】二年级
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动作,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内容】识读乐谱
【标准】二年级
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

【内容】探索音响与音乐
【标准】二年级
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三、创造
【内容】即兴创造
【标准】二年级
能够将成语、短句、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现,能够在唱歌或聆听音乐时即兴地做动作,能够用课堂乐器或其他音源即兴配合音乐故事和音乐游戏。

内容】创作实践
【标准】二年级
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或其他音源,创作1~2小节节奏或旋律。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标准】二年级
感受生活中的音乐,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能够通过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媒听赏音乐,能够参加社区或乡村的音乐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