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蒙古族的狼图腾崇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蒙古族的狼图腾崇拜
摘要:图腾崇拜一种思想的共识、一种古老的信仰,一种精神的力量。

蒙古族认为狼是勇猛的、机智的,它有着坚韧的毅力,冲天的斗志,他们向狼学习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勇猛的冲劲,还有它们的机智、灵敏。

狼具有团队精神,讲求合作。

蒙古族人民也是相信团队的力量。

关键字:蒙古族、狼、图腾、崇拜、精神
正文:图腾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且遍布世界各地。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图腾文化,它作为人类文化中的一支基础文化力量,从原始氏族部落时代起便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图腾文化这种古老而神秘的文化已由人类求生存的目的逐渐演变到今天,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精神依托和文化需求。

图腾崇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仅范围广,而且源远流长。

一、图腾信仰
图腾信仰是人类最古老的宗教观念之一,图腾观念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

图腾信仰实质上是原始的自然崇拜和原始的祖先崇拜观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人格化的自然崇拜观念。

图腾信仰可以促进氏族内部团结、加强氏族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以及在更大范围内联合诸氏族的强有力的作用。

图腾崇拜是人与动植物同属一体的信仰产物,把与先民们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动植物与无生物视作自己的亲族、祖先和保护神,对它们采取尊敬、爱护的态度,表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和
谐与统一,对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起了积极的作用。

二、选择狼图腾的原因
生活在中国北部大草原上的蒙古族就以狼为本民族图腾,并有着古老的图腾传说故事。

“蒙古族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崇拜狼,把狼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

在蒙古族第一部有文字的历史书中,就记载着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说蒙古族是由上天所生的苍狼与白鹿结合而产生的民族,所以蒙古族便认为自己是苍狼和白鹿的后代。

” 在众多的动物中,蒙古族之所以选择狼作为本民族的图腾,与蒙古族的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蒙古族是典型的游牧民族,他们生活在大草原上,逐水草而居,放牧着牛羊。

而草原上的狼群则是蒙古族最大的危害,它们经常偷吃羊。

在蒙古人长年与狼的斗争及相处中,他们对狼越来越了解,越来越亲近,从这个传说可以推测出,蒙古族是由当时一个以苍狼为图腾的部落和一个以白鹿为图腾的部落结合而产生的,所以他们便把狼与鹿作为祖先来崇拜。

相比较而言,狼比鹿更强悍,所以蒙古族便把狼作为本民族的图腾。

有观点认为:蒙古族选择狼作为本民族图腾的原因,一是由恐惧造成的敬畏而产生和崇拜心理,大草原上的狼成群结队,以蒙古人的武器保护羊群往往力不从心;二是由感激形成的崇拜,狼既残忍又温存,很多传说都讲到狼救助了某个民族的祖先;另外,由好奇心也会引起崇拜。

狼有很多习性和人一样,蒙古族对此感到很奇怪,于是就认为
狼是他们的祖先。

” 蒙古族在将狼作为图腾的同时,也注重学习狼身上的优点,进而将这些优点作为本民族的精神。

三、天的使者与天葬的由来
蒙古人也信天,“腾格里”即是天,认为“腾格里”主宰一切,决定一切生物的命运,这虽带着迷信的色彩,但与汉族人对天的迷信不同。

他们对“腾格里”的信仰是对生态环境自然规律的顺从与尊重。

狼是草原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

在崇拜狼图腾的蒙古族人里,他们认为狼是腾格里派来的使者。

狼作为腾格里派来的使者,自然也受到游牧民族的尊重。

游牧民族对狼的尊重无意中就是在按自然规律办事。

狼群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草原的野物多,黄鼠、野兔的繁殖能力强,一年吃的草比一只大羊吃的还多,又喜欢在地上打洞,很容易折断马腿,而且严重的破坏了草原;旱獭能把一座山掏空;一群黄羊经过,一片草场基本就毁坏殆尽。

草原狼吃黄鼠、野兔、黄羊、旱獭等野物,把它们的数量控制在恰当合理的范围之内,同时也就保护了草原。

狼还担任了草原战马的训练师。

草原马的战斗力极强,警觉性和奔跑速度都是农耕之地的马所不能及的。

这是因为生存在狼群的包围中,处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马群要用速度,用战斗去保存自己的生命。

长期以来,狼对蒙古铁骑的训导也就造就了草原马群强悍的体魄和超群的战斗力。

而远离狼群的马群便会显得懒散,没有活力。

蒙古人崇拜狼还有一个最为神圣的仪式——蒙古人的天葬。

千百年来,牧民过世,家人会把死者的衣服全部脱去,再用毡子把尸体卷起来,捆紧;也有的家人脱去死者的着装。

然后将死者停放在一辆牛车上,由本家族的两个男性长辈骑上马将车驾到天葬场,再加扬鞭让马快跑。

什么时候将死者颠下牛车,那里就是死者魂归腾格里之地,象征着一位马背上的民族成员坎坷颠簸人生的终结。

家人会将死者赤身仰面朝天放在草地上,像他来到世上那样单纯坦然。

此时死者已经属于狼,属于神。

一般来说,三天后死者的躯壳不见了,只剩下残骨,那死者的灵魂就已经升上了腾格里。

如果三天后死者的尸体还在那里,家人就该恐慌了。

因为死者的灵魂能不能升上腾格里,是由死者生前的善恶决定的。

在这个别致的葬礼上,草原狼成了草原人灵魂升上腾格里的天梯。

《多桑蒙古史》中也有提到,放狼生,天可增寿,说明狼是吉祥物,吉祥物被毁,必是凶兆,自己的生命也难于久留人世。

从这种把帝王的休数与狼的生死联系起来的看法,可窥视出远古崇拜狼的心理积淀虽已流逝久远,则还保留在后世人的观念之中。

人死后不与活人争土地。

在他们看来天葬一是赎罪,二是让狼把灵魂带给腾格里。

且不说其中的迷信色彩,这种来于自然,回归自然的方法实在值得我们深思。

人死后的尸体以及冬季过后在草原上留下的腐烂发臭的动物残体都会被狼消化掉。

狼有着发达的消化系统,不仅可以消化这些腐烂发臭的食物,而且除羊毛纤维等无法消化之外连骨头都消化得一干二净。

事实上,狼多,草原死者的灵魂升上腾格没有问题。

如果狼少,自然很多死者的尸体就得不到狼的“安葬”,自
然死者的灵魂就到不了腾格里,所以蒙古人一定要保护狼。

这或许是蒙古人崇拜狼的最直接最原始的原因,难怪蒙古老人坚决反对人们把狼打光。

蒙古人深深的爱狼,但也恨狼。

他们会杀袭击家畜的狼群,春季里也会到狼洞里掏狼崽。

狼就被控制在合理的数量之内。

这样,草原上狼、人以及其他的动植物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

这种保持着完整的食物链,用原始的自然生态规律来生存的方式使脆弱的草原生态系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几万年来也不会被淘汰,依旧存在。

四、“狼”骨血气
草原狼狡黠,充满智慧,懂得侦查、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的军事技术,拥有视死如归、顽强不屈、不屈不挠的品质性格,赋有耐性,组织性,纪律性。

狼是草原民族的兽祖、宗师、战神和楷模;狼的团队精神和家族责任感;狼的智慧、顽强和尊严都深深的影响着草原上的民族。

游牧民族尽最大的可能去学习和模仿狼的一切:比如游猎狩猎的技巧、声音传递、军事艺术、战略战术、战斗性格、集体团队精神、组织性纪律性忍耐性、竞争头狼强者为王、服从权威、爱护家庭和群族、爱护和捍卫草原等等,甚至深沉、忧郁、豪放而绵长的蒙古长调也是受到草原狼幽怨、孤独的仰天哭嗥的影响。

“蒙古族认为狼是勇猛的、机智的,它有着坚韧的毅力,冲天的斗志,向狼学习那种坚韧不拔、勇猛的冲劲,还有它的机智、灵敏。

”其
实在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中,不只是蒙古族将狼作为图腾来崇拜,还有一些民族崇拜狼。

比如生活在中国西北部的维吾尔族,就把刚出生的小男孩昵称为“小狼”;锡伯族男子的衣带上,都装饰着模仿狼的头型做成的钮扣。

在这些民族的传说中,他们都是狼的后代。

五、崇拜狼的现代意义
草原是个大环境,职场也是个大舞台。

人,要注意自我性格的开放。

就要多一些狼性,多点竞争力、多和别人交流,推掉心中的围墙,开放一些,这样我们的进步也才会快一些。

,也要讲究策略。

广阔的草原危机四伏,狼群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始终处在一种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中。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只要你有丝毫的放松,你就会被社会淘汰,这很像狼群生活的大草原,公平而又残忍。

所以我们也得有狼的危机意识,严格要求自己时时给自己加压,正如张瑞敏所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往往不利的形势更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

“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正是这个道理。

穿过了历史的千年迷雾,狼的图腾文化向我们展现出关人与自然、人性与狼性、狼道与天道的种种辩思,比其它的图腾文化历史更悠久、更有生命力、更有战斗力的游牧精神武器。

几千年过去了,草原狼顽强的生活了下来,靠的就是那股血性。

商场如战场,危机四伏,如果没有应对困难的勇气,你就很难生存下去。

有了勇气,还要有狼一样的血性,积极的主动的去迎接挑战。

只有在不断的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斗争中,人才能进步,才能体会与公司共成长的快乐。

千百年来,占据正统主导地位的鸿学巨儒,畏狼如虎、憎狼为灾,汉文化中存在着太多对狼的误解与偏见,希望大家通过对蒙古族的图腾崇拜,能更多的了解狼的精神,了解蒙古族,了解图腾文化。

参考文献:《狼图腾》《蒙古源流》《多桑蒙古史》《蒙古秘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