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液体渗透无损检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θ ≤90º,发生浸湿润湿;
当θ ≤0º,发生铺展润湿。
接触角 润湿的四个等级:
完全润湿:当接触角θ为0º ,即cosθ=1时,液滴在固 体表面接近于薄膜的形态,此情况称为完全润湿。 润湿:当接触角θ在0º 和90º之间,即 0<cosθ<1 时, 液滴在固体表面成为小于半球形的球冠,这种情况称 为润湿。
挥发性 不高
共性要求
溶解性 能好
表面总会残留多余的渗透剂, 必须在清洗处理中很容易清 洗掉,否则残留的渗透剂在显 象后判读伪缺陷困难。
洗涤性 能好
渗透探伤的显象作用是依靠 呈现颜色的染料和能发荧光的 物质,这些物质应能充分溶解 于溶剂中 。
B、乳化剂
1.定义:油性物质是不能溶解于水的,当加入乳化剂后,使油
是一种细微粉末,显像剂微粉之间可形 成很多半径很小的毛细管,这种粉末又 能被渗透液所润湿,所以当清洗完零件 表面多余的渗透液后,给零件的表面敷
撒一层显像剂,根据上述的毛细现象,
缺陷中的渗透液就容易被吸出,形成一 个放大的缺陷显示。
第二节 液体渗透探伤剂
定义:渗透探伤剂是指渗透剂﹑乳化剂﹑清洗剂和 显象剂的总称。
各种探伤剂要配套 使用,不能相互交 叉替代
渗透探伤剂系统的定义及同族组
1.渗透探伤剂系统 :
主要由渗透液、乳化剂、去除剂和显象剂所构成的特定组合系统。 既要满足各自的要求,又要互容,达到检测缺陷的目的。
2.渗透探伤剂系统同族组:
同族组:指完成一个特定的渗透探伤全部检验过程所必须的 一系列材料,含渗透液、乳化剂、去除剂和显象剂。 渗透探伤时,必须采用同一厂家提供的同族组的产品,不同 族组的产品不能混用。
若浓度低,乳化能力弱,乳化速度慢,乳化时间长。应根据被检零件的 大小、数量、表面光洁度等情况,通过试验来选择最佳浓度和时间。
3.乳化剂的性能 1) 综合性能
外观能与渗透液明显区别;受少量水或渗透液污染不降低性能; 乳化性能适中,乳化时间合理,容易操作; 存储保管中,温度稳定性好,性能不变; 对操作者的健康无害,无毒及无不良气味; 闪点高,挥发性低,废液及去除污水的处理简便等。
(2) 渗透液的组成成分
渗透液一般由:染料、溶剂、乳化剂和多种改善渗透液性能的附加成分所组成。 在实际的渗透液配方中,一种化学试剂往往同时起几种作用。 1)红色染料 着色液中所用染料多为红色染料,因为红色染料能与显象剂的白色背景形成 鲜明的对比,产生良好的反差。 着色液中的染料应满足:色泽鲜艳,易溶解、易清洗、杂质少、无腐蚀、对 人体无害等。 染料类型有:油溶型、醇溶型和油醇混合型等。 一般着色液中多使用油溶型偶氮染料。常用的染料有苏丹红、128烛红、223 号烛红、荧光桃红、刚果红和丙基红等。其中以苏丹IV使用最为广泛,它的化学 名称为偶氮苯。
第二种染料发出的荧光波长与第一种染料吸收光谱的波长相同,即第二种
染料的荧光谱与第一种染料的吸收谱一致。这时,第一种染料在溶剂中吸收第
二种染料的荧光得到激发,增强了自身发出的荧光强度。 “串激”的应用: 利用“串激”的方法可以增强荧光亮度。即在荧光液中加入两种或两种以 上的荧光染料,组成激活系统,起到“串激”作用。
液体渗透检测 Penetrant Testing 简称PT
第一节 第二节 渗透探伤的原理及方法 液体渗透剂
第三节 渗透探伤的常用方法 第四节 渗透探伤设备
第五节 渗透检测灵敏度试块
第六节 渗透检测工艺 第七节 显示的解释与缺陷评定
渗透探伤概念:
是以毛细管作用原理为基础的检查表面开口缺陷的一种常 规的无损检测方法。 零件表面被施加含有荧光染料或着色染料的渗透液后,在毛细管 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的渗透,渗透液可以渗进表面开口缺陷中; 去除零件表面多余的渗透液和干燥后,再在零件表面施加显象剂; 同样,在毛细管作用下,显象剂将吸引缺陷中的渗透液,即渗透 液回渗到显象剂中; 在一定的光源下(黑光或白光),缺陷处的渗透液痕迹被显示 (黄绿色荧光或红色),从而探测出缺陷的形貌及分布状态。
3)溶剂
溶剂有两个主要作用:一 溶解染料; 二 起到渗透作用。
因此,渗透液中所用溶剂应具有:渗透能力强——对染料溶解性能好 ——挥发性小——毒性小——对金属无腐蚀等性能,且经济易得。 多数情况下,渗透液都是几种溶剂的组合,使各成分的特性达到平衡
溶剂可分为:
基本溶剂和起稀释作用的溶剂两类。 基本溶剂:应充分溶解染料,使渗透液着色(荧光)强度大。 稀释剂:除具有适当调节粘度与流动性目的,还有降低材料费用的作用。 基本溶剂与稀释溶剂能否平衡地配合,就直接影响渗透液特性(粘度、表面 张力、润湿性能等),是决定渗透性能好坏的重要因素。
定义:液-固界面经过液体内部到
液-气表面之间的夹角,用 θ表示。 当液滴停留在固体平面上时,三种 界面张力相平衡,它们之间的
关系为:
S SL L cos
接触角
此式是润湿的基本公式,常称为润湿方程
பைடு நூலகம்
3 润湿的三种方式和四个等级
润湿的三种方式:
沾湿润湿、浸湿润湿、铺展润湿 当θ ≤180º 时,发生沾湿润湿;
渗透探伤适应性:
渗透检测:可以检查金属、非金属零件或材料的表面开口缺陷, 例如:裂纹、疏松、气孔、夹渣、冷隔、折叠等。 渗透探伤:不受零件化学成分限制,不受零件结构限制,也不受
缺陷形状限制。
可以检查磁性材料,也可以检查非磁性材料; 可以检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也可以检查非金属;
可以检查焊接件,铸件,锻件和机加工件;
润湿的四个等级:
不润湿:当接触角θ在90º 和180º 之间,即 -1<cosθ<0 时,液滴在固 体表面上成为大于半球形的球冠,这种情况称为不润湿。 完全不润湿:当接触角θ为180º ,cosθ=-1 时,液滴在固体表面上 成为球形,它与固体之间仅有一个接触点,这种情况称为完全不润湿
润湿性能的改变: 同种液体,对不同固体,它可能润 湿,也可能不润湿,在液体中加入表 面活性剂,则液体的表面张力变小, 接触角变小,润湿性能提高。 润湿现象所反映的润湿性能综合反 映了液体的表面张力和接触角两种物 理性能指标。





例:将一根很细的管子插入盛有液体的 容器中,如果液体能润湿管子,那么液 体会在管子内上升,使管内的液面高于 容器的液面。如果液体不能润湿管子, 管内的液面就会低于容器的液面。

毛细现象:润湿管壁的液体在细管中上 升,而不润湿管壁的液体在细管中下降 的现象。
毛细现象并不局限于: 一般意义上的毛细管。 特殊形式的毛细管:两平行板间的夹缝,各种棒、纤维、颗粒堆积物的空隙 都是毛细管
一、渗透探伤的基本原理
应用: 可将零件表面的开口缺陷看作毛细管或毛细缝隙 由于所采用的渗透液都是能润湿零件的,因此渗 透液在毛细作用下能渗入表面缺陷中去,使缺陷 附近的表面有所不同,此时可直接进行观察。 如果使用显像剂进行显像,灵敏度会大大提高。
一、渗透探伤的基本原理
显像过程:
也是利用渗透的作用原理。显像剂
能变成极微小的颗粒而均匀地分布在水中,形成了“水包油”的匀质状 态,即使在静止状态下,油也不会聚在一起而造成油水分层的情况,这
一现象称为乳化现象,而具有这一现象的物质称为乳化剂。
在渗透剂中加有乳化剂,使非水溶性的渗透剂发生 乳化作用而具有水溶性。
2.乳化剂 的分类
分为亲水和亲油两大类。
若乳化剂的浓度高,乳化能力强,乳化速度快,乳化时间难以控制且乳 化剂拖带损耗大;
渗透的同时,就压缩裂纹内已被渗透
液封闭的气体。
4 缺陷内液面高度
随着渗透液的不断渗透,裂纹内气体体积将越来越小,而气体 的反压强P气将越来越大,直到气体的反压强与液面上的附加压强
完全平衡为止。 如果考虑零件外部大气压强P0,
平衡时有: P+ P0= P气 要使渗透液完全占有裂纹空间, 就必须将裂纹内气体完全排除 (采取一定的措施)
毒性:无毒。 容水性:应能允许混入5%的水含量。 与渗透液的相容性:应允许混入20%的渗透液而不变质。 特殊性能:水洗性,荧光,槽液寿命,温度稳定性,停留时间。
C、显象剂
(1)定义及功能:
1)定义:
用以显示缺陷的探伤剂。显象剂中的白色粉末的颗粒应细小, 作为白色粉末的载体应易于挥发, 载体通常是各种低沸点的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苯等。 2)显象剂通常有两个基本功能: ①吸附足量的从缺陷中回渗到零件表面的渗透液; ②通过毛细作用将渗透液在零件表面横向扩展,使缺陷的显示放大到可见
乳化剂的性能
2 ) 物理性能 粘度:影响乳化时间,最短的乳化时间大于等于30s。
闪点:不低于50°C。(可燃性液体在温度上升过程中,液面上方挥发出
大量可燃性蒸气,这些可燃性蒸气和空气混合,接触火焰时,会出现爆 炸闪光现象。刚刚出现闪光现象时,液体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挥发性:应低。
3 )化学性能
毛细管内液面高度:毛细现象使液体在管内上升的高度h,
可以用下式计算:
2 cos h Rg
式中:
σ ---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为液面与管壁接触角 ρ ---为液体密度
R——细管半径
毛细动力学:固体管壁分子吸引液体分子,引起液体密度增加,产生侧向
斥压强推动附面层上升,形成弯月面,由弯月面表面张力收缩,提拉液柱上升。
最常用的溶剂——煤油:
它具有表面张力小,润湿能力强等优点,但它对染料的溶解度小。 加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不仅提高了对染料的溶解度,又可在较低温度下, 使染料不致沉淀出来。此外还可调整渗透液的粘度和沸点,减少溶剂的
挥发,使渗透液具有优良的 综合性能。
偶合溶剂: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酸丁醚常用作偶合溶剂。使渗透液具
1 液体与固体交界处有两种现象:
• 第一种现象:液体各个分子之间的相互作
用力大于液体分子与固体分子之间的作 用力,称为固体不被液体润湿,如水银在
玻璃板上收缩成水银珠那样。
• 第二现象:液体各个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小于液体分子与固体分子之间的相互 作用力,被称为固体被液体润湿,如水滴 在洁净的玻璃板上,水滴会慢慢散开那样
2 接触角:将一滴液体滴在固体平面上,可有三种界面:
即:液-气,固-气及固-液界面。与三种界面一一对应,存在三种界面张力: 液-气界面张力实际上是液体的表面张力,它力图使液体表面收缩,用γ L表示 固-气界面存在固体与气体的界面张力,力图使液滴表面铺开,用γ S表示 固-液界面存在固体与液体界面张力,它力图使液滴表面收缩,用γ SL表示
3 .渗透探伤剂系统的选择原则
(1)同族组要求
(2)灵敏度要求
(3)根据被检工件状态进行选择
(4)价格、毒性、清洗性
(5)特殊性等
A、渗透剂
着色探伤
要求颜色醒目,着 色强度高。
荧光探伤
要求荧光强度高
(1) 渗透液的分类
几种特殊类型的渗透液:着色荧光渗透液、过滤性微粒渗透液、化学反应型 渗透液、高温下使用的渗透液
平衡时,管壁侧向斥压力通过表面张力传递,与液柱重力平衡。
4 缺陷内液面高度
以长a,宽C,深b的狭长细槽作零件上的裂纹模型来分析讨论渗透探 伤时渗透液渗入裂纹的毛细现象。裂纹模型如下图,为开口于零件表面的裂 纹,但不穿透。
当渗透液施加于有表面开口裂纹的
零件表面时,具有足够润湿性能的渗
透液将润湿裂纹内表面,裂纹内将形 成向液体内凹陷的弯曲液,并在弯曲 凹面上产生指向液体外部(裂纹)的 附加压强P。 裂纹宽度越小,附加压强越大。 这个附加压强迫使渗透液向裂纹内
有较好的乳化性、清洗性和互溶性。
稳定剂:染料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为使染料在低温下不从溶
剂中分离出来,还需在渗透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稳定剂。
A、渗透剂
渗透剂中的溶剂多为低沸点有 机溶剂,易于挥发,降低了探 伤灵敏度,因此在渗透剂成分 调配中应适度考虑一些沸点相 对较高的组成。
渗透性 能好
这是对渗透剂的最基本要求。 如苯、煤油、甲笨、乙醇、松 节油、乙酸乙酯等。
2)荧光染料与“串激”
荧光染料:是荧光液的关键材料之一。荧光染料应具有很强的荧光,发出的荧光 应为黄绿色。同时应耐黑光、耐热和对金属无腐蚀等。 荧光染料的荧光强度和波长:与所用的溶剂及其浓度有关。荧光液的荧光强度随 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浓度达到某一数值后,就不再继续增加,甚至会减 弱。
“串激”现象:
只需一次探伤,即可把零件表面各方向及形状的缺陷全部检查出来
但是,渗透探伤不适于检查表面是吸收性的零件或材料,例如粉末
冶金零件。渗透检测重复性差,污染较严重
第一节
渗透探伤的原理及方法
一、渗透探伤的基本原理
在介绍液体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之前,首先要介绍两种物理现象:
润湿作用
毛细现象
一、渗透探伤的基本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