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试题
1.读“麦哲伦环球探险航线”示意图,完成各题。

【1】麦哲伦环球航行回到西班牙后,船员发现船只航海日志所记录的日期与上岸日期不符,最有可能是
A.多一天B.多一年
C.少一天D.少一年
【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麦哲伦环球航行是向西航行,船上人们感觉到一天的时间比正常24小时长一些,而地球绕日公转所消耗的时间是一定的,所以根据船上人们记录的日期比正常情况可能会少,但不会少一年,正确答案为C。

【2】麦哲伦环球探险队途中遇到的自然现象(景观)可信的是
A.行至a附近海域时顺风顺流B.行至b附近海域时沿岸树木茂密
C.行至c附近海域时遭遇台风D.行至d海峡时逆风逆流风大浪高
【答案】D
【解析】a附近海域为信风地带,逆风顺水;b附近海域受寒流影响,荒漠广布;c附近海域位于赤道附近,无风。

d海峡处于西风地带且为漂流经过区域,逆风逆流风大浪高。

【考点】本题组考查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读我国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等值线数值a>b>c>d,完成下列小题。

【1】从热力环流的角度看,甲地近地面风向可能是
A.偏南风B.偏西风
C.偏北风D.偏东风
【答案】D
【解析】根据图中等值线数值分布可判断图中a地区为市中心;受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甲地近地面空气由郊区流向市中心区,并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结合图中指向标可判断大体为偏东
风。

故选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东北-西南一线交通通达度较好
B.甲地地价高于乙地
C.乙处可能为农业区
D.丙处可能为卫星城
【答案】A
【解析】在东北—西南一线,等地租线向数值降低的方向弯曲,说明当地地租较两侧高,可能因
交通通达度更好造成;而乙地地租高于数值c,小于b,所以甲地地价低于乙地;乙处因地价较高,不可能为农业区;丙处位于该城市范围内,不是卫星城。

故选A。

【考点】等值线、城市功能分区
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上左图“图例”所示各种岩石中没有岩(岩石类型),甲处的地质构造是,大坝中的水主要
参与循环(水循环类型),属于环节。

(4分)
(2)在上右图中A、C两地区纬度相近,但自然植被差异明显,分别是极地苔原和温带落叶阔叶林。

依据图中信息,简述其原因。

(2分)
(3)在上右图中,冬季若有一艘游轮从B地经过纽芬兰岛附近航行至C地,简述自然条件对航行
的影响。

(2分)
(4)上右图中冰岛地热资源丰富,简要分析其原因。

(1分)
(5)简要分析甲处地表形态形成原因。

(1分)
【答案】(1)(4分)变质背斜海陆间大地表径流
(2)(2分) A地受拉布拉多寒流(或寒流)影响,减温减湿作用明显。

C地受北大西洋暖流(或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3)(2分)有利影响:顺风顺水,可以节省时间和燃料。

不利影响:可能遇到海冰、海雾,威胁
航海安全。

(4)(1分)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

(5)(1分)甲处地表形态为谷地,成因为地处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

【解析】
(1)岩石共分为三大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图例中花岗岩为岩浆岩中侵入岩,页岩
和砂岩为沉积岩,故只缺少变质岩;由岩层结构走向判断可知甲地为背斜受外力侵蚀后形成的谷地;大坝中的水属于河流水,所以属于地表径流,河流水汇入海洋,海洋水经蒸发、水汽输送及
降水等过程回到陆地形成海陆间大循环。

(2)A、C两地位于纬度60°附近地区,A地受拉布拉多寒流(或寒流)影响,减温减湿作用明显。

C
地受北大西洋暖流(或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作用明显,故A、C两地气候差异显著。

(3)由B地经纽芬兰到达C地,可以借助北大西洋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因而顺风顺水,可以
节省燃料;但是在冬季,在纽芬兰岛附近有南下的冰山以及容易出现海雾等危险,对航行安全产
生威胁。

(4)冰岛位于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活动频繁,地球内能释放明显,故发育了
丰富的地热能。

(5)由岩层结构走向判断可知甲地为背斜,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程度
高,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

【考点】岩石的分类、典型岩石、洋流对流经地区的影响、水循环过程、洋流、板块构造、地质构造。

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A、B、C、D表示气压带:
A是带, B是带,C是带, D是带。

(2)E、F表示风带:
E是带, F是带(北半球)。

【答案】(1)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2)盛行西风带;东北信风带(北半球)。

【解析】
(1)A位于极地为极地高气压带;B位于南北纬60°,是副极地低气压带;C位于南北纬30°,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位于赤道地区是赤道低气压带。

(2)EE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是盛行西风带;F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在北半球是东北信风带,南半球是东南信风带。

【考点】气压带、风带
5.冷锋、暖锋的共同特点是()
A.冷气团在锋面以上B.过境后天气转晴
C.过境后气压升高D.过境后温度上升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锋面的相关知识.冷锋降水多在锋后,冷气团在后,暖气团在前,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过境时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过境后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晴.暖锋降水在锋前,冷气团在前,暖气团在后,过境前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过境时连续性云雨,过境后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选B。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影响
【名师】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锋面两侧的气团分布、锋面附近的天气、冷锋和暖锋过境的天气变化和锋面影响的天气实例等内容,注意结合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6.(10分)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侧视图,图中MN为等高线,GH为等压线。

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B、C、D、E五处,气压相等的是_________三处;气压最高的是______处;气压最低的是处。

(2)图中,丙处实际风向是_________风,B处的实际风向是__________风。

(3)若此图表示海陆间大气环流,乙为陆地,则此时正值北半球_____季。

此时控制亚欧大陆的
气压中心为_______________。

若此图表示城郊热力环流,则_____表示城市。

若丙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DBE;A;C;
(2)东南风;北风;
(3)冬季;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或亚洲高压);甲;净化、增湿。

【解析】
(1)同一等压线上的点,气压相同。

图中A、B、C、D、E五处, DBE位于同一等压面上,气压相等的是DBE三处;在竖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气压降低,气压最高的是A处;气压最低的是C处。

(2)图中,A是高压,对应的近地面是低压,B是低压,对应的近地面是高压。

丙处风由乙吹向甲,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实际风向是东南风。

高空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B处的实际风向是北风。

(3)若此图表示海陆间大气环流,乙为陆地,盛行下沉气流,则此时正值北半球冬季。

此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或亚洲高压)。

若此图表示城郊热力环流,城市气温高,气流上升,则甲表示城市。

若丙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净化、增湿。

【考点】热力环流,气温与气压的关系,近地面、高空风向的特点及原因。

【名师】读图时要注意同一等压面上的点气压相同。

海拔升高,气压降低,比较气压高低,只在同一水平面上。

近地面和高空的气温、气压状况相反。

近地面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呈一夹角,高空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7.目前,有关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的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A.人工降雨,促成大气中的水汽输送
B.植树种草,改造沙漠,增加水循环的数量
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
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径流的循环
【答案】C
【解析】人工降雨属于人类活动对降水环节的影响,A错。

而人类植树种草,改造沙漠,不会增加水循环的总量,B错。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会改变局部地表径流,C对。

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沉降,不会加速地下径流的循环,D错。

故选C。

【考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8.图为某地沉积岩层剖面图,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该地岩层结构形成过程的描述,最合理的是()
A.沉积—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B.沉积—断裂—褶皱—沉积—侵蚀—下沉—沉积
C.褶皱—断裂—下沉—侵蚀—抬升—沉积
D.断裂—褶皱—侵蚀—沉积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的岩层和地质构造,图示的岩层是沉积岩,因此是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底部的沉积岩层发生弯曲,判断发生了水平气压而形成褶皱;褶皱发生错位,判断发生了断层活动;而沉积岩出露地表反映了地壳抬升运动且经历的外力侵蚀,上覆岩层的出现反映了内力下沉和外力沉积作用的结果。

所以图中的过程是:沉积-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A项正确。

【2】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B.②处构造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C.④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D.如果要修建隧道,①处最为理想
【答案】D
【解析】①处为背斜构造,为良好的储水构造,故A项错误;②处为断层,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故B项错误;背斜为良好的储油构造,故C项错误;修隧道要选择在背斜构造,呈拱形,不易坍塌,故如果要修建隧道,①处最为理想,D项正确。

【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地质作用及其地貌,考查岩层形成过程
【方法总结】岩层形成顺序的判断方法
一般判断岩层新老关系的方法是:按岩石形成年龄判断---越古老的岩石形成的年代越早。

在具层
理构造、呈水平状态分布的沉积岩中,往往老岩在下,新岩在上;按岩浆活动状况判断---如果岩
浆侵入某一岩层,则被侵入的岩层形成早于该岩浆岩。

9.读某日某时刻东亚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形成阴雨天气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图A是高气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B是低气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多
阴雨天气;C、D是高压脊位置,多晴朗天气。

选B正确。

【2】①②③④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A
【解析】等压线越密集,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也就越大。

图中①地等压线最密集,风
力最大。

选A正确。

【3】此时,北京的风向是
A.西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
【答案】C
【解析】图示北京处在低气压中心的东南侧,风是由高压吹向低压的,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向右偏,吹西南风。

选C正确。

【4】此时,长江中游地区
A.受高压控制B.受低压影响C.受反气旋影响D.炎热干燥
【答案】B
【解析】此时长江中游地区,有一个1000hpa以下的低气压中心,受低压影响。

选B正确。

【考点】天气系统和气压形势图的判读。

【名师点晴】高压、高压脊控制,天气睛朗;低压、低压槽控制,多为阴雨天气。

10.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高气爽”的天气,是下列哪个因素影响的结果()
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
【答案】D
【解析】受冷锋天气影响,会出现降温、大风、降水等天气过程;受暖锋天气影响,会出现连绵
的阴雨天气,升温等天气现象;受气旋影响,会出现暴雨等天气现象;受反气旋影响,盛行下沉
气流,天气晴朗,北方会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故D项正确。

【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11.下图为某地质剖面简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岩石按形成时间从早到晚排列正确的是()
A.石灰岩—砾岩—砂岩B.花岗岩—砂页岩—石灰岩
C.砂岩—砾岩—花岗岩D.砂页岩—石灰岩—花岗岩
【答案】C
【解析】沉积岩层越往下的岩层形成越早,据图可知,因图中砂岩位于最下面,依次为砾岩、石
灰岩,而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应晚于其所切入的岩层之后形成,所以岩层最新,故选C。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由于受张力易被侵蚀
B.从地质构造看乙处为地垒构造
C.丙处的岩石可能是石英岩
D.图中各类岩石都可能含有化石
【答案】C
【解析】据图可知,甲处沉积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部位,向斜槽部受挤压力,岩石坚硬,不易
被侵蚀,A错误;从地质构造看乙处沉积岩层上拱,为背斜部位,B错误;砂岩变质形成石英岩,所以丙处的岩石可能是石英岩,C正确;只有沉积岩中才有化石,D错误。

故选C。

【考点】考查地质构造、以及三类岩石的特点。

12.形成图中各地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
A.流水侵蚀、风力沉积、冰川侵蚀、海水侵蚀
B.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冰川侵蚀、海水堆积
C.风力侵蚀、风力沉积、冰川侵蚀、海水堆积
D.流水侵蚀、流水侵蚀、冰川侵蚀、海水侵蚀
【答案】B
【解析】据图景观可知,第一幅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第二幅图为流水
侵蚀作用形成,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流水侵蚀作用强,第三幅图为高海拔地区的冰川
侵蚀作用形成,第四幅图海边的沙滩应为海水的堆积作用形成,故选B。

【考点】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

13.读极锋(图中虚线)形成示意图,箭头为大气运动路线,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与图中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①是西南风B.②是暖性气流
C.①是西北风D.②是冷性气流
【答案】D
【解析】极锋也是锋面,锋面下面是冷空气,来自较高纬度。

上面是暖空气,来自较低纬度。

读图,①是暖气团,可能是西南风,或是西北风,A、C错。

②是冷性气流,B错,D对。

【2】受①气流影响明显的地区,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沙漠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D.苔原气候
【答案】C
【解析】受①气流影响明显的地区,即受西风带影响明显的地区,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
洋性气候或地中海气候,选项中C对。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苔原气候不受西风带影响,A、B、D错。

【考点】极锋的特征,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成因。

1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M地相比,N地()
A.气温高、气压低B.气温低、气压高
C.气温高、气压高D.气温低、气压低
【答案】B
【解析】M点等压面向低处弯曲,说明气压值较低,温度较高,气流上升运动;N点等压面向高处弯曲,说明气压值较高,温度较低,气流下沉运动;结合选项B项正确。

【2】若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N在M的南部,则M、N两地间的风向是()
A.东南风B.西北风
C.西南风D.东北风
【答案】C
【解析】若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N在M的南部,说明M为副极地低气压带,N为副热带高气压带,风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南风,故C项正确。

【考点】本题旨在考查热力环流的原理,考查全球气压带的分布
15. 2010年8月,“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甲图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示山体主要是由红色砂岩构成。

乙图为地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的岩石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乙图中的
A.b ①B.a ②C.e ③D.d ④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丹霞山地貌的红色砂岩,为沉积外力作用形成的,图中③为沉积物形成沉积岩的外力作用。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有关甲图中岩石类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形成于比较湿热的气候环境②受高温高压变质形成
③受流水的强烈侵蚀切割④经历了地壳的升降运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广东丹霞山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根据“图示山体主要是红色砂砾岩”为沉积岩,经历了地壳的升降运动,经过流水侵蚀形成的地貌,呈现出现在看到的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答
案选D。

【考点】丹霞地貌的成因
【知识拓展】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系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
屑岩( 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解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
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
地貌特征。

16.读某锋面天气系统图,该锋面系统由西向东推移,回答下题。

该天气系统过境后,下图中气压变化正确的是
A.①曲线B.②曲线C.③曲线D.④曲线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已知该锋面西向东推移,说明西侧的冷气团势力较强,锋面与冷气团的
运动方向一致,该锋面为冷锋,冷锋过境后,常出现的天气是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
晴.因此气压升高的③,选C项。

【考点】冷锋天气系统。

【名师】掌握锋面天气系统的特征及对天气的影响,是做题的关键。

(一)锋面系统的分类与天气:
(二)冷锋、暖锋的判别方法
(1)根据移动方向判断:冷气团势力强,冷空气就主动前进,这种锋属于冷锋,冷锋移动方向
和冷气团前进方向相同。

若暖气团势力强,则暖空气主动前进,冷气团被迫后退,这种锋属暖锋。

暖锋移动方向和暖气团前进方向相同。

(2)根据冷锋、暖锋符号判断:冷锋、暖锋符号不同。

为冷锋符号,其中三角所对方向为冷锋
移动方向;为暖锋符号,其中半圆圆弧所对方向为暖锋移动方向。

(3)根据锋面坡度判断:锋面坡度即锋面与地面的夹角。

锋面与地面夹角大,表示锋面坡度大,一般为冷锋。

锋面与地面夹角小,表示锋面坡度小,一般为暖锋。

而锋面坡度大小又与冷暖气团
势力强弱和锋面的移动速度有关。

冷锋中冷气团推动锋面快速运动,其上面的暖气团被强烈抬升,冷锋的锋面坡度就大。

暖锋中暖气团缓慢爬升到冷气团之上,推动锋面移动,速度较慢,故锋面
坡度较小。

(4)根据天气变化判断: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刮风、阴天、降水、降温等天气现象。

冷锋过境后,冷气团代替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所以气温和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暖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降雨等天气现象。

暖锋过境后,暖气团代替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所以气温升高,
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5)根据冷锋、暖锋的雨区范围判断:冷锋降水集中在锋后或锋线附近,雨区范围狭窄。

暖锋
降水集中在锋前,雨区范围较宽。

锋前和锋后是根据冷锋、暖锋的移动方向确定的:以锋线为界,冷锋前进方向暖气团一侧为锋前,冷气团一侧为锋后;暖锋前进方向冷气团一侧为锋前,暖气团
一侧为锋后。

(6)根据过境时降水特点判断:冷锋、暖锋过境时,产生了不同的降水特点。

因冷锋移动速度快,降水强度大而历时短。

因暖锋移动速度慢,降水强度小而历时较长,多连续性降水。

(7)根据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差异判断:冷锋、暖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不同。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
雨和我国冬季暴发的寒潮,主要是冷锋过境造成的。

因而冷锋对我国天气影响大,而暖锋影响较小。

(8)根据气温判定:暖锋过境后气温会升高,冷锋过境后气温会降低。

(9)根据降水判定:电闪雷鸣、大雨倾盆的强降水现象是快行冷锋的表现(当然也可能是对流雨);连阴雨天气是准静止锋的最显著特征。

(10)根据风向的变化判断: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若风向由偏北转为偏南,则多为暖锋过境;
反之,则多为冷锋过境;风向摇摆不定,多为准静止锋
17.下图是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图中弧ABC表示晨
昏线。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时刻的北京时间为()
A.22时B.10时
C.14时D.2时
【答案】D
【解析】读图,根据风带的风向判断,图示为北半球。

图中气压带向北移,应是北半球夏季,极
点附近是极昼现象。

弧ABC是晨昏线,弧AB是昏线,A点的时刻是18点,经度是0°,所以,
该时刻的北京时间为2时,D对。

【2】气压带D和E共同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C
【解析】图中气压带D是副热带高气压带,风带E是西风带,D、E共同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
是地中海气候,C对。

热带草原气候是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A错。

热带沙漠气候
是副高和信风带控制形成,B错。

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D错。

【3】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D气压带被切断
②我国东南沿海可能出现强风暴雨天气
③我国北方地区可能出现大幅度降温天气
④长春楼影较长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此时,北半球是夏季,D气压带被切断,①对。

夏季,我国东南沿海可能出现强风暴雨
天气,②对。

夏季,我国北方地区不可能出现大幅度降温天气,③错。

一年中,此时长春楼影较短,④错。

A对。

【考点】气压带、风带分布和季节移动规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成因,区时计算。

18.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下列有关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晴天会使①②都增加
B.森林的大量砍伐,可能会使②减少,④减弱
C.阴天会导致①减少,④增强
D.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③增加
【答案】D
【解析】
读图,晴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差,会使①②都减小,A错。

森林的大量砍伐,吸收二氧化碳减少,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可能会使②增加,④增强,B错。

阴天会导致①增加,④增强,C错。

臭氧层遭到破坏,大气削弱太阳辐射减少,会导致③增加,D对。

【考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热力作用,削弱作用和保温效应。

19.形成本次降雪的天气系统是下列选项中的
【答案】B
【解析】主要考查了锋面与天气,1月17日,京城迎来了2011年的第一场降雪,伴着寒风,小
雪很快洒满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形成本次降雪的天气系统冷锋,A项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形成的锋面是暖锋,故不符合题意;B项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面是冷锋,故正确;C项是水平方向上气流逆时针由四周流向中心,为北半球反气旋,故不符合题意;D项是水平方
向上气流顺时针由中心流向四周,为北半球气旋,故不符合题意.由此判断该题选B项。

【考点】锋面系统与天气。

【名师】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锋面与天气。

20.2016年1月20日至1月26日期间爆发的霸王级寒潮影响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抚州多地学
校停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材料中反映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答案】A
【解析】寒潮属于冷锋天气系统,图中A是冷锋,B是暖锋,C是气旋。

D是反气旋,故对应选
项是A。

【2】该天气系统过境温州时不易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A.降温B.气压升高C.连续性降水D.降雪
【答案】C
【解析】冷锋过境时,出现的天气是大风,降温、雨雪、气压升高,不易出现的天气是连续性的
江湖虽,C正确,暖锋一般形成连续性降水。

【考点】冷锋过境时的天气特征
【方法总结】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当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时,较重的冷气团
插入暖气团下面,使暖气团被迫抬升。

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逐渐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

如果暖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那么可能会带来雨雪天气。

冷锋移动速度较快,常常带来较强的风。

冷锋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原气团的位置,气温降低,气压上升,天气转好。

影响我国的冷
锋天气有寒潮、沙尘暴、北方夏季的暴雨等。

2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下图为美国中西部部分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

(1)请判断图中A处沿岸的气候类型,并分析该地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2)比较B、C两地冬雨量的大小,并利用气压带、风带的知识说明原因.
【答案】(1)A: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原因:终年受西风影响和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年降水量从西向东(迅速)减少;原因:受地形影响,西部为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2)B地冬雨量更高。

因为B地纬度更高,受西风控制时间更长,冬季降水时间更长,冬雨更多。

或C地冬雨量更低。

因为C地纬度更低,受西风控制时间更短,冬季降水时间短,冬雨更步。

【解析】
(1)图中A位于北纬40°到60°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盛行西风和沿岸暖流影响,降水较多且均匀;受地形影响,西部为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年降水多,东部为背风坡降水少。

(2)由图可知,B较C纬度高,受盛行西风影响时间长,降水时间长,降水多。

【考点】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名师】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特点:分布在南北纬40度--60度的大陆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