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4《探索宇宙》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年10月15~16日 中国宇航员杨利伟搭 载”神州5号”飞船在 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 了14圈。
你知道那些太空人?
中国明朝人万户用火箭 试验飞行失败而牺牲。 这是人类为升空而牺牲 的第一人。
世界上第一个进入 宇宙空间的前苏联 航天员加加林。
中国第一位进 入太空的航天 员杨利伟。
中国“神州6号” 航天员费俊龙和 聂海胜。
一、填空题 1.射电 望远镜专门接收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它提示了 光 学 望远镜无法揭示的令人迷惑的天文现象。 2.人类为升空而遇难的第一人是我国明朝的 万户 。世界上 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 加加林 ,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 是 杨利伟 。 3.冲出地球最大的困难是无法脱离地球 引力的天文望远镜是( B )A.光学望远镜 B.哈勃望远镜 C.射电望远镜
远镜的出现让我们能看得更远。几百年来,用望 远镜观测太空的技术不断更新,今年我们已经能
看到很远的宇宙深处。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用望远镜观察 (在地球上) 用火箭运载 (在地球上) 用航天器观察 (在太空中) 航天人观察 (在太空中)
用肉眼观察 (在地球上)
伽利略在演示如何 用望远镜观察天空
你知道哪些望远镜?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 略制作的世界上第 一架天文望远镜
天文台的光学望远镜
1990年世界上第一 台空间天文望远镜 问世。这就是著名 的哈勃太空望远镜
这是专门接收 天体发出无线 电波的射电望 远镜
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更想冲 出地球,飞向宇宙探究竟。冲出地 球的梦想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 实现了。
你知道哪些运载火箭?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 人类不能永远躺在摇篮 里。现代航天运载火箭 和航天器将人们带进了 崭新的航天时代,探索 更加遥远的宇宙深处。
你知道那些航天器?
国际空间站和航天飞机
2007年10月24日18:06,中国 成功发射了一颗绕月探测卫 星—嫦娥1号
科学试验卫星
行星探测器
“先驱者10号”1972年升 空,1983年成为第一个飞出 太阳系的太空探测器 。 2003年1月22日人们接收到 它的最后一次信号。从此, 它便杳无音讯地飞向宇宙 深处。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第四课
4.探索宇宙
• 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驱使着人们不断地去探 索宇宙的奥秘。你认为探索太空的困难有哪些? • 人类探索太空经过了哪些历程?
人类起初用肉眼观察,后来…… 如何制造探测宇宙的工具?
人类怎样适应 太空环境?
人类如何飞 出地球?
……
起初,我们只能用肉眼观察太空,后来,望
中国古代的 火箭模型
1926年美国戈 达德制造的第 一枚现代火箭
这是逐级加速的 多级运载火箭
冲出地球的最大困难是 无法脱离地球引力的束缚。 地球就象一个巨大的磁铁, 牢牢地抓住地表的各种物 体。当运载火箭的速度达 到每秒7.9千米时,它就能 挣脱地球引力围绕地球运 转。逐级加速的多级火箭 就是为实现这一目的而设 计出来的。
第一个登上月球 的美国航天员阿 姆斯特朗(左)
美国“哥伦比亚号” 航天飞机上牺牲 的七位太空英雄。
人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体、财力,甚至以牺牲宇航员的生 命代价去探索宇宙,你认为是否值得?
谢谢大家!
练一练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
1.人类第一次从太空遥望地球的人是( B)。
A、杨利伟
B、加加林
C、阿姆斯特朗
2.人类为升空而牺牲的第一人是哪国人(A)。 A、中国人 B、美国人 C、前苏联人
3.中国第一个载人航天飞船是(B )。 A、神州4号 B、神州5号 C、神州6号
4.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太空探测器是(A)。
A、先驱者10号探测器 B、阿波罗11号飞船 C、东方1号飞船 5.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1号是哪一年发射( C)。 A、2003年 B、2005年 C、2007年 6.人类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是(B)。 A、加加林 B、阿姆斯特朗 C、阿尔德林 7.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C)。 A、费俊龙 B、聂海胜 C、杨利伟
2.当运载火箭的速度达到 B 时,它就能挣脱地球引力围绕
地球运转。A.6.9千米/秒 B.7.9千米/秒 C.8.9千米/秒 3.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 B )。A.加加林 B.阿姆斯 特朗 C.杨利伟 二、判断题
1.“先驱者10号”是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太空探测器。
( √ ) 2.逐级加速的多级火箭是为了挣脱地球引力的束缚。( √ ) 3.科学家可以在国建空间站里长期工作和生活。(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