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能力拓展培优检测卷(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能力拓展培优检测卷(附答案)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学校: 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共18分)
1.(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贮.蓄(zhù) 静谧.(mì) 粗犷.(guǎng ) 莅.临(lì) B .枯涸.(hé) 梦寐.(mèi ) 窥.见(kuī) 竦峙..(sǒng zhì) C .信.服(xìn ) 匿.笑(nì) 柳絮.(xù) 酝酿..(yùn niàng ) D .应和.(hè) 黄晕.(yùn ) 干涩.(sè) 薄.雾(báo ) 2.(2分)下列选项中词语的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朗润 稀蔬 B .拙拙逼人 淅淅沥沥 肥硕 烂漫 C .面面相觑 翻来复去 习惯 碣石 D .磨磨蹭蹭 各得其所 萧瑟 枯藤
3.(2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B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C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D .是亲情给了我们站起来的勇气,是亲情把我们送进了校园,是亲情让我们在成功时更快乐…… 4.(2分)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色花》的作者是泰国著名作家、诗人泰戈尔,他是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B .《论语》是儒家经
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C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颈联,第三联叫颔联,第四联叫尾联。
D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集。
5.(2分)下列古人“谦称”“敬称”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三有问题向朋友讨教,说“愚不才,有一事请教。
”
B .朋友的父亲七十大寿,张三对朋友说:“祝令堂大人寿比南山!”
C .朋友问候张三生病的母亲,张三拱手谢曰:“家母身体已无恙。
”
D .朋友询问张三妹妹的婚姻状况,张三说:“舍妹尚待字闺中。
” 6.(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我认识到人类应该与动物和谐共处。
B .现在,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友谊已基本解决。
C .他首先第一个发言,在众人的注视下分外高兴。
D .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幼儿园小朋友的精彩表演。
7.(2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年少时候,母亲就是我们的守护神,每一次从梦中醒来,都会看到母亲温柔的目光;每一次跌倒,都会得到母亲的搀扶。
冬天里, ;夏天里, ;秋天里, ;春天里, 。
①母亲便是月亮,映着我们床前的明月光 ②母亲就是小火炉,摸起来,暖暖的 ③母亲就是一片绿荫,为我们遮挡太阳 ④母亲就是暖阳,给我们力量,让我们坚强 A .②①④③
B .②③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③②①④
8.(4分)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学了《金色花》,让我们仿照下面划线的句子,再写两句,使之构成连贯流畅的排比句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爱吧!
妈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
当你经过的时候,我要是那最清香的一朵,芬芳你的衣袖;当你休息的时候,我要是那最美丽的一朵,赏悦你的双目;当你劳累的时候,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当你忧愁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共15分)
9.综合性学习
七年级某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些问题,请你来参与解决。
(1)(3分)活动开始之前,经同学们一致推选你作为这次活动的主持人。
作为主持人的你,请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
(2)(4分)请为本次综合性学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活动一:________
活动二:________
(3)(3分)本次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班会,班级届时想邀请本校心理咨询室的袁老师参加,班上推荐你去邀请,你会对袁老师这样说:“_____
___。
”
(4)(5分)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①15岁的小明在同学的生日宴会上认识了出手大方的王大哥,王大哥经常请他去餐馆吃喝,带他去网吧玩游戏。
工作繁忙的父母没时间陪他,王大哥则成了他的好朋友和崇拜的偶像。
一天,王大哥突然对他说:“有一个小子总跟我过不去,我不便出面,你替我教训教训他,反正他也不认识你。
”被王大哥这么一蛊惑,原本老实听话的小明手拿木棍,朝那个人的头上猛击一棒,致其重伤。
②小刘、小彭、小陈都是某校初三学生,也曾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父母眼里的好孩子。
一次外出游玩时,三人结识了社会青年郑某。
郑某通过钱和烟的诱惑,逐渐将他们拉拢成自己的小弟,三人跟随郑某四处游荡,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共47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共13分)
【甲】陈
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二)阅读课内现代文《散步》,完成下面小题。
(17分)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和话,就像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
但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对我说。
⑧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5.(4分)请你完成下面的填空,理清文章思路(每空五个字以内)。
一家人散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4分)阅读下面句子,然后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
大.的父亲。
(句中的“强壮”“高大”能否互相调换?为什么?)
17.(4分)文中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18.(5分)品味下面的语句,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课文深层意蕴的理解。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共17分)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②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
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
“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
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
“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
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
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
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
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
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④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
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
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胡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
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
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
”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
⑥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
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
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
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
再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
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
“奶奶。
”“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⑦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
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9.(4分)请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概括奶奶做的事。
春:①__________________夏:②_________________秋:③__________________冬:④_________________
20.(4分)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景物描写的手法,请赏析其作用
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
21.(4分)结合语境,赏析第⑥段中加点词语。
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
22.(5分)文中几次出现“老海棠树”,《秋天的怀念》中作者也几次提到“菊花”,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两个物象有哪些共同作用(写出2处即可)。
[链接材料]
材料一:“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材料二: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
材料三: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四、作文(共40分)
23.作文
走进自然,阳光、泥土、野花……哇,好香!推开家门,爸爸的茶香,妈妈的饭菜……哇,好香!一杯奶茶,一本新书,一个自由的午后……生活中,到处充溢着沁人心脾的芬芳。
请你以“哇,好香”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明确文体,不能写成诗歌。
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要出现含个人信息的地点、校名、人名等。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18分)
1.(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贮.蓄(zhù)静谧.(mì)粗犷.(guǎng)莅.临(lì)B.枯涸.(hé)梦寐.(mèi)窥.见(kuī)竦峙
..(sǒng zhì)
C.信.服(xìn)匿.笑(nì)柳絮.(xù)酝酿
..(yùn niàng)
D.应和.(hè)黄晕.(yùn)干涩.(sè)薄.雾(báo)
【答案】D
【详解】D.“薄雾”的“薄”应读“bó”。
故选D。
2.(2分)下列选项中词语的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A.呼朋引伴花枝招展朗润稀蔬
B.拙拙逼人淅淅沥沥肥硕烂漫
C.面面相觑翻来复去习惯碣石
D.磨磨蹭蹭各得其所萧瑟枯藤
【答案】D
【详解】A.“稀蔬”应为“稀疏”;
B.“抽抽逼人”应为“咄咄逼人”;
C.“翻来复去”应为“翻来覆去”。
故选D。
3.(2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B.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C.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D.是亲情给了我们站起来的勇气,是亲情把我们送进了校园,是亲情让我们在成功时更快乐……
【答案】A
【详解】考查对标点符号的辨析。
“喊着”后边的冒号改为逗号。
4.(2分)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金色花》的作者是泰国著名作家、诗人泰戈尔,他是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C.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颈联,第三联叫颔联,第四联叫尾联。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集。
【答案】B
【详解】A.泰戈尔是印度著名作家、诗人,不是泰国作家、诗人;
C.律诗的四联的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
D.《世说新语》是志人小说集,不是志怪小说集;
故选B。
5.(2分)下列古人“谦称”“敬称”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三有问题向朋友讨教,说“愚不才,有一事请教。
”
B.朋友的父亲七十大寿,张三对朋友说:“祝令堂大人寿比南山!”
C.朋友问候张三生病的母亲,张三拱手谢曰:“家母身体已无恙。
”
D.朋友询问张三妹妹的婚姻状况,张三说:“舍妹尚待字闺中。
”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语言是否得体的把握。
ACD三项正确。
B.“令堂”是对对方母亲的敬称,应把“令堂”改为“令尊”。
6.(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我认识到人类应该与动物和谐共处。
B.现在,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友谊已基本解决。
C.他首先第一个发言,在众人的注视下分外高兴。
D.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幼儿园小朋友的精彩表演。
【答案】D
【详解】A.缺少主语,可去掉“通过”或“使”;
B.搭配不当,应去掉“和友谊”;
C.语意重复,去掉“首先”或“第一个”。
故选D。
7.(2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年少时候,母亲就是我们的守护神,每一次从梦中醒来,都会看到母亲温柔的目光;每一次跌倒,都会得到母亲的搀扶。
冬天里,;夏天里,;秋天里,;春天里,。
①母亲便是月亮,映着我们床前的明月光
②母亲就是小火炉,摸起来,暖暖的
③母亲就是一片绿荫,为我们遮挡太阳
④母亲就是暖阳,给我们力量,让我们坚强
A.②①④③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
【答案】B
【详解】考查句子排序能力。
解答时,可结合季节的特点,进行排序。
冬天——火炉,夏天——绿荫;秋天——明月
光;春天——暖阳;
故选B。
8.(4分)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学了《金色花》,让我们仿照下面划线的句子,再写两句,使之构成连贯流畅的排比句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爱吧!
妈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
当你经过的时候,我要是那最清香的一朵,芬芳你的衣袖;当你休息的时候,我要是那最美丽的一朵,赏悦你的双目;当你劳累的时候,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当你忧愁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要是那最绚烂的一朵驱散你的疲惫我要是那最明媚的一朵愉悦你的心情
【详解】本题查考仿写句子。
补写此句,要求通读句段掌握中心意思,然后结合具体语境思考。
仿写时要注意: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句式相同、意义相关、字数相等。
审题可知,语段表达的是对妈妈的爱,要补写的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对母亲的关爱;根据前文提示运用“我要是那最+形容词+的一朵,动词+你的+名词”的句式仿写。
示例:当你劳累时,我要是那最鲜艳的一朵,明媚你的疲惫;当你忧愁时,我要是那最可爱的一朵,抚慰你的心情。
二、综合性学习(共15分)
9.综合性学习
七年级某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些问题,请你来参与解决。
(2)(3分)活动开始之前,经同学们一致推选你作为这次活动的主持人。
作为主持人的你,请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
(2)(4分)请为本次综合性学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活动一:________
活动二:________
(3)(3分)本次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班会,班级届时想邀请本校心理咨询室的袁老师参加,班上推荐你去邀请,你会对袁老师这样说:“_____
___。
”
(4)(5分)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①15岁的小明在同学的生日宴会上认识了出手大方的王大哥,王大哥经常请他去餐馆吃喝,带他去网吧玩游戏。
工作繁忙的父母没时间陪他,王大哥则成了他的好朋友和崇拜的偶像。
一天,王大哥突然对他说:“有一个小子总跟我过不去,我不便出面,你替我教训教训他,反正他也不认识你。
”被王大哥这么一蛊惑,原本老实听话的小明手拿木棍,朝那个人的头上猛击一棒,致其重伤。
②小刘、小彭、小陈都是某校初三学生,也曾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父母眼里的好孩子。
一次外出游玩时,三人结识了社会青年郑某。
郑某通过钱和烟的诱惑,逐渐将他们拉拢成自己的小弟,三人跟随郑某四处游荡,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示例:同学们,我们的一生中总会交到很多朋友。
朋友是风雨中的一把伞,雨停了还可以遮太阳。
朋友是急转弯处的一棵树,有你一句话,我就撑得住。
多少笑声都是友谊唤起的,多少眼泪都是友谊揩干的。
那么怎样才能交到更多好朋友呢?请大家围绕交友之道各抒己见吧!(围绕主题,内容健康即可)
(2) 示例:办一期“交友之道”主题黑板报示例:举行“网络交友利弊”辩论赛
(3)示例:袁老师,您好!我们班下周一晚七点想召开一次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班会,想请您光临班会,给我们在交友方面加以指导,请问您有时间吗?
(4)示例:面对朋友的要求,必须保持头脑清醒,以法律和道德为标尺进行衡量,三思而后行,不可随意迁就,否则会铸成大错。
【解析】(1)本题考查开场白的拟写能力。
开场白,是活动开始之前,主持人用来导入节目、渲染气氛、调动观众情绪的话。
拟写时要注意措辞和气氛的配合,注意要贴合主题。
这道题要紧扣“交友”这一主题,可以古代交友的故事,或是吟诵友情的古诗句来引入,并注意修辞的运用,以让开场白富有文采。
还要注意语言要有现场感,情感要挚等。
(2)本题考查活动设计。
这里需要围绕“交友之道”进行活动设计,常见的活动类型有朗读比赛、图片展、读书报告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主题歌咏比赛、古诗文朗诵大赛、办一期手抄报或黑板报等。
选择两个以“交友”为主题来拟写名称即可。
(3)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这里要注意邀请的对象(本校心理咨询室的袁老师)、自己的身份(本班学生代表),然后把邀请的事由(召开一次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班会),说明活动的时间、地点等,最后要发出诚挚的邀请。
(4)本题考查材料的探究。
本题给出的材料分别讲述了两个事例:材料①是小明结交不良朋友王大哥,帮他打架受伤;材料②是三名初三在校的优秀学生,因结识了不良朋友而误入歧途。
二者的共同点是:结交不良朋友而犯错,由此可得出结论:结交朋友要慎重;不良朋友是犯错的起源;对朋友的要求,应如何应对等,用流畅简洁的语句表述即可。
示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青少年时期一定要慎择友,择良友。
三、阅读(共47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共13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
【答案】10.(1)离开(2)4 11.B 12.D 13.我男子汉大丈夫快要死了,你不来问我治国安邦的方法,竟然像妇孺之辈一样来问候我。
14.答案示例:文中孔君平见庾司空(庾冰)前来探病,不问国家大事只问自己的病情,直言他的错误;庾司空(庾冰)听到孔君平的批评后,没有生气,反而道歉并请求赐教。
两人都实事求是地对待处理问题,拥有正直的人品,所以归入《方正》篇。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0.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1)根据“课内迁移法”可推知,“太丘舍去”的“去”意为离开。
“众皆弃去”意为:大家都扔下他而离去。
去:离开。
(2)由查字典法可知,“笃”有四种含义,“孔君平疾笃”意为:孔君平病重,据此可知此句中的“笃”意为:(病)重,故选④。
1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可根据句意或语法结构进行断句。
句意:庚冰听见了,便返回向他道歉,请他留下教海。
根据句意可断句为:庚闻/回谢之/请其话言;
故选B。
1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
A.代词,代指元方;
B.代词,代指前一个人;
C.代词,代指介子推母子的遗骨;
D.助词,的;
故选D。
1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
注意重点字词:
将终:快要死了;术:方法;乃:竟然。
1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主旨的把握。
甲文中,面对父亲无信无礼的友人,陈元方有理有据地辩驳,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另外,在父亲友人因惭愧而示好时候,用“入门不顾”的方式回敬,都表现了陈元方的“方正”;
乙文中,孔君平病重,担任司空的庚冰去探望,孔君平却不满,因为庚冰并没有向他问起治国安邦的方法,他虽然病重,却依然心系国家,坚守自己为国为民的心愿,这体现了他的“方正”。
【点睛】参考译文:
【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
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丢下他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
”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
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乙】孔君平病重,司空冰当时任会稽郡内史,去探望他,十分恳切地问候病情,并为他病重而流泪。
庚冰离座告辞后,孔君平感慨地说:“大丈夫快死了,却不问安邦定国的办法,竟像妇孺一样来问候我!”庚冰听见了,便返回向他道歉,请他留下教海。
(二)阅读课内现代文《散步》,完成下面小题。
(17分)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