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光照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光照图的判读
【知识整合】
光照图的类型:
由于观察的角度和位置不同,日照图种类众多,大致可分为公转位置图、侧视图、俯(斜)视图、矩形投影(平面)图、局部图、组合图、坐标图、直观图和变式图。

1.公转位置图: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
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同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一致,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公转位置图有多种变化。

读这类
图型的关键是看三点:一是自转和公转要一致,二是逆时针转
为北极上空的俯视图,顺时针转为南极上空的俯视图,三是近
日点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远日点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

如右图中,A点位于近日点附近,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南半球,
图中画出赤道,便可看出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按节气划分,A
点为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B点为北半球的春分(3月
21日),C点为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D点为北半球的秋
分日(9月23日)。

再如右图中,自转和公转方向均为顺时针方向,为南半球
上空俯视图,A点为近日点附近,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在图中
画出赤道,便可看出地球位于A点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按
节气划分,A点为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D点为北半球
的春分(3月21日),C点为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B
点为北半球的秋分日(9月23日)。

2. 侧视图:
首先从地球自转运动的方向判断南、北极,如果是逆时针方向转,那么,图的上端为北极,如果是顺时针方向转,则图的上端为南极,有些图需要根据经度来判别地球自转方向,向东度数越来越大为东经,反之为西经。

其次,观察南北极地区的极昼和极夜情况,整个北极圈内为极昼时(整个南极圈内为极夜),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日期为6月22日,反之,整个南极圈内为极昼时(整个北极圈内为极夜),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日期为12月22日。

晨昏线和经线重合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日期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如果北极圈内部分地区极昼(南极圈内部分地区极夜),则太阳的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

3. 俯(斜)视图:
首先根据自转方向判断南北极点,俯视图圆心为北极点或南极点,最外的大圆为赤道,如果自转方向是逆时针的,则圆心为北极点,如果自转方向是是顺时针,则圆心是南极点,也可根据经度判断地球自转方向,向东度数越来越大为东经,反之为西经。

其次,观察南北极地区的极昼和极夜情况,整个北极圈内为极昼时(整个南极圈内为极夜),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日期为6月22日,反之,整个南极圈内为极昼时(整个北极圈内为极夜),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日期为12月22日。

晨昏线和经线重合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日期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如果北极圈内部分地区极昼(南极圈内部分地区极夜),则太阳的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如果北极圈内部分地区极夜(南极圈内部分地区极昼),则太阳的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如右图,AB线为晨线,BC线为昏线,ABC晨昏线与
北极圈相切,所以此图为夏至日(北半球)的平面日
照图。

AB线以东为白昼,BC线以西为黑夜,北极圈
以北为极昼,南极圈以南为极夜。

矩形投影图图的读图方法:首先通过图中的晨线
或昏线判断出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区域,通过极昼、极
夜的范围确定太阳的直射点的位置,如果晨昏线和经
线重合,全球昼夜平分,则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整个
北极圈内为极昼时(整个南极圈内为极夜),太阳直
射在北回归线,日期为6月22日,反之,整个南极
圈内为极昼时(整个北极圈内为极夜),太阳直射在
南回归线,日期为12月22日。

如果北极圈内部分地区极昼(南极圈内部分地区极夜),则太阳的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如果北极圈内部分地区极夜(南极圈内部分地区极昼),则太阳的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7.坐标图:
坐标图一般用时间、太阳高度作为横、纵坐标。

读图时注意以下二点:①由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算出
昼长,若昼长小于12小时,说明该地处于冬半年,若
昼长等于12小时,说明太阳直射赤道或该地位于赤道
上,若昼长大于12,说明该地位于夏半年。

若昼长等
于24小时,说明该地极昼。

②太阳高度最大时,说明
该地地方时是12小时,若太阳高度等于90°,说明该
地有太阳直射现象,若该地24小时都有太阳高度,说
明该地有极昼现象。

如右图中,杭州日出时间是5点,日落时间是19点,昼长是14小时,说明该地处于夏半年,杭州太阳高度最大时,为北京时间12点,说明杭州经度是东经120°,甲地在北京时间22时,太阳高度达到最大,说明此时该地地方时为12时。

8.直观图:
这类图画出太阳在天空在运行轨迹,图中的已知条件可能
有:方位、正午时太阳高度、日出角度等。

读此类图要注意以
下两点:①若正东日出、正西日落,说明太阳直射在赤道。


回归线以北(除北极外)正午时的太阳总是在南方的天空,南
回归线以南(除南极外)正午时的太阳总是在北方的天空,北
极点上空的太阳总在南方的天空,南极相反。

②若太阳在地平
圈以上运行的时间短于在地平圈以下的时间,说明该地处于冬
半年,反之,说明位于夏半年。

如右图为北半球某地太阳运行
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在地平圈以上的运行时间短于在地平
圈以下的时间,说明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日落点和正东、正西
连线的交角为20°,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纬20°,由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0°和太阳直射南纬20°两个条件可算出当地的纬度。

9.变式图:
变式图是指对上述图型进行改变,或
两种图型融合,或画出部分地区日照图,
如右面甲、乙两图。

读这类图,关键是熟
练掌握前面六类日照图的读图要领,然后,
适当地找些题目练习,只有多练,才能融
会贯通地解答变式图。

※二.光照图常见考查内容及相应解题方法
1.判断半球及地球自转的方向:
(1)东西半球:明确20°W和160°E两条经线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

(2)南北半球: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转,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方向自转。

2.画晨昏线或太阳光线: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相互垂直。

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要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就要判断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经度。

(1)纬度位置:一般有三种情况,即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和赤道上,判断的依据是观察极圈内的昼夜状况。

(2)经度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地方时12点所在的经线上。

4.日期、节气(季节):
由日照图确定日期和节气(季节),日期主要有四种: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时,日期为9月23日或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

北半球对应的节气依次是夏至、秋分或春分、冬至;季节是夏季、秋季或春季、冬季,此处应注意节气和季节的区别。

判断推理的过程是:由极圈内的昼夜状况到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再到日期节气(季节)。

5.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1)太阳直射点上的太阳高度为90°,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等于0,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的太阳高度小于0。

(2)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一是纬度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二是季节分布规律:夏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首先要明确两个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所求地的纬度,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太阳直射点和该地间的纬度差(或纬度和),可用线段法分析计算)。

6.昼夜长短的分布、变化规律
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同时还要分清回答昼夜状况还是昼夜变化趋势,这就要注意以下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于夜;太阳直射点向哪方(南方、北方)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7.判断晨线(黎明)或昏线(黄昏)
首先明确图中给出的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太阳光线的方向,如果地球自转方向向着太阳光线,此半球的晨昏线部分为晨线;如果地球自转方向背向太阳光线,此半球的晨昏线部分为昏线。

8.日出、日落
(1)晨线上的各地同时日出,昏线上的各地同时日落。

(2)根据某地昼夜长短计算日出日落时刻,先计算出该地昼长的时间,然后以正午12时为起点,减去昼长时间的1/2就是日出时间,加上昼长时间的1/2就是日落时间。

9.判断相对方向经线指示南北,向着北极是北方,向着南极就是南方;纬线指示东西,即左西右东。

10.地球自转、公转的速度
(1)自转:自转的角速度各地相同,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2)公转:夏至日速度较慢且还在变慢,冬至日速度较快且还在加快,因为地球公转,7月初经过远日点时速度最慢,1月初经过近日点时速度最快。

11.计算区时、地方时
明确太阳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时,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再结合图中给出的经度信息,可计算区时。

12.计算昼夜长短
计算某地的昼夜长短,首先应明确过该点的纬线圈在昼夜半球上各跨了多少经度,按每隔15°为1小时可计算出昼夜长短。

13.气压带的移动及气候类型的特点
气压带的移动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因而气压带在夏至日向北移,在冬至日向南移。

以地中海气候为例说明,夏至日日照图可表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中海沿岸,气候特点炎热干燥;冬至日日照图可表明西风带控制地中海沿岸,气候特点温暖湿润。

14.海陆气压类型的分布及季风、洋流的方向
夏至日日照图,亚洲大陆气压是亚洲低压,北太平洋气压是夏威夷高压,东亚盛行东南季风,南亚盛行西南季风,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方向流动;冬至日日照图,亚洲大陆气压是亚洲高压,北太平洋气压是阿留申低压,东亚盛行西北季风,南亚盛行东北季风,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方向流动。

三.地球光照图的解题关键
虽然光照图的图形变化多,但只要抓住光照图中“特殊点、线、面、角和方向”这些关键,就能寻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晨昏线的判定与应用
晨昏线(圈)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太阳直射点作回归运动的同时,晨昏线也摆动于南北两极的两侧各约23°26′。

(1)特征:晨昏线(圈)所在平面永远和太阳光线垂直。

(2)晨线、昏线的判定
第一种方法——自转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线是晨线。

如图一,这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图,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BC线是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线,为昏线;AB线是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线,为晨线。

第二种方法——时间法:图一中A、B、C三点是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和与某一纬线(极圈)的切点,它们的时间是一定的,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如A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如C点为18时,据此也可以判断是晨线还是昏线。

第三种方法——昼夜半球法: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

在常见的侧视图中,我们可以利用“左夜为晨,右夜为昏”这一规律来解题,也就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半球的位置可判断晨线或昏线。

由夜半球转向昼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晨线左边一定为夜半球,右边一定为昼半球,如图二左图;昏线正好相反。

所以口诀是“左夜为晨,右夜为昏”。

(3)晨昏线的利用:
①晨昏线经过极点,即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春分日或秋分日);晨昏线与
极圈相切,则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上(夏至日或冬至日);
②晨昏线将其所经过的纬线圈分为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是昼弧,位于夜半球的是夜弧;昼弧长
则白天长,夜弧长则黑夜长。

(4)晨昏线的画法:依据晨昏线的特征,在太阳光照侧视图上,作太阳光线的垂线即为晨昏线(注意二至日晨昏圈与极圈相切,反映出极圈内的极昼或极夜状况),然后用斜线表示半球(注意斜线不与经线或纬线平行)。

【热点链接】
1. 正午太阳高度与建筑物的采光问题:其基本原理是前一幢楼在
太阳最低时不挡住后一幢楼的阳光(如右图,在北半球纬度为φ,楼
高为h,若冬至日的太阳也能照到一楼,则全年一楼阳光充足)。

在充
分考虑土地的利用面积和采光良好的情况下,两幢楼之间的最适合
距离是L=h cot[90°-(φ+23°26′)]。

假如黄赤交角变大,对北半球的开发商来说,由于冬至日的阳
光更低,所以楼间距要扩大,相应的利润也会减少。

2.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能热水器的最佳角度调节:其基本原理是太阳高度随季节而变,但始终要使太阳光线与太阳能热水器真空吸热管保持最大夹角,以取得最好的吸热效果。

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则太阳光线应与集热板保持垂直。

3.正午太阳高度与正午影子的朝向:其基本原理是影子与太阳光线的照射方向相反(见下图),当某人在北回归线上时,他被太阳直射,影子为一点,当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以南时,他的正午影子始终朝正北。

4.光照和农业生产:太阳辐射是农业自然再生产的能源,
植物体的干物质有90~95%系利用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合
成。

用以表示光照条件的,有太阳辐射强度、光合有效辐
射、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等。

我国西北地区雨少、云少、
多风的气候.具有丰富可供利用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

5.日照与街道方位:街道方位影响到建筑物的朝向,进而
影响建筑物的日照条件。

朝北的房屋,光照条件较差(北半
球)。

为了充分利用日照资源,街道宜采用南北向和东西向
的中间方位,即要使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

6.太阳能光热利用:除太阳能热水器外,还有太阳房、太阳灶、太阳能温室、太阳能干燥系统、太阳能土壤消毒杀茵技术等,这些技术尤其在北方和西部应用较广,成效显著。

●锦囊妙计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与应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这部分内容很容易和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相联系,从而取材于我们的生产生活,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作为考试的切入点,考查学科内与之相关联的内容,体现高考命题方向,复习备考中老师和学生都要高度重视。

1.正午太阳高度的考查涉及以下几方面。

(1)规律:从直射点往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2)最值: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整个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值;相反,直射南回归线时,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整个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值。

(3)公式:H=90°-|φ-δ|中φ与δ符号很关键,此外,两点间的正午太阳高度差等于纬度差。

(4)影子的长短变化与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影子变短;方向由太阳的位置确定。

(5)地方时:一天之中太阳高度最大时地方时为12时。

(6)楼间距离要抓住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

2.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已成为高考的热点,应从以下方面突破本难点:
(1)列为高考重点反复训练讲解。

(2)抓住规律,图形结合。

(3)研究高考试题,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案例探究
[案例1]某校所在地(120°E,40°N)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热,提高利用效率,需要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其支架倾角,下列四幅日照图中与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不合理的是( )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太阳高度角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考查学生应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好地体现了高考命题趋向,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知识依托:晨昏线的特点与节气的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太阳辐射强度等知识为依托。

错解分析:本题涉及知识点较多,错误可能出现在晨昏线的特点与日期的判断错误,也可能是忽视了地球自转方向,也有可能不知道正午太阳高度角具体指图中的哪一个角,再者也有可能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的要求不熟悉,出现计算错误等。

解题方法与技巧:这是一道典型的知识综合应用题,首先根据图中地球自转的方向和晨昏线特点,判断四个图所对应日期(A图为夏至日,B图为冬至日,C和D图为春分日或秋分日),然后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φ-δ|可计算出H1=73°26′,H2=26°34′,H3=H4=50°。

最后根据支架的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应该互为余角时,搭配合理,推出只有D项不合理。

答案:D
[案例2]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居民乔迁新居,居住条件和环境显著改善。

请读图3—3,运用以下公式回答4~5题。

①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H=90°-|φ-δ|
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当地纬度,取正值;
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
年取负值。

②tan 35°≈0.7 tan 45°=1 tan 60°≈1.732
4.房地产开发商在某城市(北纬30度)建造了两幢商品住宅楼
(图3—3),某个居民买到了北楼一层的一套房子,于春节前
住进后发现正午前后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请问房子一年中正
午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的时间大约是()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9个月
5.为使北楼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阳照射,那么
在两幢楼间距不变的情况下,南楼的高度最高约为()
A.20米
B.30米
C.40米
D.50米
4~5.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规律的应用,考查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条件和公式,该楼一层正午太阳光线被挡住的条件是δ<H,H=90°-|φ-δ|,根据图上已知条件,故tanH=69/40≈1.73,H≈60°,代入公式|φ-δ|=30°δ=0°,即太阳直射赤道时刚好北楼一层被南楼挡住,即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时,北楼一层被挡住,时间大约为6个月,故第4题选C项;若北楼一层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阳照射,条件应满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即δ=-23°26′,代入公式H=90-|φ-δ|,即H=36°34′tanH= x/40 x=40×tan36°34′≈30 (米),故第5题选B项。

谈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
等太阳高度线图判读的基本内容有: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地方时、北京时间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推断与图示时间相关的日期(节气)、季节及地理现象等。

等太阳高度线图可以看做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判读时需掌握以下方法,有助于正确解答问题:1.图的中心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通过该点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是12点;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逐渐降低。

根据太阳直射纬线推断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及季节,并判断与之相关的地理现象。

注意区别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的不同。

2.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据此可计算该经线上某一点的纬度数值;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则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以此推算该纬线上某一点的经度和地方时。

3.如果图中标注了太阳高度的数值,则视具体数值而判断:一是最外侧的大圆圈为0°等太阳高度线,即为晨昏线,一般是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二是图中最大的圆圈不是0°等太阳高度线,因此,也就不是晨昏线。

如果没有标注太阳高度的数值,在图中最外侧的大圆圈上太阳高度为0°,即晨昏线。

4.由于太阳直射经线上太阳高度南北跨度为180度,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此经线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极点在最北点以南,图上没有南极点;太阳直射南半球时,相反。

例题分析
例1.图1是某地某日太阳高度分布图,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高度的分布是。

(2)该图的节气应该是(北半球)。

(3)此时北京时间是。

(4)A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

(5)C点的经度值(大于或小于)23°26′。

(6)若B点有一直立旗杆,此时其影子应指向()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从图中等太阳高度线分布可知,最外侧的圆圈上太阳高度为0°,即为晨昏圈;中间的圆圈上太阳高度为23°26′;内侧的圆圈上太阳高度是66°34′;圆心是北回归线与0°经线(伦敦所在经线)的交点,太阳高度为90°,即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因此,太阳高度的分布是由直射点向四周降低;表示的节气是北半球的夏至日。

图中伦敦的地方时为12时,那么北京时间应为20时。

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极点上的太阳高度是23°26′,因此,北极点的位置应在中间的圆圈与伦敦所在经线以北的交点,那么A点所在的经线与0°经线是相对的两条经线,即A所在的经线为180°。

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由直射点到C点太阳高度相差23°26′,经度差应大于23°26′,因此,C点的经度大于23°26′。

由图中B点的位置可知其在直射点的东北方向,由此可判断其影子指向甲。

答案:(1)从直射点向四周降低(2)夏至日(3)6月22日20时(4)180°(5)大于(6)A
例2 图2为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状况。

读图回答:
1.写出E点的地理坐标
A.70°E,80°N
B.70°E,80°S
C.110°W,80°N
D.110°W,80°
S
2.①②两地的经度相同②③两地的纬度相同,则此刻的太阳高度
A.①>②
B.①=②
C.①<③
D.①=③
3.E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昼夜平分 B.昼夜等长 C.极夜 D.极昼
解析:由图可知,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70°E,纬度为10°N,E点与直射点太
阳高度相差90°,纬度也相差90°,所以E点的纬度是80°N,不在同一条经线上,
有极昼现象。

此图中北极点在E以南,因此,E点的经度为110°W。

由题干知,②地比①地纬度高,距离太阳直射点远,太阳高度比①地小,即②
<①;同理①③两地纬度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此刻①地位于太阳直射的经线上,达到一天中太阳高度最高,③地位于①的西侧,没有达到一天中太阳高度最高的时刻,因此,①地太阳高度大于③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