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为何成为最亮的“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梵净山为何成为最亮的"星〃
文J I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张恒
声名远播的梵净山,如今又有了 "梵净山星",不断提升的品牌价值,持续丰富的文化内涵,共建共享 的生态红利,让这座名山成为桃源铜仁的"诗和远方"。
“梵净山‘上天■了!”11月8日,国际天文学联 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正式向国际社会发布公告,把 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国际编号为 215021号的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净山星"。
这是继喜马拉雅星、紫金山星、台湾玉山星之 后,我国第4颗以山命名的小行星,也是镶嵌在浩瀚 苍穹中与贵州有关的第5颗星星。
“梵净山永久留名太空,这不仅对丰富梵净山旅 游品牌的科学内涵,推动铜仁市旅游产业发展和科普 事业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同时还是苏州、铜仁两地帮 扶情的永久见证,对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铜仁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诠S锻户与发展双赢
北纬27〇 47' —28。
02',东经 108。
36' — 108° 49,〇
在云贵高原东部边缘向湘西低山丘陵过渡的大斜 坡地带,梵净山岩体宛如一座巨大的孤岛从喀斯特丘 陵形成的"海洋”中浮出。
从梵净山麓到峰顶,在2000多米的山体垂直高差 中,常绿阔叶林、常绿落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亚高山针叶林、亚高山灌丛草甸依次显现,多元化动 植物自然生态栖息地造就了一座绿色基因库。
“梵净山被誉为地球同纬度唯一‘绿宝石’、是 世界同纬度保护最完好的原始森林。
”铜仁市梵净山 申遗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周文庆说,梵净山还是“世界 独生子"、存世量仅700只左右的黔金丝猴与植物界 "活化石”梵净山冷杉唯一的自然栖息地。
目前,梵净山繁衍生息着5000多种生物,约有 75%的植物区系发展演化呈现孤岛效应,其中不乏第 四纪、第三纪甚至更早的白垩纪时代的古老动植物种 类,素有"生态王国"的美誉,先后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M A B)保护网成员 等。
不仅如此,2018年7月2日,梵净山在巴林麦纳麦 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同年10月,梵净山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今年 初,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2019年全球最值得 到访的28个旅游目的地中,贵州梵净山位列第三,成 为中国唯一入选地。
生态价值和文化内涵相得益彰的梵净山,成为融 生态原始、风光旖旎、文化底蕴深厚于一身的名山。
这 背后,则是当地政府坚守“两条底线”,坚持绿色发 展、生态优先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出人与 自然和谐、经济与生态相融的“绿色之路”的努力。
从成立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到成为首批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从被国家划定为天然森林禁伐区到禁止一切 有损梵净山自然生态和环境污染项目落地,梵净山逐 步形成长效的生态保护机制。
与此同时,紧扣“念好 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 展先行示范区”的发展定位,铜仁全力打造文化旅游 胜地,推动全域旅游协调高质量发展。
天地合_
见iiL?、西部帮扶真情
地上有座梵净山,天上有颗"梵净山星”。
天地 合一,遥遥相望。
"‘梵净山星’的命名,与梵净山自身的名气与 价值是分不开的,也是苏州与铜仁的缘分。
”铜仁市 科协科普部负责人杜凌说。
苏州和铜仁,一个是坐落在长江三角洲的“人间 天堂”,一个是地处武陵山区的“桃源胜地”。
2013 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安排部署下,结成"亲戚”的两座城市,关系开始日渐亲密。
6年来
,苏州与铜仁在频繁互动中打开东西协作扶
2019年 12月第51/52期 I35
贫的局面,依托梵净山资源优势,两地 积极探索文化旅游扶贫帮扶模式,按照 优势互补、利益兼顾、互惠互利、共同 发展的原则,不断深化两地文化旅游交 流与合作,促进了两地经济社会高质量 发展。
而“梵净山星”的成功命名,正 是苏州和铜仁有关部门携手合作努力 的结果。
早在几年前,铜仁市科学技 术协会多次与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对 接洽谈,着手前期申报工作,搭建专 项合作交流,邀请苏州科协数次派相 关专家前来梵净山实地考察。
2018年 6月,江苏与铜仁双方有关部门签订了 协议,为“梵净山星”成功命名拉开 了帷幕。
直以来,苏州市科协在科技 支撑、人才培养、项目争取等方面,全 方位给予铜仁最大力度帮扶,‘梵净山 星’的命名,苏州市科协做了大量富有 成效的工作。
”杜凌表示,正是因为有 东西部扶贫协作为大前提,才促成了 “梵净山星”正式命名。
最终,“梵净山星”在命名申请中获得了委员会全体天文学家的认 同,命名申请成功通过,并在《小行 星公报>上发布。
"以梵净山给小行星命名,进一步擦亮金字招牌,提
升梵净山知名度,持续丰富文化内
涵。
”杜凌说。
抢抓机遇
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
“能够获得小行星命名是世界公
认的一项殊荣,我们对此感到十分骄
傲和自豪,但是,更应该深入思考如
何利用各项殊荣守护好这座世界唯一
的生态孤岛,让梵净山光芒永绽。
"
周文庆直言,要进一步做好保护和开
发,促进铜仁经济社会发展。
事实上,借力梵净山的高光时
刻,铜仁市不断亮出大手笔。
去年梵
净山申遗成功后,铜仁就全力实施
‘‘一带双核”旅游扶贫项目,积极推
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旅游融合发
展,打造全域旅游“新引擎”,引领
铜仁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逐步实现
多重效益。
数据显示,铜仁市旅游接待人
数从2016年的4400多万增加到2018
年的9094万,旅游收入从347亿元增
加到740多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接待
游客800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708.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08%和
35.62%。
目前,铜仁市通过发展旅
游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9170人脱
贫,完成率列全省第一。
“以‘梵净山星’为出发点,
结合文化旅游资源,能够做好做活很
多文章。
”铜仁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局
长刘五星表示,在兼顾保护与合理开
发的过程中,以"梵净山星”为出发
点,通过开发“梵净山星'’系列文创
产品、建立科普观测站、增加景区科
普点等,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掀起天
文科普热潮,带动"旅游+科普"模式
全面开花,推动文化旅游转型升级。
依托"梵净山星”带来的红利,
铜仁市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公约等规定,正着力打造梵净山保护
管理的新格局,统筹兼顾大发展和大
保护,促进生态保护与旅游高质量融
合发展。
(责任编辑/骆明)0
铜仁市不断丰富梵净山品牌内涵,
扩大品牌影响力,引领全域旅游高
质量发展。
图为梵净山风光。
(贵
州图片库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