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9 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素养】9 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9* 美丽的颜色
1.语言运用:揣摩文中关键语句,感受本文语言风格,品味语言中的情味。

2.思维发展:了解传记文学的写作特点,学习传记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

3.审美鉴赏: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4.文化传承:学习居里夫妇在科学研究上刻苦钻研、坚韧执着、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

了解传记文学的写作特点。

体会叙事中引用的作用和镜头式描述的好处。

诵读法、探究法。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是在哪里,用了多长时间,在如何艰难的环境里提取镭的,你们了解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美丽的颜色》一探究竟吧!(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疏通字词
1.文学常识
(1)人物简介
玛丽·居里(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先后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2)文体链接
本文选自《居里夫人传》,是居里夫人的次女艾芙·居里在母亲去世三年后写成的一篇人物传记。

该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其丈夫比埃尔·居里的事迹,并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

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

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

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

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

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

2.生难字词
(1)字音
简陋(lòu) 炽热(chì) 骤然(zhòu) 猝至(cù) 窒息(zhì)
吹嘘(xū) 沸腾(fèi) 咽喉(yān) 溶液(yè) 触目(ch ù)
踱步(duó) 燥热(zào) 沥青(lì) 荧光(yínɡ) 筋疲力尽(jīn)
(2)词义
【炽热】温度高,极热。

炽,(火)旺。

【窒息】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吹嘘】夸张地宣扬。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走进文本,初步感知“美丽"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

点拨:本文记叙了居里夫妇在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

2.学生速读全文,标注段落序号。

(教师提示学生统一标注课文第18段后单独成段的省略号为第19段)
(二)品析词句,体悟深层“美丽”
师:这篇文章“美丽的颜色"仅仅指镭的颜色吗?我们再回过头看看文章第1~16段写了些什么?谁能概括一下?
抽一名学生回答,可多叫几人,反复引导。

点拨:居里夫妇探究提炼镭的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的过程。

1.师:请问,“艰苦”以及“微妙的快乐"体现在哪里?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圈画并批注。

(学生可同桌、前后合作交流圈点勾画)
毫不妥协——“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
顽强乐观——“觉得冷的时候,我们在炉旁喝一杯热茶,就又舒服了"
全身心投入——“只有很少的几个客人”“他们就在黑板前谈话"
热爱科学——“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他们谈的总是他们所迷恋的镭"
2.选一名学生朗读赏析,师生共同归纳。

点拨:艰苦: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条件简陋,工作过程辛苦劳累,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

(意思相近即可,并板示)
微妙的快乐:献身科学的热情,迎难而上的毅力,相互扶持的恩爱。

(意思相近即可,并板示)
3.师:由此可见,“美丽的颜色”除了指居里夫妇的工作成果——镭的颜色,更是指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居里夫妇的美好人格)
师:而这,正是人类世界最美丽的颜色。

(板示:美丽的人格)
4.文章以“美丽的颜色"为题有什么含义,请试着概括。

点拨:以“美丽的颜色”为题,一是镭本身具有美丽的颜色,二是以此来喻指居里夫妇作为科学家的坚守、乐观、甘于奉献的品格很美丽。

5.速读课文,居里夫妇是在哪儿发现镭的?他们工作的环境怎样?
点拨:居里夫妇是在娄蒙路的棚屋里发现镭的。

工作的环境非常艰苦,因为这是一个残破的小屋,棚顶是玻璃的,夏天燥热得像温室;冬天下雨的时候雨会落在地上、工作台上,下霜的时候,把人都冻僵了,同时还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另外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又极其简陋,没有排有害气体的“通风罩"等。

6.在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中,居里夫人的主要工作是什么?你觉得她的工作怎样?
点拨:居里夫人通过炼制来提取纯镭盐。

我认为她的工作非常辛苦。

表现在:①有时候一整天用差不多同等身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累得筋疲力尽;②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③做的是壮工的工作;一次炼制20公斤材料,要搬运容器,移注溶液,连续几小时搅动熔化锅里沸腾着的材料,是一种极累人的工作。

四、分析形象探究写法
1.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尤其是在极度艰苦的工作环境下,想要获得成功不仅需要技术上的努力,更需要科研工作者集一切美好的品质于一身,居里夫人无疑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请你细读文章,找到表现居里夫人人格魅力的句子,探究居里夫人的精神品格。

点拨:(1)对科学事业诚挚的热爱。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

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

”其中“迷住"一词突出表现了居里夫妇对科学的痴迷和挚爱。

(2)无惧一切困难,敢于将想法付诸实践。

“最困难的,或者说几乎不可能的,乃是离析这极小含量的物质,使它从与它密切混合着的杂质中分离出来。

”居里夫人选择最困难的工作,付出艰苦的劳动。

(3)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

"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中,居里夫人终于提炼出了镭。

2.文中作者引用了不少居里夫人的话,请你说说这些引用的话有怎样的作用,它体现出传记文学的什么基本特点。

点拨:这样写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使文章的叙述节奏有所变化,使行文更加生动。

这种写法,表现了传记文学的真实性特征。

3.这篇文章只是客观地记录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过程吗?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如何体现的?
点拨:不仅仅是客观地记录镭的发现过程。

作者艾芙·居里是居里夫人的次女,她写居里夫人,既是写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写自己的母亲。

这就使得文章的字里行间除了蕴含着崇拜、敬仰的感情,也能令人感受到一份浓浓的爱意和柔情。

比如,她对居里夫人研究工作中的一些细节了解得非常清楚,因此运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进行描绘,显得极为真切动人。

在描述棚屋的简陋、条件的恶劣时,作者都是用一种富有幽默感的语言,写下雨“令人厌烦的轻柔声音”,写“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令人感受到夫妇俩在研究工作中的相互支
持,精神上的愉悦超越了客观条件的艰辛。

“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一句,尽显敬仰、爱戴之情,也隐含着女儿对母亲的心疼和体贴。

在写对镭的期盼时,作者描述居里夫人此时的神情,“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心";写到居里夫妇的散步,就像慢镜头般渐渐拉长……这些细节中流露出温柔的爱意,也只有关系极为密切的人,方能在笔端自然表现出来。

五、再次朗读升华总结
师:最后让我们再次读读后半段的“美丽的颜色”,体会居里夫妇的幸福快乐。

(“看哪……看哪!”到结尾)
师:我们永远记得镭的美丽颜色,可是我们记住的只有镭略带蓝色荧光的美丽颜色吗?
点拨:还有居里夫人熠熠生辉的一生追求及美好人格。

师:是的,这光辉的美好人格是世间最美的色彩。

其实,拥有着美丽颜色的镭一直侵蚀着居里夫人的肌体,她曾经的美丽健康在献身科学的道路上悄悄隐退,最终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患恶性白血病而亡。

大家来看看这样的她还美丽吗?(出示居里夫人年老时的照片) 点拨:美!因为人格的美丽是永恒的!读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

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

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现在我们明确了人生目标;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我们过去只会依赖他人,现在我们懂得了奉献;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念。

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六、布置作业
1.选择一位身边熟悉的亲人、同学、老师等,写一段150字左右的人物小传,要求:可借鉴本文引用传记人物原话的写法。

2.课外读一读《居里夫人传》,了解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品德力量和科学贡献。

美丽的颜色
本节课的可取之处是我先从诺贝尔奖来引导学生认识居里夫人,再通过反复研读课文,加深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使得居里夫人这一人物形象由抽象变为具体。

但同时也有不足之处,由于进度问题,对
课文中的一些字词并未花太多时间去研究,以后应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