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对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哮喘是呼吸系统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临床症状较为严重,
若未能及时接受合理化的治疗,则会导致呼吸衰竭的发生,
甚至引发死亡。
本研究探讨了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采用布
地奈德结合沙丁胺醇治疗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114例哮喘急性发
作期患儿,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
各57例。
对照组男34例,女23例;年龄3~11岁,平均
(7.42±1.59)岁;病程1~6年,平均(4.06±1.21)年。
观察组男33例,女24例;年龄2~12岁,平均
(7.98±1.69)岁;病程1~7年,平均(4.85±2.01)年。
观察组与对照组
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与《支气管哮喘防治
指南》[1]
中哮喘急性发作期的诊断标注相符,
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胸闷等临床症状;②可正常交流;
③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心肝肾等其他重要脏器异常;②支气管异物、肺结核等其他肺部疾病;③恶性肿瘤;④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
1.3方法:对照组接受沙丁胺醇治疗,4岁以下患儿每次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0.25mL ,5~8岁给予
0.5mL ,9~13岁给予1mL ,将沙丁胺醇气雾剂与4
mL 0.9%的氯化钠溶液混匀进行雾化吸入治疗,
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15~20min ,2次/d 。
观察组实施
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
沙丁胺醇使用方法与对照组相同,而布地奈德混悬液初始剂量为0.5~1mg/次,2次/d ,之后根据患儿恢复情况维持剂量0.25~0.5mg/次,2次/d 。
两组均连续治疗3d 。
1.4评价指标:①肺功能:利用肺功能仪检测用力肺活量(FVC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 );②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记录胸闷、咳嗽、哮鸣音消失所需时间;③治疗效果:患儿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PEF 上升幅度大于35%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PEF 上升幅度在25%~35%之间为有效;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或恶化情况为无效。
1.5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处
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肺功能:观察组治疗后FVC 、FEV1、PEF 水平高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对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王贝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河南平顶山467000)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对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
我院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114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57例。
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接受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FVC 、FEV1、PEF 、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胸闷、咳嗽及肠鸣音消失所需时间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可行性高。
关键词哮喘急性发作期;布地奈德;沙丁胺醇;肺功能[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B 学科分类代码:32034文章编码:1001-8131(2019)04-0362-02
组别(n=57)FVC (L )
FEV1(%)
PEF (L/min )
对照组0.65±0.140.89±0.25*48.76±12.1563.25±16.04*
145.32±36.24160.24±39.12*
观察组0.64±0.23 1.48±0.35*49.03±11.89
87.52±18.49*
146.03±36.74
259.21±40.79*
t 值0.28010.3560.1207.4860.10413.221P 值
0.780
0.000
0.905
0.0000.918
0.000
表1两组肺功能对比(x ±s )
注:同组治疗前相比,*
P<0.05
组别
(n=57)胸闷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对照组 5.13±1.248.46±2.15 6.85±1.14观察组 3.24±0.85 5.27±1.38 4.57±0.72t 值9.4929.42712.767P 值
0.000
0.000
0.000
2.2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观察组胸闷、
咳嗽、肠鸣音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2。
2.3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较对照组
的77.1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70,P<0.05),
表2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x ±s )
详见表3。
表3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n (%)]3讨论
临床上治疗哮喘主要以改善支气管平滑肌痉
挛、提高肺功能、降低患儿痛苦及死亡率为主要原则,糖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是临床常用药物。
雾
化吸入是临床常见的给药途径,
其可将药物雾化成微小颗粒状,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
达到较好的药物作用效果[2]。
沙丁胺醇是一种β2受体激动剂,其可有效舒
张患儿支气管平滑肌,阻断内源性介质的释放,
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提高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纤维
毛运动的作用,利于气道运转及分泌,
促进黏液的释放;此外,沙丁胺醇可提高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作用,增强患儿的耐缺氧能力,利于患儿临床症状
的改善[3]。
布地奈德是糖皮质激素的一种,
具有抗炎、抗过敏功效,同时与抗糖皮质激素受体具有较
强的结合力,干扰细胞因子的产生,
阻碍炎性因子的释放,致使血管通透性下降,
炎性因子渗出物减少;此外,布地奈德可有效提高肥大细胞、
溶酶体膜的稳定性,发挥其抗免疫反应作用,
强化β2受体平滑肌反应性,降低黏膜水肿及呼吸道阻力,
促进患儿康复[4]。
沙丁胺醇可提高受体对类固醇的刺激,而布地奈德可减轻β2受体的耐药性,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有效发挥其各自功效,弥补其各自不足,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加速患儿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哮喘急
性发作疗效显著,可有效强化肺功能,
促进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提升治疗效果,利于预后。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7-189.[2]
张昆.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与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
哮喘的效果比较[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7):
131-132.
[3]
伍全概,王淑冰,
苏华职,等.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51例临床观察[J ].广东微量
元素科学,2016,23(12):50-52.
[4]
王鹏程,
张晓.布地奈德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效果观察[J ].河北
医学,2015,21(7):1099-1102.
收稿日期:2019-05-01
组别(n=57)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28(49.12)16(28.07)13(22.81)44(77.19)观察组
39(68.42)15(26.32)3(5.26)54(94.74)
急性颅脑损伤属神经外科常见疾病,
多因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脑部而导致,病情危重,
致残及致死率均较高。
故在急性颅脑损伤发病后需立
即实施有效治疗,
本研究选择113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组探究,旨在分析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该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13例,按治疗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57)及试验组(n=56)。
试验组男32例,
女25例;年龄24~65岁,平均(44.67±9.48)岁;
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6例,高处坠落19例,重物打击12
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2~6分,平均(3.95±0.94)分。
对照组男33例,女23例;年龄23~66岁,
平均(45.06±9.27)岁;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27例,高处坠落20例,重物打击9例;GCS 评分2~7分,
平均(4.03±0.86)分。
两组一般资料(年龄、
致伤原因、性别)均衡可比(P>0.05)。
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
中有关要求。
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57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
胡江涛
(舞阳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河南漯河462400)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
我院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13例,按治疗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57)及(n=56)。
对照组予以传统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试验组予以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
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周颅内压水平,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预后情况。
结果两组术前颅内压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术后1周颅内压水平均较术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低(P <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02%较对照组21.43%低(P <0.05);试验组术后1年的预后情况较对照组良好(P <0.05)。
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予以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可显著降低术后颅内压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传统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急性颅脑损伤;颅内压;预后[中图分类号]R651.1[文献标识码]B 学科分类代码:32027文章编码:1001-8131(2019)04-0363-02。